第327章 狄仁傑

字數:4698   加入書籤

A+A-




    文水縣全縣最近都在忙著過冬的準備。
    “小狄,小狄,快出來,長安來人了!要對你進行封賞呢!”
    一位麵容和藹的中年男子興高采烈地在縣衙庭院中呼喊著。
    他的聲音急切,這陛下的封賞是這小小縣城莫大的榮耀,足以讓整個文水縣都跟著沾光。
    這呼喊聲引得周圍的衙役們紛紛側目,他們的眼神裏也閃爍著期待。
    狄仁傑,這位年僅十三歲的少年天才,原本隻是太原縣遠近聞名的神童。
    他自幼便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與悟性,三歲識字,五歲誦詩,對經史子集,諸子百家皆有涉獵,且能融會貫通,提出獨到見解。
    別人問他,家裏買不起書,他怎麽會懂這麽多。
    他隻是笑著回了一句。
    我不去認字,字自會認我!
    這一切當然離不開太原的一位教他的先生。
    當別家孩童還在玩鬧嬉戲時,狄仁傑已沉浸於書海之中。
    高士廉在陛下麵前的極力舉薦,打破常規,讓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得以出任文水縣縣令。
    與其他縣縣令那堂堂正七品的官身相比,狄仁傑的八品官銜顯得有些特殊與格格不入。
    眾人皆明白,這少年年紀尚小,恰似初升的朝陽,未來有著無限的潛力。
    如此年少便踏入大唐官場,獲得朝廷正式編製,這等成就,無疑是眾人眼中當之無愧的人中龍鳳,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傳奇人物。
    百姓們茶餘飯後,總會忍不住談論起這位年少有為的縣令,對他寄予了厚望,期望他能為文水縣帶來不一樣的氣象。
    此刻,聽聞朝廷有封賞到來,狄仁傑正於書房內專注整理寒冬的縣衙事物。
    手中的筆隨著思緒飛快遊走,時而蹙眉沉思,時而奮筆疾書,思索著良策。
    聽到呼喊,他緩緩放下手中之物,清澈而明亮的眼眸中閃過疑惑,輕聲問道:“張叔,長安來人了嗎?”
    被喚作張叔的中年男子,激動地雙手一拍,發出清脆的響聲,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快步走到狄仁傑身旁,眉飛色舞地說道:“那當然,小狄,人現在就在縣衙裏等著呢!”
    他微微前傾身子,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繼續道:“聽說來頭很大!是一個天大的大官!小狄你要是表現好!一步登天也說不準啊!”
    說話間還不忘用手肘輕輕撞了撞狄仁傑,眼神中滿是鼓勵,仿佛已經看到狄仁傑平步青雲的模樣。
    狄仁傑隻是微微揚起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並未多言反駁。
    在他心中,大多數人看待事物過於淺薄。
    僅憑一時好運便妄圖平步青雲,卻忽略了自身實力的積累。
    若自身根基不穩,即便僥幸登上高位,終有一日也會如無根之木,在風雨中飄搖墜落。
    他隻是默默整理了一下那身略顯寬大卻象征著責任的八品官服,仔細撫平衣角的褶皺,端正頭上的官帽,深吸一口氣,邁著自信的步伐,出門迎接那來自長安的貴客。
    縣衙之內,氣氛卻略顯異樣。
    李淳風厭煩地看著袁天罡,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不解,帶著幾分埋怨的口吻說道:“老袁啊,我說你這是抽的什麽風?”
    “這封賞之事,向來是禮部職責所在,你為何要攬這閑事?”
    “這種無聊的事情你也要搶著做?”
    李淳風著實無法理解袁天罡的此番舉動,在他看來,這純粹是多此一舉。
    袁天罡依舊是那副神神叨叨的模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嘴裏念念有詞,不斷嘟囔著要為大唐尋覓那能撐起江山社稷的擎天之柱。
    誰料想,這一路尋覓下來,竟來到了這偏遠的文水縣。
