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華長安的心願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A+A-


    聽到常雪凝開口,李徹的眉頭立刻緊緊皺起,差點直接矢口否決。
    誠然,常雪凝是學過醫的,在醫護營創立初期貢獻巨大,杏林之中頗有聲望。
    但她如今的身份明麵上是皇妃,實際上卻是擔了皇後的責任,乃是大慶王朝的國母!
    我大慶沒人了,讓一國之母親赴險地?
    這於禮不合,於安全更是鋌而走險,李徹絕不可能答應。
    華長安原本心中還有些畏懼,此刻見常雪凝竟要親自前往,那點畏縮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
    開玩笑,要是真讓皇妃去了,自己這院使也不用幹了,回家種地去吧。
    堂堂太醫院院使,正一品的大員,卻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皇帝養著你是吃白飯的啊?
    他立刻上前一步,聲音急切道:“萬萬不可!皇妃娘娘萬金之軀,豈能親涉如此險地?”
    “此事關乎國體,若娘娘有失,臣等萬死難贖,此事理應由老臣前往,請陛下允準!”
    李徹看著華長安,見他臉上滿是皺眉,和初見相比已是垂垂老矣,心中亦是動容不忍。
    於是,李徹試探著開口道:“華神醫年事已高,此去瓊州山高路遠,疫病凶險......朕很擔心。”
    “不若,由神醫選派幾位得力高徒,持神醫方略前往?”
    華長安搖了搖頭,他雖然膽小,但並非不能承擔責任。
    “陛下,非是老臣貪功,此事萬萬不可。”
    “此疫情況未明,學生們經驗尚淺,若判斷有誤,不僅延誤救治,更會釀成大禍患。”
    “老臣實在放心不下,此等重任非老臣親往,不能安心。”
    看著華長安堅定的眼神,李徹知道再勸無用。
    而且,如今的情況,華長安的確是最好的人選。
    資曆夠老,能力足夠,忠誠度也高,不會半路跑了。
    李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複雜情緒,沉聲道:“既然如此......朕,準了。”
    他頓了頓,目光誠摯地看向華長安:“朕實話實說,華神醫為國赴難,朕心甚慰,亦是不忍。”
    “神醫此去吉凶難料,可有什麽心願未了?但有所求,朕無不應允!”
    聽到這話,殿內眾人心情更加沉重。
    這幾乎等同於在詢問遺願了。
    華長安沉默了半晌,臉上露出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再次躬身,緩緩開口道:“陛下......老臣確有一事,藏在心中多年,鬥膽懇請陛下恩典。”
    “神醫速速說來,朕必然應允!”李徹立刻道。
    若是華長安有事情相求,他心情還能好過一些。
    華長安抬起頭,緩緩開口道:“陛下可還記得小女,華婉?”
    李徹微微一怔,隨即想了起來。
    當年他剛就藩奉國的路上,機緣巧合下救了華長安。
    華長安曾想將年僅十三四歲的女兒獻給他,以示效忠。
    當時李徹以此女年紀尚小的為由婉拒了,此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至於那小女孩,李徹倒也見過。
    長相頗為清秀,但當年的年齡太小了,這麽多年過去了,也沒什麽印象。
    “老臣實不相瞞。”華長安語氣帶著幾分酸楚,“小女自當年遙遙一見陛下天顏,便心生仰慕,再難自已。”
    “這些年來,老臣與她母親為她尋遍才俊,說了無數姻緣,她皆誓死不從。”
    “如今眼看年華漸長,日漸消瘦,老臣實在心中不忍,看在眼裏,痛在心上。”
    他再次深深一揖:“臣鬥膽懇請陛下,念在小女一片癡心,允她入宮,哪怕隻是無名無分,能隨侍陛下左右,以解其相思之苦,老臣死亦瞑目了!”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神色各異。
    這事的確很難評,若是旁人說出口,必然會被認為是攀龍附鳳之舉。
    但華長安不同,他女兒當年和陛下是真有這份淺薄的緣分,人家的身份擺在這裏,也沒必要通過獻女兒來博取聖心。
    更像是一個父親,向君主托付自己的女兒。
    李徹看著眼前這位老臣為女兒卑微懇求的模樣,心中百感交集。
    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應承下來:“好!朕答應你!”
    “朕不是鐵石心腸,豈能讓她無名無分?”
    “待神醫凱旋,朕必明媒正娶,以正妃之禮,迎華婉入宮!”
    一旁的常雪凝也立刻上前,柔聲安撫道:“華神醫放心,此事交由妾身來安排,定會辦得妥帖周全,不讓華姑娘受半分委屈。”
    聽到皇帝和皇妃如此承諾,華長安一直緊繃的心弦終於鬆弛下來。
    他深深吐出一口氣,再次鄭重行禮:“如此,老臣便再無牽掛,謝陛下、娘娘隆恩!”
    “老臣必竭盡所能,查明疫情,不負陛下所托!”
    。。。。。。
    華長安領命,太醫院、醫學院、軍醫院立刻高效運轉起來,數十名精幹醫官被選拔出來。
    醫學院的學子們也是踴躍報名,加上軍醫院的醫護兵,很快就湊齊了一千餘醫護人員。
    李徹又從帝都調集大量藥材、防疫物資,醫療先遣隊在極短時間內便已是整裝待發。
    醫療隊上路,深入險境,自然需要軍隊護送。
    如今瓊州島情況不明,軍隊既要保障路途安全,也要在疫區維持秩序,執行隔離措施。
    然而,消息在朝中武將圈子裏傳開,卻是沒人肯自告奮勇。
    李徹也理解他們,並非這些將領貪生怕死。
    個個都是刀口舔血的悍將,麵對明刀明槍的敵人,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可瘟疫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殺人於無形,非勇力所能抗衡,更非他們所長。
    讓他們去衝鋒陷陣,他們二話沒有。
    可讓他們帶隊去一個正在爆發恐怖瘟疫的孤島,心裏難免打怵。
    不主動請命,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人之常情。
    李徹理解他們的顧慮,也不好強行點名,那無異於讓部下們去送死,難免寒了將士之心。
    正當他為此事斟酌,考慮是否要用抽簽的方式點將時。
    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人,主動找上門來。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徹最喜愛的副將。
    大慶嘉佑侯,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