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祖珽偷人

字數:10286   加入書籤

A+A-




    祖珽再次坐在了船頭。
    大船緩緩晃動,祖珽就隨著船隻的搖擺而搖動著自己的身體,吃上一口酒,搖頭晃腦,渾身都有節奏的搖擺著。
    身後那兩個小吏都看呆了。
    他們也不知道祖珽在做什麽,隻是他看起來頗為享受。
    這兩位小吏,一人姓徐,乃是行台安排的,一人姓程,乃是劉桃子親自安排的。
    他們跟在祖珽的身邊,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盯著這位不著調的長史,免得他開始亂來。
    行台那邊是怕祖珽亂開價,要盯著他這一路上所談的貿易等方麵,畢竟最後還是要行台來買單,劉桃子這邊,就是單純的盯著祖珽,多進行勸諫,勿要讓他舊病複發。
    不過,自從船隻離開了桃青州之後,他們就管不住這位長史了,直接被祖珽當作自己的隨從來用。
    此刻,那位負責盯祖珽的程吏,直接成為了祖珽專用的倒酒吏,手裏的酒壺就沒有空過。
    祖珽舉起酒盞,對著天空,也不知是敬給了什麽人,隨即一飲而盡。
    “登高臨巨壑,不知千萬裏~~”
    “雲島相接連,風潮無極已~~”
    “時看遠鴻度,乍見驚鷗起!”
    “無待送將歸,自然傷客子~~”
    徐吏呆愣了片刻,隨即問道:“祖公,這是誰人之詩?”
    “是我的!”
    “我還能去念他人之詩嘛?”
    “詩賦小道,有何難哉?”
    祖珽喝的紅光滿麵,忍不住哈哈大笑。
    徐吏讚歎道:“難怪行台諸貴都讚歎您的才能”
    祖珽瞥了他一眼。
    “你是邊人?”
    “是北恒人士。”
    “你在行台是幹什麽的?”
    徐吏認真的說道:“屬下曾是度支尚書金部曹令史”
    “那你在行台得罪了什麽人啊?”
    徐吏茫然的回答道:“不曾得罪任何人。”
    “哦,你是考核進職的?”
    徐吏的臉色閃過一絲自豪,他點著頭,“對,年初的第一批。”
    祖珽笑了起來,“難怪呢”
    “你這個蠢小子,別人害你尚且不自知呢,這跟著我外出,你當是什麽美差?你這性子,也不像是他們安排進來栽贓我的,你且等著吧,若是沒有人照應,等你返回行台,有你受的。”
    徐吏臉色大變,“祖公,我不明白”
    祖珽沒有理會他,看向了一旁的程吏,他上下打量了下對方,“後生,你還不滿二十吧?”
    “你原先是幹什麽的?”
    程吏急忙低頭,“過去是給大將軍洗馬的。”
    祖珽猛地放下了手裏的酒盞,又打量了他幾眼,“青獅??”
    “對。”
    “你出身不錯?程你父親是誰?”
    “祖公,我父親乃是行台五兵尚書郎程哲。”
    “哦,程哲,程哲,我認識他,當初主公在定州做官的時候,跟他是同僚,後來主公開府,他就跟著跑了過去”
    祖珽再次吃了口酒,“徐小子,跟這程小子打好交情,等回到行台,要是有人來治罪,就找他幫忙,知道了嘛?”
    徐吏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麽過錯,他是奉命來記錄貿易協議的,自己又不曾怠慢可畢竟對麵是祖珽,他也隻能點頭稱是。
    程吏看著遠處,問道:“祖公,我們真的要跟那些大和尚貿易嘛?”
    “為何不可啊?”
    “別人能做,我們就做不得?”
    “可是,這不是律法禁止的嘛?他們所要買的都是軍事利器,往後總是要交戰的”
    祖珽搖著頭,“那你可想多了。”
    “這些和尚買這些戰馬,絕對不是為了將其送給官府,作為戰事所用。”
    “他們是要拿來炫耀,拿來巴結權貴。”
    祖珽眯著雙眼,“當今天下皆重佛,又以南國最重,南國的僧侶,其富奢是北國所不能比的,當初梁國還在的時候,每次寺廟缺了錢,其皇帝就會出家,不理國事,要群臣們湊錢給寺廟,才願意離開”
    “啊???”
