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全民種田
字數:4832 加入書籤
等沒了熱鬧看,人都散開了,蘇笙笙忍不住說寧桀,“這對付人的法子有千百種,你何必用這損人不利己的法子?沒得把自己也牽扯進去。”
寧桀淡然一瞥,望向樊文昌逃遁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不屑:“那又如何?你倒是給人留餘地了,還不是差點把命交代了。”
蘇笙笙被他的話給噎住了。
回首望向那已被夷為平地、再無食香樓蹤跡之處,就默默吐了口氣。
好吧,她那一套,在此地確是不合時宜。
反正她不過是他的識字啟蒙之師,至於為人處世之道,還是留給寧國公去教導吧。
隻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小子到了叛逆期,如今雖肯開口了,可說出的話總能噎死人。
蘇笙笙無奈地瞪了他一眼,隨即吩咐工匠們莫要再愣著,趕緊加快工程進度。
……
“瘋了,真是瘋了!”
劉三爺等人得知蘇笙笙竟以包地種植為條件,免費提供食暖,且發放傳單之事,口中隻剩下了這幾個字。
“她真是瘋了不成?”別說劉三爺不鎮定了,就是沒輸錢的慕誌和餘掌櫃也亂了。
就算她拿他們給的六萬兩銀子不在乎,可也不能錢多燒得慌吧?!
隻要有人願意給她田地種植,她便提供食暖,甚至還聲稱若有人幫她種地,便給予工錢。
聽聽,都聽聽,多稀奇的事!
種自家的地,還能白吃白住,白拿工錢。
就憑這腦子,他們以前是怎麽敗給她的?
劉三爺等人臉上如同結了寒霜,冷得直冒寒氣。
蘇家這則消息一傳出,整個天塹關都為之轟動。
別管什麽無條件續簽十年的合同,反正隻要有人肯給他們錢花,那便沒別的說的。
生怕名額有限,這一次人們紛紛出動,人群如潮水般洶湧。
望著如浪潮般前仆後繼的人群,青檸的眼睛都腫了。
她怎麽不知道,天塹關有這麽多人?
就是一人一兩銀子,如今拆東牆補西牆的小姐,還能點石成金不成?
一般而言,民生工程都會有政府補貼。
蘇笙笙此次圖謀不小,自然不會忘記官府。
市易均月錢,是朝廷攤派給地方官吏的績效考核任務,必須向民間發放貸款。
表麵上是為了保障民生,讓百姓有活路,實則就是放貸,按月收回利息。
別的州縣尚有田地可種,遇上戰亂荒年,百姓少貸些款便能度日。
可天塹關呢?
連田地都沒有!
桑縣令也隻能對商賈們下手,幾乎是強迫性的放款,逼著他們向朝廷借錢。
此番蘇笙笙要開荒種田,且免費傳授耕種之法,還包建那神奇的塑料大棚。
桑縣令自然是求之不得,承諾隻要她能為他們提供基礎機械,便給予她低息貸款。
他哪裏知道蘇笙笙的野心,不然絕不會輕易許下這諾言。
一般而言,皆是平民百姓直接與朝廷簽訂貸款契約。
然而此番卻出現了蘇笙笙這一中間角色,更確切地說,她是作為次級貸款人存在。
朝廷向百姓發放貸款,百姓則向蘇笙笙提供資金,再由蘇笙笙向朝廷償還貸款,並支付百姓工錢。
這一流程雖然有點繞,卻並未違背朝廷法規。
因此,當蘇笙笙的傳單一經發布,便幾乎激發了天塹關所有百姓的熱情,他們紛紛向官府提出借貸意願。
這是百姓們的自願選擇,即便桑縣令心中略有顧慮,認為此舉略顯冒險,但依據律法,他仍不得不予以批準。
何況,他一想自己沒錢打點,一直窩居這偏遠苦寒之地,難得有機會做出政績。
蘇笙笙數千晌田,他可是親自勘查過,鬱鬱蔥蔥的,長勢極為喜人,不是沒有豐收希望。
