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呂後稱製

字數:4137   加入書籤

A+A-




    權力的祭壇總需要無數無辜的犧牲品。劉盈是無辜的,張皇後更無辜。隻因她生不出兒子,就隻好裝成個花瓶,聽憑他人的擺弄,任由他人利用。皇宮大得很,呂雉強得很,為了某些目的,必然要犧牲某些東西,張嫣隻是恰好成為那個被犧牲的東西。劉盈就要不行了,呂雉知道張皇後是無論如何都生不出兒子了,於是隻好將張嫣藏到後宮,對外宣稱張皇後懷上了龍種。呂雉將其他後宮女人和劉盈生的兒子抱來,說那就是張皇後生的。為了以防萬一,呂雉將那孩子的母親給殺了。劉盈死後,張嫣生的假兒子劉恭繼位稱帝。這位小皇帝年弱無能,所以呂雉便臨朝稱製,意思就是說她行使實際權力。劉盈在位時,呂雉就行使實際權力了,現在當然照樣行使。對性格形成影響最大的是後天因素。劉盈無能,他生的兒子不像他。劉恭沒遺傳他父親的懦弱,卻遺傳了他爺爺的剛勁。然而,身在囚籠裏,誰剛硬,誰先折。呂雉雖有權力,但總缺乏安全感。劉盈死後,她總結出一個道理,應該將自己的爪牙分布在關鍵位置。如果當初諸呂手握兵權,身居要員,她就不用狂號幹哭,表演得那麽累。呂雉左思右想,覺得諸呂僅僅掌握兵權不夠,一旦發生大事,她的兄弟們撐不起她所構建的大廈。呂雉覺得,隻有讓諸呂被封為王,割地而治,才有實力。如果諸呂割地為王,天下有一小半就是呂氏的。有這一小半做根基,就算呂雉去世,呂氏家族也穩如泰山。呂雉下了決定,諸呂必須被封為王,誰擋道,呂雉就讓誰的血填平諸呂受封為王的大道。權力欲會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衝動感,為了權力,就算赴湯蹈火,人也甘願。當年劉邦與朝臣誓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曾經誓約的大臣,多半都死了,說話管用的就隻有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劉邦不能將兵,但是能將將。這是韓信對劉邦的評價,他看得非常準。劉邦臨死,說了幾句話,竟然將大漢朝廷的方向給劃定了。蕭何死後,曹參接任丞相;曹參死後,丞相一分為二,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陳平,周勃為太尉。劉邦擔心王陵不能穩定江山,王陵果然不能。蕭何說對了,知臣莫若主。有的人想了再做,有的人做了才想。王陵不知涵養,率性而為,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是個隻知道辦事,不考慮後果的家夥。他剛聽到呂雉的口風,馬上將劉邦的盟約抬出來,說“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弄得呂雉三分尷尬,七分憤怒。王陵是忠臣,但這樣的忠臣一味蠻幹,必然壞事。鑒貌辨色,陳平出頭道:“高祖皇帝平定天下,封他的子孫為王,理所當然;太後曾隨高祖皇帝征戰四方,現在臨朝稱製,想要封自己的兄弟為王,天經地義。我陳平第一個同意。”陳平說完,周勃附和。封諸呂為王,三人投票,兩票通過。呂雉臨朝稱製,諸呂被封王,完全合法。王陵傻眼了,這是怎麽回事他不明白,為什麽陳平會同意這種無理的要求;疑惑之後他更惱怒,陳平竟然忘了高祖皇帝的誓約。事後,王陵責備陳平和周勃,說:“當初與高祖皇帝歃血盟誓,你們不在嗎高祖剛死,太後專權,你們就曲意逢迎,看你們死後怎麽去見高祖!”“當朝諫諍,我不如你;保全漢朝,延續劉氏血脈,你就不如我。”這是陳平的回答。王陵雖耿直,卻並非不講道理。陳平此話,點明了事情的要害,將王陵砸醒了。呂雉手掌大權,諸呂穩握兵權,長安是呂氏家族說了算。