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後記

字數:14188   加入書籤

A+A-


    1
    這個本書終於完結了,有始有終的感覺很好。
    說實話,免費輪就沒過,不算意外。我的故事節奏就不是快節奏,沒法爽得讓人飛起來。再加上題材吧……太小眾,嗯,真的挺小眾吧。
    誰見過這樣搞火葬場的?
    寫都寫了,總要寫完。我也沒什麽本事說開新書就能開新書,對於一個凡事要做計劃的人來說,開新書一定要有框架大綱,否則就很慌。
    回過頭來看,這本書初衷是吐槽追妻火葬場,其實最終探究到底什麽是愛。
    追妻火葬場通常模式就是女主千好萬好,男主瞎眼看不到,等失去時才追悔莫及。而追妻火葬場十之八九重點是追妻而不是火葬,這就導致火葬形同虛設,那還叫什麽火葬場,叫追妻跑馬場還差不多。
    追妻火葬場看的是女主占據道德高地,男主懊悔,或者說下位者與上位者的位置顛倒。這裏的上位下位是情感關係的位置。
    但說實話,男主既然這麽瞎眼,懊悔後,女主為什麽要回收瞎眼男主呢?回收垃圾啊?僅僅因為女主投入了道德資本和情感成本?這沉沒成本不能沉沒?那沒必要啊。
    火葬場理應火葬,我不相信破鏡重圓的鏡子完好如初。如果當初都沒珍惜女主,事後懊悔改變多少有些虛偽,語言行為都會騙人。
    人要是這麽容易改變,滿世界就該是聖人了。
    再來,能跨越過去的戀人心裏會不會留下傷痕,一直作祟呢?極有可能。
    真正能做到彌痕的人勢必需要懂得溝通和愛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那很難。所以我不看好。
    我不喜歡女主死遁,命太珍貴了,為了讓渣男一時心痛放棄生命,這ROI太糟糕了。
    心痛能痛多久?還能痛一輩子?再說心痛程度隨時間增加而遞減,最終隻剩惆悵,難道期盼渣男抑鬱而終?
    讓渣男懊悔當然能收獲快感,這快感源自報複,很爽,是對傷害和損失的一種安撫。報複沒問題,但回收垃圾不可取。
    那為什麽不做些別的,比如剝奪渣男擁有的東西,地位名聲權力財富,順帶成就下女主自身的人生?
    至於渣男,其實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理他,當垃圾扔了。但現實生活的一套不適合小說,所以還是得拉扯一下。
    總之,終點是女主上升,男主下降,現實物理意義上的變化,不僅僅是情感位置的變化。這是我理想的追妻火葬場。
    能讓我接受的追妻火葬場破鏡重圓一定有強邏輯(強說服),不然真的很難認可。
    基於此,我的故事真是逆水行舟,不符合市場,撲得理所當然。
    2
    寫這幾個故事時,苦惱過不能翻出新花樣,苦惱能不能各個精彩,避免套路化。
    還有能不能寫出不同男主的區別?我最怕寫出一樣的人來。
    寫完後,至少我覺得還行吧,應該不至於說越後麵越難看?
    整七個故事裏,每一個故事的主題都不一樣,或者說故事基底不同。
    *
    《重逢》是一種不成熟的愛。
    褚昱的動機就很幼稚,僅僅自尊心上過不去,就要找女主報複。哪怕過了這麽多年,他創業成功了,他在感情上依舊幼稚,不會用更成熟的方式去麵對,去坦誠。
    幼稚的方式造成的後果隻有自己承擔。
    當年許淩漣提出可以投資他,幫他渡過難關時,他覺得傷自尊。許淩漣同樣受傷,她想幫忙而已,如果不是自己關心的人,誰會在乎?
