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
字數:6691 加入書籤
在離開府內之後,秦瑱便朝著征東將軍府方向行來,一路上城內各處都顯得十分繁忙。
這是因為眼下的荊州到處都是達官貴人,為了容納麾下臣屬,劉備便下令擴建城池。
城牆是不可能直接拆的,所以在內城之外,便需要建立外城,大量百姓都被雇傭來修建城池。
而這一座城池,首次采用了江東運來的水泥,民夫隻需要搭建框架隨後澆築即可。
除此之外,劉備軍的到來,也帶來了不少來自江東的商人。
商業的繁榮,使得城內人來人往,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秦瑱照例出門還是車接車送,直到將軍府內,方才下得車來。
通報之後,進入府內,便見劉備正抱著小兒子劉白豚玩耍。
就和他一樣,老劉現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白豚,次子劉捷,但長子為庶出,次子反倒為嫡子。
不過嫡庶並不影響劉備的偏愛,小家夥才兩歲多,劉備便整日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秦瑱見之,就上前行禮,劉備見狀,便抬頭一笑道:
“吾還道子瑄還需許久才來,不料竟來得如此之速!”
說著他便令侍女將其子抱走,又拉著秦瑱來到了正廳之中。
待得二人在正廳坐下,秦瑱這才詢問老劉喚他前來之意。
劉備一聽,自也不廢話,當即便對秦瑱說出了自己的事情。
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的探子探到了袁紹與劉璋的使者將至,想要問問秦瑱的看法。
秦瑱聽得兩家使者將至,不由神色一異,對劉備笑道:
“此必是彼等將我軍勢大,意欲先前來交好我軍。”
“不過劉璋便罷,袁紹主動遣使,卻是少見得緊。”
“由此可知,袁紹今年冬天日子恐怕也不太好過!”
在他看來,劉璋遣使是正常現象,畢竟原本曆程中老曹奪取荊州,劉璋就曾經示過好。
雖然現在奪取荊州的變成了他們,但劉璋顯然是不敢和他們交戰的。
相反,袁紹不同於劉璋,這一次官渡之戰,青州、兗州有相當一部分領土被他們占據。
這就好像袁紹吃了一個啞巴虧,但現在卻特地遣使前來示好。
反向就能說明,袁紹這一戰也傷筋動骨,已經惹不起他們了。
而老劉聽得此言,便是自得的一笑,拿出一紙信報道:
“袁紹何止是不好過呀,據我軍細作來報,袁紹麾下已然糧盡。”
“今年秋收之前,袁紹麾下兵馬少食,便以桑葚度日。”
“若非現在秋糧將至,袁紹兵馬恐怕要四處生亂矣!”
“故他此次派遣使者前來,多半是準備聯係我軍休戰。”
秦瑱聽著劉備之言,不由看了一眼紙上軍報,頓時微微一笑道:
“袁紹即已糧盡,今冬多半不會再戰,此乃我軍北伐之機也!”
北伐,這是秦瑱在與劉備匯軍之後,給其定下的戰略目標之一。
主要就是奪取南陽、潁川、陳留等曹操麾下的主要糧食產地。
因為現在曹操雖然兵敗,但兵馬卻沒有多少損傷,尤其是陳留和潁川兩郡陳兵十萬,這對他們來說威脅極大。
同樣,這三個郡也是曹操麾下現在的主要人口聚集地,三郡有超過兩百萬百姓。
隻要能奪取三郡,那曹操便會隻剩下涼州、雍州、司隸與一個上黨郡。
剩下的地方由於常年戰亂,早已衰敗,總人口甚至不到兩百萬。
不到兩百萬的人口就很難養起成規模的騎兵,對他們以後得戰略有極大好處。
這個戰略劉備自然也知道,當即便點了點頭,指著桌上的情報道:
“此亦是吾喚軍師前來之意,袁紹並無進軍之力,乃是我軍北伐之機。”
“然則曹操麾下總兵力尚有二十餘萬,除去防備袁紹兵馬,光是潁川、陳留等地便有十萬大軍。”
“我軍現在若是北伐,曹操必然要傾盡全力防守,於我軍不利也!”
現在他們的問題不在於袁紹從側麵襲擾,而在於曹操兵力還是很多。
雖然老曹喪失了兗州的大片產糧地,可剩下的糧食尚能支撐起麾下堅持數月。
如果曹操一心和他們死扛,那得利的必然隻會是袁紹,不會是他們。
所以針對要不要出兵這件事,劉備還處於猶豫之中,不知道該不該出兵。
秦瑱聽著,自知老劉的想法,當下便準備勸解,但隨之他卻話頭一轉道:
“北伐之時暫且不論,明公不是言說劉璋也有使者前來麽?”
“不知劉璋那邊可有消息傳來,彼人遣使前來又所為何事?”
劉備也知道秦瑱腦回路轉得快,自也不以為意,又拿出了一封情報道:
“劉季玉這邊自也有消息,據說劉璋本意派兵駐守要道之處。”
“不料卻被其麾下從事張鬆勸止,隨後劉璋便派張鬆前來出使。”
“此次前來攜帶了不少錢糧輜重,多半是欲與我軍結為盟好。”
秦瑱看著紙上書寫的張鬆二字,不由露出了一抹奇異的笑容道:
“那不知明公對袁紹與劉季玉兩家使者,意欲如何回應?”
