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知父莫若子

字數:10526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普通人生病找醫家,醫家生病找易學家。
    行規。
    章台宮的新主人,聞說嬴政生病了,竟然嘴角上揚。
    這讓季心都一度感覺二世實在是有些冷酷不近人情啊。
    其他人等也都是躬身作揖,左顧右盼,眾人不解皇帝到底什麽意思。
    之前陛下不是還非常擔憂太上皇的飲食起居,專門把宮裏最好的庖廚送去給太上皇啊。
    結果扶蘇連著笑了好幾聲後問,“這個易家高手,是尉繚吧?”
    季心那叫一個驚訝,“陛下這您也知道。我們入宮麵見陛下半路上遇到國尉,國尉告訴我們的。”
    其實如果嬴政和繚不是君臣關係,那他們兩指不定能做好朋友,好兄弟。
    畢竟嬴政就喜歡和有本事的人一起玩。
    隻是不了解秦始皇本人和尉繚的外人,聽說了這樁事都感到很神奇。
    尉繚,那過去可是比張蒼還要難搞的人。
    張蒼是管不住嘴,而且他是技術型人才;尉繚那是戰略家,嬴政願意拿十個張蒼去換尉繚的那種。
    秦始皇數次想要圈禁此人,尉繚數次懟罵秦始皇。
    所以有時候扶蘇想起尉繚來,總是覺得張蒼比他好多了。起碼張蒼還知道慫,尉繚不知道慫;張蒼知道給秦始皇留麵子,可是尉繚不知道給秦始皇留麵子。
    有時候張蒼自己都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太慫了。如果他當初辱罵了秦始皇後能夠不怕死一點,不逃跑的話,他老早就被秦始皇重用了啊。
    不過,人生沒有如果。
    咳咳,言歸正傳。
    扶蘇聽聞太上皇得了重病,醫家個個都束手無策。“太上皇這是心病,需要心藥來醫治。”
    眾人聞言,一個個都心服口服。
    其實道理大家都明白,曾幾何時那麽心強的一個人,如今忽然被關起來,肯定要出事啊。
    眾人都麵麵相覷,一個個心中暗想,這是你們父子之間的事情,可別把我給牽扯進去了。
    陳平隻覺得厭煩。
    他這麽有才華的人,結果跟著秦二世來做秘書了。他的目標是去做計粟內史,整天跟著秦二世在這處理這種人情世故、亂七八糟的事情。
    陳平真的好煩啊!
    他想要跟著秦二世做大事,自己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結果到頭來,每天跟著秦二世處理這種婆婆媽媽的小事情。
    都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其實是打天下瑣碎事便懶得計較了,可等到天下太平了,到時候守護太平那可就有太多事要計較了。
    一班精英內臣,眼下那是一個個心思各異。
    有的想著別叫自己蹚渾水,有的覺得厭煩至極,有的則想要抓住這個機會給太上皇把病治好到時候升官加爵……
    “陳平,你怎麽看?”
    眾人將目光齊刷刷看向陳平。
    “陛下,微臣以為陛下言之有理。這心病還需心藥醫啊。”
    話音剛落,大家便對陳平露出鄙夷之色。
    還以為他會說出什麽高妙之言呢,結果把皇帝的話又給說了一遍。
    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陳平一打眼看見這些人的眼色,自然要爭強好勝。
    “陛下,微臣有一個良計,可以讓太上皇盡快從病中恢複。”
    果然諸內臣聞言,一個個又對陳平投去崇拜的目光。
    人的身上,始終有著極強的動物性。尤其是男人的世界,永遠都是靠實力說話,誰強就奉誰為王!
    最是簡單的邏輯,刻印在每個男人的骨血裏,這造就了男人超強的團結性,能夠讓他們在第一時間迅速建立組織,迅速完成等級分配。
    誰是強者,誰就是老大。
    不管在哪裏,都是這樣的邏輯。
    這些尚書台內史、少史、長史,言官等,一個個又開始流露出了千年老二應有的姿態,一臉無可奈何但是又不得不服氣。
    扶蘇知道,陳平這家夥實力不是隻有這麽一點,早晚有一天,他是要入朝堂為上卿的。
    對於他平日裏的小動作,小心思,扶蘇一直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唉,誰讓他挑了一隻獅子做隨從呢。
    “依你之見,朕要怎麽做呢?”