    (這話八成有人會說男人都是負心漢,女人不要扶貧。這沒什麽對錯可言,因為很多情況不是一句話就能給出答案。但記住在不傷及根本的條件下,你真的喜愛對方,那麽適當支持。但本質上,你得先保全自己,男女都一樣。)
    這一拒絕造成了後續的事情。
    其實褚昱到底有多可恨呢?在這個故事裏,不能說他當初故意不找許淩漣,但疏忽是絕對有的。有時候一個疏忽達成不可挽回的局麵,這就成了推手。
    在寫褚昱的結局時,我還有點糾結,太慘是不是“懲罰”得過重呢?可再想想許淩漣的遭遇,這又算得上什麽慘呢。
    其實死亡未必是好的懲罰,有時候活著才最難。
    顧淮澤這個反派就是個變態而已,他對許淩漣隻有占有欲。對他來說,他必須要擁有她,就是想要。一個變態沒什麽邏輯可言。他死有餘辜。我挺樂意寫死他的,為我的淩漣獻祭是最大的光榮。
    原本這個故事想試試走懸疑風格,寫到後麵,隻能算成功一半吧,懸疑在我眼裏還是一座高山。
    *
    《三世劫》裏的愛情同樣不是愛情。
    前世今生聽起來非常浪漫,有種宿命感,但仔細想想這多可怕。
    命運不在自己手裏,你我不過是提線木偶。那麽當某天提線木偶有了自己的意識時,他會怎麽想?
    愛上某個人,究竟是他自己要愛的,還是操控人安排我愛的?
    被命定的感情還是感情嗎?真的不是戲本子嗎?不是走流程嗎?
    每一場輪回,為什麽還會愛上呢?
    林玦(暝淵)想過這個問題沒有?到底有沒有醒悟這個問題呢?
    這個謎底應該很明顯了,所以淩漣給了他這麽個結局。
    *
    《重生後,她凶巴巴》的男主陸景涵是個追逐刺激的人。他喜歡有挑戰的事,他追求梁樂敏是這樣,追求淩漣同樣是這個邏輯。
    前世裏,他發現沒能征服梁樂敏時,自然就倒戈,折斷她的翅膀。
    他所謂的愛不過就是一場征服,一個能不斷激起他征服欲的女人才是他想要的。
    所以即便梁樂敏不下毒,最終陸景涵會厭棄梁樂敏。梁樂敏高傲的個性不會容忍這樣的下場。惡人自有惡人磨的結局給他們鎖死。
    陸景涵不懂愛,他把愛當成一種刺激,像一時興趣,能一直勾住他的興趣,他就一直會關注。沒了興趣,他就會丟到一旁。
    這也是為什麽隼的會引起他的注意,最後成就了所謂的結局。正常人哪裏能一直保持戀愛的新鮮感,那隻有和人不同的野生動物能引發刺激吧。
    顧淩漣喜歡陸景涵,她想得是青梅竹馬的浪漫,想的是和父母一樣美好的情感。她陷入了自己設定的戀愛模板,其實很多跡象都能看出陸景涵沒那麽喜歡她,但人頭腦發熱時容易盲目,她不願意信就會視而不見,甚至自我解釋。等陸景涵因為梁樂敏接近她時,她更看不到那些遺漏的痕跡。
    如果非說她戀愛腦,我不會同意。戀愛像發高燒,遇著誰會燒,她燒了下而已。
    愛,隨著時間的變化,會加深彼此的羈絆,會有傷害會有包容,彼此契合。
    陸景涵隻會想著征服,所以這種男人最需要警惕,毒性太大。
    他死得很妙,兩次都很妙。
    *
    《萬人迷的契約情人》裏沈亦穆做了件蠢事,導致司淩漣離開了他。
    一度我煩惱司淩漣的轉變,我不希望造成一種感覺:她是因為受傷,才會成為一個“海後”。
    在我的構想裏,她確實受傷,但她同樣明白了一件事情:感情是瞬息萬變的,追求恒久可能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為了自己的快樂有必要改變。
    她的愛很炙熱,容易灼傷自己,所以選擇用另一種方式體驗想要的感情,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受傷隻是其中一個因素,最多占50%。
    然而微妙的是在她的朋友們看來,她的選擇恰恰是傷得太重,就連沈亦穆都這麽覺得。
    所以我煩惱,這實在太考驗筆力了。至於最終效果如何,我不知道。
    我個人不喜歡海王海後,認真的人應該得到認真的對待。
    幸好,沈亦穆他沒認真對待感情,司淩漣自然沒必要認真對待了。
    為了符合我那嚴苛的道德感,我為司淩漣選擇的方式是契約情人,公平交易,完成即散。
    她所有遇到的男人都得到了公平認真的對待,在契約範圍內,彼此盡責。
    這是理想的契約結果,不理想的結果就是某一方沒法克製感情,當然通常的故事好像都是女性先控製不了?
