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攘外必先安內?

字數:4756   加入書籤

A+A-


    陳墨三和何敬之一言不發,承受著來自微操大師的怒火。
    他們國軍幾十萬部隊都沒能擋住日軍區區幾個師團的進攻,獨立師一支自己拉起來的部隊硬是和日軍一個軍打的有來有回。
    菜不可怕,但打了勝仗缺誰誰尷尬。
    拿獨立師和國軍的百萬大軍對比起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也怪不得常申凱如此生氣。
    很快,西南一場針對獨立師在東山戰役取得勝利的分析大會召開。
    由常申凱牽頭,國軍的所有高級將領不得缺席。
    “切,不就是打了一場小勝仗嘛,有什麽了不起的,有本事把徐州拿回來啊。”
    “仁兄說得對,那個薑勤我早就看他不爽了,要不是常校長看的起他,他算個什麽東西!”
    “是嗎?那我問你鬼子打過來的時候,為什麽你的部隊已經跑到距離戰場上百公裏的地方去了?回答我!”
    “你說獨立師和日軍的第二軍打成一比二的戰損比不算什麽,那你告訴我,哪支地方部隊能和鬼子第二軍打成這樣?哪怕是國府最精銳的教導總隊在麵對日軍一個精銳的軍,都不一定能打出這個戰績。”
    “方毅兄,話不能這麽說,你這麽比較會寒了前線將士的心!”
    趙方毅冷哼:“總比有些人克扣犧牲戰士的軍餉強!”
    “你……”
    常申凱聽不下去了,一拍桌子怒斥道:“夠了!叫你們來是讓你們學習獨立師為何取勝,以及東山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是否能作為戰略反攻的信號!”
    此話一出,全場鴉雀無聲。
    陳墨三頂著壓力起身說道:“校長,卑職以為東山戰役雖然取得了一些勝果,牽製住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但前麵幾次大會戰我軍傷亡慘重,眼下正好可以趁機會休整部隊,不宜貿然發起進攻!”
    其餘軍官觀察著常申凱的表情,看見常校長露出了心動的表情,對這場會議的走向大致了解該怎麽站隊。
    人群之中,唯有趙方毅為代表的少數將領主張繼續擴大戰果,向東山獨立師增派援軍。
    “委座,卑職認為現在正是擴大戰果,壯我民眾抗日熱情的大好時機,何不借此大肆宣傳一波,招攬人才,待軍隊休整好後前往東山和獨立師聯合作戰?”
    但很快趙方毅的言論就被一眾人批判的無地自容。
    趙方毅話音未落,會議室內的氣氛瞬間凝固。
    幾位將領麵帶不屑,甚至有人嗤笑出聲。
    一位身材魁梧的將領猛地站起,手指幾乎戳到趙方毅鼻尖:“你這是異想天開!獨立師那點兵力,能和日軍硬碰硬已是奇跡,還增援?我看你是想拿兄弟們的命去填那無底洞吧!”
    說完,他用力一甩手,轉身坐回座位,震得椅子砰砰作響。
    趙方毅臉色鐵青,卻仍試圖爭辯,卻發現自己聲音已被四周的嘲笑和私語淹沒,如同孤舟獨泊於怒海之中。
    趙方毅緊攥著拳頭,指甲幾乎嵌入掌心,疼痛讓他清醒幾分。
    他環顧四周,隻見一張張或冷漠、或嘲諷的臉龐,仿佛無數冰刃,將他心中的熱情切割得支離破碎。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再次開口,但話語剛到嘴邊,就被一陣更猛烈的嘲笑浪潮淹沒。
    會議室內燈光昏黃,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孤獨而渺小,如同寒風中的殘燭,搖曳欲滅。
    他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卻也隻能在這無聲的嘲笑中,默默承受著這一切,心中那份對抗戰勝利的渴望,似乎也在這一刻,變得黯淡無光。
    恍惚間,心中一個念頭一閃而逝,但很快就被他否決。
    私自帶著部隊投奔獨立師,斷然會扣上叛國賊的帽子。
    獨立師和國府的關係本就微妙,自打晉地一戰以來,常校長對獨立師的態度由當初的招攬轉變成了不聞不問。
    但偏偏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獨立師,最爭氣!
