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皇帝的新年一天(上)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新年這天。
    子時的更鼓敲過,帝都沉入一年中最深的夜色,皇宮卻開始忙碌起來。
    養心殿燭火通明,李徹被懷恩輕聲喚醒,打著哈欠從被窩裏鑽出來。
    早就知道今天消停不了,李徹就沒回後宮,索性在養心殿睡了,免得把枕邊人也折騰醒。
    在宮人的服侍下盥洗後,李徹換上莊重的朝服,禦案也已布置完畢。
    新年第一項儀式,名為‘開筆儀’。
    禦案上放著金色酒杯,杯壁嵌珍珠寶石,內裏屠蘇酒微漾,象征金甌永固。
    燭火照亮,映照著禦筆上‘萬年青’三個刻字,象征著玉燭長調。
    李徹深吸一口氣,親手執起一枚小巧的金質火引,將玉燭的火焰撥得更旺些。
    燭光跳躍之中,投下明暗交錯的影子。
    隨後,李徹端起金甌永固杯,將杯中寓意驅邪避疫、安康長久的屠蘇酒一飲而盡。
    酒液溫熱,帶著草藥的微辛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最後一點朦朧睡意。
    他又握住那支‘萬年青’禦筆,筆尖飽蘸朱砂,在鋪陳開的灑金朱紅箋紙上,落下了新年的第一筆:
    風調雨順!
    在開筆儀中,寫什麽都是固定的,李徹也懶得自我發揮。
    沾了沾墨,繼續下筆:
    國泰民安!
    隨後再下筆:
    天下太平!
    最後一筆收勢,鋒芒內斂。
    筆落,儀式成。
    懷恩躬身將朱箋請下,小心風幹墨跡,這將成為存檔於大內的第一份新年吉兆。
    若是能存放到後世李徹那個年代,這禦筆親書的字帖絕對價值連城,敢交易就牢底坐穿那種。
    李徹看著那三行字,心中並無太多玄妙感應。
    也不知曆代君王哪來的那麽多‘天人感應’,想來是一群人集體說瞎話,反正自己是沒感覺到。
    他隻覺得,‘責任’二字沉甸甸地壓在心頭。
    他揉了揉眉心,對懷恩低聲道:“朕歇半個時辰。”
    懷恩猶豫了片刻,開口道:“陛下莫要睡得太沉,否則等下起來更難受。”
    李徹無奈點了點頭,找個軟榻倒頭就睡。
    幾乎隻是閉眼假寐片刻,李徹便再次被懷恩叫起身,換上更加繁複的袞冕禮服。
    玄衣纁裳,十二章紋,玉珠垂旈,穿在身上那叫一個沉,和穿甲胄也差不多了。
    接下來便是新年的第二個儀式:祭祖。
    太廟在黑暗的皇城中巍然矗立,唯有殿內燈火長明,照亮列祖列宗的牌位。
    悠長而富有韻律的聲音響起,卻是禮部的讚禮官,負責引導李徹進行祭祀。
    李徹看了一眼那位頭發花白的禮官,心裏也有些過意不去。
    這老爺子這麽大歲數了,還被自己折騰起來參加祭祀,封建社會當真害人不淺!
    但很快,李徹對這讚禮官的同情心便煙消雲散了。
    這禮數未免太繁瑣了,又臭又長!
    自己要依禮行事,一絲不苟,稍有懈怠那老頭就會開口提醒。
    上香,煙霧嫋嫋升起,帶著敬意直達上蒼。
    行三跪九叩大禮,每一次俯身、起身都得恭恭敬敬的。
    隨後,獻上玉帛與美酒,完成人與天地祖先的溝通。
    這還沒完,最後還要麵向牌位,親自誦讀早已背熟的祝文。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李徹,謹以明禋,昭告於皇祖考、皇祖妣......去歲以來,賴祖宗洪福,將士用命,終蕩平南偽,克定蜀中,海內一統,疆土複完......今獻此完整江山於宗廟,伏惟歆格,佑我大慶,永世其昌!”
    初背誦時,李徹心中還有些不屑。
    什麽列祖列宗保佑,分明是將士們奮勇殺敵,將領們指揮得當。
    自家列祖列宗就是世家,當初壓迫百姓的就有他們,對這一戰的作用全是負麵的。
    不過,當他念完全文後,心中亦不免心潮微湧。
    所謂告慰列祖列宗,其實並非告慰特定的那些人,而是一種象征意義。
    是在向曆史,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以及新時代的開啟。
    大慶才傳了兩代,但祠堂中的牌位還真不少。
    慶帝是個重視家庭的,故而登基之後,不僅將他父親、祖父上了尊號,就連其他長輩都入了祠堂。
    除此之外,還有攀附而來的祖宗,正是被認作遠祖的老子。
    看到老子牌位,李徹臉上依舊是無比的虔誠與肅穆,心下卻不免覺得有些荒誕。
    倒是和李淵的選擇如出一轍,這‘李’姓還真不太好選祖宗,老子已經是排麵最大的了。
    李家真和老子有關係嗎?沒人知道,也沒人在意。
    這便是權力的遊戲,連祖先譜係亦是其中一環。
    如此,祭祖儀式總算是結束了。
    李徹一臉漠然地走出太廟,看向一旁又臭又硬的讚禮官老頭,心下更是煩躁。
    但看到對方在寒風中顫顫巍巍的模樣,最終還是歎了口氣,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來人,去給愛卿披一件袍子,找地方烤烤炭火。”
    老讚禮官先是一愣,隨即熱淚盈眶:“臣,謝過陛下......”
    。。。。。。
    新年的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照亮諾大的帝都城。
    宣政殿前已是另一番景象。
    皇家儀仗從殿內一直排列到廣場盡頭,旌旗蔽日,斧鉞生輝。
    王公百官、宗室勳貴、各國使臣,依品級爵位而立。
    人人身著最莊重的禮服,在寒風中肅立靜候。
    下一刻,鍾鼓齊鳴,樂聲大作。
    李徹身著玄色龍袍袞服,在侍衛與內侍的簇擁下,緩步登上高高的禦座。
    當他轉身麵向萬臣的那一刻,廣場上所有目光都聚焦於他一身。
    此時是舉行大朝會的使臣,也是新年當日最盛大的公開儀式,亦是皇權至高無上的體現。
    百官需在此時行最為隆重的‘三跪九叩’大禮,這也是一年中,唯一一次百官需向皇帝行全禮。
    李徹多次想要廢了跪禮,但困難重重,尤其是這等重要場合。
    到最後,隻能把三拜九叩的步驟,簡化成一次跪拜。
    司禮官拖長了聲音喊道:“跪——”
    如同被風吹過的麥浪,從殿內到殿外廣場,上千名文武官吏齊刷刷地跪伏下去。
    司禮官又喊:“興——”
    所有人發出震天動地的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