    “陛下登基,馬上將要滿一年了。到時候諸侯群臣勢必要上表向陛下表示祝賀,方國四夷也要來恭賀。”
    “可是在此之前,陛下何不廣招文士,讓有才華的文士為太上皇寫頌。”
    “太上皇有堯之美德。太上皇過去想要求仙擺脫人間疾苦,可是考慮到帝國江山百年大計,往往難以兼顧兩邊。”
    “太上皇在求仙和治國之間來回徘徊,最後成功完成了這些事,所以急匆匆將陛下召回來,傳位給陛下。”
    “太上皇的德行好比高山,高大深厚。”
    陳平滔滔不絕地說著,那張鮮紅的嘴唇像是紅旗一樣上下翻飛。
    值班謁者令聽了想吐,陳平這家夥這可不是好人。
    當初就屬他給太上皇出的餿主意最多,讓太上皇把鹹陽宮搞得烏煙瘴氣,臣子見了都在搖頭。
    過去大家不明白陳平的目的,一開始還有人給扶蘇告陳平的黑狀。
    結果扶蘇上位之後,這個陳平是出則同車,入則隨侍。
    簡直就是又一個深得始皇帝器重的蒙毅。
    大家這才後知後覺,知道陳平是來幹嘛的。於是後來都沒有人敢告陳平的狀,也沒有人敢提秦始皇修仙的事情。
    第(1/3)頁
    第(2/3)頁
    更何況,扶蘇得到了眾多臣子的擁護,沒有人敢去做這個掉腦袋的事情。
    一時間,大家對陳平那是心裏作嘔。
    陳平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他根本做事不在乎手段,居然教唆始皇帝擄掠童男童女修仙,他幹得其他的惡心事那也多了去了。
    當初鹹陽宮裏,陳平可是秦始皇在位時期最後緊要關頭的頭號寵臣。
    可是他竟然搖身一變,又變成了秦二世的頭號寵臣。
    簡直是兩麵三刀的小人。
    不怪朝中的君子看不上陳平。實在是陳平用計,根本不在乎後果,他的目的隻是不要惡果他自己承受罷了。
    陳平的建議說罷,這些內官一個個都驚恐萬分地望著秦二世。
    自從秦二世登基以來,根本沒有臣子敢在秦二世麵前說秦始皇是多麽多麽的好。
    這裏麵水太深,一來秦始皇得罪了太多朝臣,二來秦始皇修仙一事,讓群臣作嘔;三則秦二世登基,大家都忙著給新主子表忠心,獻誠意,誰敢在新皇帝的麵前說老皇帝的厲害啊。
    若是沒了倒也還好,起碼沒影響了,可是偏偏對方還好好地活著,就住在玉真宮裏。
    所以,大家都一聲不吭,惴惴不安地望著扶蘇。
    有些人則暗地裏幸災樂禍,認為陳平出了個餿主意,他就要倒黴了。
    可是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秦二世非常喜歡這個建議。
    沒錯,扶蘇最懂嬴政了。
    李斯、趙高沒了之後,鹹陽城裏最懂嬴政心思的就隻有扶蘇了。
    扶蘇知道秦始皇為什麽生病,失去了權位是一碼事,關鍵是秦始皇會覺得被兒子攆下台來這種事非常沒麵子。
    他可是秦始皇啊。
    雖然禪讓這件事表麵功夫做的很到位,秦始皇當天都是自己帶著車駕往驪山走的。
    可是說到底,被兒子趕下台來終歸不是什麽體麵的事情。
    秦始皇越想越感到丟人,而且他還要修仙,一來二去,肯定要折騰出事。
    除此之外,就是他當皇帝多年來的職業習慣,老是思考國家民生大事。
    以前好歹能夠知道外麵的消息,他知道底下的臣子很多人都在蒙騙他,但是蒙騙他這件事也能讓他看出來很多事。
    若有人蒙騙皇帝,第一說明那個地方真的出事了,第二說明這個大臣不靠譜沒能力預防問題事先解決問題,第三從大臣態度看出來他是否畏懼懼怕自己。
    try{ggauto();} catch(ex){}  就和看偽史是一樣的。
    如果偽造,那說明當時寫曆史的人心虛,寫曆史為什麽要心虛。他為什麽不偽造別的事情,偏偏偽造這件事。
    這就是邏輯。
    當矛盾產生,去研究矛盾本身。
    並非強者總是有著有別於常人的思維,而是強者堅持不被人洗腦,堅持保持自己的直覺和靈敏,絕不聽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