廷爭隻是枉費唇舌,得罪了呂雉,隻會因此被貶謫。如果忠心的大臣都被貶了,呂雉就會提拔心腹,如此,朝廷就真是呂氏的了。陳平點破了這一點,王陵無言以對;王陵無言,但已經遲了,他被貶定了。呂雉貶王陵為皇帝太傅,奪他相權。王陵果然隻會當朝諫諍,相權被奪後,稱病在家,掃地關門,拒不上朝。王陵杜門謝客,不理朝政,正合呂雉心意。沒了王陵,地球的轉動更順呂雉的心意,諸呂辦事方便多了。十年後,王陵死。沒有王陵礙事,呂雉得以大展拳腳,她升寵臣審食其為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這審食其曾和呂雉在項羽的大牢**苦,經這牢中一遇,呂雉對他極是寵愛。劉邦稱帝後,隻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呂雉那顆被冷落的心就由審食其撫慰。審食其沒別的本事,撫慰失落女人的心一流,深獲呂雉的芳心。劉邦死後,傳言審食其和呂雉行事不正,懦弱的劉盈也有些受不了,差點殺了審食其。審食其升為左丞相,但他不理丞相之事,仍舊行使郎中令職權。郎中令是一個專管宮中事務的官職,如此一來,就更讓人懷疑他和呂雉的關係。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麵。劉盈不記仇,呂雉卻記得很深。劉盈死了,有的人欠劉盈的賬還沒還,這些人中的最大代表就是趙堯。當初周昌因耿直敢言而暫保劉盈的太子之位,同時也因耿直敢言而被調離中央去輔助劉如意。趙堯擠走周昌,一方麵使劉盈少了一把保護傘,另一方麵則為呂雉誅殺劉如意安排了障礙。正當用人之際,失去了周昌,呂雉恨;正想殺人之際,趙堯設了障礙,呂雉更恨。呂雉趕走了王陵後,隨便找個借口就將趙堯扔進了大牢。照常理來說,趙堯這種無德無能之輩一旦進入大牢,就跟進入墳墓一樣,除非奇跡,否則別想出來。“快意恩仇”四個字,該是呂雉的座右銘吧。她記仇深,記恩也深;有仇必報,有恩也必還。呂雉除了提拔寵臣審食其外,還提拔恩人任敖接替趙堯。兩人都是呂雉在獄中認識的朋友。任敖是沛縣人,在獄中幫助過呂雉。劉邦造反時,秦朝獄卒去抓劉邦,劉邦順利逃脫了,呂雉卻被抓走。那時呂雉年輕,有幾分姿色,獄卒對呂雉動手動腳。任敖素敬劉邦,見呂雉受辱,大怒,讓獄卒們吃了一頓硬拳。劉邦是個無賴,任敖這種漢子竟然敬仰他,真是奇跡。俗語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呂雉不僅臨朝稱製,還大力扶植勢力。她的野心,路人皆知。呂雉提拔外人,那全是鋪墊,她真正的目的在封諸呂為王。呂雉先提拔開國功臣郎中令馮五擇為博城侯,再封張敖的兒子張偃為魯王,接著封劉肥之子劉章為朱虛侯,並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最後封呂種為沛侯,封呂柳為扶柳侯等等。封個侯,沒有多大的麻煩,命人寫個詔,玉璽一蓋就行。不幸的劉盈留下了五個兒子。呂雉就將他們全封為王侯:劉強封為淮陽王,劉不疑封為恒山王,劉山封為襄陽侯,劉朝封為軹侯,劉武封為壺關侯。劉盈的幾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卷入皇權鬥爭,沒有一個善終。自臨朝稱製以來,呂雉為呂氏家族鋪了一條平平坦坦的大道。這條大道通向呂氏政權,先封開國功臣和劉氏子弟以平息眾怒,最後封呂氏諸子弟。他姓子弟在最底層,呂氏子弟壓在上麵,呂雉駕輕就熟,好不輕鬆。此時的呂雉就是想取劉氏而代之,將呂氏推上曆史的舞台。呂後三年(公元前5年),夏天,長江和漢水泛濫,淹沒四千多戶人家;秋天,在大白日出現星星,接著伊水、洛水和汝水泛濫,共毀滅兩千四百多戶人家。就在這洪水泛濫、災害不斷的一年,張嫣的假兒子,新皇帝劉恭死了。