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文人都是賤骨頭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明傳萬裏 !
王振對於朱祁鈺的斥責隻是報以灑然一笑,至於心裏是何感覺卻隻有他自己清楚了。
王振表麵上滿是身為奴仆的自覺,拋下某些有些不敬的心思後,他覺得現在是個上課的好機會,身為皇帝的先生,有什麽能比‘致君堯舜上’更令人興奮的呢?
“二位公子,賤骨頭在民間指的是那些不知羞恥與不知好歹之人,老奴之所以說這些讀書人乃是賤骨頭,隻因其大多數都是不知好歹與不知羞恥之人。”王振的名字叫王振,此刻說起話來也是振振有詞。
朱祁鎮與朱祁鈺的好奇心成功被調動起來了,兩人看著王振,隻聽其繼續說道:“例如宋時的醉翁歐陽永叔,其名氣何其之大,卻不僅與外甥女通奸,更與兒媳有染,不是不知羞恥又是什麽?又如本朝之廷杖,多有邀名賣直之輩,故意觸犯天顏,從而討得廷杖,而後便可聲傳於天下,名留於青史,此等樂衷沽名釣譽之徒不是不知好歹、不知羞恥又是什麽?”
朱祁鎮聞言似有所思,旁邊的朱祁鈺見王振說完了,實在忍不下去,便開口駁斥道:“王大伴此言大謬,前朝之醉翁乃是一代儒宗,其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論道議事,追韓繼陸,歸田集古,學問淹博。
盜甥之事乃是出自《錢氏私誌》,此書出自錢氏後人,其上也說得明白:歐陽永叔後修《五代史十國世家》,痛毀吳越,又於《歸田錄》中說文僖數事,皆非美談。從祖希白嚐戒子孫,毋勸人陰事,賢者為恩,不賢者為怨。
歐陽永叔參與修撰《五代史》時貶斥了錢氏的祖宗吳越國王錢氏,故而錢氏後人氣憤之下自是千方百計的來汙蔑詆毀歐陽永叔。
至於其與兒媳有染,更是無稽之談,其時歐陽永叔之道德文章,舉世欽仰,必是那些沽名釣譽之輩眼紅之下杜撰而來。
再說本朝廷杖之事,或有些嘩眾取寵之徒為了邀名而賣直,然則此等人隻是少數,朝中多的是與三楊三位閣老一樣的正直之士,王大伴卻是以偏概全了。”
一口氣說完之後,朱祁鈺胸中一口氣略微平息,但見王振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樣,朱祁鈺心中卻是暗自不屑。
“二公子言之有理。”王振淡淡說道,不待朱祁鈺有所反應,又繼續道:“隻是老奴方才還有幾句話未說完。老奴之所以說這些讀書人乃是賤骨頭,隻因其有不臣之言行。”
朱祁鎮原本饒有興致的的看著朱祁鈺與王振二人有來有往的唇槍舌劍,此刻聽到王振這句話,心中一驚,忙問道:“不知先生何出此言?”
朱祁鈺也被王振的話嚇了一跳,見朱祁鎮開口發問,他也不敢再插話,隻瞪眼看著王振,靜待下文。
王振扭頭看了看四周,見幾名從東廠裏帶出來的番子將閑雜人等擋在外圈,卻也怕被他人聽到自己主仆三人的對話,便壓低聲音,意有所指道:“二位公子自小長於深宅大院,自是不知人心險惡。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隻是公子家卻與曆朝曆代皆不相同。
漢朝亡於黨錮之禍中的外戚與宦官之手,唐朝亡於藩鎮武將之手,宋朝則是亡於外敵蠻夷之手,而公子家的老祖宗已然削弱了外戚與宦官之權,更是將武將所屬的五軍都督府以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為由一分為五,自此之後成為定製,武將作亂之憂已除,而如今公子家的外敵不過是些在北方草原上茹毛飲血的野人罷了,又有何懼?