    至少在簽訂契約情人方麵,貌似女主做甲方的很少?(可能我閱讀量不夠。)
    總之契約給了我一條路,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麽寫,渣女渣男都很討厭。
    沈亦穆的不認真掩蓋在荒唐的理由下。
    本質上,他是個講原則又刻板的人,當恩情、愛情在麵前時,要事第一的原則讓他把恩情放在首位,愛情已經在手,無需煩惱。
    他想感謝恩師,恩師提出介紹女兒給他,他不會不明白是什麽意思。他猶豫動搖了一瞬。
    如果不是恩師女兒有戀人,他會動搖到什麽程度呢?
    人麵對利益始終在做選擇。
    如果選擇了,就該坦蕩地說出來,這是最基本的為人道理。
    最終,沈亦穆隻是閃過個念頭,一次思想上的遊離。誰都不是聖人,苛責沒有必要。
    但沈亦穆完全可以坦誠幫忙這件事,如果他足夠信任司淩漣,他很清楚司淩漣的為人,偏偏他就是沒說。
    他給自己的理由是怕出問題。這就是他愚蠢的選擇。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被獻祭的愛。回過頭看,我可能裏麵加的要素太複雜,如果真的單純對比恩情和愛情,可能更淺顯?
    說起來,我喜歡安排愛護女主(原主)的家人或朋友。他們背後有好多故事,都在我腦子裏。但我很少寫他們的番外,我隻會在正文裏沒法說明一些東西時寫個番外。最終,寫了段浮夜和宋霖波的番外,想試試那種心動的瞬間。寫完時覺得挺好,隔了一天看,我心無波瀾,說好的心動我怎麽動不了??尷尬。
    朋友說他們在窗台的場景,腦子裏自動變成宋霖波坐地上靠著段浮夜,我說那不就靠腿上了?朋友認真地說:對啊,所以你說她聞到了味道,我以為是褲子味……
    啊,天啊!!!我要去撞牆。
    朋友又說為什麽段浮夜坐下來,那可以有經典偷吻橋段。我說:才第二次見,他準備被宋霖波爆錘嗎?
    其實我構想過兩版這個場景,第二個就是段浮夜坐下了,然後……宋霖波醒來,接著她就做了點什麽……但不符合後續兩人關係的僵持,被哢嚓了。
    *
    《我的公主殿下》恐怕是我第一次試著寫一個純外部因素推動導致的錯愛。
    錯愛同樣不是愛。
    淩·拉米雷斯在繼承人的位置上喘不過氣,一瞬間的脆弱讓她將德雷克當成了救命稻草,她希望德雷克能看到真實的她。
    什麽是真實的她?脆弱的她,傷心的她,快樂的她,騎士的她,有野心的她,不單單是那個公主的她。
    克萊爾說過公主的身份是她的一部分,但她一直覺得那是負擔,或者說枷鎖。
    她想證明的是自己的能力,騎士團在帝國中運作是她能力的體現,和她的身份無關。但所有人都用這些功績稱頌她這個公主。
    她感覺身份的沉重,她有自己的傷心難受和壓力,克萊爾都說這身份是她的一部分,她又怎麽能指望克萊爾理解她?
    事實上,德雷克開始看到的是公主的她,之後看到的是需要嗬護的她,但他完全看不到有野心的她。
    她把那個有野心的她小心地藏了起來,她知道世人對一個公主的期待是什麽,正如她成為騎士團團長,她父親不會表示讚許,一旦讚許將麵臨眾人質疑。
    因而她怯懦德雷克會討厭她的野心。她想慢慢地讓德雷克看到,所以在交付騎士團時,又隱瞞團長的身份,始終作為一個吉祥物式的公主。
    她想法與行為形成一個巨大的矛盾,這矛盾恰恰給她加了一道砝碼,但她沒法利用起來。
    其實即使她表現出來,德雷克未必能全部欣賞,除非她本來就和德雷克是一條戰線。
    德雷克的目的就是複仇,如果她阻礙他,他就會排除她。
    德雷克最早隻是存著誘惑公主上位的心思,等意識到愛上她時,複仇仍舊在第一位。
    一旦她表現出任何野心,德雷克會更快地剪除她的助力,就像之後做的那樣。
    騎士團的其他人隻看到她作為公主的一麵。即便是西奧菲眼裏,她仍舊是公主,是偶像。他們不是看不到她作為團長,隻是相較公主就太渺小了。
    德雷克愛的是她光輝的形象,他以為她是溫柔善良的公主,他喜歡她的溫柔善良。一個缺乏溫暖的人會渴求光,當光在身邊時,從懷疑到最終想獨占,這就是德雷克的心理。但說到底,德雷克愛上的是他所需要的公主,不是真正的她。
    德雷克是那個屠龍少年終成龍的人物,在複仇過程中,他成了他曾經厭惡的人——玩弄權術的人。他本真的一麵逐漸埋藏在深處。
    淩的悲劇在於她曾看到了德雷克的本真,卻沒人看到真實的她。
    就這一個願望,導致了錯誤。錯誤的選擇隻有錯誤的結果。
    從澤克的死亡到國王的死亡,她明白她一瞬間的脆弱是多致命,但她的翅膀被剪除了,她做不了什麽。她唯一慶幸的是帝國沒有崩潰,走向了繁榮,崩潰的隻有她自己。
    沒人能始終堅強,於是淩像一葉孤舟,破碎著漂向終點。
    德雷克禁錮她,自然不會知道她真實的樣子,他隻看到他想看到樣子,即使他對她再好,再怎麽彌補,這隻是一種禁錮,如果非得說愛,那就是強製愛?
