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離開福州,萬民相送

字數:6912   加入書籤

A+A-


    “六哥,當真?!”
    李倓睜大眼睛看向李徹、李霖,眼中的驚喜之情都快要溢出來了。
    “你六哥答應你的,怎會有假?”李霖眉飛色舞道,“隻問你,願不願意和我們走吧!”
    李徹握著去病的小手站在一旁,麵帶微笑沒有說話。
    臨出發之前,自是要再來福王府一趟的,畢竟到了福州後還沒正兒八經去福王府走親戚呢。
    如今李倓沒了龔慶文日夜盯著,氣色都變好許多,對李徹二人也是更加親熱。
    李徹順便提出,讓他去奉國做客的提議。
    “我這邊是沒有問題,隻是父皇那裏......”李倓麵露難色。
    顯然,慶帝這幾年性格越來越陰鬱,對藩王們的要求也越發嚴格,讓李倓這些藩王對他更加敬畏。
    “父皇那邊你不用管。”李徹淺笑著搖頭,“我之前上表時,順便提了一嘴你這幾年的情況,懇求父皇能讓你外出散散心。”
    “父皇答應了?!”
    聽到李徹的話,李倓一臉震驚。
    他如何不震驚,這三年來被‘幽禁’在王府的藩王不隻是他一個。
    之前得寵的秦王、晉王、楚王,哪個不是無詔不得離開封地?
    和長史關係好一些的,沒事還能出城打個獵什麽的,若是倒黴遇見龔慶文這樣的長史,連府門都出不去。
    李徹的麵子也太大了,連這種事都能和父皇說上話?
    李徹頷首道:“自是答應了,不然為兄也不會和你說。”
    “這......”李倓已經感動得要掉小珍珠了,“多謝皇兄,多謝皇兄!”
    李徹也不邀功,笑著解釋道:“你不必謝我,是父皇的意思。”
    “如今福州官場大洗牌,父皇肯定想要徹底掌控福州,清洗本地派的勢力。而福州名義上還是你的封地,你這麽大一個藩王放在這裏,蘇辰也不好放手施為。”
    “讓你去奉國待一陣,除了想讓你放鬆放鬆,也是給蘇辰一個定心丸,讓他放開手腳。”
    聽到李徹解釋後,李霖、李倓兩個政治小白都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神情。
    隨後李倓麵露感動,帶著哭腔向北方一個勁地施禮:
    “謝過父皇隆恩,謝父皇隆恩!”
    李徹和李霖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
    父皇也是的,削藩就削藩,沒必要這麽狠吧,這都把孩子逼成啥樣了。
    也幸虧自己來了,不然再過幾年,怕是真能把孩子憋瘋。
    隔空行禮完畢後,李倓肉眼可見地興奮起來:“四哥、六哥,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不急。”李徹擺了擺手,“你可有什麽要帶的?還有什麽給下麵囑咐的?隨行之人可有想好?”
    李倓大搖其頭,滿麵紅光:“不用不用,小弟自己一個人就行,到了奉國皇兄還能缺小弟吃喝?”
    李徹微微一怔,隨即會心一笑。
    自己這十弟倒是一個有分寸的,去自己的地盤不帶一兵一卒,這是向自己表忠心呢。
    若是關係沒到自己和李霖這種程度,去其他藩王封國做客還帶著兵,總是招人不舒服的。
    “倒也不必如此,你身邊也需有幾個人體己人,才好辦事不是?”
    李徹投桃報李,開口道:
    “這樣吧......我看你府中那個夏侯賢就不錯,讓他帶二百親衛跟著你,保護安全。然後再從府中選一些忠心的仆從、奴婢,照顧你的生活起居。”
    李倓畢竟年齡小,聽見李徹這麽說,便沒再退讓,喜滋滋地答應了下來。
    “那就這樣吧。”李徹率先站起身,“奉國船隊三日後出發,到時候我們來接你。”
    “知道了,皇兄。”
    。。。。。。
    三日後。
    天剛蒙蒙亮,薄霧如紗。
    李徹收拾好行李,本想趁著這未散的晨靄,悄然離開福州。
    然而,新任太守蘇辰的消息,卻比他預想的更靈通。
    就在李徹、李霖二人帶著家眷,在胡強、秋白等人貼身近衛下,準備踏出府衙時。
    蘇辰一身簇新的官袍立在門外,身後是一隊精幹衙役和府兵,一看就早已在府門口等候多時了。
    “殿下,此去路途遙遠,請允學生護送殿下至碼頭。”
    李徹微微蹙眉,他本不想興師動眾。
    但見蘇辰言辭懇切,他也不好再推拒,隻得頷首:“蘇卿有心了,隻是不必過於張揚。”
    話雖如此,新任太守親率大隊人馬,到底還是動靜不小。
    起初,隻有早起開鋪的店家、挑擔趕早市的農夫,好奇地駐足觀望。
    有人小聲嘀咕:“殿下這又是要去哪裏體察民情?”
    百姓們也習慣李徹的存在了,畢竟李徹在福州這些日子,時常微服簡行,深入市井去了解民生。
    但很快,眼尖的人發現了不同尋常。
    尋常李徹出行,周圍隨從不過十餘人,加上隨行的官吏、衙役也就二三十個。
    而今日的隨行隊伍,盔甲鮮明,刀槍林立,黑壓壓一片,哪裏止十幾人?
    怕是連千人都有了!
    那位曾經和李徹請命的老者,猛地一拍大腿:
    “不對!殿下這不是去巡視,看這陣仗,殿下......殿下這是要離開福州啊!”
