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我必以國士報之!

字數:5304   加入書籤

A+A-




    長安,這座承載著盛世繁華的古都,大街小巷都充斥著人間煙火氣。

    熙熙攘攘的市井街巷中,車水馬龍,行人摩肩接踵。

    商肆如繁星般林立,五彩斑斕的招牌幌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訴說著各自的生意經。

    綢緞莊裏,夥計正熱情地向顧客展示著絢麗的絲綢。

    米糧鋪前,老板熟練地用鬥量著穀物,吆喝聲此起彼伏。

    齊先生居於一處清幽的小院,屋內擺滿了書卷。

    他身著素袍,手持毛筆,正悠然地在宣紙上行雲流水般書寫著。

    與之截然不同的是,吝大福的宅邸內一片忙碌景象。

    作為大唐最大的皇商,吝大福的生意遍布天下,從西域的奇珍異寶,到江南的絲綢茶葉,再到北方的皮貨藥材,無一不涉獵。

    此刻,他的宅邸宛如一個繁忙的商業中樞,賬房先生們抱著厚厚的賬本,進進出出,腳步匆忙。

    屋內的算盤珠子劈裏啪啦地響個不停,如同急促的鼓點,奏響著財富的聲音。

    吝大福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眼睛緊緊盯著賬本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時而拿起筆在上麵圈圈畫畫,時而又與身旁的管事低聲交談,處理著一樁樁繁雜的事務。

    張顯懷踏入宅邸時,屋內的緊張氛圍撲麵而來。

    他小心翼翼地走向吝大福,還未開口,就被吝大福那帶著怒火的目光掃到。

    吝大福眉頭一皺,額頭上的皺紋擰成了一個“川”字,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你這小子,沒瞧見我正忙得焦頭爛額嗎?”

    “怎麽挑這時候來!沒一點眼力見兒!”

    張顯懷被罵得縮了縮脖子,臉上卻依舊掛著謙遜的笑容,絲毫沒有生氣的意思。

    他趕忙解釋道“老師,是陛下叫您入宮呢。”

    一聽這話,吝大福臉上的怒容瞬間像被一陣風吹散,取而代之的是滿臉諂媚。

    他一邊手忙腳亂地整理著自己略顯淩亂的衣衫,一邊說道“哎呀,你這孩子,怎麽不早說!要是耽誤了陛下的事兒,那可如何是好!”

    就在他準備抬腳入宮時,突然像是被什麽擊中了腦袋,猛地一拍腦門,臉上露出懊惱的神情。

    緊接著,他手忙腳亂地在懷中摸索著,不一會兒便掏出一把金鎖。

    這金鎖製作精美絕倫,工藝繁複得令人驚歎。

    每一處花紋都雕刻得細膩入微,上麵鑲嵌著九塊溫潤的美玉,玉質晶瑩剔透。

    張顯懷看著這把金鎖,眼中疑惑,不由自主地湊近細看。

    這金鎖和吝大福之前送自己的那把極為相似,隻是這一把更為華麗,一看便價值不菲。

    吝大福瞧他那入神的模樣,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說道“看什麽看,這是給皎皎的,記得回去帶給他。”

    張皎正是張顯懷的兒子。

    吝大福膝下無子,也無意成婚。

    在他心中,早已將張顯懷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疼愛。

    在他看來,生孩子充滿了不確定性,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能否繼承自己的衣缽,都是未知數。

    還不如挑選一個像張顯懷這樣聰慧又懂事的學生,當作兒子撫養,這樣就能保證有人給自己養老送終。

    而且,他如今身處高位,身份地位實在尷尬。

    想當年,若陛下沒有成為陛下,他吝大福或許會像普通富商一樣,在長安的某個角落,安心娶妻生子,過著平淡而富足的生活。

    哪怕後代敗家,他也隻會無奈歎息,不會太過在意。

    可如今,陛下已貴為天子,而他手中掌握著大唐幾乎所有的經濟命脈。

    曾經的他,也不過是個在市井中摸爬滾打的俗人,一心隻為錢財奔波,眼中隻有利益。

    但自從結識了陛下和齊先生,他的心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陛下心懷天下,想要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樣的理想崇高而偉大,讓他感覺到了自己曾經的狹隘,心中慚愧。