    我不喜歡強製愛,禁錮愛更貼切,扼殺生命力的枷鎖。
    屠龍的禁錮愛,實質隻是一場無期徒刑,愛隻是矯飾。
    她的番外我本來不想寫,寫著會傷心。可故事在腦海裏轉不停,就用了下一代的視角去寫,有一定的距離,稍微好受點。
    說到底,她的悲劇不僅僅是她自身的原因,更有整個環境的潛在影響。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出來。
    愛情的最初有著濾鏡,剝掉濾鏡,還能繼續嗎?這是愛的第二關,很容易夭折的一關。加上其他外部因素,那可真是九死一生。
    如果淩·拉米雷斯和德雷克不是在這種境遇下相遇,他們會不會有不同結局,我沒有答案。
    *
    《無情道,紅酥手》是寫得最困難的一個故事。
    我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辛宛寧和溫瑜的戲份是不是太多了,傅寧昔的部分是不是太少了。我不該寫寫傅寧昔有多痛苦嗎?我會偏題吧。
    其實這個問題在之前故事裏,我同樣糾結過。歸根結底因為這是快穿故事,篇幅有限!
    一個快穿故事到底多少章合適呢?我見過三十章,也見過百章,極端的一章也有。
    我努力想克製在五十章左右,可惜好像總是會超,於是第一次定死線是六十章。結果不行,還會超,就七十章。
    但真的每次我寫新故事總覺得五十章了不起了,我哪裏會寫那麽多呢。結果每次都是:什麽?!!!我又超了!!!
    我是不是太囉嗦?我是不是太廢話了?為什麽會這麽多!!!
    捶地暴躁,看了一遍又一遍,刪不掉。
    棄療。
    我寫著寫著就會感歎,要不是快穿多好,沒有篇幅限製,我隨便寫,寫個三十萬都好。
    但偏偏,它是快穿啊,沒人想看一個30萬字的世界吧???我都覺得好長,我自己當讀者都看不下,我不能這麽對待我的讀者!
    多少就有點束手束腳。有時候我還會懷疑我真的能寫一個三十章的快穿嗎?怎麽什麽故事到我手裏都複雜了……
    說回原來的話題,我真的好想看辛宛寧和溫瑜的轉變,所以最後沒舍得刪掉她們的戲份。
    本來她們偷偷進入傅寧昔房間的那部分打算刪掉的,想來想去,還是算了,我希望看到她們的轉變——錯的是渣男,而不是付出感情的女生。她們付出的感情是美好的一部分,這沒有什麽錯,不需要自責。
    或者我其實希望更多女生能有轉變的契機。
    這個故事是也是我廢稿最多的故事,其他故事廢的是段落,這個故事廢的章節,一章一章地廢。我寫得艱難,我盡力了,我隻希望它不是最差的。
    傅寧昔對慕淩漣的愛其實是攬鏡自照。與其說他看到了另一個自己,不如說他在慕淩漣身上找尋自己的身影,他對慕淩漣的好,都在補償自己。
    慕明諾要他殺慕淩漣時,他猶豫但最終下手。那一瞬間,他心疼的還是自己,一劍下去,他覺得殺的是他自己,道心裂痕就這麽出現了。
    慕淩漣不受父親慕明諾喜愛,或者說慕明諾在發現慕淩漣資質達不到他要求時,就決定忽視她。她期望父親,期望被重視,她又因為慕明諾的忽視和輕蔑,有了自卑感。
    她對傅寧昔的感情是基於崇拜、渴望愛而產生,有著很強的依賴。我沒設定過這樣的女主,第一次設定,但筆墨給她也不多,沒特別突出自卑的一點。我倒是很想加,篇幅啊篇幅……
    無情道的殺妻證道是我很早就想吐槽的背景。怎麽倒黴的就是妻子呢?憑什麽?