    這個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一切的一切都是人設計出來的。
    如果相信肉眼看到的一切,那本身就是荒謬的。
    因為你在變相得承認,除過你之外的所有人都是誠實的人,除過你之外的人所有的人都是精英。
    言歸正傳,現在的秦始皇,連個假消息都聽不到,他完全地脫離了信息來源;這就讓嬴政每天隻能一個人在封閉的空間胡思亂想,越想越著急,越想越上頭,越想越惱火。
    他苦心孤詣,想給兒子把燙手山芋自己活吞下去。
    結果兒子不買賬,兒子居然造父親的反。
    嬴政被關了半年多,情誌嚴重受損。
    他竟然可憐到了幻想著熊啟熊毅兄弟兩個能再跑回來挑釁他,和他們再打一架。
    可憐的嬴政,沒有人和他說話。
    他真正地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
    整天以淚洗麵。
    多可憐一個老人啊。
    在政治鬥爭之中失敗,若非對手是他的親兒子,眼下他可能身首異處。
    也許是考慮到了父親的疾病來源於何處,也許是考慮到了政治上的影響,秦二世還是按照陳平的話去做了。
    這一年的夏天,和天氣一樣燥熱的,還有士人的心。
    士人們爭相獻上文稿,企圖得到秦二世的青睞,獻給秦始皇,使得他疾病痊愈。
    但是征召了十天,鹹陽宮章台殿裏收到的文書卷軸多達上千,可是扶蘇看來看去,隻有那麽五十來份是能夠過得了眼的。
    因為病情緊張,沒那麽多時間慢慢再去搜羅錦繡文章。
    最後經過太學裏一眾博士精挑細選,選了十篇,盡數獻給了秦始皇。
    有一說一,扶蘇這一回幹的事情,很得民意民心。
    大家都知道這是秦二世對父親一片心意。
    馮去疾、孔鮒、淳於越等人都為這件事對扶蘇讚不絕口。
    他們覺得秦二世未來肯定是個好皇帝。
    人啊,當兒子的時候不懂得孝順父親的含義,等到自己做了父親,一下子就明白了當初父親的苦惱和難處。
    那些老人們,經驗豐富,很多大都是想要孝順父親,但是父親已經不在了。
    所以這些人非常看重孝道。
    扶蘇把這件事做好,大家都對扶蘇讚不絕口。
    人心都是肉長的,看你平日裏的行為,就知道你會幹出來什麽事。
    一個能及時地孝順父親的皇帝,以後肯定是個好皇帝。
    第(2/3)頁
    第(3/3)頁
    鹹陽的百姓也都是這麽想的,反正秦二世幹個啥,他們都喜歡誇他。
    ——
    卻說彼時秦始皇病榻纏綿,聽說他的兒子給他廣招士人,寫了好多篇讚頌。
    嬴政聽說他兒子請人寫文章誇自己,立馬精神了,甭管什麽病榻纏綿,反正哪怕隻剩下最後一口氣,他也要把那些誇讚之詞看完。
    那些讚頌,多是溢美之詞。
    “季心,快給朕讀。”
    季心一聽那可高興了,他平日裏苦學大秦文字,明明身為郎將不需要再去專門學習文字了。可是季心一直相信,早晚有一天他能用得著。
    “陛下,第一篇是《始皇遊》。”
    “始皇出遊,天下皆驚,八駿奔騰,翻山越嶺。觀東海之浩瀚,賞南山之秀美,遊北海之深邃,探西域之神秘。”
    “始皇至東海,觀日出東方,光芒萬丈,海天一色。”
    “至南山,賞鬆柏之翠綠,雲霧繚繞,如入仙境。”
    “至北海,觀海鷗翱翔,波濤洶湧,氣勢磅礴。”
    “至西域,探絲綢之路,駝鈴聲聲,商賈雲集。”
    “始皇遊,天下皆驚,其英勇霸氣,無人能及。遊四方,觀天下,始皇之心,天下皆知。公室王孫,當以始皇為鑒,奮發圖強,共創輝煌。”
    嬴政聽了,嘴角還是苦澀。
    他像個泄了氣的皮球,立刻又癱了一般,倒在了榻上。
    季心尋思自己也沒讀錯啊,太上皇怎麽這樣的反應呢。
    難道這寫的不好?
