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關羽意外身死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A+A-


    許昌城外的僵持陷入了膠著,而在蜀漢的另一戰場,從漢中出兵的諸葛亮也遭遇了強勁對手司馬懿,戰況同樣陷入了艱難的泥沼。

    諸葛亮率領的蜀軍一路浩浩蕩蕩,本欲憑借卓越的軍事謀略和蜀軍的精銳,迅速突破曹魏防線,直搗長安,與關羽所率大軍形成東西呼應之勢,對曹魏展開致命鉗形攻勢。然而,司馬懿早已洞悉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在險要之地設下重重防線,以逸待勞。

    蜀軍抵達陳倉一帶,便遭遇了司馬懿精心布置的防線。隻見前方壁壘森嚴,魏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嚴陣以待,絲毫沒有給蜀軍留下可乘之機。諸葛亮眉頭緊鎖,深知此次遇到了勁敵。他站在高處,仔細觀察著魏軍的陣營,心中暗自思忖破敵之策。

    為了打破僵局,諸葛亮先是采用了聲東擊西之計。他佯裝派遣一支小股部隊向魏軍防線的東側發起猛烈進攻,鼓聲震天,喊聲動地,試圖吸引魏軍的主力。司馬懿卻不為所動,他透過瞭望孔,冷靜地觀察著蜀軍的一舉一動,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他隻是命令東側的魏軍堅守陣地,不要輕易出擊,而將主力部隊依然牢牢地部署在防線的核心位置。

    見此計不成,諸葛亮又下令製造攻城器械,準備強行攻城。蜀軍工匠們日夜趕工,製造出了攻城塔、投石車等精良裝備。然而,司馬懿早有防備,他在城牆上布置了大量的強弩和投石機,當蜀軍的攻城部隊靠近時,魏軍的弩箭如暴雨般傾瀉而下,投石機拋出的巨石也在蜀軍陣營中炸開,蜀軍頓時陷入混亂,攻城行動再次受挫。

    與此同時,諸葛亮還試圖利用反間計,派人潛入魏軍內部,散布謠言,離間司馬懿與曹魏朝廷的關係。但司馬懿為人謹慎,對內部的管控極為嚴格,諸葛亮的反間計也未能得逞。

    在多次嚐試無果後,蜀軍的士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士兵們長途跋涉,又曆經多次戰鬥,疲憊不堪。諸葛亮深知,這樣下去,蜀軍不僅難以取得進展,還可能陷入危險的境地。於是,他決定調整戰略,采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一邊在前線與魏軍對峙,一邊派人在後方積極籌備糧草和物資,同時加強對士兵的訓練和管理,鼓舞士氣。

    而在許昌城外,關羽、關平與洛川也在密切關注著諸葛亮那邊的戰局。他們深知,此次北伐的成敗,不僅關乎著蜀漢的興衰,更關乎著興複漢室的大業。然而,眼前的許昌城依然固若金湯,盡管他們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試圖困死城中的魏軍,但曹丕和曹仁的堅守超乎想象。

    在一次軍事會議上,關羽麵色凝重地說道:“如今許昌久攻不下,諸葛亮那邊也進展不順,我軍該當如何是好?”關平焦急地說:“父親,要不我們抽調一部分兵力,前往支援丞相?”

    洛川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不可。許昌乃是曹魏的重鎮,若我們輕易撤圍,之前的努力便付諸東流。況且,丞相那邊足智多謀,他必定能找到破敵之策。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繼續堅守,等待時機。”

    日子一天天過去,雙方的對峙仍在持續。許昌城外的戰場上,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息。每一個士兵都清楚,這場戰爭的勝負,將決定著無數人的命運。而在這漫長的等待中,命運的天平,似乎依然在緩緩地搖擺,不知何時才會傾向勝利的一方。

    許昌城外,關羽一如往昔,跨騎赤兔寶馬,身姿凜凜地巡視營地,聲若洪鍾地鼓舞著麾下將士的士氣。然而,命運的陰霾卻在不經意間悄然籠罩。

    一支隱匿於暗處、蓄謀已久的曹軍弩箭,裹挾著死亡的凜冽氣息,如暗夜流星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疾射而來。關羽猝不及防,被這冷箭直直射中要害,魁梧的身軀瞬間從馬背上重重墜下,砸落在塵土飛揚的戰場之上。

    左右親兵見狀,驚恐萬分,心急如焚地縱馬狂奔而來。待他們匆忙將關羽扶起時,隻見殷紅的鮮血早已浸透了他厚重的戰甲,一代威震華夏的名將,生命的燭火正急速搖曳,趨於熄滅。

