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新的問題

字數:3787   加入書籤

A+A-




    《春見秋實》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因為許先國的一番話,也因為他的強烈要求,牛村這邊沒有人敢把他生病的消息,告訴給遠在千裏之外的楊欣、春曉等人。
    都怕影響到楊欣、春曉他們在羊城的工作,使得自己成為牛村、蒲縣的罪人。
    楊欣和春曉並不知道許先國有事情瞞著。
    他們在給許先國打過了電話後,全都鬥誌滿滿。
    雖然嘴上說著這次來參加羊城的國際水果展銷會,主要是為了學習,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蒲縣、牛村,知道他們那兒在產耙耙柑。
    可實際上,團隊裏的每個人都鉚足了勁,想要為牛村、為蒲縣帶回去一塊獎牌。
    有了獎牌,才能更好的打出名聲。
    才能在其它幾個地方開始搞耙耙柑的時候,搶占到有利點,讓人們一聽說耙耙柑,就會想到蒲縣,想到牛村。
    農產品這種東西,一旦有了競品,競爭起來非常激烈,也常常會遇到收購商的壓價。
    就像是牛村以前栽種的那些經濟作物一樣,你就算再怎麽說你的品質好,又如何來證明?
    你覺得價格低了,不肯賣,別的地方,有的是人願意賣。
    但要是能夠拿到獎,打出名氣,情況就不一樣了。
    好比煙台的蘋果濰坊的蘿卜,就是要比別處的受歡迎好賣,也更能賣出價錢。
    楊欣在蒲縣搞耙耙柑,可不想這種水果紅火兩年後,就因為競品變多,賣不起價,從而走向衰敗。
    要是能夠拿回一個國際獎項,就等於是給牛村的耙耙柑鍍上了一層金。
    在這幾年裏,國際獎項還是很唬人,很有含金量的。
    隻要後續的宣傳能夠跟得上,讓人們一提起耙耙柑就想到蒲縣,想到牛村,就覺得隻有這裏產的耙耙柑才正宗,才好吃,便不怕會被人給壓價了。
    當然,楊欣和春曉他們鉚足了勁想要拿獎,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他們想要讓那群輕視、嘲笑他們的日本人,見識一下蒲縣牛村人的厲害,見識一下中國人改良培育出來的耙耙柑,到底是有多好!
    可就在牛村的所有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想要在這次羊城的國際水果展銷會上好好表現,讓蒲縣、牛村的耙耙柑能夠一炮打響的時候,卻先挨了當頭一棒,被潑了瓢涼水。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來到國際水果展銷會的現場,繼續布置現場之時,有個展銷會的工作人員在他們這裏逛了一圈後,帶著一半好心,與一半困惑,問了他們一句:
    “你們貨備夠了嗎?都放在什麽地方了?”
    “備貨?備什麽貨?”
    一個牛村的村民,操著口生澀的川普,納悶的問。
    工作人員甚至沒有聽懂他在說什麽。
    直到春曉迎了上來,用標準的複述了一遍,這工作人員才驚訝的說:“你們來參會,就沒有準備點兒賣的貨?”
    春曉解釋說:“我們是這麽打算的,要是有人想要采購,就記下他的聯係方式,收取一部分的定金後,直接從我們那兒安排發貨。”
    工作人員連連搖頭,告訴他們:
    “如果是大量的批發,你們當然可以這麽搞。
    但是我們展銷會,是會麵對普通消費者的。這些人一般也就買個幾斤,多的幾十斤。
    這個量,總不能是從你們原產地直接發貨吧?
    而且普通消費者圖的就是一個便宜、新鮮,你要讓他們留下定金再發貨,他們還怕你們會跑了,可不會答應。”
    這年頭的物流,可沒有十幾二十年後那麽發達。
    幾斤、幾十斤的量,要從牛村那邊發貨,不僅麻煩,費用也很高。
    而且正如這個工作人員說的,普通消費者恐怕也不願意支付定金,然後回去等你這幾斤、幾十斤的水果送來。
    春曉和楊欣等人,在聽了工作人員的話後,方才知道,原來展銷會,不僅是要跟水果經銷商談批發,也要麵對消費者走零售。
    他們是以前沒有參加過展銷會,缺乏相關的經驗,所以才犯了錯。
    帶來的耙耙柑、醜柑等等柑橘,搞展覽,參加評獎,以及試吃,或許是夠的,但是想要零售,那就不行了。
    工作人員也就是順嘴一提,還有別的事情要忙,當即便走了。
    春曉和楊欣見狀,急忙給人道謝,又塞了幾個耙耙柑請對方吃,然後才湊到一起商量對策。
    有人提議,趕緊聯絡許先國,讓他去包個車,送一車的柑橘過來。
    展銷會還沒有正式開始,現在就出發的話,隻要路上不出問題,還是能夠趕上展銷會的。
    要不然,就看能否請蒲縣政府幫忙聯係火車,租一節車廂?但好像又要不到那麽多的柑橘。
    也有人表示,沒有必要把事情搞的這麽複雜,幹脆就不對普通消費者進行零售,隻要有水果經銷商願意從他們這裏采購批發柑橘,便是成功。
    再說了,不管是包車還是租火車的車廂,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萬一賣得好還行,要是買得不好,還得把剩下的柑橘都給拉回去,那又是一筆費用。
    說不定到頭來,賣出去的柑橘連路費都沒能賺起來,那不等於是賠本賺吆喝嗎?
    這兩種意見,各有支持者,也各有道理,說著說著,甚至相互爭執了起來。
    楊欣和春曉聽著他們的爭執,也交頭接耳地討論了幾句,最後拿定了主意。
    楊欣讓眾人不要爭吵,然後宣布:
    “我和春曉剛才商量了一下,決定聯係許書記,讓他盡快往羊城這裏送一車的柑橘過來。
    我們這次來羊城的目的,不是為了從展銷會上賺回多少錢,而是為了宣傳我牛村的耙耙柑,讓牛村的耙耙柑能夠在羊城打響知名度。
    所以哪怕是賠本賺吆喝,隻要吆喝的聲音夠大,能夠讓更多的人聽見,便算是成功!
    春曉開口,既是附和,也是補充:
    “現在年雖然過了,但還在春節裏麵。
    咱們的耙耙柑要是運過來,能得到羊城這邊老百姓的喜愛。咱們此行的目的,就等於是成功了一半!
    所以我和楊欣都認為,應該運一批耙耙柑過來,說是搶占市場也罷,說是打響知名度也好,對我們來說,都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