為了改變天塹關幾代貧瘠的麵貌,桑縣令決定放手一搏,他大手一揮,一一批準了百姓們的借貸申請。
這一舉動,也迅速引起了,那些一直觀望不前的商賈豪紳的注意。
他們嗅出一絲不同,聞風而動,紛紛主動尋求與蘇笙笙的合作。
也是蘇笙笙這動靜弄得太大,真要不成事,一鍋燴了,都不夠天塹關百姓喝一口湯的。
所以,見官府核準,百姓全動,他們自然也不能落後於人。
對於想做土財主的人,蘇笙笙自然要物盡其用,讓他們分管一片,幫她統一安頓。
相關的流程早已下發至各個環節的負責人手中,但即便如此,負責算賬的青檸仍然忙得不可開交。
“每百人出一名代表,所有人在委托書上簽字。以後,這名代表將負責前來學習,並將所學知識傳授給你們。”
鮑二的大嗓門,都喊成了鴨公嗓。
可他不但不覺得累,甚至還紅光滿麵的。
祖宗哎,他這是燒了哪路高香,能幫著管這麽多人,簡直光宗耀祖了!
與此同時,一開始隻是淺嚐輒止的食香樓十家分店掌櫃,紛紛把剛收到的開荒分成,又轉投入進來,讓蘇笙笙那些東西都緊著給他們。
此次由官府主導的賑貸措施,極大地振奮了民心。
而剛剛磨合出六條生產線的劉三爺等人,麵對如潮水般的訂單,根本沒有時間感歎自己從琉璃瓦生產,轉向玻璃大棚建設的轉變。
既然已經上了同一條賊船,那麽無論結果如何,至少還有朝廷作為後盾。
於是,他們決定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生產中去。
那些裏長耆老們,無論識字與否,都讓在蘇家學堂學習的子孫回來為他們念讀相關文書。
即便仍有不懂之處,街頭小巷也隨處可見蘇家安排的人手,他們專門負責解答百姓們的疑問。
沒到十日的功夫,一切就都安定下來,人們皆是準備撩開膀子大幹一場。
每個人都被分配了工作,即便是家中的小媳婦,也能到塑料廠上工。
包吃包暖,還給工錢,這簡直是百年難遇的好事。
雖然工錢尚未到手,但這如水的銀子,他們可是都看著花到地裏了。
一百人共同耕作一塊田地,他們吆喝著、幹勁十足。
等著那些個長著一隻隻巨大三叉戟似的,有八根深叉的抓手,在地裏翻完幾米深的土。
他們就負責後續開墾。
雖然塑料大棚的原料,大半來自蘇笙笙自家產業,但如此眾多的重型機械,卻需要大量的礦產作為支撐。
蘇笙笙讓李響表哥吩咐各地掌櫃分頭購買礦產,才避免了物價的飛漲。
前期銷售塑料製品的貨款逐漸回籠,加上那六萬兩銀子和朝廷按人頭分配的貸款,蘇笙笙勉強達到了資金平衡。
全民種田、以工代賑的場景,在天塹關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那些巨大的玻璃罩子被塔吊一個個運往田間地頭。
百姓們看著那些不會被暴雪壓垮的琉璃屋子,恨不得自己也能住進去。
那裏麵真是溫暖如春啊!
他們好奇地想知道,蘇笙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竟然一點也不冒煙?
明明外邊已進入嚴冬,可每個人心裏暖洋洋的,頗有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
與此同時,平來街和長華街,這兩條橫跨整個天塹關的街道,也在進行大規模的動工。
而連接這兩條街道的,地下八條天然氣輸送管道,也已全部鋪設完畢。
這般動靜,自然引起了各處商賈的注意,他們紛紛猜測:“這蘇家小姐又要搞什麽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