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電磁引導術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A+A-


    ……
    吳文將孫思邈贈與他的《玄元丹功》再次取出,認真地翻看起來。
    這本書自從到他手上以來,他已經不止研讀了一遍。
    其內容極其深奧複雜。
    剛開始的時候,書本上的文字,表麵上是在講述一種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在體內凝練結丹的修煉方法。
    吳文結合自己的理解,認為內丹術是一種對氣場的修行方式,通過和諧、節奏、共振、調頻等方式,指導自身調整體內的各種能量,使它們相互作用,從而逐漸增強個人的能量場。
    現在,吳文對《玄元丹功》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玄元丹功把人身體比作“爐鼎”,把人體內循環運行的經絡比作內丹修煉的通道。在人為的控製下,將精氣經過周身循環的修煉,使精、氣、神凝為“聖胎”。
    這不就是在塑造一種環境嗎?
    把人體當成“丹”來煉,然後引導自身發生改變。
    這其實就是一種人為幹預的方式,促進身體的演化。
    論環境對一個生命體的影響有多大?
    它能夠讓魚從水裏上岸,長出雙腳奔跑。
    它能讓蟲從地裏鑽出,長出翅膀飛上天。
    道德經曰:“虛其心,實其腹”,“專氣致柔,能歸嬰兒乎”……
    人體如果想要回歸嬰兒階段的先天狀態,就要先為其塑造母胎時候的環境。
    人體若是能夠返回到母胎的狀態,那對應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
    就像是毛毛蟲一樣,出生的時候是個卵,破卵而出是一隻蟲。
    結繭的時候,如同返回到卵時期一樣,重新塑造自己的生命結構,長出翅膀,化卵為蝶。
    這已經不是身體的進化了,而是遷躍。
    想到此,吳文腦海中就不由的浮現出“羽化飛升”四個字。
    要是人也能夠像毛毛蟲一樣,返回到先天胎體狀態。
    那麽也就能夠重塑身體,實現生命躍遷,升華登仙!
    當然,這些都是最理想的狀態,吳文還不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種程度。
    但如今,他已經可以用電磁場進行修行。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引導術。
    吳文的修行之法,是結合電磁場理論,加上收集到的各種數據,運用矢量操控的方式進行引導。
    所以,他現在修煉之法,可以稱之為:電磁引導術。
    而《玄元丹功》的引導術,就複雜多了。
    雖然《玄元丹功》書中的內容並未明確闡述。
    但吳文通過仔細歸納總結,不難發現,其引導術乃是一個大融合的體係。
    它觸及到了人體內的方方麵麵,無論是生理機能還是精神層麵,全都包含在內。
    其中,有些部分的描述極為隱晦,讓吳文都感到有些難以捉摸,不能領悟其深意。
    還有些內容,初看之下,就像是臆想。
    但當他運用理論邏輯,從側麵角度進行推演時,卻發現這些描述竟然蘊含著真實的道理。
    這就很耐人尋味!
    總之,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個字:氣!
    因此,吳文將其引導術命名為:煉氣術!
    —
    這日。
    吳文如往常一般,前往太醫署當值。
    剛坐到座位上,周太醫便急促地跑了過來。
    “發生什麽事了?”吳文抬頭,好奇地問道。
    “吳縣子,明日陛下要去仁智宮,所以太醫署除了部分人留下值守以外,其他人都要隨陛下前往仁智宮。”周太醫微笑著解釋道。
    仁智宮,坐落在長安城以北的宜君縣境內,名義上是李淵為表彰秦王李世民的赫赫功績,特意為他修建的行宮。
    “所以,明天我也要隨陛下前往仁智宮?”吳文問道。
    周太醫點點頭,確認道:“嗯!吳縣子,你今天就準備起來吧,因為此次去往仁智宮,我們至少要過兩三個月才能再回長安城。”
    吳文拱手感謝道:“勞煩告知!”
    周太醫笑著回禮,謙遜地說:“吳縣子太客氣了,這都是下屬應該做的。”
    說完,他便轉身離開。
    “兩三個月啊!”吳文輕聲感歎。
    對於仁智宮,他是一點都不想去,因為這無疑是打亂了他的生活節奏。
    要不告病稱假不去?這個想法剛一出,吳文就將這拙劣的理由給否定。
    “算了,去就去吧,無非是來回路上會麻煩一點,到了地方,一切還是照常。”
    吳文起身離開,他要回家收拾一下東西,準備明日出發。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間就到了第二天。
    清晨。
    吳文早早穿戴整齊後,便帶上東西,前往太醫署集合。
    當他到達時,發現其他太醫們也已經陸續到來,眾人都在忙碌地做著出發前的最後準備。
    “吳縣子!”周太醫和劉太醫兩人見到吳文前來,便上前問好。
    但在看到吳文居然帶來了七個大木箱子時,一時好奇地問道:“吳縣子,你的行囊怎麽這麽多?若是些不緊要的東西,其實不必帶,在仁智宮那,一切都準備得比較齊全。”
    吳文微微一笑,並沒有過多的解釋。
    隨後,眾人又來到城門口等待。
    不久,皇帝李淵的禦駕到來。
    吳文觀察發現,除了太子李建成以外,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也在禦駕之中。
    隨著一陣響亮的號角聲,李淵的禦駕緩緩啟動,眾人隨即跟上,形成一支龐大的隊伍。
    吳文騎在馬上,隨著隊伍緩緩前行。
    雖然仁智宮離長安城並不遠,但由於隊伍龐大,行進速度緩慢,所以直到傍晚時分才到達。
    到達仁智宮後。
    吳文和其他太醫們被引領到為他們準備的住所。
    那是一排整潔的廂房,環境清幽。
    吳文簡單整理下自己的行囊,便走出房間,四處走走,熟悉一下環境。
    仁智宮乃是剛剛建成,風格典雅莊重,宮內的花木扶疏,池水清澈,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確實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熟悉得差不多了。
    吳文便又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布置起來。
    打開帶來的那七口大木箱中的六口,裏麵放著的不是其他東西,正是他修煉時所用的靜電裝置。
    吳文先是對著房間內的布置進行重新歸置,騰出一片空間,將靜電裝置布置在這裏。
    然後準備好修煉完後補充能量所用的糖水,便開始修煉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