    難道因為愛情最重要?那可太倒黴了。
    無情道誅殺愛情?既然無情,那應該無差別誅殺,友情、親情都該殺!這才叫無情。不然隻是借著無情道的名義,霸淩愛情,反向歧視親情友情。
    其實,現實裏拿妻子獻祭的男人可不少,難道這是對現實的映照?
    能殺妻證道的男人絕對是利己者,遇到這種人還不得快跑。拿這當言情背景還能寫出團圓結局,隻能說句個人癖好了……
    *
    《漣漪時光》是關於女主的故事。
    我的女主穿梭在不同世界,她是個過客,是個演員。她對每一個女主都有同情和包容,每一個女主都有各自的局限和困頓,但她們沒有傷害別人。
    正因為她不是原主,她不會愛上每個世界的男主,她不會糾結男主的行為,為每個男主定下該有的結局。(糾結是屬於作者的,到底給男主們什麽結局,很頭疼。)
    她自己的心結就是為了妹妹的幸福做出選擇,沒想到最後卻是不幸。這就是她會願意成為任務者的原因。係統94的陰錯陽差反倒幫了她,成了她挽回錯誤的途徑。
    係統94一直想讓女主走HE結尾,那樣積分多,但女主不願意,即便她需要積分救妹妹,也不會願意去毀壞原主第二次命運選擇。
    這些離開世界的女主因為不滿結果才走,某種意義上,她替代原主去做選擇。
    既然原主討厭這樣的選擇,她應當替原主做出更好的選擇,擁有更好的命運,安撫她們的心願。
    淩漣就是這麽看待任務的,她替原主做出心中期盼的選擇。基於任務需要完成節點,她又踩點劇情,順手報複那些傷害原主的男人。
    如果有人認為不該和男主糾纏,那就沒有這些故事啦。有這個疑問的估計也看不到這裏。
    小天道(乂爻)代表天道真正該有的一麵,不以任何人為中心,這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所以最後一卷改革整個天道係統,就是為了革除係統任務的存在。這樣設置的理由很簡單,天道就是這樣的存在,我認為係統任務不該存在。
    係統隨便選個宿主做任務,就和抓壯丁沒兩樣,任憑說得天花亂墜,其實宿主一點選擇權都沒有。這種不自由的狀態應該消滅。所以我就在我的故事裏消滅了。但這是一條暗線,隱藏的整個故事後,隻能看到女主不斷累積後的結果。
    淩漪和季雪誠可以看作強取豪奪,這又是個我很討厭的類型。
    我都不清楚這種故事的本質是讀者喜歡掠奪者本身的權力還是掠奪者個人呢?
    如果是權力,那我能理解。
    如果是個人,這種人的魅力是什麽?我可能永遠領略不到。
    所以要是我寫得不像強取豪奪,那可太正常了。但也太不幸了,這是壓軸戲啊!
    唉……
    這個故事討論的一個問題是行為。如果愛沒有對錯,那麽愛的行為有沒有對錯呢?當然有,人們對愛的對錯判斷其實都是在行為和結果上,並不是對愛本身在評判。
    季雪誠從小被培養成繼承人,看重結果,所以對他來說結果隻要淩漪愛他又能在他身邊就是好的結果。恰巧淩漪迷惑過對季雪誠的感覺,心動瞬間被季雪誠捕獲,他才想更快地達成結果。在方式上,他選擇對他最有利、最便捷、傷害最小。其他方式,總會有更多損失或衝突,不是最好。
    淩漪心動過,沒被尊重的感覺始終無法磨滅,她要的很簡單就尊重罷了,但得不到。從關係最初的被動開始,尊重就不存在,錯誤的地基隻能達成歪斜的建築。如果季雪誠用一種更有誠意的方式追求,局麵可能就不一樣了。這意味著季雪誠需要有勇氣去麵對一些東西,比如陸菀瀾的阻撓。
    這個故事又是超字數了,我想反正最後一個了,超就超吧……結果我還能寫個一萬多的番外???還是純愛哦,我邊寫邊感歎純愛好像有點難,但確實寫出了點我理想愛情的樣子——理解和尊重。
    沒辦法,這條支線需要交代一點點事,是對正文裏的補充。
    對於上一輩的支線,我隻是做個收尾,季雪誠的父母到底會怎麽走向,我沒有定死,上年齡的人有自己的困惑和自己的答案,豁達隻是跨一步的問題,那一步跨之前很難,跨之後也就是一步而已。
    陸莞瀅不是聖人,但她會選擇拋下過往,走新的路,這點從她當初懷孕後的決定就能發現,所以她離開療養院後,很快就能拋下那些事,去重拾生活,去填補自己缺失的部分。季榮棣跟著她,能不能得到他要的答複,其實很難說,搞不好他就真的隻能陪遊。但對他來說,那也好,他還能要求什麽?
