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皇後幼子堂上坐
字數:3896 加入書籤
元日的瑞雪傾灑在大明宮的琉璃瓦上,整個宮殿建築群沉浸在一片喜慶洋洋的氛圍之中。
這一次的元日盛典,較之上次,場麵更為宏大,來朝賀的國家數量顯著增多。
緣由要從那些雲遊四方的歐羅巴吟遊詩人說起,他們在遙遠的阿拉伯地區,聽聞了東方大唐的赫赫威名,那繁華的都市、昌盛的文化以及強大的國力,瘋狂的吸引著他們。
於是,他們懷著向往,跟隨著阿拉伯使者的隊伍,踏上了東行之路,隻為一睹大唐的盛世風采,也使得此次盛典的來賓陣容更為壯觀。
回溯至乾武三年,大唐與阿拉伯帝國之間開啟了一係列友好的商業互動,其中一項引發諸多關注的交易便是人口往來。戶部的詳盡賬單清晰地記錄著,大唐從阿拉伯購入的各類人口,數量竟超過了一百萬人之巨。
這些人口流入大唐,開墾著廣袤的土地,奉獻了自己的勞動,以及那些女子也為大唐增加了不少的新人口。
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在大明宮的含元殿內,雕梁畫棟之間彌漫著威嚴的氣息。
蘇芷身著一襲精美絕倫的金紅鳳袍,端坐在首座之上,那鳳袍上繡製的鳳凰栩栩如生,每一針每一線都勾勒出大唐皇後的尊貴雍容。
年僅兩歲的李景祐坐在一旁特製的小椅子上,他那胖嘟嘟的小臉上滿是好奇的神情,眼睛瞪得圓溜溜的,好奇地張望著下方齊聚的人群,小手緊緊地抓著椅子的扶手,時不時地晃動著小腳丫。
下方大唐文武百官,行列整齊,服飾鮮明,坐著享用著美食。
仔細看去,那些曾經熟悉的,上了年紀的老臣們的身影逐漸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年輕而朝氣蓬勃的麵孔。
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為大唐的朝堂帶來了很多新鮮的血液。
這些年輕的官員們,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他們在各自的職位上摩拳擦掌,準備在這新的一年裏大展宏圖,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顯懷和魏必武此次跟隨陛下親征,保護陛下。
趙軒和駱清泉則因自身卓越的才能表現,被委以重任,提拔擔任指揮同知一職,暫時執掌南北鎮撫司的大權。
他們二人皆出身於衛班,李承乾對他們自然是充分信任。
在李承乾看來,如今自己即將遠行,朝廷內部的安穩至關重要,而趙軒和駱清泉無疑是守護這宮廷秩序的中流砥柱。
蘇瑾也因齊王之事的妥善處理,在前一日得到了破格提拔,榮升為鎮撫使,楚暮雲同樣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晉升為千戶,從而獲得了進入大殿參與盛典的資格。
他們的晉升,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嘉獎,更是大唐在用人機製上唯才是舉,賞罰分明的體現,激勵著更多的官員勤勉奮進,為大唐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那玉階下方,趙軒和駱清泉身姿筆挺,一左一右地拱衛著皇後蘇芷。
他們時刻警惕著周圍的一舉一動,李承乾對蘇芷關懷備至,自己親征在外期間,朝廷中必須有一位有足夠地位和權力的人坐鎮,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之徒,確保朝廷的穩定。
於是,在臨行之前,他將南鎮撫司以及南衙十六衛的指揮大權都交付到了蘇芷的手中。
從權力交付的那刻起,蘇芷擁有了如同漢朝皇後一般舉足輕重的權力——兵權。
這一權力的賦予,意味著她不再僅僅是隱匿於皇帝身後的後宮婦人,而是成為了大唐政治舞台上一位能夠獨當一麵的關鍵人物,擁有了自主決策朝局穩定的力量。
在這曆史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讓後世之人可以看到她的名字。
李承乾親征之際,蘇芷眼含深情地對他說道,自己手握權力,首要之事便是將長孫皇後的全名鄭重地銘刻於史書之上。
長孫皇後的賢德慈愛,她對大唐的默默付出與奉獻,不應被歲月的塵埃所掩蓋,而應被完整地記錄與傳承,讓後世之人皆能知曉她的偉大。
李承乾被蘇芷的這片赤誠之心所打動,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的請求。
此時,蘇芷高高在上的坐在含元殿的最高處,俯瞰著下方那些來自各國,對她朝拜行禮的使臣們。
她的心中五味雜陳,直到此刻,她才真切地體會到陛下以往身處此位時所承受的孤獨。
那看似榮耀無比的皇位背後,隱藏著無數個日夜的殫精竭慮,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國家的興衰榮辱,每一次抉擇都承載著百姓的殷切期望。
台下卻並非一片祥和之景。
諸多使臣在私底下交頭接耳,議論之聲此起彼伏。
其中,西突厥的使臣蒙多拉更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挑釁之意,挺身而出,高聲質問道:“大唐皇後,我乃西突厥的使臣蒙多拉,我西突厥的大汗近日心中存有諸多疑惑,大唐為何要無端與我西突厥騎兵挑起衝突?”
“這莫不是意味著大唐自恃國力強盛,過於盲目自信,妄圖將我們周邊這些小國一網打盡,殘忍地殺光我們的子民,貪婪地侵占我們的國土呢?”
他的話語充滿了挑釁意味,明眼人皆能看出這是衝著蘇芷而來,企圖在這大唐皇帝遠征在外,朝堂之上皇後與幼主坐鎮,且大唐主力軍隊又正全力征伐高句麗的敏感時刻,製造混亂,挑起事端,從而為西突厥謀取私利。
蒙多拉的這番無理言論,讓不少心懷叵測的使臣眼中瞬間閃過貪婪的光芒。
在他們狹隘的認知裏,大唐若是真的在高句麗戰場上遭遇挫敗,元氣大傷,那麽極有可能步隋朝的後塵,陷入國力衰弱,內憂外患的泥沼。
到那時,便有機可乘。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從大唐的身上撕扯下一塊肥肉,滿足自己的貪婪欲望。
畢竟,高句麗作為大唐的強勁對手,其軍事力量不容小覷,在他們看來,高句麗的實力至少不會比大唐遜色多少,這場戰爭的勝負充滿了變數與不確定性,而他們則妄圖在這變數之中尋找可乘之機,為自己的國家謀求最大的利益。
聽到蒙多拉如此囂張無禮的話語,大唐的文武百官們卻並未表現出絲毫的憤怒。
相反,他們一個個嘴角上揚,露出了看似溫和友善卻暗藏玄機的核善笑容。
這笑容無聲地嘲笑蒙多拉的淺薄無知,又向其他那些心懷不軌的使臣表明,大唐並非他們想象中的那般脆弱不堪。
無論是麵對內部的權力交接與人事更迭,還是外部的戰爭壓力,大唐都有著深厚的底蘊來從容應對一切艱難險阻。
蘇芷神色鎮定,目光緩緩投向坐在一旁的齊先生。
隻見齊先生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向蘇芷傳遞著某種令人安心的信息。
蘇芷見狀,心中的擔憂頓時消散了許多,她輕輕地抬起手,優雅地招了招手。
武媚娘心領神會,身姿輕盈地從一旁走上前來,手中恭敬地捧著一份郭孝恪的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