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命運的交響

字數:4282   加入書籤

A+A-




    李斯這一年來,可謂跌宕起伏。至於這後半年,那就是過得相當苦悶。
    春天時,他穿著華服在宮中做中書,為大王整理文書;夏日時他忽地得到重要,被大王接連召見。那時候真的是群臣見他都禮讓三分,對他異常客氣。
    樹叢裏的蟬鳴和蛙聲,都是在為他的人生又前進了一步而鼓掌。
    可是不過是在很短暫的時間內,他就又被大王冷落。
    冬天到了,他就像宮中枯落的草木一般,隻能寂靜地在一旁等待春天的來臨。
    雖然成為了大夫,還負責幫助太子主持文字精簡統一的任務,可是他失去了嬴政的信任。
    李斯很快就在大王對他前後的態度差異之中找到了原因。
    因為自己是昌平君舉薦的人。
    而凡是被昌平君舉薦的人,都要聽從昌平君的命令。
    他在名義上是大王的臣子,可是本質上是昌平君的附庸。至少在大王看來,事情是這樣的。
    是以他在一夕之間得到大王的重用,又在一夕之間成了夾在大王和昌平君之間的牆頭草。
    現在大王還讓他處置這些文字精簡整理工作,這並不是什麽好事。
    在王宮中出入的久了,耳濡目染。李斯越來越明白大王的心意。
    大王是故意將這件全國矚目的大事交給自己的。大王是想通過自己,來看昌平君有無接近太子的想法。
    時間久了,李斯生出一種感覺。無論走到哪裏,他都是生存在夾縫之中的老鼠。
    今日天色昏暗,鵝毛雪飄,濕氣又重。那種感覺又一次來臨了。
    他希望可以堂堂正正、無所顧忌地活著,而不是一直謹小慎微的。
    李斯候在羽陽宮外,剛要同往日一般謁見少年太子,可是沒想到會聽到這樣一番言辭。
    李斯隻覺得今日的天分外的寒冷。
    等到李斯入殿,見到扶蘇已經坐在了王位上。
    太子瘦了,身手也更敏捷了。方才聽著太子,似乎還在大殿中央咆哮跺腳,這就在王座上坐正了,而且看太子的神情,方才什麽事情都沒發生。
    “大夫斯。今日來有何要事”
    扶蘇甕聲甕氣地問。
    信已經習慣了成為太子後扶蘇對待臣子的口氣。雖然太子本性灑脫愛自由,可是都比不得他另一個優點來的高明。
    會裝。
    李斯進來,殿中的氣氛也立刻回歸嚴肅。
    “回太子。太子之前交給臣的字,臣等已經悉數校勘完畢。隻是這其中,仍然有一些字不合時宜。比如這‘葉’,太子為何做‘口’‘十’寫。”
    扶蘇一聽,猛地想起來。
    他寫的時候沒有注意,忘記了漢字的發展變遷過程中,有許多常見字因為皇帝避諱而被改了。
    ‘葉’就是指‘葉’,本來是‘世’,指的就是世期。
    葉和世本來也是同一個意思,而且兩者讀音相同。
    可是後來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裏有世字,為了避諱,就把很多世字改了。所以葉子的葉裏也就把‘世’字給去掉,慢慢地直接進化成了‘口’‘十’‘葉’。就連觀世音菩薩都把世給去掉了,寫作觀音菩薩。
    不僅在形體上,世改作‘葉’寫;甚至是在讀音上,葉也有了新的讀音。
    ‘葉’本來就是‘世’的讀音,但是為了在讀音上也形成避諱,所以改了葉的讀音。
    “大夫斯指的很對。這個字確實有問題,就按照原先的‘葉’字寫就是了。”
    李斯頷首。隨後徐徐又道,“還有一字。這‘恒’字為何太子直接寫為‘嫦’。”
    姮寫作嫦,這自然又是避諱漢文帝劉恒了。
    李斯將他們找到的太過現代化的字,一一給扶蘇指出來了。
    “臣代諸生求問太子。這些字到底采用哪個形式更好。”
    古代漢語言文字,最大的特點就是音形義結合。
    古代漢字字形構架的每一個部分,都是表示音節的。所以古代的文字才很難看懂,因為那是注音體和表形體,釋義體的結合。
    聽到這裏,扶蘇就有些煩了。
    李斯每次都是為這些問題來找自己。
    在這些古人的眼中,扶蘇的現代字不僅不能根據字體讀音,更加不能從中看出其形所要表達的含義。盲目地將現代簡體字放入古體字,就是在給民眾製造生僻字,給他們製造不便。
    “文字是為國人精簡的,自然便於國人使用就是。就以如今大家最通用的,流傳最廣的字體決定就是。”
    扶蘇的回答還是和往常一樣,語氣裏頗多不耐。
    但是李斯即便知道扶蘇是以大局為重,以眾人的習慣來做衡量,可是他不敢不來詢問太子。
    如果有一天,太子突然發現自己寫的某個字沒有經過他的親口同意就被刪改了。
    改天太子突然生氣,他們這些修改的人可就倒黴了。李斯現在身後跟著好幾百條士人的性命。
    “唯。”
    “太子近來好嗎”李斯也不能總是見到太子,隻是有問題才能前來謁見。見到之後,自然還要問好。
    “好。很好。”
    “那微臣告退。”
    “文字精簡一應事務,都由你主持,吾知諸位都很辛苦。尤其是大夫斯。吾今日特意嘉賞你,另分別賜學宮之中主持文字校對的士人每人百錢。”
    李斯聞言,自然拜謝。
    “斯不敢言功,都是臣分內之事。”
    扶蘇看了看劉長,劉長捧著一盤‘黃金大餅’走了過來,遞給李斯。
    上麵雖然蓋著紅紗,可是黃金的光芒在底下若隱若現地浮動。
    這可是真金。
    價值自然不菲。
    扶蘇一向是把李斯當做不定時炸彈一樣,至今都沒有對他放下過戒心。時至今日,扶蘇還是在觀察李斯。
    能用的話就留的久一點,不能用的話找個機會提前噶了。
    免得夜長夢多。
    李斯領了賞賜,多少算是寒天裏的一點慰藉。他自然歡喜地回家去了。
    隻是走的時候,他見到了在羽陽宮中於雪地上漫步的韓非。
    二人在冰天雪地裏,遙遙地對視了一眼。
    李斯穿著秦國的袍服,戴著秦國朝堂獨設的文冠,看著已經和當初從楚國來求學風塵仆仆的那個士人判若兩人。
    而韓非,他穿著秦國大臣的服飾,嘴唇泛著白,兩眼幽邃。秦國的玄色外裳和他的相貌倒是很契合,穿在韓非身上,顯得韓非更加嚴肅,以及尊貴。
    韓非的胡須儼然數天沒有打理了,非常淩亂,整個人氣質也很滄桑,像是經曆了殘酷的死亡。和那些亡命天涯的死士、俠客,沒有兩樣。
    屋頂上的積雪滑落了下來,打在地麵上,摔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