    程吏瞪圓了雙眼。
    徐吏搖著頭,“這件事我曾在行台聽人說過,他們說,梁國就是亡於佛。”
    祖珽瞥了他一眼,隨即笑了起來,“梁人?”
    “哈哈哈,陳國的開國皇帝陳霸先,你們倆知道不?”
    “知道。”
    “他也幹了!”
    祖珽沉思了片刻,“不到十年吧,我也記不清了。”
    “陳霸先能登基,都是靠這幫大和尚來給他正名,他用佛牙上位,繼位之後,南國的諸寺不減反增”
    “總之,我們現在需要糧食,也就這幾年,等到明年秋收之後,國庫就不會如此缺糧,他們要的又不是種馬,給就是了,至於鐵器,也是同樣的道理,破刀上鑲幾顆珠子,他們才不管好不好用,他們隻在乎看起來怎麽樣要的是個名頭,知道吧?”
    兩人緩緩點頭。
    徐吏問道:“祖公,既然都談妥了,那我們為什麽不回去,還要繼續往南走呢?”
    祖珽又吃了一小口,他眺望著遠處。
    “我聽那僧人說,這幾年,他們的商船不能再像從前那般進出自如,揚州刺史常常派人攔截,阻攔,破壞他們的生意,想讓我們想辦法。”
    “所以,我得去找這位揚州刺史,好好談一談。”
    “這也是交易的一部分。”
    徐吏和程吏皆皺眉,程吏說道:“為了達成交易而去禍害忠良的事情,我認為不妥當。”
    “誰說我是去禍害別人?”
    “人家帶著軍隊呢,我帶著你們這幾個去禍害別人?”
    徐吏問道:“那祖公是要去做什麽呢?”
    “我想為主公征得此人。”
    祖珽眯著雙眼,喃喃道:“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會稽郡公王琳。”
    這兩個年輕人麵麵相覷,他們顯然不太清楚這個人,但是從他的前綴也能聽得出來,此人絕非尋常之人。
    祖珽此刻卻格外的激動。
    這個王琳可不是一般人。
    他過去曾是南國名將,參與過平定宇宙大將軍之亂,後來陳霸先幾次討伐他,都沒占到什麽便宜,甚至一度生擒了侯安都,周文育,後敗給陳國,逃到了大齊,那時正是孝昭皇帝在位,孝昭皇帝對他也格外看重,想利用他來對付陳國人。
    此人道德不錯,深得軍民的擁護,同時作戰能力高強。
    而最最最重要的是,這位是精通水戰的,雖然之前慘敗給了陳國,但是在大齊,隻怕找不出比他更擅長打水戰的將領了。
    自家主公身邊,將軍們著實不少,但是,能打船戰打水戰的將軍,還真的就找不出幾個來。
    王琳在齊國被大家所排斥,跟同僚們都合不來,無論上下都輕視他。
    這豈不是好機會嘛?
