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參觀被服廠

字數:6016   加入書籤

A+A-


    雖然已經決定開戰,但李徹並沒有火急火燎地立刻啟程。
    他給楊忠嗣傳信內容,也是讓他們在北疆多多建立哨所,看住那些羅斯人,等待援軍到來。
    羅斯帝國可不是軟柿子,在與他們開戰之前,李徹要留在奉天城中做更多準備。
    而且新年即將到來,此刻也不是出擊的好時機,至少要等到過完年,天氣開始轉暖再說。
    至於那群羅斯國人,敵在明我在暗,主動權在自己手裏,卻是不著急處理他們。
    李徹第一個處理的,便是取暖問題。
    如今冬季將至,被服廠承擔著為奉國所有民眾將士製作禦寒衣物的重任,當然要首先視察。
    可別小看這個小小的被服廠,豪橫如老李也當過被服廠廠長。
    被服廠作為大量用女工的工廠,李徹一向將其當做解放女性勞動力的前線,故而前些年便將其收為軍工。
    而奉天被服廠乃是總廠,能在此地工作的女工,大多是陣亡士兵的遺孀。
    犧牲的將士都是家中最主要的勞動力,對一個家庭的損失之大,無論多少撫恤都換不回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了這份工作,至少能讓烈士遺孀能自給自足。
    奉天城,東郊,奉國被服總廠。
    高大的廠房內,水力驅動的飛輪,帶動著數百台珍妮紡紗機,發出連綿不絕的聲響。
    無數女工坐在機器前,雙手翻飛,專注地將棉紗紡成線,再將線織成布。
    另一側的工區裏,更多的女工則在縫紉機前忙碌,伴隨著‘噠噠噠’的清脆聲響,一件件棉衣的部件被迅速縫合。
    整個工廠秩序井然,高效運轉。
    李徹在霍端孝、常磐、薛鎮等人的陪同下走進廠房。
    常、薛二人剛入奉國,有諸多不熟悉之處,李徹自然是要親自帶他們見見各方官員、將軍,幫助他們融入這個集體。
    兩人看著眼前這完全不同於傳統織坊的景象,眼中充滿了新奇之色。
    李徹一邊走,一邊向他們介紹:
    “被服廠專司軍民禦寒衣物、被褥、以及軍中所用棉甲製作。”
    “奉國女子之中,行醫、紡織者眾多,她們為奉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李徹看向自家老丈人,笑著說道:
    “說起來,凝雪才是大功臣,沒有她身體力行,投身軍醫,為奉國女子做了表率,姑娘們怕是不敢邁出家門。”
    常磐聞言,心中五味雜陳。
    當年女兒常凝雪執意追隨李徹遠走關外,自己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向李徹提出了這門親事。
    誰曾想,當初那個無奈的選擇,竟成了常家如今最大的依仗。
    父親常無敵故去後,常家一度風雨飄搖,在朝中完全就是透明般的存在。
    如今卻因女兒成了奉王嶽丈,再次躋身權力核心。
    未來殿下若是登基,常家便成了外戚,至少能保證兩代的繁榮。
    命運之奇,莫過於此。
    待到李徹等人走入工廠內部,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子剛剛得到通報,快步迎了上來。
    此人見到李徹後,立刻深深福禮:“民婦陸氏,參見殿下,參見諸位大人。”
    李徹也知此人,乃是一位奉軍偏將的遺孀,如今的被服廠負責人,其夫在征遼時陣亡。
    李徹虛扶一把,語氣溫和:“陸管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本王今日前來,一為查看被服廠生產進度,確保前線將士及百姓禦寒無憂;二來也是看看諸位女工,可有什麽難處需要朝廷解決?”
    陸氏身體微微一僵,眼神閃過一絲複雜,隨即低頭道:“殿下仁德,民婦代廠中姐妹謝過殿下。”
    “殿下和諸位大人,請隨民婦這邊來。”
    李徹敏銳地捕捉到了她那瞬間的異樣,心中疑竇微生。
    但麵上仍是不動聲色,點了點頭。
    一行人步入巨大的縫紉工區,隻見數百名女工麵前的布料如同流水般移動,一件件半成品的棉衣以驚人的速度被縫合出來。
    另一側的打包區,成堆的棉衣棉被打包捆紮,等待運往各地。
    “陸管事,如今被服廠日產量如何?”李徹邊走邊問。
    陸氏連忙回答:“回稟殿下,如今全廠開足馬力,日產棉衣五千件,棉被一萬床。”
    “至於軍用的棉甲,日產五百套左右。”
    說罷,她指向工區角落一個專門的區域。
    那裏堆放著大量棉甲,通體玄黑色,表麵絎縫出菱形或方形的格子。
