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陛下,請注意威儀。

字數:8526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陛下,他們來了。”
    扶蘇坐在章台宮中,麵前案上陳列著一份來自禦史台的奏疏。
    奏疏最後有著禦史台諸位官吏的落款。
    這奏疏的內容很簡單,無非是前些日子有關於相裏車公開的言論引發的議論,這些時日,很多平民百姓大肆地議論商鞅,討論墨門治理天下的種種好處。
    但是禦史台借此大肆抨擊相裏車,說他身為一個大夫,竟然信口開河,公然泄露陛下口諭,引得民眾妄議朝綱,這是在動蕩國本。
    不過有趣的是,張蒼的名字也在此奏疏之上。
    墨門的存在,實在是影響了太多人。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扶蘇隻是研究些技術而已,誰知道突然間會宣布墨家的思想為大秦治國的目標,乃至於綱領。
    一心想著振興儒家、實現抱負的張蒼,怎麽也沒想到,秦始皇和秦二世最後竟然都選擇了放棄儒家。
    張蒼自然心中不服。
    他認為儒家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
    如果墨家成為主導,那麽儒家就會按照當今陛下的計劃,使之重新成為了權貴階層所掌握的。
    所謂的有教無類,讓社會底層的人也能夠享受到教育,學術下移,都是空談。
    到最後,還不是貴族把持學問,貴族掌握知識,到頭來貴族還是使用壟斷知識這種方式,剝削民眾,壓迫民眾,最後使得民眾和貴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到了最後,百姓又開始像是過去一樣,因為知識被權貴壟斷,從此耳不辨韶音,目視文字而不知其意。
    就和張蒼私下裏指責的那樣,“陛下畢竟是嬴姓血脈啊,說到底還是為趙氏想得多,為天子子民想得少。按照陛下的規劃,所謂的天下大治,說到底首先要確保的是這天下得是嬴姓秦氏血脈來坐。”
    ……
    不過張蒼的這些指責簡直是沒有絲毫的說服力。
    不管誰做皇帝,肯定得先考慮自己家族的人能夠長久地坐鎮江山啊。
    這思想文化製度層麵的躍進,始終是來的慢啊,所以說才要古今結合,如果光用現代思想,怎麽可能啊,以古為主,以今為輔,能夠帶領秦朝跨越泥潭,走向建設共產社會,那就已經不錯了。
    張蒼吐槽也好,不滿也罷,總之扶蘇的這個做法,從皇帝的角度出發來說那是合情合理。
    但是張蒼,他作為一個大臣,職責就是下聽取民意,上溝通皇帝。
    張蒼又一次的和秦二世產生了分歧。
    司馬毋懌一直都很欣賞張蒼的傲骨,而陳平則對張蒼這份膽魄表示欣賞。
    灌夫則欣賞張蒼這份浩浩然天地之正氣。
    邵平則欣賞張蒼的心地正直,善良。
    朝中這麽多名義上滿腹經綸的人,哪個遇到事情像張蒼這樣,直接和皇帝開懟。
    難道說張蒼不知道得罪皇帝,頂撞了皇帝,會有滅頂之災嗎?
    張蒼知道,他比誰都清楚代價,但是他還是據理力爭。
    此時此刻,扶蘇那在衣袖裏的雙臂止不住地顫抖啊。
    從來沒有什麽人能夠做到像是張蒼這樣讓秦二世這樣生氣。
    “陛下,您必須要讓儒家的講堂裏,有庶民百姓的子孫後代。”
    “如果把天下的經典解釋權,全部讓貴族握在手中,那不出一百年,天下人都要成為陛下您家族後代的俘虜了。”
    “……”
    “這就是陛下您願意看到的局麵嗎?”
    “墨家的理論,實在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兼愛非攻,父不父,子不子;那日後還如何講究君君臣臣呢?”