    當然,祖珽也不是冒然前往南部邊境,此刻的船上,還有婁子彥跟隨,婁睿在南擔任大都督,作為他的兒子,護著祖珽前往揚州,跟王琳見個麵,而後再送回來,這並沒有什麽難度。
    南邊這些慫包便是知道自己隻身過來了,隻怕也沒多少膽量敢對自己下手。
    祖珽這麽一行人就在婁子彥的帶領下沿著海岸一路往前。
    他們趕了很久很久的道路。
    等到他們開始下船換車的時候,都已經是初冬季節了。
    好在,婁子彥早有準備,穿著厚厚的衣裳,也就不怕這冷風,眾人就這麽一路往前,到次年元月的時候,總算是來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揚州,芍陂。
    清澈的湖麵上,停放著一艘艘的戰船。
    隨著主船發出各種命令,戰船們不斷的往返,匯合,又分散。
    春秋時的楚相孫叔敖修建了芍陂,引水做湖,從那之後,此處便發揮了許多的重要作用,例如灌溉例如抗災,又例如,操練水軍。
    岸邊設立了一處高台。
    一個中年男人披著甲胄,就站在高台之上,眺望著遠處。
    他看起來並不是那麽的嚴厲,眼神柔和,氣質儒雅,他看著遠處那些正在操練的船隻,一一打量著,低著頭又記錄著什麽。
    在他的身後,則是站著兩位軍官。
    其中一人臉上帶著燒傷的痕跡,非常的明顯,看著就令人害怕。
    他緩緩說道:“主公,隻剩下三天了,若是我們再不回去,那姓盧的又要為難我們。”
    王琳似是沒有聽到,也不回答,繼續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情。
    那兩人便不再言語。
    過了片刻,王琳又看向一旁的軍官,“打變陣旗號,讓他們再來一次變陣。”
    “唯。”
    軍官也不廢話,當即舉起了旗幟,開始搖晃了起來。
    遠處的那些戰船再次開始變幻陣型,此刻,冷風迎麵吹來,王琳渾身一僵,愣了片刻,又繼續開始書寫。
    這風,是王琳一生的痛。
    尤其是多變的風。
    就在他們還在忙碌的時候,遠處有一行人緩緩靠近了此處,當然,很快就被周圍的士卒給擋了下來。
    高台上的軍官回頭看了眼遠處的那些人,眼裏滿是憤怒。
    在來到齊國之後,他們這些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當初那個高演,對他們倒是格外的敬重,各種封賞,給與軍餉,讓王琳全力搜集自己過去的人馬,讓他自己操練,編製成軍,甚至賞賜給他全套的齊國軍用鼓樂。
    但是在高演死掉之後,他們的日子就變了。
    廟堂的軍餉直接停發,不再給他們補充。
    而地方上的官員們,則是處處與他們作對為難。
    王琳的水軍在兩國之間的江水上操練巡視的時候,往往能截獲許多的運贓船。
    不是北人偷偷跟南人做生意,就是南人偷偷往北做生意。
    尤其是南邊的那些禿驢。
    因為各地佛法盛行,故而對和尚的船隻不做限製,南邊的和尚可以隨意到北邊進行佛法活動,這就造成了他們以傳播佛法的名義來進行走私貿易。
    其他商船不能正大光明的開往敵國,而僧人的船卻可以。
    王琳是個做事較為認真的人,在高演讓他鎮守揚州,總領軍事之後,他就開始召集舊部,厲兵秣馬,開始了嚴苛的巡視。
    加上他本來就是南人,是投降而來的,性格倔強,又不太能跟齊人玩到一起去,這使得他與同僚們的關係越來越差,越來越差。
    他在這邊就幾乎沒有朋友,都是敵人。
    王琳此番前來操練軍隊,揚州道行台的盧潛是相當反對的。
    可王琳不理會他的命令,還是帶著人過來了,盧潛便給他規定了時日,催促他期限內返回。
    馬車停下之後,果然是走出了幾個官吏模樣的人,指著自己,對左右說了什麽。
    軍官再次看向了王琳。
    “主公,盧潛又派了人。”
    王琳終於收起了手裏的文書,低頭看向了遠處那些人。
    “走吧。”
    王琳帶著兩人走下了高台,不慌不慌的走到了那些人的麵前,他麾下的士卒正在與他們叫嚷著什麽,發現王琳到來,也急忙收了聲。
    王琳大步走到了他們的麵前,他打量著這幾個陌生人。
    “盧公便這麽怕我造反嘛?”
    婁子彥一愣,朝著王琳行了禮,“王將軍,我們並非是盧潛所派。”
    王琳一愣,他再次打量著麵前的這個小子,看了片刻,“婁睿的兒子?”
    王琳跟婁睿見過麵,而婁子彥的相貌跟婁睿有些相似。
    婁子彥對王琳的直呼其名有些不悅,卻還是讓開了身體,讓祖珽能見到這位王公。
    祖珽笑嗬嗬的走上前來,盯著麵前的王琳猛看。
    王琳也不生氣,以同樣的眼神盯著祖珽,兩人對視了許久。
    “王公,久仰大名啊為了見到王公,我可是趕了數個月的路啊。”
    聽到這句感慨,王琳愈發的困惑,“你是”
    “在下大將軍府長史祖珽!拜見驃騎大將軍!!”
