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禪位

字數:8437   加入書籤

A+A-




    洪武二十九年,春三月。
    隨著戒備森嚴的官船將最後一批黃冊載入玄武湖,大明第二次全國範圍攢造的黃冊,終於全部入庫。
    十年前,大明已經完成過一次全國範圍的黃冊編纂,但人口和地權每年都會有變化。為了能一直掌握全國土地人口的真實情況,朱老板下旨每十年重新編纂一次黃冊。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大明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現在大明的政務官和事務官,八成都是大學生出身,綜合素質遠超從前,所以這次攢造黃冊,從去年開春啟動,到全部完成解送進京,隻用了一年而已。
    而當初首次纂造黃冊,可是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雖然不能說大明官員的行政能力提高了六倍,但巨大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
    隻是黃冊運到後湖,並不代表就萬事大吉了,還得經過戶部戶科官員的駁查,確認無誤了,才能入庫。
    當然全天下的黃冊加起來六七萬冊,把戶部官員全都拎來也得查到年底,那部裏也不用幹別的了。
    所以實際負責駁查的,還是國子大學的在校生。現在會計已經成為國子大學所有專業的必修課,這幫大學生又年輕力壯,正好拉壯丁。
    他們從司冊至府冊、州冊、縣冊,層層驗算其舊管、開除、新收、實在的四柱增減。然後將查出的問題匯總成冊,提交戶部。戶部再責成相關衙門,半年內查實重修,二次奏繳,再經查驗無誤後,才會送入黃冊庫內保存。
    所以等所有的黃冊都查驗無誤,匯成總冊時,已經是半年以後的八月末了。
    待戶部左侍郎署尚書事夏原吉將總冊呈送文華殿,太子便立即趕到武英殿匯報。他知道父皇早就等著黃冊了。
    ~~
    武英殿。
    馬上就要滿七十的朱老板已是須發皆白,皺紋深刻,但他的五官比年輕時柔和了不少,人也胖了不少,竟顯得有些慈眉善目了。
    太子也年逾不惑,鬢角斑白,額頭和眼角都有了魚尾紋。他一邊呈送黃冊總覽,一邊沉聲稟報道:
    “……全國戶數一千一百六十五萬兩千七百八十九,人口六千五百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二,全國耕地麵積達到九百八十萬四千六百二十三頃六十八畝,共可收夏麥五百六十九萬一千五百二十石,秋米三千三百七十二萬九千四百五十石!”
    朱元璋微閉著雙目,攏著花白的胡須,聽得連連點頭:“好好,比十年前人口多了千萬,糧產更是翻了一番!”
    “是!”太子也高興道:“如今人口已經是國初的三倍,糧產更是幾十倍於國初,我大明終於把華夏又帶入了盛世!”
    “還早得很。”朱元璋卻搖搖頭道:“如今雖然國庫充盈,但天下百姓也就是溫飽而已,這盛世的標準未免也太低了吧?”
    “比起開元可能成色不如,但跟其他所謂盛世比起來,不遑多讓。”太子笑道。
    “要比就比開元,不僅要比開元還強,而且絕對不允許有天寶!”朱元璋吹胡子瞪眼道。
    “是是。”太子忙含笑應下,老父皇說什麽應著就是。
    “你記一下,咱要下一道旨意。”朱元璋卻不是隨便說說的。
    “是。”太子趕緊提起朱筆,作傾聽狀。
    便聽父皇沉聲道:“方今天下太平,軍國之需皆已足用。海內各省田地、桑棗,除已入額征科,自二十六年以後栽種桑棗果樹與二十七年以後新墾田地,不論多寡,俱不起科!”
    待朱標寫完停筆,朱元璋看著他問道:“有沒有信心這麽幹?”