    張蒼的辯駁思路清晰,那是一般人能夠辯得過的。
    他早就放出話說什麽,“太子的辯才算不得當世第一,若是不信,等他張蒼與太子辯上一辯就知道了。”
    時人不以為然,當時隻覺得張蒼就是年少氣盛,隨口說了那些罷了,畢竟在張蒼放完這話以後,他也沒有真刀真槍和當時的太子辯論什麽的。
    誰能想的出,等到當初的恒陽太子真的繼位,這張蒼卻一改往日之態,直接開懟秦二世。
    扶蘇和張蒼兩個人在成為正式的君臣之後,那是開啟了沒完沒了的嘴仗啊。
    堂上,扶蘇黑著臉。
    他的大政方針是那麽的完美,兼愛非攻的理想才是人類真正的前途。
    反倒是張蒼這個土包子,一輩子活在戰國和大秦的交替之際,朕看你也就隻有這麽點本事了。
    說儒家那麽好,倒是發明出洋槍洋炮來啊。
    折騰不出這些來,扯再多又有什麽用呢。
    第(1/3)頁
    第(2/3)頁
    禦史大夫們分列三列,靜靜地望著一向不動聲色,不怎麽表露情緒的秦二世。
    今天的秦二世,他像極了他的父親。
    憤怒在他心頭燃燒,不耐煩寫在臉上,厭惡使得他額頭邊上青筋暴起。
    張蒼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仍舊保持淡定,仿佛他沒有看到秦二世的黑臉。
    其他的禦史大夫,卻一個個戰戰兢兢發起抖來。
    因為知道今天張蒼今天和他們的意見一致,所以他們才一起過來,可是誰能想到啊,這個張蒼離譜到了他一個人把他們的話全部搶著說了。
    他已經數落了秦二世快一炷香的時辰了。
    一開始扶蘇還是很好奇,他想聽聽張蒼又想說什麽辭藻。
    畢竟他不帶髒字的罵人,實在是讓人聽著別有一番爽感。
    扶蘇也聽了太多的恭維了,確實需要張蒼這個人調劑一下生活。
    可是慢慢地,張蒼越說越過火,他說,“陛下徒有其表,虛有斯文。”
    “陛下明麵上和先帝治國之策略大相徑庭。可是實際上陛下做的事情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
    “……”
    “陛下繼位之後,暗地裏給玉真宮撥最好的庖廚。玉真宮距離鹹陽尚且有五十裏之遙,宮中每個月都要給玉真宮送去上等的食材,耗費奢靡。”
    “除此之外,玉真宮時至今日裏還養著大量的美女、大量的方士,以供養太上皇修仙。”
    “陛下為了全一人之孝心,讓天下萬人的父母受苦,陛下這樣的孝道,還能夠讓天下人心服嗎?”
    扶蘇聽到這裏,已經是後背上鑽出汗來了,就是這個時候,扶蘇想著,今天過後,這張蒼要是還能站在朝堂上說話,那他秦二世的稱號就要倒著寫!
    慢慢地,扶蘇的食指搭在了鼻翼邊上,他咬著牙思考到底怎麽才能處理了死胖子。
    try{ggauto();} catch(ex){}  “臣知道陛下素來對修仙一事有心得,且陛下好故弄玄虛。”
    “從當年大秦攻打楚國的戰場上開始,陛下就一直神神叨叨,和人講述經文什麽的。就是因為陛下,使得那楚國貴族逃脫,至今未能抓獲。”
    “你說什麽這件事竟然怪在朕頭上!”扶蘇忍不住拍桌。“那明明是李信職責有失。”
    張蒼甩著袖子,“陛下,您以為您和先帝有什麽兩樣嗎?”
    “若說先帝是被一群喜歡用讒言詆毀君子的小人圍在一起的人,那陛下無非也是被一群趨炎附勢的人圍起來的人罷了。”
    “先帝就是因為隻相信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以為自己功業蓋世。”“陛下如今不也是這樣嗎?陛下該不會至今還以為,楚之南公就是那麽單純的死了吧。”
    張蒼這個人,就是口嫌體直。
    他總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我不就是說了點實話嗎,看把對方急得,什麽狗急跳牆啊。
    扶蘇的臉徹底黑了。
    周青臣給嚇壞了,張蒼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啊。
    其他的禦史大夫也一個個提心吊膽的,他們覺得早知如此,今天這個諫議不來也罷。
    來之前他們明明和張蒼商量好,今天的重點是要逼著二世處置了相裏車,當然最好把他給殺了,因為他的墨閣實在是個潛在威脅。
    不敢想象,以後墨閣強大起來,天下又是樣子。
    於是乎,有人用自己的腳尖輕輕地躡了一下張蒼的衣服後擺。
    張蒼說的正起勁,沒有反應。
    隨後那人就狠狠地踢了張蒼一腳。
    等到張蒼回頭,看到自己身後的人正一本正經地持著玉圭望著前麵,張蒼心裏一驚,今天還真是見鬼了,到底是誰踢我啊。
    周青臣看到張蒼這般反應,忍不住撫摸腦殼。