    祖珽行了禮,王琳隨即回禮。
    “原來是祖公。”
    王琳的臉色頓時就柔和了許多,他解釋道:“方才誤以為是盧公的人,有失禮之處,勿要在意。”
    祖珽上前一步,直接拉住了王琳的手。
    “王公,勿要如此見外!”
    “我家大將軍在塞外聽聞了您的名聲,特意讓我前來與您相見!”
    “我從青州離開,已經接近半年,終於見到了您!果真是如傳聞之中那般,虎狼威猛之大將!!”
    祖珽的神色激動,言語也是如此。
    王琳不動聲色的收回了手,“不堪之人,敗軍之將,竟讓祖公這般操勞,實在不該,我欲在城內設宴,款待祖公”
    “好,好。”
    祖珽便直接跟著王琳上了同一輛車,王琳又不好將他趕下去。
    坐在車內,祖珽感慨道:“如此天氣,王公還能繼續練兵,實在令人敬佩。”
    “這是我的本職而已。”
    “當下許多將軍,都做不到這一點。”
    “王公,我是來接您離開的。”
    王琳的臉色一時間變得格外複雜,他再次看向了身邊這個怪人。
    “您說什麽?”
    “王公,我聽說了您在此處的處境,這些家夥不識英雄,那盧潛算是個什麽東西,治理江淮這麽多年,不知藏了多少錢財給自己!”
    “他何德何能,敢欺在您的頭上?”
    “當下廟堂的局勢,您大概也有了解,天子跑到晉陽去了,可以說,廟堂形同虛設,河水以南的各地,如今亂成了一團,有野心勃勃之人,已經開始效仿大將軍,自設官職,自立製度,彼此甚至開始爭鬥,搶奪兵權,拉攏豪族,想要在河南上演一出群雄並立。”
    祖珽的眼裏滿是不屑,“不過,也不用我多說什麽,王公也知道這些人都是些什麽玩意。”
    “這些人想玩割據那一套,等我家大王天兵到來,沒有一個能活著。”
    “而您待在這裏,手裏又有兵,是他們的眼中釘,他們都想要除掉您。”
    “若是要去南邊,您跟陳國雖然是死敵,但是我想以陳蒨的為人,若是您願意投降,他肯定會樂意接受,可問題是,我在快到達此處的時候,聽南邊的大和尚們說,陳蒨的身體非常不好,此刻已經很難處理政事,整日都在養病,說他很可能活不過今年。”
    “他要是不在了那南國也找不出有膽魄收降您的人了。”
    “再說偽周這邊,宇文邕剛剛殺掉了宇文護,正是需要心腹的時候,您若是前往,或許能成為宇文邕的心腹,可唯一的問題是,他們那邊軍頭林立,二十四軍府,柱國大將軍,這些都沒有什麽空缺,父死子替您一個南人,想跑到偽周去施展抱負,即便能為皇帝所信任,也難以掌握實權,可能還是被留在長安,掛個虛官職。”
    祖珽竟一臉認真的為王琳分析了起來,仿佛他此刻是王琳的謀臣一般。
    他說道:“依我所見,王公如今無論是待在此處,去南,去周,都不是什麽好選擇。”
    “故而,隻有我家大王這裏,才是您最好的歸宿!”
    “我家大王對您格外重視,我身為長史,在國內有諸多大事,主公讓我放下這些事,千裏迢迢的前來,足以證明他對您的重視,而我家主公麾下也缺乏擅水軍的將軍,您若是去了,肯定是位列諸將之上,總領水船之軍!”
    “最後一點,我家大王以卑吏建功,短短七八載,已得河北,屢敗偽周,親斬大將,崛起之勢一覽無餘,您如今前往投奔,往後便是從龍之臣也!!”
    祖珽再次上手拉住了王琳的手。
    “王公,我跟南邊這些人不同,我向來直爽,有什麽便說什麽。”
    “王公可願與我一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