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挾天子以令諸侯

字數:2771   加入書籤

A+A-




    > 董卓率軍進駐洛陽之後,軍閥混戰便從此不休不止,一發不可收拾。轟轟烈烈、滌蕩心魄的三國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董卓來到洛陽勤王,竟然給予了劉協一番際遇,劉協在少帝劉辯繼位之後,被封為陳留王。劉協為董太後撫養長大,雖然年幼,但遠比劉辯更聰明更有氣魄。董卓是董太後的同族,於是心中便產生了廢掉劉辯,更立劉協的想法。他以迎少帝有功,擴大自己的勢力,把持朝政。
    中平六年(公平189年)九月初一,董卓率領公卿到崇德殿,強迫何太後詔策廢除少帝,貶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
    董卓一到洛陽,便用其涼州兵團馬上把洛陽控製住。朝中原來那些分屬於袁紹、曹操的禁衛軍,常年養尊處優,麵對能征善戰的涼州軍隊,一個個噤若寒蟬。袁紹知道已無能為力,隻能逃走到自己的屬地冀州,積極發展軍隊勢力。而曹操則潛伏在洛陽,密謀一個良機。終於,他以宦官之後,迅速接近了董卓,並和大臣王允合議,誅殺董卓。王允將自己家族的寶刀賜予曹操,隻盼他能夠手刃董賊。可惜,董卓一直有其義子呂布保護。人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要在當時勇武天下第一的呂布麵前殺死董卓,定比登天還難。
    這日,董卓召曹操入其寢宮,為了獎賞他積極地支持自己,便命令呂布前去馬廄挑選一匹最好的戰馬給曹操。酒過三巡,董卓不勝酒力,便在曹操麵前睡去,他哪裏知道,這個他認為最忠心自己的曹操,正欲謀害於他。可是,真的到了動手的時候,他卻躊躇不定了。此番自己即使能夠手刃董卓,也勢必會招致更多的軍閥來控製獻帝,把持朝綱。但是如是不殺他,獻帝就不能得到自由,漢室天下必將危亡,自己也會被千夫所指,永遠不能出頭。
    曹操一代梟雄,此刻卻陷入了兩難之中,忽然,刀光一閃,董卓猛然驚醒:“曹操,你欲何為?”曹操見事情敗露,忙急中生智,借口向董卓進獻寶刀。董卓一時沒有懷疑,放過了曹操,曹操當即離開董卓,殺了城門守將飛離洛陽。待得董卓醒悟過來,已經為時晚矣。
    自此,曹操聲名大振,雖然沒有成功殺掉董卓,卻使得天下士人歸心,就連曾經捉住他的縣令陳宮也放了他,雖然曾經曹操羞辱了陳宮,陳宮卻因為其義舉而誓死跟隨曹操。可惜後來曹操“寧願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所作所為,為陳宮所不齒,便離開了曹操。
    曹操既走,董卓高興地發現,他控製首都就等於控製皇帝,控製皇帝就等於控製全國。朝中士大夫也有反對他的人,但是每次都被他以鐵血政策所化解。士大夫工於權謀,卻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缺少殺伐果斷的勇略。因此,董卓不久便穩定了洛陽局勢,連位居三公的王允也噤若寒蟬,不敢直視其目。
    董卓本來隻是西涼部隊的將領,統轄範圍不過幾十個郡縣,現在成了全國主宰,便如那乞丐突然成了億萬富翁。太快的形勢變化,使他把政治看得過於簡單。認為現在什麽都有了,隻缺少威望,而建立最大威望的最大妙法,莫過於把舊皇帝廢掉,另立一個新皇帝。正好劉協甚合董卓的心意,朝中士大夫大多數也比較支持劉協即位。於是,董卓強迫劉辯退位,另立劉辯九歲的弟弟劉協上台。第二年,更把劉辯和他的母親何太後殺掉。
    董卓以為,自此自己便可以坐享其成,挾天子而號令天下,一時之間,天下無人可以製衡他。對大臣,董卓隨時會殺其身、滅其族;對於後宮嬪妃,董卓亦是天天毀其身、敗其譽。以為這樣天下群臣百姓就會臣服在其淫威之下。可是董卓沒有料到,蠻幹不但不能建立威望,反而引起強烈反感,等於把攻擊自己的刀柄授給敵人。果然,正苦於沒有借口的敵人有了借口,各地反對董卓的武力,共組成十八鎮諸侯,在東方集結,推舉“四世三公”、軍力最強的袁紹當盟主,以江東孫堅為前鋒,討伐董卓。
    幾番大戰下來,董卓損兵折將,特別是上將軍華雄被孫堅斬殺,更是讓董卓內心極為恐懼。此外,董卓並不熟悉洛陽,他的根據地在關中(陝西中部),於是下令把首都遷到長安,距他進入洛陽隻六個月。皇帝和人民,一齊踉蹌上道。為了徹底執行,也為了不給諸侯留下任何實物,董卓縱火焚燒洛陽,自姬旦在洛陽築城以來,經營了一千四百年的當時世界最偉大最繁華的都市,化成一片焦土,方圓一百公裏以內,不見任何炊煙。居民倉促中向西搬移,既沒有計劃,又沒有準備,舉家搬遷,像押送囚犯一樣,在聯軍爭先進入洛陽之時,涼州兵團夾馳道旁,奔騰鞭策,馬蹄的踐踏和饑餓疾病,使死亡相繼,洛陽長安相距直線五百公裏,沿途堆滿屍體,人人恨死了董卓,正是屠滅董卓的最好時機,可惜其他人要麽目光短淺,要麽實力不足(如劉備),隻有曹操向孫堅借了五千騎兵,連帶自己的三千家族騎兵,追擊董卓而去,試圖劫回獻帝,可惜最終還是狼狽而回。
    盡管洛陽化為一片瓦礫,董卓還是在有意和無意之間留下了皇權的象征物——玉璽。此物被十八鎮諸侯聯軍的先鋒孫堅所得,一時之間,甚為歡喜。黃蓋、孫策等輩,無不向孫堅道賀。隻有幼子孫權道破玄機,此物不但沒有任何實際用處,反而會平白招來別人的嫉恨。後來曹操也極為同意孫權的看法,不由讚歎:“孫氏一族,滿門英豪,可歎、可喜、可慮!”
    後世也有附會當時曹操的想法:“天下英雄誰敵手,曹(曹操)劉(劉備),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字仲謀)。”果不其然,孫堅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返回江東的途中,荊州牧劉表應袁紹所請,伏兵江上,孫堅死於非命。江東大權從此由長子孫策執掌。
    眼見天子囿於董卓之手,西涼軍兵強馬壯,關中更是土地肥沃,居高臨下,兵鋒所指,中原無可抵擋。更兼有董卓愛將呂布保駕,一時之間,天下無人可以撼動董卓第一諸侯的地位。一個沒有政治頭腦的人偏偏坐在非有政治頭腦不可的座位上,不啻坐在毒蛇的牙齒上。董卓的末日終於來臨。
    在王允精心謀劃的唆使下,呂布叛變,把董卓刺死,屠滅董卓三族,董卓製約天下隻有短短三年五個月,就此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