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我們,終將變成自己曾經所討厭的樣子

字數:8227   加入書籤

A+A-


    到目前為止,先天境的極限爆發在3124公斤。
    這個記錄乃是由奧古斯都所創造。
    而蛻凡境極限的爆發則是到了11萬公斤,這記錄由軒轅雲歸所創造。
    兩者的極限力量相差了將近四十倍。
    如今。
    南宮宏創造了歸一境爆發的最高記錄。
    217萬公斤。
    兩者相差達到了二十倍。
    但要知道。
    這還僅僅隻是歸一第一境巔峰的力量。
    若是達到歸一境的極限,恐怕要在後麵加個零了。
    也就是兩百倍。
    可以說越到後麵,提升越是誇張。
    片刻後,南宮宏又測試了一下速度。
    423.61米每秒。
    相比起力量方麵的恐怖提升,速度倒是沒有那麽大。
    當然,這也已經極為誇張了。
    到目前為止,僅僅隻有南宮宏一人超越了音速。
    其他人除了姬軒和白正宇以外,連超過三百米每秒的都沒有。
    第一是源能總量不夠。
    第二就是強度不足以支撐如此高速運動帶來的負荷。
    南宮宏這413.61米每秒的速度,看似隻比音速快了不到一百米。
    但這其中的差距,卻如同天塹。
    速度的提升,並非線性。
    越接近物理極限,每提升一米每秒,都需要肉身強度、源能輸出、以及意境協調性產生質的飛躍。
    尋常歸一境超凡者的肉身,在速度達到一定地步之後,就會感到明顯的滯澀和壓力。
    這種情況下,哪怕身法再強都沒有任何意義。
    像白正宇,他的身法已經算是極強的了,幾乎能夠和姬軒媲美。
    但在速度測試中,他的極限卻卡在了331米/秒,始終無法突破音速大關。
    這並非他身法不精,而是他的肉身強度和源能輸出效率,已經無法支撐更快的速度。
    強行突破,隻會導致肌肉撕裂、經脈受損。
    那結果可想而知。
    “院長,源祖已經傳回來了消息。”
    就在這時。
    一道身影快速從外麵走了過來。
    來人正是十八位元老之一。
    方遠航。
    此前得知南宮宏突破、凝聚能量脈絡之後,姬軒第一時間就讓他去將消息通知給夏元。
    畢竟這種全新的體係,他們所有人都沒有絲毫了解,隻能去詢問夏元。
    當然。
    他們也並不確定源祖是否知道。
    畢竟此前也從未聽源祖提起過這方麵的修煉方向。
    所以眾人最後還是自己進行了測試,現在所有人都已經對南宮宏所說的能量脈絡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源祖怎麽說的!”
    不過既然源祖已經傳回了消息,姬軒等人自然也想聽聽。
    “根據源祖所說,南宮副院長凝聚的能量脈絡名為竅宮。”
    “竅宮?”
    方遠航點點頭。
    “所謂竅宮便是貫通對應的竅穴之後,在人體內形成的一種能量核心。”
    “它不僅能大幅提升超凡者在某一方麵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覺醒竅宮能從根本上強化我們的生命本源,提升潛力上限!”
    “南宮副院長所覺醒的竅宮,乃是名為力源竅宮。”
    “能夠極大增幅肉身力量.”
    “等等。”
    就在這時,白正宇開口打斷道:
    “你說什麽?強化生命本源,提升潛力上限!”
    後麵所說的增幅肉身力量,這個他們已經知道了。
    但強化生命本源、提升潛力上限是什麽意思?
    “對。”
    方遠航輕輕頷首、眼神中也是閃過著一絲灼熱。
    “根據源祖所說,覺醒竅宮,其最大的好處並非是肉身力量增幅,而是它對生命本源的提升。”
    “在歸一境覺醒的竅宮越多,往後的上限和潛力就越高。”
    “如果無法覺醒竅宮,那很有可能連突破真靈境都做不到。”
    “什麽?”
    聞言,所有人都是一愣。
    沒有覺醒竅宮,居然無法突破真靈境?
    原本所有都認為,生命層次的提升並不存在什麽限製。
    隻要能夠按部就班地修煉下去,總能水到渠成地突破到更高境界。
    畢竟他們從鍛體境修煉到現在,還沒有聽說過存在瓶頸的情況。
    無非是修煉快慢的問題。
    所以這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共識。
    但如今卻是變了!
    從歸一境開始。
    想要走的更遠,就必須要覺醒足夠多的竅宮。
    否則哪怕修煉千年萬年,都無法進步。
    因為上限就擺在那裏。
    “這難道不是很正常嗎?”
    衛靈均撇了撇嘴,一臉見怪不怪的說道:
    “你們難道真以為所有人都能一直修煉下去?”
    “而且從鍛體到先天、從先天到蛻凡、乃至從蛻凡到歸一,其實都是存在所謂瓶頸的。”
    “隻不過之前的瓶頸更多關乎能量的積累與轉化,雖然艱難,但總有跡可循,依靠水磨工夫和資源堆砌,總有突破的一天。”
    “另外,之前的每一次大境界突破,其實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小的失敗率,隻是你們天賦太好了,而且資源優渥,才顯得非常順利。”
    和其他人不同,衛靈均對普通超凡者的了解遠超南宮宏、姬軒等人。
    他是真的接觸過很多普通人。
