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道祖級別的盟友
字數:3397 加入書籤
紫氣浩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這一點,有時候劉毅與曹操還是很有共同語言,賈詡這麽一提醒,劉毅恍然大悟,他這要求不提還好,徐晃未必就死,這要求一旦擺在曹操麵前,徐晃必死無疑!
怎麽辦?
徐晃難道就這麽不管了?
劉毅越想越是頭疼,眉頭皺起,臉色難看,一陣虛弱感再次湧起。
賈詡大驚,趕緊起身道:“主公身體欠安,不宜多思,這件事由我去處理,一定想辦法將徐晃將軍救回,順便離間曹操與徐庶之間的感情,說得徐庶來投!”
“好吧,這件事就由你全權負責。”劉毅的確很虛弱,昨晚差點被王莽弄死,這事情能讓賈詡去處理也是極好的。
畢竟賈詡的智謀在這個時代也是頂級的存在,身在曹營,能得善終,鼎鼎大名算無遺策,至少比劉毅自己要強得多。
“主公請安心修養,我與溫侯先回許昌。”賈詡起身告辭,呂布也拍著胸脯保證:“大哥放心,這件事交給我們,你安心養病便是!”
劉毅笑了笑,送走兩人,自己休息了一會兒,時間便已經來到傍晚時分。
此時荀彧、高順、趙岑都已經回到丞相府伺候著,見到劉毅恢複得不錯,三人都很高興。
劉毅曬了一天的太陽,身上的陰氣總算被驅逐不少,見到三人,便招呼說道:“都來了?昨天的事情你們辦的不錯,如果不是你們及時將王莽的腦袋送走,隻怕我已經凶多吉少。”
“丞相受命於天,吉人自有天相,陰邪魍魎之物怎能得逞,我等又怎敢居功?”三人異口同聲。
劉毅笑著搖手,他受命於天?哪個天,他本就逆天而行,改變曆史,遭到上天鎮壓,諸葛亮都投靠了孫策,徐庶、於吉都去幫了曹操,這叫上天不佑。
甚至連王莽這個本該和他站在一條戰線上的人,現在竟然也對他暗含殺機,劉毅覺得自己現在不僅逆天而行,還有點舉目皆敵的意思。
眼下,也就自己繼承董卓財產,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天下,拉起來隊伍還能依靠,至於其他,劉毅真覺得到時候在赤壁決戰,上天會如對付王莽一般,降下隕石來砸他百萬大軍!
必須得未雨綢繆啊,否則真可能成為王莽第二。
劉毅揉了揉太陽穴,感到壓力很大,想了一會兒,才說道:“銅雀乃是吉祥之物,可以先給我送回來,至於王莽的頭,你們怎麽處理的?”
趙岑立刻上前一步,說道:“我將那玉匣子連夜送到白馬寺,讓洛陽城所有道士以及和尚都去做法,日夜誦經吟唱,一刻也不能停。就算咒不死它,也必定讓它日夜煎熬,如墜煉獄!”
“很好。”劉毅點頭,王莽那貨不管是何等的詭異,有著什麽樣的秘密,竟敢奪舍,無論如何也得讓它吃吃苦頭再說。
時代早就變了,現在是他劉毅的天下,王莽即便複活,也隻能給他劉毅當小弟,沒有第二種可能。
現在看來,這貨就是欠收拾,分不清楚大小王,竟妄圖搶劉毅的身體奪舍,劉毅自然不能給他好過。
就如同訓貓訓狗,不聽話就要揍,張嘴就要打,讓它知道痛之後,便再不敢對人齜牙咧嘴。
馴服王莽,由今日始!
劉毅想了想,又突然問道:“眼下這大漢,最強大的道士應該是誰?”
這點荀彧倒是知道,立刻回答:“漢中張魯,乃是天師張道陵之孫,眼下任漢中太守,以五鬥米教立足,與劉璋有仇。具說他將漢中治理成世外桃源,屬地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哦?這大漢還有這樣的人才?”劉毅眼睛一亮,前一世他對張魯了解不多,隻知道此人在那個世界最後歸順朝廷,投降了曹操,後來才導致曹操和劉備的漢中大戰,現在聽說此人,劉毅立刻來了興致。
儒家、道教上的人,如於吉,司馬微,諸葛亮、徐庶,都順從位麵之力,與他作對,劉毅現在急缺盟友,這個張魯眼下似乎還是個可以爭取的力量。
一來,此人自立門戶,傳承天師張道陵的衣缽,自創五鬥米教,割據漢中,自己就是一個諸侯。
二來,姑且算他是為了百姓,但劉毅肯定,這家夥功利心遠遠超過諸葛亮、於吉等人,是想要幹一番事業。
甚至劉毅覺得,這貨未必就聽命於天,是可以爭取的人才。
荀彧想了想,說道:“此人當年被劉焉任命為督義司馬,與張修帶兵擊殺原漢中太守蘇固,在劉焉的指使下,曾多次擊殺朝廷使者,與劉焉狼狽為奸,拒不聽命朝廷詔命。劉焉死後,劉璋與張魯不和,成為仇敵,多次交戰,張魯皆勝。”
劉毅點頭讚許:“此人治軍有點本事。”
荀彧又接著說道:“此人自稱師君,以教派統治部下,教化百姓,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至此,他治下之百姓安居樂業,從善者多,也免於黃巾之亂。”
劉毅微微點頭,張魯這個人是個人才,此人可用,但五鬥米教必須解散。
堂堂大漢,豈能用教派治國?
“寫封信給他,先探探口風,就說我準備封他為大漢護國天師,請他來洛陽,看看他怎麽說。”
劉毅想了想,突然想起來,在異時空,偉人曾經說過,張魯這人有大同之風,此人在漢中所為,頗有大同先行者的意思,雖說不是原話,意思就是如此。
這麽說來,他與張魯之間的關係便又親近了一層,至少,劉毅覺得自己和張魯在對天下的追求上也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大同,造福底層,在這個時代妥妥的屬於逆天而行。
“我親自給他寫封信去。”
劉毅想到就幹,決定認真對待。
他需要盟友,特別是張魯這種教祖級別的盟友,如能結盟,將來必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