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趙二狗

字數:4238   加入書籤

A+A-


    “俺大哥叫趙大肥!”
    聽到李徹的話,趙老栓眼中再此燃起希望。
    他怕李徹想不起來,連忙又補充道:“俺侄子叫趙二狗,陛下......您......您可有印象?”
    趙二狗?
    李徹原本笑意的嘴角猛然一僵,心中也是咯噔一聲。
    這個名字......猝不及防地深入他的記憶深處,讓他瞬間想起了一段悲傷的回憶。
    奉國?
    不,不是在奉國。
    是在倭國!
    在那片泥濘血腥的戰場上,那場慘烈的淺灘登陸戰。
    趙二狗,那是一個臉上帶著塊淡色胎記,笑起來有點憨的黑瘦小夥子......
    在那場戰鬥中,他被削斷了腿,軍醫拚盡全力也沒能救回來。
    李徹記得,自己當時還親自去看過他,讓軍醫想辦法保住他的腿,但最後卻是連命都沒能保住。
    後來清點陣亡名錄時,他還特意留意過。
    趙二狗的父親趙大肥,早在更久之前便陣亡了,隻是遺體沒能找全,所以在兵冊上除了名。
    趙二狗一家......一個男丁都不剩了。
    想到這裏,李徹的心瞬間沉了下去。
    他看著趙老栓那雙充滿期盼的眼睛,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
    自己該怎麽告訴他?
    告訴他,你大哥和侄子嗎,恰恰因為你感念的奉國奉獻的生命?
    讓他送來的這幾個雞蛋,換回的至親陣亡的噩耗?
    在那時,李徹隻為自己麾下犧牲了幾名忠心的士兵,而感到悲傷失落。
    而在此時,代入到趙老栓的角度,死的可是血脈相通的親人啊!
    若讓趙老栓知道真相,他該有多麽痛心。
    一旁的楊璿敏銳地察覺到了李徹的情緒變化,她下意識握緊了韁繩,擔憂地看向李徹。
    李徹沉默了半晌,久久未能開口。
    趙老栓臉上的期待之色,也漸漸變成了不安。
    終於,李徹艱難地開口:“如此的話,是朕......記錯了,朕認識一個叫王二狗的士兵,不是你侄子趙二狗。”
    說罷,他略顯倉促地移開目光,不敢再直視趙老栓的眼睛。
    “這樣啊......”
    趙老栓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難掩失望之情。
    但他很快又振作起來,執拗地把雞蛋往李徹手裏塞:“陛下收著,您是個好皇帝,俺相信俺大哥和侄子在奉國,肯定能分到田地,肯定過得很好!”
    他說這話時,臉上洋溢著強烈的向往,仿佛奉國就是傳說中的桃源仙境。
    至少大哥沒有騙他,雖然不知道奉國如何,但陛下的確是個善待百姓的好人。
    奉軍破城後,未傷城內百姓分毫,從前有哪支軍隊能做到?
    愛屋及烏之下,大哥投奔的皇帝,在趙老栓心中就是最英明的好皇帝。
    好皇帝就該多吃些雞蛋補補!
    李徹握著那幾枚溫熱的雞蛋,隻覺得重逾千斤,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酸澀難言。
    他沒有再推辭,而是轉頭看向一直安靜跟在身後的秋白。
    秋白會意,立刻從懷中掏出一錠雪花銀,上前就要塞給趙老栓。
    趙老栓一看這麽大錠銀子,嚇得連連後退擺手:“使不得!使不得!陛下,小人無功不受祿,幾個雞蛋不值錢......”
    “收下吧。”李徹沉聲道,“這不是賞你的雞蛋錢,是朕給你家孩子的,你要讓他們好好吃飯,撫養他們長大成人。”
    他盯著趙老栓,一字一句道:
    “收了朕的錢,你就給朕老老實實在洛陽待著,把孩子們撫養長大,把地種好,聽到沒有?”
    “奉國遙遠,路上危險,隻要你和你兄長好好生活,早晚都有重逢的那天,不急於這一時。”
    趙老栓被李徹的氣勢鎮住了,懵懵懂懂地接過銀子,隻覺得入手沉甸甸的。
    愣了一會兒後,連忙又跪下磕頭:“謝陛下隆恩!小民......小民一定好好種地,把孩子養大!”
    李徹沉默地看著他磕頭,心中的鬱結並未散去。
    他望著遠處洛陽城巍峨的輪廓,過了半晌,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而且,你不必念著去奉國了。”
    他頓了頓,目光又掃過眼前田野和遠處隱約的農舍。
    “因為,此處......便是奉國。”
    聽到這話,趙老栓茫然抬頭。
    楊璿眼中閃過一道明亮的光彩,嘴角微微上揚。
    親衛們下意識挺直了脊背。
    李徹不再多言,轉身利落地翻身上馬。
    他最後看了一眼趙老栓,那個黑瘦的漢子還捧著銀子跪在那裏,臉上是困惑,是茫然......
    或許,也有一絲隱約的領悟。
    “回城。”李徹一扯韁繩,黑風發出一聲嘶鳴,調轉馬頭。
    儀仗再次啟動,龍旗在夏日熱風中飄動,朝著洛陽城的方向而去。
    楊璿默默跟上,看著李徹挺拔卻略顯孤寂的背影。
    除了藏在心中那份傾慕之外,更多了幾分難以言喻的心疼。
    “陛下......”
    李徹回過神來,看向楊璿的表情多了一絲苦笑:“一將功成萬骨枯啊,而朕乃是一國之君,不知需要多少忠貞之士的枯骨,才能為朕奠基那座龍椅。”
    “陛下,末將知道,您所作所為不是為了皇位。”楊璿聲音柔和但堅定,“您本就是為了天下蒼生,又何須為此自責?”
    李徹無奈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或許自己曾經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但如何能保證未來也是這樣呢?
    不忘初心可太難了,當在龍椅上坐的時間久了,很容易便會忽略下麵的老百姓。
    漢武帝如此,唐太宗如此,自己如何能保證老的那一天,不會產生相同的想法。
    或許,當天下一統,大慶穩步走上正軌之時,自己就該激流勇退。
    權力這東西就是巨大的漩渦,若不及時脫身,早晚會將自己同化為權力本身。
    李徹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他在帝都的另一個兄弟,陷入了更加恐怖的權利漩渦之中。
    僥幸逃脫的翟燕,和被陳平之故意放走的鄭茂,此刻都到達了帝都。
    龍椅上的新帝,正聽著他們的奏報,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