    我的老天,這張蒼是不是腦子裏灌滿了海水。
    二世其實早就察覺出來了一二,楚南公死地蹊蹺。
    但是這死的又不是他親爺爺,而且隻不過是兩個陌生人因為談論一些事情非常高興,所以說了些超越一般界限的話而已。
    所以扶蘇不怎麽追究。
    但是,這張蒼公然把楚南公被人殺了的事情說出來,這可就不得了。
    這就是在說皇帝很愚蠢。
    扶蘇把這件事就這麽咽下去了。
    他這輩子要是殺不了這個張蒼,他秦二世日後就要成為天下人的笑柄了。
    “臣還聽說,陛下下令讓世子曜,每個月都前去看望太上皇。”
    “世子曜尚未開蒙,便跟著太上皇學了不少丹藥練道之術。”
    第(2/3)頁
    第(3/3)頁
    “陛下上愧對老天,中愧對民眾,下愧對列祖列宗。”
    扶蘇終於忍不住了,他拿著邊上一筒奏簡,就往這個張蒼身上砸過去。
    “照你的意思,朕應該以死謝罪了。”
    結果話音還沒落地,這張蒼側了一下身子,竟然把這竹簡給躲過去了。
    隨後,張蒼甩了甩衣袖,又心平氣和地站在扶蘇麵前。
    扶蘇那一刻被徹底氣懵了。
    他發現發明張蒼的人真的是個天才。
    二世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了,當然,他也實在是沒什麽可說的了。
    “陛下,請注意威儀。這麽多大臣看著呢。”
    扶蘇心驚,他居然還知道有這麽多大臣看著啊。
    陳平看著,他能怎麽樣呢,自然是保持鎮定。
    他可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除非忍不住否則絕對不能笑出來。
    不過,陳平也因此感到張蒼這個人,實在是耿中帶智,粗中有細啊。
    外人可能以為今天這張蒼是吃錯藥了,竟然敢這麽辱罵秦二世。
    但其實,張蒼這是在給陛下解圍,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是在救相裏車。
    讓我們仔細想想,今天禦史台的人集體出動是為了什麽,可是現在又發生了什麽。
    原本禦史台的人和張蒼聯合起來,本就是背後權貴世家的攛掇,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把這個墨閣徹底扼殺在萌芽之中。
    這是國家政治權力的鬥爭。
    結果誰能想到,張蒼竟然攪渾水。
    他沒給皇帝留一點顏麵,將皇帝方方麵麵給數落了一通。
    很快,扶蘇就說自己突然頭疼,往後麵歇息去了。
    那周青臣是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須知所謂的聯合殺相裏車,本質上是對新皇帝權力的打擊。
    曆來改革都是如此嘛。
    皇帝要改革,首先有幾個人帶頭。
    剛開始總要死幾個帶頭人為改革做鋪墊,相裏車就是那個領頭羊。
    殺別人實在是太難了,背後都有盤根錯節的勢力。
    隻有這個相裏車,身份背景簡單,頭腦發熱口出狂言。
    他最大的靠山就是身後的皇帝,而他最大的死穴就是他身後隻有皇帝這一個人。
    要想打擊皇帝,就打擊皇帝這個心腹。
    而一旦皇帝這個心腹死了,以後誰還敢領導墨門。
    可憐的相裏車,不懂得政治權力鬥爭的殘酷。
    從他第一次在鹹陽城大街上亮相開始,就已經有無數人想要把劍架在他脖頸上了。
    可惜他始終不懂。
    張蒼一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可是他一麵為皇帝拋棄儒家感到憤怒,一麵也為這些貪婪勢利權貴想要毀掉新政感到氣憤。
    最後在維護師門和維護帝國大政之間,張蒼選擇了後者。
    他想這世界上恐怕沒有什麽是比千萬人的生機更寶貴的了。
    這麽多人反對墨家的出山,那是因為墨家打擊的就是權貴。
    雖然他理解不了秦二世這個自命不凡的狂妄年輕人腦袋瓜裏都在想什麽,但是他覺得,能夠讓這麽多門閥世家、王公貴族齊齊出手想要掐滅的一個門派,恐怕是民眾最喜歡的門派。
    也許儒家已經成為過去,但是重要的是,未來這大秦帝國千千萬萬人,能否被一個真正的領袖領導過上和平的日子。
    未來這大秦帝國千千萬萬人,又能否走向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兼愛非攻,簡直渺遠,不切實際啊。
    但是這或許是消滅當今貴族對庶民肆無忌憚壓迫的最好良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