    此噩耗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瞬間在蜀漢軍中掀起驚濤駭浪。士兵們聽聞關羽遇刺身亡,如遭雷擊,悲痛之情瞬間決堤。整個營地哭聲震天,士氣仿若被狂風吹襲的殘燭,急劇下降,岌岌可危。關平懷抱父親漸漸冰冷的遺體,淚如泉湧,聲嘶力竭地怒吼著,恨不得即刻率領大軍,踏平許昌城,為父報仇雪恨。

    就在這千鈞一發、軍心大亂的危急時刻,洛川挺身而出,神色凝重卻又鎮定自若,他深知此刻稍有差池,蜀漢大軍不僅數月來的心血將付諸東流,更有可能遭受曹軍的瘋狂反撲,落得全軍覆沒的悲慘下場。洛川強抑內心的悲痛,腦海中如高速運轉的精密儀器,飛速思索應對之策。電光火石間,一條險象環生卻又蘊含生機的計謀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洛川當機立斷,緊急召集諸位將領。營帳之中,眾人麵色悲戚,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措。洛川環顧四周,沉聲道:“關羽將軍不幸罹難,此乃我軍至暗時刻,但此刻若亂了陣腳,正中曹軍下懷。吾殫精竭慮,有一計,或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眾人聽聞,紛紛將目光投向洛川,眼中既有深深的悲痛,又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苗。

    洛川看向關平,緩聲說道:“關平將軍,你身形與令尊頗為相似,從這一刻起,你需披上將軍戰甲,手持青龍偃月刀,騎上赤兔馬,率精銳部隊於營前叫陣。曹軍見關羽將軍‘安然無恙’,必定以為之前刺殺有誤。以其急於打破圍困僵局的心態,定會貿然出城迎戰。而我軍則提前在四周設下重重埋伏,待曹軍進入包圍圈,便如甕中捉鱉,一舉將其殲滅。”關平緊咬下唇,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重重地點頭,擲地有聲道:“願聽先生安排,定要為父報仇!”

    於是,關平在洛川的精心布置下,身披關羽那染血的戰甲,手持威風凜凜的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嘶鳴不已,帶領著一隊精挑細選的精銳士兵,氣勢洶洶地來到曹軍城前。他劍眉倒豎,怒目圓睜,大聲叫罵挑戰,其神態與關羽生前一般無二。城樓上的曹軍士兵乍見“關羽”現身,頓時驚愕不已,交頭接耳間,趕忙將這驚人消息層層上報,告知曹丕與曹仁。

    曹仁聽聞,心中頓生疑慮,親自快步登上城樓,舉目遠眺。隻見“關羽”威風凜凜地屹立於陣前,破口大罵,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與往日那個讓曹軍聞風喪膽的關羽毫無二致。曹仁眉頭緊鎖,暗自思忖,之前派去刺殺之人信誓旦旦稱已得手,如今看來,莫非是情報有誤?加之曹軍被困許昌城多日,物資漸乏,士氣低迷,正急需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重振軍心。權衡再三,曹仁咬咬牙,決意出城迎戰。

    隨著“嘎吱嘎吱”的沉重聲響,許昌城門緩緩打開,曹軍如洶湧而出的潮水,呐喊著衝向蜀漢軍。關平見曹軍出城,心中悲憤交加,佯裝怒不可遏,揮舞著大刀,一馬當先地衝向曹軍。刹那間,雙方短兵相接,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血腥之氣彌漫開來。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難解難分之際,洛川穩坐中軍帳,密切注視著戰局的每一絲變化。見時機成熟,他果斷下令,早已埋伏在兩側的蜀漢伏兵如猛虎出山般傾巢殺出。一時間,曹軍陷入了前後夾擊的絕境,陣型大亂。此時,關平也不再有所保留,施展出渾身解數,手中長刀上下翻飛,恰似蛟龍出海,所到之處,曹軍士兵紛紛慘叫著倒下。曹軍這才驚覺中計,惶恐之意迅速蔓延,但一切都已為時過晚。在蜀漢軍如狂風暴雨般的猛烈攻擊下,曹軍士兵驚恐萬分,開始四處抱頭鼠竄。

    曹仁見局勢徹底失控,大勢已去,心急如焚,想要率軍撤回城中,但退路早已被蜀漢軍牢牢截斷。在一番拚死拚活的掙紮後,曹軍大敗虧輸,傷亡慘重。曹仁無奈之下,隻能帶著寥寥無幾的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朝著其他方向倉皇逃竄。

    經此一役,許昌城外的局勢發生了驚天逆轉。洛川憑借著過人的智謀與果敢的決斷,力挽狂瀾,主持大局,帶領蜀漢軍成功穩住軍心,並給予曹軍致命一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