    “這個麽……”朱標沒有馬上點頭,父皇隻需要做決策便好,他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
    “以朝廷目前掌握的耕地,稅賦確實已足夠國家開銷,而且每年還有數百萬石的盈餘。”朱標慎重道:“再加上海政衙門每年上繳的兩千萬兩,哪怕最吃驚的情況,肯定也是足夠了。”
    “那就是可以嘍?”朱元璋又問道。
    “可以。”太子咬牙重重點頭。
    “那好,就這麽定了。”朱元璋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的長子。
    “是,兒臣這就交代下去。”太子應聲道。
    “不急。”朱元璋卻搖頭道:“這道旨意以你的名義來下。”
    “兒臣不過是太子,名不正言不順的……”太子苦笑道,不知父皇又要玩哪一出。
    “那咱就讓你名正言順。”便聽朱元璋石破天驚道:“咱已經決定了,把皇位禪讓給你。”
    “啊?”太子瞠目結舌道:“爹,這種玩笑可開不得!”
    “咱當然知道這種玩笑開不得了。”朱元璋沉聲道:“這是咱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父皇,兒臣還沒準備好……”太子神慌意亂道。
    “你都四十好幾的人了,太子也當了三十年,實在太久了,該轉正了。”朱元璋卻堅決道。
    “父皇龍體康健,精神矍鑠,實在沒必要垂拱太上啊!”朱標自然不能答應。
    “爹下個月十八就滿七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大臣七十尚且能致仕乞骸骨,你就忍心讓咱繼續操勞?”朱元璋道:“那也太不孝了吧。”
    “國政可以都交給兒臣,父皇隻需要繼續掌好舵即可,這樣兒臣心裏踏實,父皇也不會操勞。”太子苦勸道。
    “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事不成。”朱元璋站起身來,按住太子的肩膀道:“伱監國攝政多年,還不明白這麽簡單的道理嗎?該到了你接班的時候了,讓爹過幾天無事一身輕的日子吧。”
    “爹……”太子還要再勸,朱元璋卻斬釘截鐵道:
    “不要再說了,就這麽定了!下個月你弟弟們都回來賀壽,咱會當麵告訴他們,也讓大夥有個準備。明年,也就是洪武三十年的元旦,咱就正式昭告天下,禪讓!”
    “是,父皇……”太子知道父皇心意已決,隻好低聲應下。
    四年前母後去世,父皇便消沉了許多,這幾年一直深居簡出,國政也全都交給他處理。現在父皇決意禪位,顯然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反對無效,隻能遵旨。
    ~~
    九月,在全國各地就藩的親王們,便拖家帶口紛紛返回南京。因為本月十八日,便是朱老板的七十大壽。七十整壽放在老百姓家裏,也是了不得的大日子。大明開國皇帝的七十大壽,自然要舉國同慶,兒孫畢至了。
    初七,老二十韓王鬆自高麗,老十一蜀王椿自九州,結伴乘船返回了金陵。
    初九,老十四肅王楧自陝西,老十六慶王栴自銀川而歸。
    十一日,老十七寧王權自大寧,老十八岷王楩自大同,老十九穀王橞自宣府而歸。
    十三日,老十五遼王植自遼西,老二十一沈王模自沈陽而歸。
    十五日,老六楚海滇王楨自雲南,老二秦王樉自蘇門答臘,老三晉王棡自爪哇,老四燕王棣自呂宋,老十二湘王柏自安南,老十三代王桂自婆羅洲,結伴乘船抵達了金陵。
    至此朱老板所有就藩的兒子,全都回來了。
    十五日當晚,朱元璋在乾清宮中擺宴給兒子們接風洗塵。看著相攜走進殿來的十幾條昂藏大漢,或是威武,或是沉穩,或是激動,朱元璋欣慰地眼圈通紅。
    心說要是秀英還活著該多好……
    “兒臣拜見父皇,祝父皇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兒子們一起給父皇磕頭。
    “好好,都起來都起來。”朱元璋高興地抬抬手,對兒子們道:“你們為國戍邊,都辛苦了。”
    “謝父皇,兒臣不辛苦。”一眾皇子謝恩起身,按次序分坐兩桌。
    朱老板便吩咐開席。待兒子們向他敬酒三杯後,朱元璋就擱下酒杯,正色道:“先跟你們說個正事,不然待會喝醉了就沒法說了。”
    “是。”諸位殿下趕緊擱下筷子,正襟危坐。
    隻聽朱元璋沉聲道:“咱已經跟你們大哥商量好了,把皇位禪讓給他,明年元旦就正式禪位!”