“吾思慮之後,實難決也,不知軍師以為如何回應為妙?”
老劉露著一副頭疼的模樣,顯然很糾結現在該如何回應袁紹與劉璋兩家。
畢竟劉璋和袁紹,現在也是他們的潛在敵人,指不定哪天就要翻臉。
可人家畢竟是特地遣使前來示好,你總不能直接拒人於千裏之外吧?
再者,如今曹操都還沒搞定,無論是豎敵還是結盟,都有些不太理智。
他說罷,便將目光投向了秦瑱,顯然想要看看秦瑱的想法,但秦瑱卻沒有直言相告,而是再度一笑道:
“若是明公還未決定如何回應兩家使者,在下或有一計可敗曹操!”
“不僅曹操能敗,連帶天子我軍都可直接迎回,不知明公可有意乎?”
一聽到可以迎回天子,頓時身子便是一震,眼中精芒一閃道:
“軍師此言是真?到底有何計可迎回天子,可速速與我道來!”
劉協現在已經快成了劉備的一塊心病,由於劉協還在曹操手上,讓他有種投鼠忌器的感覺。
如果劉協能迎到荊州的話,那即便是曹操、袁紹兩家聯手,他也不會畏懼。
而秦瑱看著老劉一臉激動的模樣,當即也不再賣關子,直接將自己想法說出。
簡單來說,他的計策就是和劉璋、袁紹兩家聯合進軍,從三個方向讓曹操顧此失彼。
劉備一聽這個計策,頓時愣了一會兒,皺著眉頭沉思道:
“軍師此計且不說兩家會不會應,便是兩家應了又能如何?”
“現在袁紹已無再戰之力,難以出動多少兵馬助力我軍。”
“劉季玉雖有兵馬,可漢中卻有張魯阻道,劉季玉又如何進攻曹孟德?”
三家同時進攻曹操,這顯然是攻破曹操防禦的最佳策略。
但劉備怎麽想怎麽覺得難以實現,畢竟另外兩家沒有理由助力他們。
不過麵對他的疑問,秦瑱卻是悠悠一笑,顯得胸有成竹道:
“明公若是如此思之,那我軍便無力北上矣,須知事在人為。”
“我軍隻需因勢利導,管保兩家均可為我軍所用!”
“隻不過此計卻須明公配合,我軍方可順利行事。”
當下他便將自己的計策和盤托出,諸如如何回應兩家,如何謀劃兩家為他們所用。
劉備聽罷秦瑱的完整計策,這才露出了一副笑容道:
“原來如此,若依軍師之法,此計或可成事也!”
當下他細細一回想,但覺此計頗有幾分秦瑱奪淮南的風範,索性直接應諾。
如此,二人又商議了一陣計策的具體細節,直到夜間,秦瑱方才回府。
結果回到府內,吃過飯食,卻見蔡琰與大橋皆不見蹤影。
喚來下人一問,方才知曉蔡琰與大橋帶著兩個兒子今夜同睡主屋。
眼見此狀,秦瑱不由一陣苦笑,猶豫片刻,便朝著小橋的院落行了過去。
入得院中,便見燈火氤氳,侍女見他到來,連忙入內通報。
隨之便見小橋玉臉通紅的行出了屋子將他迎入了房間。
伴隨著一聲嚶嚀,屋內的燈火便即吹滅,至此一夜無話。
另一邊,卻說張鬆受了劉璋之令出使荊州,一路上心中頗為忐忑。
因是在當日表態之後,法正便給張鬆言說,若要獻益州,便須先見劉備。
劉備其人如果真如傳言那般禮賢下士,再行商議獻益州之事。
不然如果他們因為此舉使得劉備厭惡,反倒有作繭自縛的嫌疑。
張鬆聞得此言,一路前行,便悄悄記下沿路山川地理,兵馬布防。
準備考察考察劉備是否真是仁君,再以此圖作為投誠之物。
抱著這種心態,他自是怏怏行入了荊州界內,不料剛至夷陵,忽見江上船隻發來。
行至他麵前,便見一個大將行下船隻,對他一抱拳道:
“尊駕莫非蜀郡張鬆張從事乎,甘寧在此恭候多時!”
張鬆一聽甘寧之名,心中一驚,急忙下馬拱手行禮道:
“莫非蜀郡甘興霸?不知將軍何以至此等候在下?”
甘寧見他雖然形貌雖差,但頗為懂禮,不由咧嘴笑道:
“乃聞蜀中有使者至,主公不敢怠慢,特令在下前來料奉酒食,慰勞尊使!”
言罷,他便令麾下獻上酒食,親手端著敬給了張鬆。
張鬆一見此狀,不由暗想聽聞甘寧乃是水軍都督,位高權重。
如今親自來與他奉酒,這豈不是劉備寬仁愛客之證?
當下他便與甘寧飲酒數杯,上了甘寧的船隻,一路向東而進。
如此至於江陵城下,忽見岸上一熊虎大將立在城外,還未靠近便高聲道:
“奉兄長將令,為大夫遠涉風塵,令張某灑掃驛庭,以待歇宿。”
這大嗓門一出,張鬆想也不想,便知是劉備麾下張飛張翼德。
見得張飛親自來迎,他心中自是一驚,心想劉備這個禮節屬實太過隆重了些!
如此隆重迎接,莫非劉備知道他就是來獻益州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