    季心嘴角上揚,又在篇目裏翻,
    “皇風浩蕩,六合同歡,天下大定,始皇功成。駕八駿之雄獅,巡九州之煙塵,觀山河之壯麗,讚天地之造化。”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始皇一怒,六國歸降。”
    “劍指六合,馬蹄踏遍天涯,一統江山,功蓋千秋。”
    “烽火連天,戰鼓擂動,兵臨城下,敵不歸降。”
    “始皇威武,霸氣淩人,統一度量衡,文字,貨幣。”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天下一家。”
    “長城築起,護衛華夏,抵禦外敵,國泰民安。”
    “始皇功績,永垂不朽;其功其業,千秋萬代。”
    季心讀罷,抬首一看,太上皇居然自己從榻上坐起來了,而且那雙龍睛正直勾勾地望著自己。
    季心渾身打了個顫。
    不料,太上皇卻捋須大笑起來。
    “善,善,大善。”
    “這個寫得好。”
    季心嚇得身後冒了熱汗,看到秦始皇笑了,心想大家沒有白費這個功夫。知道這次招募文士收集文章,又耗費了多少功夫嗎。
    現在看來都是值得的。
    醫家看到秦始皇這樣的表現,一個個也都眯著眼睛。
    果然心病還需要心藥醫。
    季心明白了秦始皇的心思,他就又選了兩篇,想要給太上皇讀。
    他也希望,這位老人現在能夠高興點。
    “秋風起兮白露降,秦皇威兮六國俯。鋒鏑藏兮鑄為鋤,雄圖展兮乾坤定。”
    “赫赫我皇,雄才大略,奮六世之餘烈。掃蕩群雄,一統六合,四海賓朋鹹服。”
    “龍騰虎躍,鳳舞九天,皇威浩蕩,莫我敢當。開創千秋霸業,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嬴政捋須,搖搖頭。
    季心也是深吸了一口氣,這麽多文章,海選出來的都是精品,結果陛下隻喜歡一篇,隻讚賞一篇。
    季心額頭上滲出來豆大的汗珠,要是這些文章治不好陛下,那可就真的沒辦法了。
    “秋風送爽兮白露為霜,秦始皇禦極兮威震四方。”
    “諸侯拜服兮四海歸心,金戈鐵馬兮一統華章。”
    “銳意進取兮雄圖偉業,德被生靈兮澤被八荒。”
    “乾坤再造兮日月重光,帝祚綿長兮萬世流芳。”
    “泰山封禪兮宣告天下,皇權神授兮莫敢不尊。”
    “洋洋得意兮壯懷激烈,秦始皇兮永載史冊。”
    嬴政聽了這首,一時間感到自己眼睛能夠看清楚東西了,耳朵也更靈光了,整個人身心無比暢快舒服。
    但是猛然間,他感覺這首賦很熟悉。
    “這首賦,是誰寫的啊?最得朕……我心。”
    季心也是覺得這篇文章有些獨特,可是翻到最後麵,卻沒有落款留名。
    “陛下,獨獨這篇好文章,寫他的人沒有留名啊。”
    嬴政捋須一笑,竟然也沒再追問,隻是叫季心把這篇文章呈上來,至於其他的都拿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