    趙方毅腦海中浮現出一幅畫麵:他率部穿越茫茫夜色,悄然接近獨立師的營地。
    月光下,獨立師的戰士們圍坐在篝火旁,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他的部隊與獨立師匯合,兩支隊伍並肩作戰,所向披靡。
    然而,這美好的願景很快就被現實的殘酷擊碎。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被國府通緝,背負“叛國賊”的罵名,親人和戰友因他而遭受牽連。
    畫麵一轉,是獨立師在孤立無援中苦戰,最終因寡不敵眾而覆滅的悲壯場景。趙方毅的心猛地一沉,這個念頭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瞬間湮滅。
    一直不說話的常申凱終於發話了。
    “墨三說的有道理,趙方毅的意見實屬欠考慮,如今我國府軍隊損失慘重,短時間內難以恢複戰前水平,戰略反攻時間恐怕還要再往後稍一稍。”
    “敬之,為何不言?”
    何敬之身形一愣,他盡量讓自己表現的沉穩。
    何敬之說道:“校長,墨三說的有理,但卑職以為趙方毅將軍的建議有可取之處,我們可以借此機會把薑勤塑造成抗日英雄,把獨立師塑造成典範,讓國聯那幫家夥看到我們華國人抗日的決心,從而換來更多的國際援助!”
    常申凱對這個答複十分滿意,倒是下麵的主戰派將領眼神暗淡下來。
    淞滬的時候國聯介入,最終結果怎麽樣?
    鬼子不照樣把淞滬打的稀巴爛,八百將士要不是薑勤出麵解救,現在還在聯軍手中關押著。
    金陵大屠殺一事,國聯除了譴責並沒有對日軍造成實質性的壓力。
    他們的熱血已涼,不由想起當年宦官專政,朝中忠臣皆被奸人所害。
    能明哲保身實屬不易,何談抱負。
    會議室內,一名將領低聲嘟囔,聲音雖輕,卻如針落玉盤般清晰可聞:
    “淞滬之戰,國際聯盟袖手旁觀,任由我們浴血奮戰,最終城破人亡,何等淒涼。
    八百壯士孤軍奮戰,若非薑勤將軍智勇雙全,他們早已成為曆史的塵埃。金陵城內,無辜百姓慘遭屠戮,國際聯盟空有譴責之聲,卻未見實際行動,何其悲哀!”
    他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無奈,雙手緊握成拳,仿佛要將這份無力感生生捏碎。四周將領神色各異,有的沉默不語,有的麵露憤慨,卻都默契地沒有打斷這份壓抑的傾訴,整個會議室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
    “你說什麽?”常申凱震怒,何敬之與陳墨三趕緊遞眼色讓那名將領閉嘴。
    “涼西皮,我這是從大局考慮,華國國力羸弱,靠我們自己如何趕走侵略者,鼠目寸光,不可理喻!你這樣的人是怎麽坐在這裏的,敬之把他給我轟出去!”
    風波結束,會議仍然在繼續。
    但卻和會議的主題相去甚遠,竟然從日軍身上轉移到了皖南方向。
    “未來這支隊伍對我國府統治威脅巨大,我們決不能坐視不管!”
    “皖南作為富饒之地,決不能落入他們的手裏!古人雲:攘外必先安內,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
    “散會!”
    常申凱氣憤地離開會議室,隻留下一眾懵圈的將領。
    放著侵略國土的鬼子不去打,竟然……
    哎,實屬國家之大不幸。
    最終,西南這場針對戰略大反攻的會議以保守派取勝,主戰派將領遭到明裏暗裏的打壓,趙方毅的部隊以兵員冗雜不利於提高戰鬥力為由,被取消了兩個團的建製。
    趙方毅空狠有一腔熱血,卻無處保國!
    ……
    晉地,原城,現在這裏已經是八路軍指揮部所在的位置。
    老總和一眾指揮部裏的參謀在討論東山戰役的戰況。
    “這個小家夥倒是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啊,哈哈哈第一階段結束鬼子怕是要一兩個月才能恢複過來。”
    “老總,這次獨立師的傷亡不小,我有一個意見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