    番外解釋了女主和係統的相遇,係統這個小可愛有點蠢萌。
    關於係統和女主,說白了都是打工人。女主其實不怎麽願意這麽打工,不是為了妹妹,她可能消極怠工哦。她是挺討厭那些男主,可惜為了任務就沒法了。所以她會吐槽任務或男主,都是本性使然。
    係統倒是希望女主能多賺積分,這樣它提成也多。可惜它拗不過女主,隻能成了小可憐。
    她們兩個是合作者,也是相互監督者,彼此利益相關,又有衝突。
    我是不相信係統一心一意為宿主,但又不覺得係統會直白地壓迫任務者,那不是傻嘛。人工智能仿人,所以它們會精於計算,但對人的情感一知半解,明白威逼無效,利誘可行。所以什麽惦記懲罰之類的,係統不推薦使用,那完全不人道,是愚蠢係統才用的手段。至於抹殺,係統說說而已,就是口嗨,不會真幹。其實它就從來沒說過。
    要是覺得係統蠢,那就對了。人工智能永遠都是模仿者,對情感一知半解,所以在判斷上總是會失誤。如果可以,我期望下次能寫個聰明的人工智能。
    3
    我有個毛病就是隨時隨地自省。這個情節到底好不好?女主和男主間到底要不要拉扯一下?兩人是不是拉扯有點多?
    是不是虐男主虐得不夠啊?是不是該再慘一點?但怎麽做啊?
    每次想到這些,我都很恐慌,其實說到底,我怕寫的不是火葬場,我怕偏題,可我再怕也沒有用,反正硬著頭皮寫了。
    我最不喜歡看到的是問我:為什麽女主要和男主搞不清楚?
    為什麽呢?男主又不知道他麵對的人換了個芯子,何況男主想要挽回女主,總是要靠近女主吧。女主再拒絕,男主眼裏會是拒絕嗎?當然不是,不然就不叫追妻了。
    女主該怎麽辦?一味冷暴力,一味不理睬,虛與委蛇都行,但最後一定要想辦法擺脫男主,男主失去擁有的東西比如金錢、地位、權力,這就是火葬場。
    可惜我時不時得自問,我寫到了?我寫偏沒?我真寫的沒問題嗎?真的真的嗎?然後開始重讀文本,找出點證據說服自己,安安心。過段時間又會自問一遍,這都成了固定流程了。實在是……自虐……
    朋友說我寫這種類型,定然是不相信愛情。準確來說,我相信愛情,但我不相信大多數人能得到愛情,因為人多變,多變到根本不懂愛。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解析過愛,大部分人隻知道激情之愛,一見鍾情、頭腦發熱的愛就屬於這種。成熟的愛是能夠保證一個人的完整性和獨特性的,同時能聯係起他人,即兩人成為合一同時又保持各自。
    愛是一個主動的行為,不是被動的效果,它是需要維持的,而不是墜入獲得的。換句話,它是賦予的,不是取得的。
    如果愛不能帶來愛,這就是無力的愛,無能的愛。同樣如果對生命的表達顯示你是有愛心的人,可你卻不能讓自己成為被值得愛的人,你的愛也是不幸而無能的。愛的能力取決於人格完整程度:獨立,自主,尊重,有責任心,照顧,知識。
    就弗洛姆說的這些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所以愛情是一種理想,無限趨近,但很難得到。
    既然寫過了不理想的愛情,希望下一次能寫理想的愛情,言情製造夢幻,那該是圓滿愛情的夢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