    “啥?”諸位親王先是一陣錯愕,沒想到父皇會主動禪位。但旋即又覺得理所當然,這些年整個國家都是大哥在操持,父皇禪位也是讓大哥名正言順啊。
    “老六,你是大宗正,你怎麽看?”朱元璋問向諸王之首。
    “兒臣不敢置喙。”朱楨已經三十六歲,坐在那裏沉穩如山,聞言忙起身道:“父皇的決定兒臣自然無條件服從。大哥日後繼承大統,兒臣自然也是無條件服從。”
    “嗯。”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又問秦王道:“老二,你年紀最大,你怎麽看?”
    “俺,俺也一樣。”朱樉忙甕聲甕氣道。他正在蘇門答臘島厲兵秣馬,準備出兵征服天竺,對國內的事情根本不感興趣。何況大哥當不當皇帝有什麽區別?大明不早就是他說了算嗎?
    “老三老四你們倆呢?”朱元璋又看向晉王和燕王。
    “兒臣堅決服從父皇的旨意,堅決擁護大哥!”朱棡和朱棣忙競相表態。這倆貨剛剛把爪哇和呂宋的土著收拾服帖了,正心急火燎的準備進軍澳洲呢。
    市舶司早已探明整個南洋的地圖,知道在南洋之南,有一片條件遠超南洋各島的大陸。老六將其命名為澳洲。
    老三老四都想搶在對方之前打下澳洲,作為自家的百世之基。之前的安南、婆羅洲、爪哇呂宋,他倆都沒看上,打下來收拾利索,就丟給弟弟們安家了。他們則繼續征討,一定要找到最好的地盤兒,才肯停下來。
    所以國內的事情對他們倆同樣很遙遠。誰當皇帝他們都沒意見,隻要別影響他們開疆拓土就行。
    朱元璋又挨個問了所有藩王一遍,當然不是問他們的意見,除了老六,他們也沒資格發表意見。但是他們必須要表態支持,一個都不能少。
    待諸王都表態堅決支持父皇的決定,堅決擁護大哥的統治後,朱元璋才放心的笑道:“好好,你們都是好孩子,聖壽節後就不要回去了,在京裏多陪陪你們的母妃,等著元旦的禪位大典,省得剛回去又得回來。”
    “是,兒臣遵旨。”諸位王爺轟然應聲。皇位傳承之際,把在邊疆領兵的藩王都留在京城,以防萬一,實乃題中應有之意。
    ~~
    聖壽節後,皇位即將禪讓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朱元璋也責成禮部,為禪讓大典準備儀注。
    禮部尚書蹇義卻上疏說‘自古帝王內禪,非其時怠荒,即其時多故,倉促授受,禮無可采。’
    意思是之前的帝王內禪的原因,要麽就是老皇帝荒廢怠政,不得人心而辭位,要麽就是天下巨變,民怨沸騰,被迫讓位,像現在這樣開國皇帝文治武功,國家百廢俱興,蒸蒸日上時主動功成身退,卻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也沒有合適的禮儀可以參考。
    朱元璋的意思是簡簡單單搞一下即可,但太子卻要求群臣詳細議定禮儀流程,絕不可有絲毫馬虎,要為父皇辦一場隆重的退休慶典。
    蹇義隻好會同禮部翰林院眾官員搜羅古籍,商定好禪位大典的禮儀並詳細訂立流程。終於趕在年底前一切準備停當。
    洪武三十年正月初一。
    正旦大朝上,垂垂老矣的吳太監向前來朝賀的王公大臣、番邦使節,宣讀了朱老板的禪位詔書:
    “朕本布衣,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提三尺劍蹶起淮右,不十餘年間蕩滌群雄,統一中原,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天下鹹奉正朔,稽首闕廷。於是民獲所歸,得有共主,遂開創大明萬世之基!”
