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窮途末路的栗末王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火光映照下,崗哨上的靺鞨士兵麵如死灰,口中喊著含混難辨的語言。
著火光,他們看見黑壓壓的軍隊從四麵八方湧來,一股寒意瞬間傳遍全身。
一名士兵叫嚷著從崗哨上跑下,翻身上馬準備迎戰。
噗——
流星般的一箭從天而降,將那士兵釘死在馬蹄下。
李徹緩緩放下弓箭,揉了揉手腕。
這把弓是抄沒長孫家所得,力道足有一石,勉強算得上硬弓。
經過這些天的訓練和有計劃的增重,李徹的力量已經不再是明顯的短板,這具身體的底子並不差,畢竟是皇子。
至少開一石弓不成問題,而且隨著年紀增長,力量還會不斷增強。
“殿下竟有如此神射之術。”身側的諸葛哲忍不住讚歎道。
李徹笑道:“我要做馬上藩王,怎能不通戰場搏殺之道。”
諸葛哲麵色複雜地看向李徹。
武將或許都願意追隨這樣的王爺,但文臣的想法卻大不相同。
馬上王爺聽起來不錯,親臨沙場勢必會讓麾下將士英勇殺敵,但危險也是真的。
萬一有個閃失,寧古郡國便會土崩瓦解,尤其是李徹膝下尚無子嗣。
諸葛哲暗自思忖,王爺不操心這些,自己身為臣子,自當為其分憂解難。
盡快找機會給王爺尋覓幾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要盡快留下小世子才是......
諸葛哲思緒飄遠之際,戰場局勢已進入白熱化。
此刻是初春,正是萬物複蘇的時節,關外各部族都在休養生息,鮮少會有戰爭發生。
栗末部地處關外最南端,又有山海關和寧古郡作為依托,怎麽也沒想到會在這時遭遇夜襲。
有的人甚至是光著屁股從女人身上爬起,拿起武器就加入了戰場。
還有些人從羊圈中慌亂爬出,同樣是赤身裸體……
沒辦法,蠻族部落女性稀少,一些靺鞨人得不到滿足,隻好拿羊作為發泄工具。
這情況在各種蠻夷部落屢見不鮮,就連大航海時期的海盜都有這種習俗。
至於為什麽都是羊?
可能它們的尺寸和人類的差不多?
這些人剛從睡夢中驚醒,睡前還經曆了一陣‘鏖戰’,此刻腳步都有些虛浮,就被迫加入了戰鬥。
如此情況,自然不是養精蓄銳的寧古軍隊的對手。
但令李徹感到意外的是,即便毫無勝算,對方竟然依然沒有崩潰、逃跑、投降......
而是拿起手邊一切能當做武器的東西,拚死反抗。
哪怕對手是身穿兩層皮甲、有戰術陣型、戰鬥經驗豐富的寧古軍士卒,靺鞨人依然如飛蛾撲火般襲來。
李徹不由得心生警惕,他此刻才真正察覺到了中原夏人和蠻人之間的區別。
夏人愛好和平,懂得忍讓,隻要能安心種地,就不會鋌而走險。
而蠻人則不同,他們茹毛飲血,天生就不敬畏生命和生死,對自己也是如此。
戰鬥時更是如同野獸一般,隻有癲狂,看不到理智。
怪不得在馬克沁機槍發明出來之前,遊牧民族一直是農耕民族的心腹大患。
從本質上看,這已經完全是兩種人類了。
“莫要貪功,保持陣型!”王三春一刀砍翻兩個衝上來的靺鞨人,對著士兵們大聲提醒道。
戰爭讓人失去理智,華夏民族雖然愛好和平,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戰鬥意誌。
恰恰相反,當他們的戰鬥意誌被激起時,會瞬間進入狂怒狀態,甚至可以無懼生死疼痛。
已經有好幾個士兵殺紅了眼,離開了戰陣的掩護,而被狂暴的靺鞨人圍攻而死。
還有人一頭紮進著火的帳篷,沒想到火勢瞬間擴散,被活活燒死。
總之,還是缺少麵對蠻人的經驗。
寧古軍雖然曆經戰陣不少,但都是麵對流寇山賊的小仗,頂多算是治安戰。
如果被夜襲的是山賊,對方早就潰不成軍了。
而此刻,麵對的卻是靺鞨人。
寧古軍的應對能力很強,各營校尉、隊正都是罪徒軍中的拔尖者,很快就調整了戰術。
以伍為單位,互相掩護,交替向營地最中央殺去。
一邊清掃殘敵,一邊熄滅火焰,隻要看見有氣兒的靺鞨人,先一刀砍倒,然後再補刀。
靠著穩健的戰術,寧古軍一路橫掃而去,以極少的傷亡代價,殺到了對方的王帳所在。
靺鞨王帳巍峨聳立,帳外百餘名靺鞨武士肅然而立,皆身披鐵甲,目光如炬。
觀其軍容之盛,甲胄之精良,乃是栗末部中最精銳的士兵。
而被士兵們簇擁在中間的中年人,便是栗末部的部落首領,自稱栗末王的孛術魯·得耳布。
得耳布大約四十多歲的年紀,在平均年齡不足三十歲的靺鞨人中,已經算是長者了。
深邃的眼神中有幾分睿智,即便是被數十倍於自己的寧古士卒包圍,依然保持著一名首領該有的從容和理智。
墩子一刀將最後一個負隅頑抗的靺鞨人削去首級,旋即抬頭望向不遠處的王帳。
當他看到王帳旁,那麵迎風獵獵的靺鞨王旗時,眼中不禁閃過一絲貪婪與渴望。
奪旗之功,就在眼前!
他隨手扔掉手中已成破木片的盾牌,握緊了已然卷刃的戰刀。
他剛剛在戰鬥中砍了七八顆腦袋,背後負責監督的督兵記錄得清清楚楚,同伍的戰友也能給自己做見證。
這些戰功足夠自己升伍長了,但墩子依然覺得不夠。
從落魄罪徒,到寧古軍伍長,墩子真心實意地相信,隻要自己緊隨寧古郡王的腳步,就一定能光宗耀祖!
到那時,若能再回到家鄉,便不用再去麵對父母失望的目光。
一想到家鄉父老期盼的眼神,墩子便覺得渾身熱血沸騰。
他握緊手中刀,大步流星向王帳直衝而去!
剛邁出去一步,墩子突然覺得背後一緊,一隻強有力的大手猛地將他拽了回來。
“小崽子,不要命了?!”王三春騎在馬上,順手拉住了墩子,“沒看到那些硬弓嗎?”
墩子這才注意到,王帳周圍早已布滿了手持弓箭的靺鞨武士,個個麵色冷峻,殺氣騰騰。
數十把硬弓,足夠將任何衝過來的生物射成篩子,連普通的木盾都能輕鬆洞穿。
在王三春和各營校尉的控製下,殺紅了眼的士卒們紛紛停下了腳步,將王帳圍了個水泄不通。
雙方就這樣對峙著,戰場上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就在這時,王帳那邊傳來一道磕磕巴巴的夏語:“栗末王求見貴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