    普通人和南宮宏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
    突破先天淬煉腦部的關卡、覺醒的關卡、以及凝聚神魂的關卡。
    這些都能算是瓶頸,而且栽倒在這上麵的人其實並不少。
    隻是南宮宏這些人的視角裏,根本就看不到。
    說白了就是高處不勝寒。
    而衛靈均不同,他接觸的超凡者非常多。
    其中既包括剛剛成為超凡者的鍛體境、也包括站在超凡者頂點的這些歸一境。
    所以衛靈均其實並不覺得歸一境有什麽不同。
    無非是難度更大而已。
    當然,這樣說倒也不全對。
    在歸一境之前的瓶頸,隻能說是外在的因素。
    而突破真靈境,則是受到生命本源上的限製。
    在歸一境之前起點是相同的,每個人在生命本源上並無區別。
    區別無非是悟性之類的外在差距。
    但歸一境不同。
    覺醒竅宮可以提升生命本源的上限。
    也就是從外因變成了內因。
    南宮宏等人未來的成就,從這裏開始就會真正顯現出來。
    覺醒竅穴更多,未來上限自然就會更高。
    “那源祖有說人體一共有多少個竅宮嗎?”
    方遠航搖了搖頭。
    “沒說。”
    “按照源祖所說,能夠覺醒多少竅宮還是因人而異。”
    “如果到了上限,那自然就無法繼續覺醒了!”
    “不過源祖最後提了一句,說我們怎麽都要覺醒七八個竅宮吧”
    “七八個竅宮?”
    眾人一愣。
    要知道南宮宏僅僅才覺醒一個竅宮,實力就有了如此大的提升。
    要是能夠覺醒七八個,那該誇張到什麽地步?
    白正宇不由開口吐槽道:
    “源祖該不會以他自己的標準來要求我們吧?”
    盡管不知道覺醒竅宮有多難,但看南宮宏的實力提升就能看出來。
    竅宮的覺醒絕對不會簡單。
    更別說覺醒七八個竅宮了!
    米爾斯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源祖既然說了七八個,那他肯定更多,怕是最少也覺醒了九個竅宮。”
    九個竅宮!
    按照南宮宏覺醒一個“力源竅宮”帶來的恐怖增幅推算,九個竅宮那將是何等概念?
    簡直無法想象!
    南宮宏瞥了一眼,淡淡開口:
    “四十年前,源祖帶領我們踏上超凡之路的時候,就是希望有人能夠超越他。”
    “如果連想都不敢想,那還修煉什麽?”
    “這麽多資源、可不是用來培養廢物的。”
    “……”
    得。
    又來了!
    不過南宮宏的話卻是讓部分人產生了觸動。
    剛剛踏上超凡之路的時候,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個目標。
    那就是成為超凡紀元人族的先驅、不斷去探尋超凡之路的上限、甚至超越源祖。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幾乎大部分人都已經忘了當初的目標。
    別說超越源祖。
    就連開辟超凡之路都已經沒有幾個人真正的放在心上了!
    他們大多都隻想走前人走過的路。
    畢竟開辟超凡之路危險性極其之高,哪怕南宮宏都好幾次險些生死。
    其他人敢說自己比得上南宮宏?
    當然,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不是他們去開辟前路,其實都沒有任何區別。
    無非隻是修煉快慢而已,以及誰先行一步而已。
    像以往。
    南宮宏的實力雖說更強,但同境界的話,強的程度有限、遠沒有到令人絕望的地步。
    甚至後續一些頂尖天才都超越了南宮宏當初的實力。
    換句話說,對天賦高的人來說,我抄作業也自己寫都是一樣的結果。
    在這種情況下,那何必冒著巨大的風險去開辟前路呢?
    所以倒目前為止,真正還想著去開辟前路的人,其實已經很少了。
    像南宮宏這種明知道有著生命危險,還義無反顧向前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以他的天賦,明明可以坐等抄作業。
    但南宮宏偏偏選擇了最難、最危險的那條路。
    自己成為那個“寫作業”的人!
    這就是為什麽麵對南宮宏的嘲諷,眾人基本上從來不反駁的原因。
    實力隻是一方麵。
    更重要的是,南宮宏對超凡之路做出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無論是武道的開辟,還是歸一境的修煉道路、亦或是現在如今的竅宮,都是他以生命換來的。
    南宮平常裝逼是真裝逼。
    但不可否認,超凡之路上的每個人都承了南宮宏的情。
    越是實力強大的,越是如此。
    其實有時候,他們之所以不願意聽南宮宏說話。
    他說話難聽隻是一方麵。
    或者說是很小的原因,這麽多年其他人早就已經習慣了!
    最重要的是,南宮宏的話有時候就如同一麵鏡子。
    說的人可能隻是隨口一說,但聽的人卻從中照見了自己。
    一如現在。
    有的人,已經不願意、或者說不敢再麵對這麵鏡子了。
    正如那句話所說。
    我們終將變成自己曾經所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