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給曹操加點難度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我在三國撿屍成神》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約法三章之後,劉毅取出將令。
“李肅!趙岑!”
“在!”
“命你二將率領主力大軍,繞過洛陽,過偃師,往新安,接管函穀關,屯兵崤函!”
“領命!”
“華雄!”
“在!”
“命你率本部軍兵直往滎陽郊外埋伏,如遇追兵,先放過他們,待追兵被擊潰,你再揮軍掩殺,到時候我會盡快趕來與你會合,如果能全殲追兵自然是好,即便不能,也能奪他糧草軍械!!”
“這……”
華雄不解,奇怪的問:“如果有追兵,我自然可以放過他們,但誰會擊潰追兵?如果追兵沒有被擊潰,又當如何?”
不止是華雄有這樣的疑問,陳宮也有這樣的疑惑。
諸侯聯軍破關,大家最多隻有一天的時間甩掉聯軍,安排華雄埋伏追兵自然是個好計策,大方向沒錯,可劉毅怎麽知道一定會有人擊潰追兵?如果沒有人擊潰追兵,那華雄這一支隊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劉毅笑了,解釋道:“相國前往長安時間非常緊迫,為了安全,必定會留呂布斷後!而我料定聯軍占領洛陽之後,諸侯們各懷心思,都忙著分果子,除了擁有雄心壯誌又手中有兵的諸侯,其餘諸侯不會率兵追擊,隻要他敢追,遇到呂布,必敗無疑,到時候你再衝出,就算不能全殲追兵,也能撈到不少好處。”
華雄眼睛一亮,他知道劉毅能夠算命,現在又講出這麽許多道理,這看似冒險的計劃似乎並非不可行,當即興奮的上前接過將令,大聲道:“末將領命!”
劉毅滿意點頭,拉著華雄的手叮囑:“師父重傷還沒痊愈,戰場之上不用衝那麽靠前,隻需要亂軍之中撿便宜就行了,奪旗斬將,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自己安全要緊。”
“大將軍!”華雄沒想到劉毅竟然這麽關心自己,感動的熱淚盈眶,鄭重的說道:“大將軍如此厚愛,華雄怎敢不拚命向前?!這場仗簡單,華雄定當殺他個血濺八方!”
“胡鬧。”劉毅皺眉:“若是你沒傷還好說,現在你身上帶傷,怎能逞強?我也就是手中沒有別的大將,如果有別的大將,必不會讓你去做這件事。你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知道嗎!還有!什麽這場仗簡單?不要小看你的對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懂嗎!”
華雄更加感動了。
九尺男兒,差點在帥案前失態哭出聲。
陳宮更是在旁邊瞪大眼睛,腦瓜子嗡嗡的響。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劉毅小小年紀,竟然能夠簡單通俗的說出如此具有哲理的話!
再加上之前的約法三章,陳宮激動得渾身直冒雞皮疙瘩。
這不就是他日思夜想尋找要輔佐的主公嗎?!
想到這裏,陳宮拱手說道:“不如我跟著華雄將軍一起,也好幫忙出謀劃策。”
“不行,你得跟著我,我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劉毅搖頭拒絕。
而後又盯著華雄,再次叮囑:“記住了,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退,我辦完事後會第一時間來找你。這是命令,知道嗎!!”
“遵命!!”
華雄半跪於地,心中卻暗暗發誓,無論如何也要奮力往前。
劉毅見到華雄的眼神,心裏麵就有些放心不下,但也沒有辦法。
蝴蝶翅膀已經扇動得很大了,十八路諸侯死了兩路,特別是孫堅,不僅死了,連傳國玉璽都沒有帶回去,以後有沒有江東孫家都不一定。
將來天下大勢還不不會照著原定路線走已經很難說,趁著這個機會,劉毅必須要幹一件大事!
那就是殺曹操!
董卓死後,劉毅將要麵對的最大敵人。
現在大家都是競爭對手,爭奪天下你死我活,劉毅不會因為喜歡曹老板就下不去死手,也不會天真的覺得自己能把曹操這樣的人物招攬到手下。
天下英雄出我輩,曹操這種自詡英雄的人,豈能鬱鬱久居人下?仁義如劉備,落難的時候投靠過多少大佬,最後不也自立門戶去了?
接下來,諸侯進軍洛陽,隻有曹操會追殺出來,被呂布截住殺得大敗,不趁著這個機會把曹操殺掉,以後會更加困難。
隻可惜華雄身上帶著傷,劉毅又沒有別的大將可以用,殺曹操多半是不怎麽可能,但殺曹操幾個大將倒是有機會,這樣也能給曹操的未來增加一點難度。
收起心思,劉毅又拿起令牌繼續下令:
“高順!”
“在!”
“你領本部精兵,隨我一同快馬加鞭,趕往洛陽!”
“領命!”
“各將接令,依令而行,出發!!”
劉毅一揮手,眾人便行動起來。
不多時,守關大軍悄然撤退,隻留下一支忠誠精兵在關口,按照劉毅的安排,關上旌旗依舊林立,幾個士兵拿著長矛來回巡邏,關下大門洞開,七八個小兵悠然自得的打掃衛生。
這裏的情況很快就被斥候匯報到袁紹帳下。
袁紹心中奇怪,立刻召集諸侯商議對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日汜水關和虎牢關大門洞開,還有幾個小兵在關口掃地,諸位知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袁紹目光掃向眾人,緩緩詢問。
諸侯們你看我,我看你。
公孫瓚先起身說道:“管他是什麽意思,昨日呂布已經敗在我們手下,西涼軍也不過如此,咱們隻要兩個關口直接強攻,一路碾壓過去就行,他打開城門,疏於防範,正好方便我們進攻奪關!”
“不可不可!”公孫瓚話音才落,曹操便起身說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昨日董賊才輸了一場,今天必定有動作,想要扳回一城。他擺出這陣勢,就是讓我們輕敵去進攻,我們進攻,就中了他的詭計,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兩人這麽一說,各路諸侯紛紛點頭。
一時間,大帳之中眾多諸侯爭論不休,有支持公孫瓚的,也有支持曹操的。
最後眾人誰也沒有說服誰,全都看向袁紹。
“還請盟主做決斷!”
袁紹啊了一聲,摸著下巴,一會兒看看公孫瓚:“伯珪說得有道理。”
一會兒又看看曹操:“孟德說得也有道理。”
眾諸侯直翻白眼,紛紛再次問道:“請盟主做決斷,是進攻還是如何?”
“啊這……”袁紹沉吟許久,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一個絕佳的辦法:“此事先放下不談,稍後再議。我們先派斥候再去查看情況,等情況查明之後再做決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