    “自洪武元年即位後,朕製禮作樂、修明典章、興舉廢墜。定郊祀、建學校、尊孔子、崇儒術、育賢才、注洪範、敘九疇,罷黜異端,表章經籍,正百神之號,嚴祭祀之典!”
    “又察天文、推曆數、定封建、謹法度、慎賞罰、撫四夷,海外遠方諸國,皆遣子入學。南極炎徼,北逾冰壤,東西際日月之所出沒,罔不率服!”
    “三十年間,朕昧爽臨朝,日晏忘餐,虛心清問。斥侈靡、絕遊幸、卻異味、罷膳樂,泊然無所好。敦行儉樸,以身為天下先!訓敕子孫臣庶,具有成書,詒法萬世。謹宮壼之政,嚴宦寺之防,杜外戚之幹謁,而家法尤正,紀綱法度,彰彰明備!”
    “期間存高年、興孝弟、勵農桑、蠲逋負、宥死刑、焚獄具、旌廉能、黜貪酷、摧奸暴、佑良善,寬仁愛人,專務德化。是以身致太平三十年!如今民安其業,吏稱其職,海內殷富,諸福之物,莫不畢至,功德文章,巍然煥然,過古遠矣!”
    “今朕已七十,老邁不堪重任,太子朱標居儲君之位已有三十載,人品貴重,眾望所歸,文武皆備,深肖朕躬,必能克繼大統。所謂‘堯舜內禪,體文德也’,朕決意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閑。欽此!”
    群臣山呼萬歲中,太子三辭三讓,方在朱元璋的‘強迫’下,跪地泣聲接旨。
    隨即朱元璋便派親王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並在當日舉行禪讓大典。
    吉時一到,嗣皇帝朱標身著朝服,與太上皇朱元璋同乘禦輦起身前往奉天殿。
    這時午門鍾鼓齊鳴,太上皇到達奉天殿,但並不臨朝。而是到奉天殿後降下肩輿,在奉天殿後的華蓋殿升座,嗣皇帝朱標也在華蓋殿內西側侍立。
    待到外朝文武各就各位,中和韶樂作奏元平章,禪讓皇位大典正式開始了。
    這時,朱標方攙扶著太上皇帝朱元璋步入奉天殿升座,而後嗣皇帝仍侍立在大殿西側。
    樂止,清脆的三次鞭鳴後,丹陛大樂作奏慶平章。
    朱標便在殿中拜位站立,諸位親王皇孫國公立於丹陛之上,文武百官及番邦使節立於丹墀之下。
    禮部讚唱官讚曰:“跪!”
    嗣皇帝朱標便率群臣跪下。
    讚唱官又讚:“宣表!”
    宣表官便手捧詔書到奉天殿簷下宣讀傳位詔書!
    詔書宣布完畢後,讚禮官讚曰:“興!”
    朱標便率群臣起身。
    然後尚寶卿捧出傳國玉璽,跪奉太上皇帝。朱元璋親手把玉璽授予朱標,朱標跪受皇帝之寶,便完成了皇位大典最重要的步驟。
    已經成為大明皇帝的朱標,再次率群臣在韶樂聲中,向太上皇帝朱元璋行四拜大禮。
    樂止,四拜興,禪位大典禮成。
    朝鞭再次三鳴,中和韶樂作奏和平章。太上皇帝便走下龍椅,讓位給新君。
    朱元璋看著朱標,穩穩地坐在龍椅上,欣慰地笑了,然後便乘坐禦輦還宮,沒有絲毫眷戀。
    且他也沒有回乾清宮,而是回到了萬壽宮暫居。朱標想為他在紫禁城另起一座宮殿養老,也被朱元璋拒絕了。他說既然已經退位,就不在紫禁城裏礙手礙腳了。
    太上皇如此堅決,皇帝也隻能由他去了。
    朱標將父皇送到萬壽宮,那裏有胡貴妃率眾嬪妃和眾公主迎接太上皇。
    然後朱標便轉回舉行登基大典,宣布立皇長子朱雄英為太子,次年改元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