    這聲驚呼立刻喚醒圍觀群眾,紛紛驚呼出聲:
    “殿下要走了?”
    “真的假的?”
    “不好,你們看儀仗去的方向,確實是碼頭啊!”
    此言一出,立刻有百姓撒腿往回跑,對著城中百姓大喊出聲。
    “快!出事了!”
    “殿下去了碼頭,怕是要離開福州了!”
    清晨的福州城何等安靜,幾人這麽一喊,馬上就驚醒了一片民居中的百姓。
    人們奔走相告,呼喊親友鄉鄰。
    平靜的清晨被徹底打破,整個福州城仿佛從沉睡中驚醒。
    無數門戶洞開,人流開始從四麵八方向著閩江碼頭湧去。
    此時,李徹在蘇辰等人的陪同下,已抵達碼頭。
    碼頭上停靠著三艘飛剪船,和六艘福船改造的奉國帆船,船頭的黑色奉字王旗迎著海風飄蕩起伏。
    作為大慶東南的重要海運樞紐,奉國對這個碼頭的投資巨大,而且這個錢就連陳文瑞都不敢貪。
    故而,如今的福州碼頭,是除了奉國幾個碼頭外,大慶境內最龐大的碼頭了。
    李徹與蘇辰簡短地交接了幾句關於後續政務的囑托,就準備踏上身後那艘奉國商船的跳板。
    就在這時,一陣喧嘩聲浪從遠處席卷而來。
    李徹等人愕然地回過頭去,隻見碼頭的入口處,人群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至。
    轉眼間,原本空曠的碼頭,就被黑壓壓的人群填滿!
    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衣衫還未穿整齊,有的手裏還拿著沒放下的活計,有的還抱著哇哇大哭的孩子。
    百姓們推搡著,踮著腳尖往水麵上看去,無數雙眼睛急切地尋找著那抹熟悉的身影。
    當有人認出李徹後,呼喊聲瞬間匯成一片:
    “殿下,多留幾日吧!”
    “殿下別走,福州離不開您啊!”
    “殿下要保重身體啊!”
    情到深處,許多人撲通一聲跪倒在碼頭的石板上,額頭觸地發出沉悶的叩響。
    淚水混著地上的塵土,口中不住地祈求著:“殿下保重,殿下一定保重啊!”
    李徹站在跳板上,腳步如同灌了鉛。
    看著眼前這萬人攢動的場景,隻覺得一股巨大的酸澀猛地衝上喉嚨,堵得他幾乎無法呼吸。
    一旁的李霖是個感性的漢子,此刻早已經淚流滿麵,燕王妃自己的眼睛也是紅紅的,還得拿著手帕幫他擦眼淚。
    而李倓則是麵色愧疚,說起來他自己才是福王,這些百姓名義上都是他的治下之民,自己卻沒能為他們做任何事。
    雖說怪不得他,但總是讓人羞愧沮喪的。
    此趟帶領船隊來接李徹的,是鄱陽湖雙胞胎兄弟中的哥哥,李寶。
    李寶見人越聚越多,微微蹙眉,湊到李徹身前低聲說道:
    “殿下,人太多了,要開船嗎?”
    李霖擦了擦眼睛,開口道:“老六,若是就這麽走了,恐怕會傷了百姓的心,還是再等一等吧。”
    李徹沒說話,微微點了點頭。
    看著船下方越聚越多的百姓,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安撫的話。
    卻發現,任何言語在此刻都顯得蒼白無力。
    最終,他隻是用力地抬起手,朝著岸上的人群,一遍又一遍地揮動著。
    回應他的,則是更加洶湧的人潮和挽留。
    人群非但沒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碼頭邊緣幾乎要被擠垮。
    蘇辰臉色凝重,指揮著衙役和府兵盡力維持秩序,拉起人牆,防止有人被擠落水中。
    看到這一幕,李徹的心被狠狠揪緊。
    他看到了人群中那些熟悉的麵孔,每一張臉上都寫著真摯的不舍。
    李徹也深知,不能再這樣下去,不然極有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踩踏傷亡。
    “不能再等了......”李徹閉上眼,深吸一口氣,“開船,立刻開船!”
    “喏。”
    李寶拱手應命,轉身走向艦橋。
    命令下達,沉重的鐵錨被絞起,纜繩解開。
    艦船發出一陣沉悶的轟鳴,船體緩緩地離開了緊貼的碼頭。
    岸上的人群徹底被擊垮,爆發出山崩海嘯般的哭號:
    “殿下!”
    “殿下保重啊!”
    許多人沿著江岸,不顧腳下的泥濘和碎石,跟著移動的船隊奔跑起來。
    李徹站在高高的船尾甲板上,身體繃得筆直,一動不動。
    目光緊緊鎖著岸邊追逐的人群,看著他們奔跑的身影越來越小,匯成一片模糊的的剪影,最終消失在視野的盡頭。
    岸上的人群中,隨行送別的新任福州府衙主簿,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激蕩難平。
    他取出隨身攜帶的記錄簿,鄭重落筆,記下這一時刻。
    後來,這段記錄被收錄在慶史當中:
    【宣威三年,奉王離福州,萬民聞之,奔走號泣,傾巷空閭,匍匐江幹。】
    【帝舟啟碇,百姓猶追奔沿岸,哭號震野,聲動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