公子家的老祖宗見事之明,思慮之深,實為萬世罕見。”
王振抬頭見朱祁鎮與朱祁鈺二人聽的認真,心下得意,繼續道:“然而有一句話說的好,時移世易,如今公子家承平近百年,老祖宗昔日替家中找的那些個管事的人卻早已今非昔比。
公子幼時承繼家業,其時上麵還有老夫人張氏,底下的管事們表麵上規規矩矩,暗地裏卻繩營狗苟,為了權勢富貴不知做了多少欺瞞公子與老夫人之事,然而老夫人年事已高,公子又少不更事,那些管事們又慣會討老夫人歡心,老奴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奈何人微言輕,幾次在老夫人麵前據實已告,卻反被老夫人誤會是在誣賴,進而詰問老奴,好幾次還想杖殺老奴。
老奴賤命一條,自是不惜此身,隻是想到公子年幼,無人陪伴,老奴心中便不自禁心酸異常,故而屈身忍辱,隻為有朝一日能看到公子長大成人,成為一名像公子父親一樣英明神武的家主。
及至眼前,公子已然及冠,家中那些管事們依舊覺得公子還是昔日稚子,動輒便越庖代俎,不將公子放在眼裏,長此以往,公子家這偌大的家業早晚會被那些管事們敗光,更有甚者,或許早已有些管事們在盯著公子的家主之位了……”
說到這裏,似是被觸動了心弦,王振雙眼一紅,幾滴濁淚便順著他的老臉流了下來。
朱祁鈺在一旁聽的是目瞪口呆,他幼時長於皇宮,等到就藩京城後,也是常年宅在自己的王府裏,到底還是涉世不深,此時見王振似是‘真情流露’,雖然心中隱隱覺得哪裏不對,卻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王振一番意有所指的話,朱祁鎮自然是能聽得懂,他雖然心中略有些不以為然,卻還是被王振一番話給感動壞了。
朱祁鎮從小就是在王振的陪伴下長大的,平日裏又深受王振的‘諄諄教導’,心裏自然對其信任非常,在他心裏,王振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如師如父般的存在,此時聽到王振這一番‘表白’,隻覺得這些年先生不知道為自己吃了多少苦,自己虧欠先生的實在太多了。
“先生這些年受苦了。”朱祁鎮真心誠意的說道。
王振用衣袖沾了沾兩腮的淚水,同樣‘真心誠意’的誠惶誠恐道:“老奴方才失了分寸,胡言亂語之言還望公子不要往心裏去。”
朱祁鎮乃是九五之尊,哪怕脾氣再好,性子再溫和,那也是皇帝,王振的那些話又怎麽可能不往心裏去?
到底還是年輕,此刻朱祁鎮被王振的話一激,已故太皇太後張氏的囑托和幾位正牌授業先生的教導便被他拋到了腦後。
“先生所言乃是肺腑忠言,絕非胡言亂語。”朱祁鎮麵色轉冷,思慮片刻後說道:“先生曾言,為防臣下罔上,當以重典治之,為防前宋以文馭武致使將無戰心,兵無鬥誌之事重現,當少開經筵,重視武備,朕……我思之再三,覺得也無不可,然則家中諸事繁多,有些事我亦是有心無力,以後諸般事情,還要勞先生多多費心幫襯一二。”
王振心中歡喜,麵上卻一副誠惶誠恐道:“公子言重了,老奴廢人一個,安敢言‘幫襯’二字。老奴本就是文不成武不就,隻望有生之年能見公子過的順心如意,家中無災無難罷了。對老奴而言,公子就是老奴的天,若是有人不想公子順心如意,老奴就算拚了這條老命也不會讓他們順心如意。”
趙彥自然不知道就在自己身後不遠處,大太監王振正給英宗皇帝朱祁鎮灌迷魂湯,他也沒有那個閑心去關注,因為他此刻正手忙腳亂的接受著兩名軍士的搜檢。
“兩位大哥,這褻褲就不必脫了吧?在下看之前的那些應考士子都沒有這一項啊。”趙彥苦著臉看著負責搜檢的兩名軍士,雙手死命的抓著自己的褻褲,擺出了一副誓死不從的架勢。
兩名軍士中一名白臉的軍士看了另一名軍士一眼,罵道:“王大鳥,你有病是不是?你幹嘛非要這位小舉人脫褲子?”
另外一名黑臉軍士嘿嘿一笑,作勢湊到同伴耳邊低聲說道:“虎哥,俺為什麽叫大鳥你又不是不知道,俺爹說鳥大的男人都有出息,可是俺在軍中混了這些年,連個小旗都混不上。你看這個後生年紀輕輕,估摸著還沒俺侄兒大,卻已經成了舉人,人比人氣死個人,趁著這個機會俺就想看看他的鳥到底有多大,莫不是真的比俺的還要大上三四圈。”
別說旁邊光明正大‘偷聽’的趙彥懵逼了,就連那個白臉軍士都被同伴這強大簡單到極致的理由給震住了,好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趙彥回過神來,見白臉軍士還在發愣,唯恐黑臉軍士趁機再來脫自己的褲子驗貨,便清了清嗓子,暗自決定抗爭到底,大不了這次不考了,但是這口氣不能忍,必須把事鬧大,反正錯不在自己這邊,老子招誰惹誰了,這可真真的是禍從天降。
白臉軍士回過神來,下意識的往趙彥下身瞄去,隨即醒悟過來,暗罵自己昏了頭,怎麽被王大鳥這個混賬給帶偏了。
“王大鳥,你娘的,眼下是三年一次的春闈,多少人盯著呢,你把你那點心思趕緊藏好,否則為了咱們這個小旗的兄弟不被你連累,老子這就去找總旗,讓他把你的鳥給你剁了,看你還比不比。”
順利的進了貢院,趙彥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一邊跟著領路的軍士向自己的‘號房’走去,一邊暗自感歎著這個世界對自己滿滿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