    李徹走到一堆成品棉甲旁,拿起一件仔細查看。
    這棉甲以厚實的棉布為表裏,中間填充著緊實的棉花,厚度接近一寸。
    表層染成黑色,並綴銅鐵甲泡,內襯輕薄的鐵片。
    分量不算輕,但遠比鐵甲輕便。
    他用力按了按,又嚐試著用指甲掐,其堅韌程度足以抵禦一定距離的流矢。
    更重要的是,在嚴寒中,它能提供鐵甲無法比擬的保暖性。
    “嗯,不錯。”李徹滿意地點點頭。
    奉國建國初期,對付靺鞨、契丹這樣的敵人,金屬鎧甲在抵禦冷兵器攻擊方麵表現卓越。
    但如今,敵人換成了倭國、羅斯帝國,火槍與大炮等熱武器相繼問世,金屬鎧甲逐漸喪失了關鍵的防護效能。
    此類鎧甲雖能抵禦刀劍的攻擊,但在火器麵前,卻顯得不堪一擊。
    即便士兵身著厚重的盔甲,也難以躲避火槍的射擊。
    傳統的戰爭法則被打破,李徹不得不重新思考所用之防具,棉甲應運而生。
    棉甲既輕便又具一定防禦之力,與金屬鎧甲相較,不僅減輕了負荷,且有助於保持體溫,尤以適用於北方嚴寒之戰場環境。
    當年李徹看清朝曆史劇時,還好奇為何披了幾千年的鐵甲,到了清朝士兵就無人披了。
    其實就是因為,當火器登場之後,鐵甲的意義就越來越小了,故而清朝士兵用的也大多是這種棉甲。
    “棉甲乃北征將士性命所係,務必保證質量,填充要足,縫線要密,不可有絲毫馬虎。”
    “是,殿下,民婦定當嚴加督促,不敢懈怠!”陸氏連忙保證。
    李徹放下棉甲,目光掃過那些埋頭苦幹的女工們。
    他心中一動,對陸氏道:“陸管事,可否請幾位女工過來?”
    “本王想與她們說幾句話,問問她們的情況。”
    陸氏臉上瞬間掠過一絲猶豫,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
    但當她回過神來,李徹已經徑直走向了最近一排正在操作縫紉機的女工。
    那幾名女工看到一群氣度不凡的男子突然走近,先是嚇了一跳。
    畢竟殿下曾明令禁止,男子不得進入被服廠。
    待看清為首之人的麵容時,臉上的驚慌瞬間消失,變成了難以置信的激動之色。
    其中一位看起來年紀頗大、身形瘦削的女工,更是激動得雙手顫抖,縫紉機都差點操作失誤。
    她慌忙站起身,手足無措地就要下跪。
    李徹眼疾手快,示意身旁的秋白阻止了她,和顏悅色地問道:“這位大姐,不必驚慌。”
    “本王見你們辛勤勞作,甚是感佩,你.....可是認識本王?”
    那女工激動得語無倫次:“認......認識!殿下!”
    “民婦的男人是朝陽軍前營的張老三,當年在朝陽城,民婦送男人出征時,遠遠地見過殿下您呐。”
    提到她男人,那女工渾濁的眼睛裏湧出淚水:“我家男人說過,跟著殿下有盼頭。”
    “張老三......”
    李徹迅速在記憶中搜索,朝陽軍是奉軍起家的核心,每一個名字都能喚起一段並肩作戰的記憶。
    想了半天,李徹還是沒想起來,便繼續問道:“大姐,你今年貴庚?”
    女工抹了把淚,有些局促地答道:“回殿下,民婦今年二十有四了......”
    李徹聞言頓時驚訝:“二十四?!”
    霍端孝、常磐等人也是滿臉震驚。
    二十四歲的女子,怎會蒼老憔悴至此?
    李徹等人看向眼前這名女工,見她蒼老憔悴、頭發花白、身形佝僂,實在難以將她與二十四歲這個年紀聯係起來。
    這分明是飽經風霜、操勞過度的四十多歲的模樣。
    再看那女工的打扮,這工廠之內可算不上暖和,可女工還是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
    其他女工也大致如此,雖然不至於麵有菜色,但氣色也算不上太好。
    雖然每日都在製作棉衣,但卻沒有一人穿著棉衣。
    似乎想到了什麽,李徹的心頓時沉了下去。
    他不由得皺眉問道:“大姐,這些年奉軍的撫恤,可有足額、按時送到你的手中?”
    奉軍的撫恤金可是不低,若是有撫恤在,這些女工的生活不可能過得如此貧苦。
    不說吃香喝辣,至少買件棉衣,每日吃飽穿暖絕對不成問題。
    此言一出,如同驚雷炸響,整個工區瞬間安靜了下來。
    霍端孝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常磐和薛鎮也是麵露駭然,一眾陪同的臣子皆是麵色大變。
    他們都是帶兵的人,深知撫恤和軍功賞賜對於軍心的重要性。
    若有人連烈士遺孀的活命錢都敢克扣,這簡直就是動搖國本,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