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請老師,下龍台!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太極殿內,莊嚴肅穆,雕梁畫棟間,殿內文武百官林立。

    當眾人聽聞薛仁貴僅率兩萬人便毅然西征的消息,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臉上皆湧起一抹難以抑製的躍躍欲試。

    在這個時期的大唐,文臣武將的界限並不如後世那般涇渭分明。

    貞觀遺風猶存,朝堂之上依舊保留著出將入相的傳統。

    雖宰相之名已去,但武將入閣者亦不在少數,諸如當下朝中的幾位尚書,許多都是從沙場上拚殺出來,憑借赫赫戰功步入朝堂中樞。

    聽到薛仁貴西征的消息,眾人心中暗自叫罵。在他們眼中,薛仁貴這一舉措實在太過“雞賊”,竟獨自攬下這等建功立業的良機。

    畢竟,當下的大唐,誰不想在戰場上一展身手?

    若此刻李承乾下令全麵開戰,那請戰書怕是瞬間便能將這宏偉的太極殿堆滿。

    大唐實行軍功製與府兵製,對於軍中眾多基層武將而言,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晉升通道。

    日子漸好,人人都渴望更進一步。

    尤其是那些底層軍官,他們日思夜想的便是能踏上戰場,用手中的刀劍拚出更高的官階,改變自己的命運。

    此刻在朝堂之上,顯然不是請戰的時機。

    若想請纓攻打阿拉伯,隻能私下向陛下遞上折子。

    今日早朝,有著更為重要的議題亟待商討——天下為公。

    陛下提出此概念後,朝堂上下皆在揣測,這到底意味著什麽?陛下究竟打算如何推行?

    李承乾將傳令的士兵妥善安頓後,穩步轉身,邁著沉穩的步伐踏上龍台,坐上龍椅。

    他目光掃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仿若洞悉眾人心中所想。

    “諸位愛卿,朕知曉,這些日子以來,諸位都心急如焚,生怕朕所提及的天下為公,會損害到諸位自身的利益,是嗎?”

    李承乾的聲音在殿內悠悠回蕩,不疾不徐,卻又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威嚴。

    “來,有話想說的,都盡管上前,讓朕聽聽你們的想法。”

    “如此,朕也能清楚這天下為公,日後究竟該如何推行。誰先來啊?”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陷入一片寂靜。

    百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猶豫無比。

    剛剛還因薛仁貴西征而激動不已的眾人,此刻麵對陛下拋出的這個敏感話題,竟無一人率先站出來。

    就在這時,人群中,陳浮生邁著堅定的步伐,率先走出隊列。

    他的舉動,引得眾人紛紛側目,眼中滿是驚訝。

    在眾人的認知裏,陳浮生一直是陛下最為堅定的支持者,無論陛下提出何種主張,他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在陛下身旁。

    可今日,他為何會第一個站出來?

    李承乾見陳浮生站出,麵色平靜如水。

    “浮生啊,你有什麽疑惑,盡管說吧。”李承乾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溫和。

    陳浮生微微躬身,行了一禮,態度謙遜。

    “陛下,臣認為陛下所言‘天下為公’實乃高瞻遠矚,意義深遠。臣觀滿朝文武,心中對此持反對意見者恐怕不在少數。”

    “然而,此刻卻無一人站出來向陛下直言,臣猜他們是尚未整理好言辭。”

    陳浮生微微一頓,目光掃視了一圈周圍的同僚,見眾人神色各異,有的麵露尷尬,有的則眼神閃躲。

    “其實,天下為公這一理念,自古以來便為世人所倡導,隻是常常流於表麵,從未真正得到切實的落實。”

    陳浮生繼續說道,聲音清朗,字字句句都清晰地傳入眾人耳中。

    “臣料想,諸位大臣真正想要反對的,並非陛下提出的說法本身,而是對陛下推行這一理念的具體做法心存疑慮。”

    “但陛下目前尚未公布具體舉措,所以他們即便心中有異議,也無從辯駁,不知臣所言是否屬實?”

    陳浮生說罷,灑脫地看了一眼身後的眾人。

    見不少人臉色變得極為難堪,有的甚至微微低下頭,不敢與他對視。

    他心中不禁湧起一絲不屑,輕輕地笑了笑。隨後,他再次轉向李承乾。

    “陛下,既然如此,那就讓臣來談談關於推行‘天下為公’的做法吧。”

    陳浮生挺直了身子,目光堅定地看向坐在龍椅上的李承乾,眼神中透著一種別樣的認真。

    李承乾聽聞,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浮生,那你且細細說來。”

    陳浮生深吸一口氣,似是在平複自己的情緒。片刻後,他再次開口:“老師,學生本不該有此一問,但心中實在忐忑,唯有一問方能心安。”

    陳浮生的語氣中帶著懇切,此刻,他仿若不是在朝堂之上麵對至高無上的皇帝,而是在向自己的恩師請教問題。

    “老師,您是真心實意地想要將這‘天下為公’的理念徹底落實嗎?”

    李承乾看著陳浮生這副認真至極的模樣,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他同樣認真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自是如此!”

    “朕既提出這一理念,便定要將其付諸實踐,讓天下百姓都能得到公平。”

    聽到李承乾如此斬釘截鐵的答複,陳浮生終於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他向前一步,對著李承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將身子深深地彎到了最低。

    隨後,他頭朝下,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喊道:“那學生陳浮生,鬥膽請老師下龍台,與學生同席而論!”

    此言一出,瞬間炸開了鍋。

    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臉上不可思議至極。

    皇帝乃天子,高高在上,擁有絕對的權威。

    下朝時自然有時候會,但那是因為陛下對臣子的愛戴,那是陛下自己想,而不是臣子的要求!

    可現在是上朝的時候!臣子主動要求同席而論,這簡直是聞所未聞之事。

    “陳浮生,你這是大逆不道!”終於,有一位老臣忍不住站了出來,指著陳浮生,怒目而視。

    “陛下乃萬乘之尊,怎能與你同席?你這是妄圖僭越,擾亂朝綱!”

    “是啊,陳浮生,你莫要胡言亂語!”一些鹹陽的同僚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指責聲此起彼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