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老子的生平事跡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人類哲學有兩個源頭,一個是古希臘哲學,另一個就是中國的老子哲學。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世人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全世界最早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偉大哲學家。有關他的生平事跡已難詳考。根據《史記》的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在今河南鹿邑)人。而且他曾經在周朝做過“守藏室之史”,即主管王室藏書的史官。據說老子年幼時聰穎好學,曾經師從精通禮樂的商容大夫,後來在老師的推薦之下來到東周的首都洛邑求學,並進入周天子保存典籍文獻的守藏室工作。守藏室中保存著天下各國進獻給周天子的圖書典籍,在這裏老子博覽群書、用功學習,學問越來越淵博,見解也越來越深刻。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工作,老子不僅熟諳典章製度,對政治上的興亡治亂也多有見聞,慢慢地老子的名聲傳揚在外,連來洛邑遊學的孔子也打算來向他請教關於禮製的知識。孔子非常看重禮製,講究克己複禮,因此想到周朝都城洛邑去“觀先王之製”,到禮樂製度的源頭去進行實地考察。正好孔子的弟子南宮敬叔是魯國的貴族,於是孔子便托南宮敬叔向魯君報告此事,並申請經費和車馬人手,看南宮敬叔親自來求,魯君很爽快地答應了為孔子的周都之行提供一車二馬一童一禦,孔子便在南宮敬叔的陪同下來到了周朝的都城洛邑。在洛邑,孔子見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學者老子,並在他的帶領下拜訪了大夫萇弘,又參觀了祭祀神明的明堂和祭祀先王的宗廟,還將守藏室中保存的給中珍本、孤本展示給孔子。老子引導孔子在洛邑遊曆了一番以後,孔子便帶著隨行的弟子專程去拜訪老子,誠懇地向他請教“禮”的學問。老子聽了孔子的問題之後微笑不語,隻是張開了嘴巴問:“你看我這些牙齒如何”孔子師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齒,不知何意。隨後,老子又伸出舌頭問:“那麽,我這舌頭呢”孔子又仔細看了看老子的舌頭,靈光乍現,醍醐灌頂,孔子頓悟,微笑著答道:“先生學識淵博,果然名不虛傳!”然後告辭離去。弟子子路卻疑雲重重,不得釋然。顏回問其何故,子路說:“我們大老遠跑到洛陽,原本想求學於老子,沒想到他什麽也不肯教給我們,隻讓看了看他的嘴巴,這也太無禮了吧”顏回答道:“我們這次來不枉此行,老子先生傳授了我們別處學不來的大智慧。他張開嘴讓我們看他牙齒,意在告訴我們:牙齒雖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難免殘缺不全;他又讓我們看他舌頭,意思是說:舌頭雖軟,但能以柔克剛,所以至今完整無缺。”子路聽後恍然大悟。顏回繼續道:“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雖然柔軟,但麵對當道的山石,它卻能穿山破石,最終把山石都拋在身後;穿行的風雖然虛無,但它發起脾氣來,也能撼倒大樹,把它連根拔起……”孔子聽後稱讚說:“顏回果然窺一斑而知全豹,聞一言而通萬裏呀!”孔子離開洛邑的時候,老子前來送行,他對孔子說:“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大多難以保全性命,原因就在於他們好譏諷別人的缺點和過失;善辯而通達者,之所以常常招來禍端,是因為他們好張揚別人的罪惡。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本章未完,請翻頁)望汝切記。”孔子聽了諾諾稱是,謹記於心。回到魯國以後,孔子的學生們請他講解從老子那裏學到的知識,孔子麵露欣羨之色,動情地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見弟子們注視著自己等待下文,孔子又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7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老聃早已預見周大勢已去,決定離宮歸隱。他騎一青牛,欲出函穀關,西遊秦國。他騎著一匹青牛,隻身前往西域。要到西域去,必須經過一個關口,即函穀關,兩麵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峰對峙,中間有一條深險波折的羊腸小道。一日,守關的長官尹喜到城頭瞭望,見遼闊碧空中一團紫氣自東冉冉而來,便料定今日必會有聖人到來。尹喜也是好學之人,希望能問道於聖人,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裏,夾道焚香,以迎聖人。果然,沒過多久,他在關上遠望,看見一個人騎著青牛緩緩而來,風度非凡,細看原來是老子。尹喜親自打開城樓上的大廳,請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個不停。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隻見黃土平原延伸到天際,蒼蒼茫茫,沒有盡頭。函穀關地勢險要,路上人來車往,一目了然。尹喜恭敬地對老子說:“我仰慕您的道德學問,想拜您老為師。”老子道:“我已老了,腹中空空,沒有什麽學問,怎麽好意思開口教人呢”尹喜見他推脫,便很客氣地告訴老子要想出關,必須出示官方的通關文書。老子本是辭官歸隱之人,自然沒有什麽通關文書,頓時十分為難。尹喜見狀,忙殷勤地說:“如果您能將您的學問道理著錄下來傳給我,弟子自然放老師出關。”老子無法,隻好接過尹喜遞上的筆,一口氣在竹簡上洋洋灑灑寫下了五千個字,這就是後世稱為《老子》的一部書。