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戰爭論

字數:3601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大唐,國富民強,兵鋒銳利,軍隊的士氣高昂得如同噴薄而出的朝陽,所到之處皆散發著令人膽寒的威壓。
    相較之下,高句麗卻陷入了無盡的泥沼,整個國家被一片灰暗的陰霾死死籠罩,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街頭巷尾間,高句麗的百姓們猶如驚弓之鳥,每一張臉上都刻滿了惶恐不安。
    僅僅三個月的時光,那廣袤無垠的遼東之地便如流沙般從他們的手中迅速滑落,全境皆被唐軍占領。
    這一沉重打擊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它意味著當唐軍洶湧而來時,高句麗的軍隊脆弱得不堪一擊,那些曾被視作天然屏障的險峻山川,在唐軍精密的戰略部署和無畏的衝鋒麵前,瞬間失去了效用。
    那些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修築的堅固城池,也未能成為阻擋唐軍腳步的有效防線。
    城鎮紛紛淪陷,有的地方被唐軍以排山倒海之勢直接“平推”而過,守軍仿若秋風中的落葉,一觸即潰。
    更多的則是在唐軍的赫赫軍威之下,無奈地選擇了投降。
    若不是如此,唐軍絕不可能以這般驚人的速度取得如此輝煌而震撼的戰果。
    此刻,在平壤那沉悶的宮殿之中。
    淵蓋蘇文麵色陰沉如水,高高地端坐在上位。
    他的目光冷冽如冰,森然地掃視著台下那群噤若寒蟬的高句麗文武百官。
    宮殿內安靜得可怕,唯有眾人那緊張急促的呼吸聲,在這死寂的空氣中回蕩。
    “大莫離支,我們還是趕緊逃吧,唐軍的攻勢實在是銳不可當啊!”
    一位頭發花白、滿臉皺紋的老臣,顫抖著嘴唇,率先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聲音幹澀沙啞。
    “是啊,大莫離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如今這局勢,我們實在是難以抵擋。”
    另一位中年大臣也趕忙附和道,他的眼神中充滿哀求之色。
    一時間,殿內像是炸開了鍋,響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勸逃之聲。
    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慌張,有的唉聲歎氣,有的滿臉驚恐,各種負麵情緒在這狹小的空間內蔓延。
    而在一旁的高句麗王高藏,卻如同一尊毫無生氣的木偶,呆呆地站在那裏,一言不發。
    他的臉上滿是悲哀,身為一國之君,卻不過是淵蓋蘇文扶持起來的傀儡,在這朝堂之上,根本沒有他發表意見的機會。
    整個高句麗的軍政大權都被淵蓋蘇文緊緊攥在手中,將他牢牢束縛。
    淵蓋蘇文聽到這些勸逃的話語,眼中瞬間閃過怒火。
    他狠狠地盯著那些叫嚷著要逃跑的大臣,突然發出了一陣充滿嘲諷意味的冷笑:“逃?你們說逃?哼,能逃到哪裏去?這茫茫天地之間,哪裏還有我們高句麗的容身之所?”
    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重重地拍在案桌上,“砰”的一聲巨響。
    “我們世世代代都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存,那遼東之地本就不是我們一開始就擁有的,而是我們的先輩們曆經無數次殘酷的戰爭,用鮮血和生命一寸一寸拚搏打下來的!”
    “如今丟了,又有什麽大不了的!”
    淵蓋蘇文的聲音在宮殿內回響,撞擊著眾人的耳膜。
    淵蓋蘇文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複一些,繼續說道:“我已經派人打探得清清楚楚了,唐軍此次水陸兩路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才四十五萬人而已。”
    “而且他們一路急行軍,日夜兼程地趕來,體力的消耗必定是極大的。”
    “再者,他們一路上不斷地攻城略地,損兵折將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我們呢?我們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天氣和地形都對我們極為有利,我們有什麽理由害怕他們?”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瘋狂與決絕。
    “我們高句麗還有六百萬的百姓!”
    “還有三十萬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
    “倘若真的到了我們高句麗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這六百萬百姓,每一個人都能夠拿起武器,奔赴戰場,與唐軍展開殊死搏鬥。”
    “唐軍就算再厲害,他們能殺得完我們這麽多的人嗎?而且他們的糧草供應能夠跟得上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消耗嗎?”
    淵蓋蘇文越說越激動,雙手在空中不停地揮舞著。
    “這次唐軍幾乎派出了整個大唐一半的兵力,他們孤注一擲,就是想要一舉將我們高句麗徹底消滅。”
    “可那又怎樣?他們把遼東之地拿去好了,這一個遼東之地的得失,根本不會對我們的根基產生致命的影響。”
    “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是在我們高句麗的本土進行的決戰!”
    “若是我們能夠在本土作戰中成功擊敗唐軍,那麽後果將是難以估量的。”
    “大唐將會遭受沉重的打擊,元氣大傷,二十年內,他們都再也沒有能力對我們高句麗發動大規模的征伐了!”
    “到那個時候,不僅遼東之地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懷抱,就連新羅也會再度被我們掌控,甚至我們還能夠趁著大唐的衰弱,從他們的身上撕下更大的一塊領土來!”
    “所以,我們到底有什麽好害怕的!”
    淵蓋蘇文的這一番分析,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將整個戰場的局勢剖析得入木三分。
    刹那間,整個宮殿內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都被他的話語深深震撼,動彈不得。
    那些剛剛還在叫嚷著要逃跑的大臣們,此刻都羞愧地低下了頭,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敢再發出一絲聲響,他們剛剛的勸逃之言顯得是多麽的荒謬可笑。
    因為淵蓋蘇文說得確實句句在理,唐軍如此迅速地打下了遼闊的遼東之地,必定已經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而他們高句麗的士兵卻養精蓄銳,精神抖擻,此時若是在本土作戰,勝算未必就小。
    一旦打贏,丟掉的遼東和新羅不但不是損失,反而會成為他們日後崛起的資本,形勢將會瞬間逆轉,攻守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