    在李淳風眼中,此地不過是窮鄉僻壤,能有何驚天動地的人物?
    就如同那淺淺池塘,怎可能孕育出翻雲覆雨的蛟龍?
    他對此自是嗤之以鼻,認為這定是一場徒勞無功的奔波。
    李淳風身旁站著一個滿臉倔強的小男孩。
    這孩子身世可憐,父母早亡,孤苦伶仃,卻有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堅韌。
    袁天罡偶然間與此子相遇,隻一眼,憑借其高深莫測的相術,便洞察出這小男孩體內潛藏的大將之才,天煞孤星,且冥冥中似有天意,注定彼此會有此交集。
    既是命中注定,袁天罡心生憐憫,便慷慨給予他一些食物,小男孩也不推辭,接過食物後,便默默跟在他們身後。
    這一路行程,他始終一言不發,隻是那緊抿的雙唇。透露出內心的倔強,讓人難以捉摸他的心思。
    李淳風看著這孩子,心中莫名地有些不悅,心想自己好心相待,他卻擺出這般態度,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就算是個大將之才,沒成長起來有什麽用?
    而且還是個天煞孤星的命格!
    都怪老袁頭,非要帶這麽個麻煩家夥,這鬼地方……
    李淳風心中的抱怨尚未結束,隻見狄仁傑已身著八品官服,器宇軒昂地緩緩走來。
    他步伐穩健,雖年幼卻透著一股超越年齡的大氣。
    李淳風與袁天罡既是師友,自然也精通相麵之術。
    當狄仁傑現身的瞬間,李淳風下意識地開始推算其命理。
    這一算,卻讓他大為震驚,心中暗暗驚呼:“夭壽啦,這淺水之地竟真的孕育出一條蛟龍!”
    僅僅一眼對視,李淳風便篤定無疑,此子日後必能位極人臣,榮耀與富貴將伴隨其一生。
    比起那個大將之才,這個實在是太穩了!穩到是個定相!
    狄仁傑走進縣衙大堂,目光平靜地掃視一圈,最後落在了袁天罡和李淳風身上。
    他微微拱手行禮,不卑不亢地說道:“晚輩狄仁傑,見過二位上使。”
    他的聲音清脆卻不失威嚴,在大堂內回蕩。
    袁天罡上下打量著狄仁傑,眼中閃過讚許之色,說道:“狄縣令年少有為,我二人今日前來,乃是奉陛下旨意,對你有所封賞。”
    “陛下聽聞你在文水縣的作為,加上你呈上去對於殘障人士的救濟,頗為讚賞,特命我等前來嘉獎。”
    狄仁傑聽到自己的意見被陛下采納了,眼中掠過喜色。
    他謙遜地回應道:“多謝陛下隆恩,晚輩不過是盡自己所能,為百姓做些實事,不敢居功。”
    李淳風在一旁看著狄仁傑,心中的輕視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好奇。
    他忍不住開口問道:“狄縣令如此年少,卻能將這文水縣治理得井井有條,不知有何秘訣?”
    狄仁傑微微一笑,說道:“並無秘訣,隻是傾聽百姓心聲,了解他們的疾苦,以公正之心處理事務,興修水利,鼓勵農桑,重視教育,讓百姓安居樂業,縣中方能太平。”
    袁天罡和李淳風聽了,不禁點頭稱是。袁天罡說道:“狄縣令所言極是,治理之道,本就在於此。”
    “你年紀雖小,卻有此等見識,實在難得。”
    隨後,袁天罡拿出聖旨,宣讀了陛下的封賞。
    狄仁傑恭敬地接過聖旨,再次行禮謝恩。在這過程中,那個倔強的小男孩一直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的眼神中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不再是單純的倔強,而是多了一些靈動。
    封賞儀式結束後,袁天罡和李淳風並未立刻離去,而是與狄仁傑交談起來。
    他們談及大唐的局勢,天下的治理,狄仁傑皆能侃侃而談,見解獨到,讓袁天罡和李淳風越發覺得此子不凡。
    (這個小男孩就是李元芳,曆史上的李元芳也是虛構的,且和狄仁傑年齡相差較大,這裏我直接讓他們同歲了,直接讓李元芳跟著狄仁傑了。)
    “元芳,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