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都是廢物!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話說這一年秋時,秦國鹹陽城裏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列國的士人,比以往一年的加起來都要多。
    這事還得從繚當朝辱罵嬴政,而嬴政當著眾臣的麵不改色,最後還拜他為太尉這件事情說起。
    正是此舉傳遍了天下。天下大多數士人都知道每個人都是會有過錯的,而嬴政卻是不計較這些過錯的人。所以天下有才能的人都願意來到秦國。
    而嬴政也憑借此舉洗刷了當時天下對秦國的謾罵。有人僅僅因為秦王政是秦國的王,所以不願意輔佐他。
    但是現在,這個二十六歲的男人讓所有人刮目相看了。
    他們開始因為秦國有大王政,紛紛趕來秦國效力。
    他們認為,嬴政將是完成一統天下的使命的人。
    這些來到的秦國的士人對秦王這麽說著,嬴政終於領悟了魏繚的用心,一時間激動之餘,立刻請繚前來。
    章台宮中,嬴政穿著冕服,非常恭敬、謹慎地接待繚。
    嬴政驚訝,“太尉如何得知,寡人如今缺賢才呢”
    繚還是穿著他那身粗布麻衣,雖然衣服質地很下乘,但是繚穿著他卻像是穿著絲質的衣服一樣,異常自信,完全無視旁人異樣的目光。
    繚笑道,“大王,想當初,微臣隻是進了個宮門,就知道了大王身邊的都是什麽樣的人,也知道大王想要的是什麽。”
    “此話何解”
    “臣進入大王的宮室前,一路上沒有人對臣的衣著表示不滿,可見大王任人唯才,以前就召見過臣這樣的布衣,所以郎衛宦侍無有感到驚訝的。”
    “臣進入到大殿後,上至丞相,下至大夫,都是以禮相待,沒有用鄙棄的眼神看我這一番穿著的。可見大王的臣子不以出身論英雄。”
    嬴政想起來了,蒙武果然沒有欺騙寡人。
    嬴政作揖,又為繚奉酒,“先生果然是大才啊!”
    繚接過酒,卻還沒有喝。
    “可是,大王身邊都是權臣貴戚,沒有真正的有識之士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
    嬴政拉起袖子,坐在了繚的身邊。他全然不顧繚已經幾天沒洗澡,身上臭烘烘的。
    趙高看著嬴政異常高興,便下令讓那些郎衛婢女都退下,讓大王和繚單獨詳談。
    “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繚撿起一片樹葉,拿在嬴政麵前,嬴政慢慢地接過。
    “先生是說,先生可以透過一片葉子見到整個秋天。”
    繚點點頭。
    “真正為大王著想的臣子,會主動將有才能的人舉薦給大王使用,好對國家做出貢獻。而害怕大王的人,才會攔著有識之士不讓其前進到大王的麵前。”
    嬴政自然聽懂了。
    “大王,臣隻能言盡於此。”
    這些日子,他越發覺得他的丞相有問題。
    熊啟和熊毅會去發掘人才,為秦國服務,可是並不會把人才引薦給自己。
    在他們舉薦完有才之士後,不允許這些士人脫離他們的控製。如果他們有意效忠寡人,二相就不再支持他們,甚至會痛下殺手,誣陷他們入獄。
    如此在朝中達到威懾群臣的目的。
    本以為李斯是個可用之才,可是沒想到他也是昌平君推薦而來的。
    這樣一來,嬴政便又沒有了重用李斯的心思。
    至於熊啟,嬴政知道熊啟想做個好丞相,甚至是一直做秦國的丞相。
    可是,他既沒有管仲的才能,也不能做成全他自己做寡人的鮑叔牙。
    寡人留著他,有什麽用
    更有朝中那些貴族出身的士大夫上卿,上呈奏疏連篇累牘都是廢話,不如韓非隻言片語之精妙。
    都是廢物!
    “寡人今日受教了。”嬴政對繚心悅誠服地說,“可是先生什麽時候才能給寡人獻上治國良策呢”
    繚和嬴政相處的越久,越了解嬴政的本性。
    他還是沒有告訴嬴政想要的。
    嬴政隻能目送繚又一次離開。
    在繚走後,嬴政想了很多。
    他知道,自己也是王室貴族之後。可是同樣是貴族之後,人和人之間卻存在著天大的差別。
    有人雖為貴族,從來不做欺男霸女之事,恪守禮儀規矩;而有人為貴族,貪婪無度、不學無術、奢侈淫逸。
    現在像後者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了。
    嬴政不由得皺起眉頭。
    貴族,是靠實力和能力捍衛自己地位的,可不是說生下來是貴族,所以就能一直是貴族的。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曆史一再地昭示,好逸惡勞沒有好下場的。
    這些貴族,他們太貪婪了,什麽事都不做,卻想要占有所有的好處。
    簡直比碩鼠還可惡!
    -----------------
    隆冬。
    鹹陽的天空中總是雨雪交加。
    郊野外,倒是空氣清新,天上雖然烏雲滾滾,可是不見雨雪。
    扶蘇在外出打獵的時候,越過了林地,來到壩上,聽到遠處有婦女大冬天的一起在河邊一邊洗衣服,一邊唱歌。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扶蘇被裹在厚厚的棉襖裏,過了秋季之後,整個人的形體也隨著年紀增大開始變樣了,身材往頎長瘦削發展。
    扶蘇換上便衣騎馬出行,脖子上圍著的狐裘讓路人見人側目。
    和王宮不同,王宮之外的郊野之地,總是充斥著一股子熱情、熱烈的氛圍。士兵們冬日大都穿著襖子,坐在石凳、木桌邊上,烤火、喝酒。
    趙國和韓國此刻是遍地狼煙,而秦國內部則是一派歌舞升平、歡慶勝利的篝火。
    大家圍著篝火,在大呼,“風!風!風!”
    扶蘇的瞳孔裏映著篝火,這就是關中一帶風土人情的來由吧。
    秦國,算是天底下庶民相對過的最好的國家了,當然這是整個秦國子民連年不休勞動的結果。
    秦國的政策就是如此,把國中每一個人丁都放置在國家的管理之下,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家中的婦女連年都在養蠶繅絲織布,製作布匹交稅之後,剩下的用於製作衣服。
    除此之外,家裏的人丁,種地的人口和入伍的人口數,總是經過地方縣丞、鄉長等嚴格按照秦律加以控製。
    是以既能保證前方戰事上兵源充足,又能保證後方田畝上有一定數量的農夫耕種。
    甚至於,為了盡快地收割新的勞動力。秦國規定,男子十六成年後,立刻與年滿十四歲的女子成婚,組建成為一戶家庭,隨後被編入戶籍。
    是以秦國的子民,在這種體製下養成了勤勞、淳厚、忍耐的美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