劉恭當了幾年皇帝,身體長高了,血液奔騰,呼氣吸氣都是大口大口的。常人一看,就知道他有血氣,很勇猛,不像劉盈懦弱無能。他長大了一點,但不懂事,聽說自己的媽媽被呂雉害死,他就想報仇。他不隻要報仇,還嚷了出來。劉恭說:“太後竟然殺我親娘,讓我當另一個人的兒子,等我長大了,我要報仇。”但命中注定似的,劉恭報仇的願望終於落空。這孩子藏不住心事,在一個黑暗的環境,藏不住心事的人必定保不住命。呂雉聽到這句話後,擔心劉恭將來作亂,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於是將這個小皇帝幽禁在永巷。自呂雉擅權以來,永巷不知道藏了多少人,為了一個人的野心,不知有多少犧牲品從此永遠不見天日。在劉恭被幽禁在永巷之後,呂雉對外宣稱劉恭病重,為社稷著想,需要另立皇帝。呂雉大權在手,想換誰就換誰,皇帝已經有名無實,隻是她發號施令的木偶,布告天下不過是形式。由於劉恭太過剛硬,給呂雉帶來不少麻煩,因此這一次,呂雉想選一個幼小的、溫順的。最終,她盯上了劉不疑,於是削去他的王位,給他改名為劉弘。劉弘,就是後少帝。為了記錄簡便,劉弘的年號不稱元年。呂雉知道他活不久。既然活不久,又何必麻煩大家,無論什麽都將就點。皇位是張椅子,呂雉伸長利爪,誰不聽話,就將誰丟進永巷;誰溫順乖巧,誰就能來龍椅上玩玩。除了反對呂雉外,坐在龍椅上的人可以做任何事,包括終日飲酒淫樂。權力的本質就是暴力。呂雉不隻愛權力,也愛殺人,尤其愛殺劉邦和其他姬妾生的兒子。自從劉如意被封為趙王,趙王就成了呂雉的眼中釘。劉氏子弟,無論是誰,隻要敢接受趙王的分封,呂雉必誅。新的趙王就是劉友。大方的呂雉不隻冊封劉氏子弟為王,還送他們每人一位女人。呂雉送給別人的女人,全部來自呂氏門中。誰娶了呂雉送的女人,就必須將她尊為正品夫人,否則後果自負。呂雉不會搞政治,但會搞政治婚姻,她包辦的婚姻專門進行權力嫁接。然而劉友卻不聽話,他不喜歡包辦婚姻,他要自由戀愛。可是劉家說了算的人不是姓劉的,而是姓呂的。呂雉送了一個女人給他,他怎敢拒絕但他視此女為虎狼,更深信此女是呂雉的眼線,所以幹脆冷落這個正品夫人,去和姬妾糾纏。正品夫人受不了冷落,便到呂雉麵前告狀,甚至說劉友曾對自己講過:姓呂的人妄想稱王,等呂雉死後,定將諸呂斬盡殺絕。不得不說,此女非常聰明,進讒言都抓住呂雉的疼處。呂雉等待一世,辛苦半生,目的就想呂氏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友竟敢殺絕呂氏。呂雉聽後大怒,找個碴將劉友給招到長安。劉友一到長安,呂雉就派人將他的官邸團團圍住,不給吃喝。但凡有人私自送東西給劉友的,按罪處理。劉友最終餓死。劉友死後,呂雉提拔劉恢為趙王。劉恢就是劉友的弟弟,他們還有一個弟弟,名叫劉建。盧綰造反後,劉邦便封劉建為燕王,此舉就是封同姓王的最佳表現。然而,劉友死後不久,劉建也走了,呂雉連劉建留下的兒子也給殺了。呂後做事幹淨利落,一向斬草除根,絕不留情。劉恢接連為他的兩位兄弟送葬。剛辦完葬禮,劉恢便繼承了趙王之位。當趙王雖然比當梁王好,不過劉恢已經習慣梁王的生活,不想換環境。他想當梁王,但不敢說。自從被要求離開梁國後,劉恢整天愁眉苦臉,鬱鬱不樂,仿佛陽氣散盡。呂雉送給劉恢的女人,正是呂產的女兒。此女嫁給劉恢,帶了很多自己的心腹。由於劉恢懦弱且懼怕呂雉,慢慢地,呂女就開始了專權。身在強權壓製的環境,劉恢一舉一動都受到約束。劉氏子弟既然如此懦弱,也不能怪呂雉專權。倘若劉氏子弟人人勇猛,呂雉就不能輕易專權。正如修行,如果自己定力不夠,就不要怪妖魔勾引。呂雉專權,是對劉氏子弟的一種大考驗。在這種以血淚為代價的考驗下,能勝出者定非常人。./04/0450/3007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