因為這書上篇開卷談“道”,下篇首章談“德”,所以又稱《道德經》。老子之所以自著五千文,一方麵由於關令的“脅迫”,另一方麵也是知音難覓。尹喜拿起老子寫好的書稿,認真拜讀,最後決定放棄官職,與老子一同出走西域。從此以後,老子飄然遠去,不知所蹤,消失於曆史茫茫的煙塵之中。老子的愛好《道德經》是老子的代表作,分《德經》和《道經》兩篇,是我國現存的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這部書在春秋時期被稱作《老子》,道教興起以後被尊為經典,故而被稱為道德經;因為這本書隻有約五千字,所以又被稱為《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本書共八十一章,字數雖少,卻蘊涵了豐富的哲學,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成為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據說當年老子騎青牛過函穀關的時候,守關的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居,便請老子留下著作,於是老子寫下了五千字,這就是老子傳世的唯一著作《道德經》。國學大師胡適曾經評價老子為“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老子在《道德經》中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也認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也就是說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彼此孤立的。《道德經》中還蘊含著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提(本章未完,請翻頁)出的“無為而治”觀點是曆代道家學說的主要。“無為而治”主要是針對政治上的“有為”而言的,在老子看來,“有為”政治帶來的禍害非常嚴重。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貧困;法令越森嚴,盜賊越增加。統治者征收大量賦稅,造成人民饑餓;統治者越是強作妄為,人民越是難以心服口服。老子強烈反對“有為”的政治。他說,大路很平坦,君主卻喜歡走斜徑;朝政**了,弄得農田全都荒蕪;倉庫十分空虛,統治者還穿美服,佩帶鋒利的寶劍;統治者吃厭了精美的飲食,卻還要搜刮更多的財貨。針對這個問題,老子提出統治者應該“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治”指的是,統治者在管理人民時采取順其自然的手段,少一點**,少一點作為,這樣人民的生活環境相對寬鬆,反抗行為相對也就較少。反之,越是“有為”政治,給民眾帶來的壓迫越多、壓力越大,人民的反抗也越激烈,不利於政權的鞏固。《道德經》中的理論除了被用於治國和修身,還被廣泛運用於兵法甚至中國武術。說《老子》是太極思想的源頭其實不是很確切,老子吸收了《易》的陰陽理論,結合自己對宇宙的理解和參悟,書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是具體的有關宇宙萬物起源的陰陽理論。而在兵法、武學中引用陰陽理論是中國古已有之的慣例,不僅武學中運用到《老子》,在兵家理論中也深受《老子》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兵家論著最有名的要數《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了,然而,《孫子兵法》中的很多兵家理論也可看出老子的道家理論的影子來,比如“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這其中蘊含的虛實相生相克的道理,與老子的陰陽相生相克的原理如出一轍。因此說,《老子》一書對曆代的武學家、兵家都有很大影響,甚至有人說《老子》就是一部兵書。那麽,《老子》這部書中究竟闡述了怎樣的兵家理論呢《老子》第三十六章講道:“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一章講到得與失、興與廢、強與弱之間的辯證關係,也包含了兵法中的基本理論,就是弱兵遇強軍時,應采取什麽樣的應對之策以化解自身危機。當敵我雙方力量懸殊的時候,要如何保存自身,甚至反敗為勝呢老子給予了明確的回答,就是“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這也是“大道無形”的另一種闡述,即當對手想找到自己的弱點時,卻連個人影都摸不著,自己根本就不肯暴露在對手麵前,那麽自己的缺點也就不會被對手知曉,更枉論對手如何出擊了。所以,盡管老子一生沒有帶兵打過仗,《老子》一書中也沒有明確提及任何作戰理論,但是《道德經》中闡述了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基本原理,它的哲學思想適用於任何領域中。從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陸續被翻譯成了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法文等各國文字出版發行。迄今為止,《道德經》的外文譯本已經有了一千多種。多年以來,《道德經》不僅對日韓等亞洲國家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對於近現代的許多西方文學家、哲學家也影響頗深,其中就包括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等人。直到今天,《道德經》仍然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本章完)/04/0450/2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