    在他們三人之中,他總覺得自己是拖後腿的那個,論學識比不上齊先生,論謀略比不上陛下,唯一擅長的,便是搞錢。

    但隻要能為兩個兄弟搞到錢,助力陛下實現抱負,讓大唐繁榮昌盛,他便覺得自己有了存在的價值。

    作為一個商人,有生意經,心裏自然也有一本人情賬。

    沒人比他算得更清楚。

    自己能從一個普通百姓走到今天這個地位,成為大唐舉足輕重的皇商,全仰仗陛下的提拔與信任。

    陛下為了讓他在朝堂站穩腳跟,不知承受了多少壓力。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錯綜複雜。那些人看不慣他一個商人出身卻位高權重。

    那些嫉妒他財富的官員,總是在暗中窺視,尋找機會打壓他。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大唐上下,不知有多少人眼紅他,想要將他踩在腳下,把他手中的財富據為己有。

    但陛下力排眾議,給予他庇護,讓他得以施展自己的商業才能。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吝大福絕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若是他有孩子、有後代,陛下必定會為難。

    掌握著大唐經濟命脈,又有子嗣,一旦陛下有個三長兩短,他吝大福憑借手中財富,便能輕易收買人心,甚至讓大唐經濟崩潰。

    到那時,朝堂之上不知會有多少人跳出來彈劾他,說他意圖謀反,擾亂朝綱。

    他不怕那些流言蜚語,也不怕那些明槍暗箭,他知道陛下也不怕。

    但他不能讓陛下陷入兩難的境地,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欲而讓陛下背負罵名,讓大唐的江山社稷受到威脅。

    沒有後代又算得了什麽?

    比起陛下的恩情,這根本不值一提。

    他吝大福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並且堅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兩儀殿內,李承乾端坐在太師椅之上,雖然他的麵容依舊威嚴莊重,但仔細看去,眼角已有了歲月的痕跡,那是多年來操勞國事留下的印記。

    齊先生站在一旁,一襲長袍,身姿挺拔如鬆。

    他手中握著一把折扇,時而輕輕揮動,時而微微頷首,神色淡然,始終如一地沉穩。

    吝大福匆匆趕來,踏入殿內,看到李承乾的那一刻,他愣在了原地。

    僅僅一年未見,陛下怎麽看上去老了這麽多?

    想當年,他們三人還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在鹹陽的街頭巷尾肆意奔跑,暢談著自己的理想。

    那時候,陛下還隱瞞了自己的太子身份。

    那時的他們,充滿了朝氣與活力,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如今卻已紛紛邁入中年,歲月在每個人身上都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記。

    吝大福定了定神,臉上堆滿笑容,快步上前,對著李承乾和齊先生拱手行禮“陛下,齊太師,我來晚了,還望陛下恕罪。”

    李承乾看著他,笑著摸了摸自己的胡須。

    “死胖子啊,你怎麽瘦了這麽多?是不是太累了?”

    “朕的政令年年這麽多,真是苦了你了!”

    李承乾的眼中透著心疼,這些年,大唐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吝大福的努力。

    他為了推行那些利民政策,如改革商稅、開辟新商路等,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

    為了讓政策順利實施,他常常親自奔波於各地,與當地的富商、官員周旋,協調各方利益。

    吝大福聽了,連忙擺手搖頭,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陛下您這是說的什麽話?我還苦?陛下可是讓我做了這大唐最富有的人啊!”

    “我要是還叫苦,那老百姓的日子還過不過了?能為陛下分憂,為大唐的繁榮出一份力,是我的榮幸。”

    聽到這話,李承乾和齊先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笑聲,仿佛又回到了他們年少時把酒言歡、暢談理想的日子。

    那時的他們,沒有身份的束縛,沒有朝堂的紛爭,隻有純粹的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