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血戰帝都(二)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A+A-


    眾人撤入殿內,李徹與李霖小心翼翼地將慶帝的遺體安放在龍榻旁。
    李徹半跪在慶帝身旁,默默伸出手將他的雙眼合攏。
    聽著門外的交戰聲,李霖再也壓抑不住怒火,咬牙罵道:
    “這群亂臣賊子,真該千刀萬剮!父皇屍骨未寒,他們就迫不及待要謀反了!”
    李徹麵色沉靜,搖了搖頭:
    “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他們心知肚明,若我順利繼位,今日逼宮之人,皆難逃一死。”
    李霖憤恨地握緊拳頭,一拳砸向一旁的柱子:
    “我現在總算明白,為何父皇執意要鏟除這些狗東西,世家不除,大慶永無寧日!”
    李徹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言,轉而看向黃瑾:“黃公公,父皇的後手在何處?”
    “殿下請隨我來。”
    黃瑾快步走到龍床前,伸手扳動床沿一個雕龍扶手。
    隻聽一陣隆隆聲響,龍床竟從中間裂開,露出下方一個黑黢黢的洞口。
    李徹、李霖震驚地對視一眼,隨即同時向洞口看去。
    卻見裏麵深不見底,顯然長度極長,不知通往何處。
    黃瑾語速極快地解釋道:“此密道乃前朝煬帝所建,當年天下大亂,他擔憂自身安危,故秘密修建此道以備不測。”
    “然而,天命終究已經不在他,密道尚未完工,陛下便已攻入帝都。”
    “陛下發現此密道後,便下令封鎖消息,因此此道尚未完工,不能直通皇城外,僅能抵達北門附近。”
    “此密道極為隱秘,世上知曉者不超過一手之數,二位殿下可放心。”
    “陛下早料到會有今日之事,請二位殿下即刻率領錦衣衛從此撤離,出口處自有人接應。”
    李徹心中大喜,他雖然知道以慶帝老辣謹慎的性格,必有後手。
    卻沒想到竟是一條前朝遺留的密道,能直接避開外麵的那些叛軍。
    但他很快察覺黃瑾話中之意,蹙眉道:“黃公公此言何意?你不與本王一同撤離?”
    李霖聞言,也是一臉擔憂地向黃瑾看去。
    黃瑾慘然一笑:“老奴乃陛下身邊人,自古以來,豈有天子殯天而近侍獨活的道理?”
    李霖聞言急切道:“黃大伴何出此言,我們可能不能將父皇留給亂臣賊子,自是要帶著他一並帶走!”
    “等到了北地,屆時再為父皇修建皇陵,屆時你可為父皇守陵,繼續侍奉左右,又何必要死?”
    相比於李徹,李霖可以說是被黃瑾一手帶大的,和這老太監之間頗有情誼。
    但如今的黃瑾顯然已是一心求死,隻是緩緩搖頭:
    “二位殿下麾下能人輩出,不缺老奴一個守墓人,自會照料好陛下。”
    “況且,此密道隻能從外部關閉,必須有人留在殿內操作機關,殿下從此處撤退,豈能再留後路讓叛賊追擊?”
    李徹見黃瑾眼中已無求生之意,心知再勸無益。
    他咬了咬牙,拱手鄭重道:“黃大伴,保重。”
    李霖還想再勸,卻見黃瑾微笑著看向他,輕輕頷首。
    他隻得擦去臉上淚水,悶聲道:“我背著父皇!”
    說罷,悶聲將慶帝屍身背在身上。
    黃瑾則快步上前,從龍床上取下薄被將慶帝包裹住,又用繩索固定在李霖身上。
    李徹不再多言,轉頭對任寬下令道:
    “任將軍,命弟兄們全部撤入殿內,堵死殿門,依次進入密道撤離!”
    任寬應聲而去。
    錦衣衛們迅速收縮防線,退入殿內,並開始有序進入密道。
    李徹推了李霖一把,讓他背著慶帝率先進入密道。
    李霖看了後頭黃瑾最後一眼,隨即咬牙進入密道之中。
    就在這時,黃瑾拉住李徹:“殿下稍等。”
    他站起身,快步走到龍床後,從床底取出一物,小心翼翼地遞到李徹麵前。
    李徹接過一看,竟是一方璽印,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
    他心中一凜,翻轉玉璽,瞳孔又是一縮。
    卻見玉璽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
    這個世界沒有漢朝,自然也就沒了王莽篡漢一事,王太後也不會怒而砸璽。
    故而這玉璽保留得很完整,並沒有缺一角。
    看著李徹震撼的表情,黃瑾含笑低語:
    “您是真正的天子,還請保重......陛下。”
    李徹默然片刻,最後深深看了黃瑾一眼。
    正色道:“黃大伴,汝今日之壯舉,必將青史留名!”
    黃瑾笑著搖頭:“老奴不在意青史留名,隻求無愧於先帝,無愧於陛下您。”
    “有此,九泉之下,也能坦然侍奉先帝了。”
    李徹重重點頭,不再多言,轉身進入密道。
    錦衣衛依次有序撤離,直到殿後的任寬也消失在洞口。
    黃瑾立即上前扳動機關,洞口緩緩合攏。
    做完這一切,他整了整衣冠,隨即跪在龍床側方,姿態一如往常侍奉慶帝時一般。
    長生殿的殿門,又如何擋得住凶悍的士兵?
    李徹等人剛剛撤離,隻聽轟然一聲巨響,殿門被從外強行破開,叛軍魚貫而入。
    翟燕渾身鮮血,手持大刀一馬當先衝進殿內。
    卻見殿中空蕩蕩,除了跪著的老太監外,再無一人。
    奉王、燕王二人早已不知所蹤,就連慶帝的屍身都消失不見。
    他心中大急,當即揮刀架在黃瑾頸上,厲聲喝道:
    “老狗奴,人呢?!”
    黃瑾看都未看他一眼,隻是含笑望天。
    那雙渾濁的眼眸,似乎在空中看到了什麽,變得更加柔和。
    “陛下,奴婢來也!”
    眾人隻聽黃瑾一聲高呼,隨即猛然用脖頸撞向刀鋒。
    其勢之疾,連翟燕這等沙場老將都未能及時反應。
    力道之猛,令刀身入頸寸餘,鮮血噴濺而出,染紅了翟燕滿臉。
    翟燕呆愣了數秒,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收回大刀。
    黃瑾的身體沒了支撐,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雙眼緊閉,卻是顯得安詳、莊重。
    翟燕抹了把臉,咒罵道:“遭瘟的閹人!”
    隨即轉向身後士卒,喝令道:“他們定然還在宮中!”
    “傳令各部,給本將封鎖皇宮,搜!一片瓦,一顆磚都不要放過!”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