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真實之眼:窺探生命結構
字數:5057 加入書籤
……
解決掉麻煩。
至元師祖直接登上天柱峰。
吳文等人緊隨其後。
常人難以攀爬的絕壁,他們卻如履平地。
當來到峰頂時,這裏是一個巨大的平台。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
吳文定睛一看,
發現這座宮殿之所以在夕陽的餘暉下閃閃發光,是因為整座宮殿都是由黃銅打造而成。
從其外觀形狀和風格來看,這座宮殿肯定不是近些年才存在的。
但它看起來卻如此嶄新,如同一直備受拋光打磨、細心保養一樣。
對於這種異常現象,吳文稍微思索了一下,便知曉了其中的玄妙之處。
雷火煉殿!
金殿屹立峰巔,是一個龐大的金屬導體。
山中的氣候天氣多變,雷雨時常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金殿就如同時常接受雷電的衝刷一樣,所以看上去沒有多少歲月留下的痕跡,依舊熠熠生輝。
來到金殿前。
至元師祖單手就推開了沉重的殿門。
氣流灌入。
霎時間,殿內便傳出清脆悅耳、劈裏啪啦作響的鈴聲,宛如一首交響曲,不斷回蕩。
幾人前後步入金殿內。
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八根支撐整個金殿的碩大金柱。
它們以八卦的八個方位排列,在殿中央圍出一個八角形空間。
在這八角形的地麵上,銘刻著一個奇怪的圖紋。
那是三隻兔子圍繞著一個中心圓排列。
奇特的是,由於它們這種排列形狀,呈現出三隻兔子共用三隻耳朵的視覺效果。
而在它們外圈,則是一朵盛開的蓮花,緩緩向外展開。
“三兔共耳!”
吳文口中不禁輕聲低語。
這個蘊含玄妙的圖紋,在當年探索“多頻共振”的時候,他就曾參悟過。
他一直以為這種圖紋隻有北方才有,沒想到在這極難抵達之地也會再次看到。
順著八根金柱抬頭往上看,金殿的房頂上,銅瓦依次往上遞增,如同魚鱗一般。
吳文仔細觀察,才發現不僅是房頂上如此,就連周圍的牆壁上,全都鱗次櫛比、有序地貼著大小相等的銅片。
這也是為什麽他們在開門的時候,沒看見金殿何處懸掛鈴鐺,卻能夠聽到鈴聲作響的原因。
環繞四周。
觀察完整個金殿內的布置結構。
吳文發現這個金殿就是這麽簡單,並沒有其他任何複雜的東西。
因此,這怎麽看都不像是一個祭祀祭壇之處。
—
“原來如此!”
“時間沒到,我們先出去!”
這時,探索明了的至元師祖突然發話,讓眾人離開金殿。
抱著疑惑,吳文跟隨師祖退出殿內,然後立馬上前詢問道:
“師祖,您剛才所說的時間沒到是什麽意思?”
至元師祖微笑著解釋道:“這座金殿就是萬神教用來舉行祭祀的祭壇,也是能夠進入趙拓那偽仙境的通道所在。
隻不過,想要運用它,需要等待適合的時機才行。”
“什麽是適合的時機?”吳文追問。
“風雷交加之時!”
至元師祖隻是簡單地說了一句,然後便不再言語,來到一旁,找了個幹淨的地方坐下,靜靜地等待起來。
風雷交加!吳文回想師祖所說,再聯係上剛才自己觀摩的金殿,頓時心領神會,知曉了這個時機是什麽。
而後,他也找了個地方坐下,靜靜地等待。
—
在這期間。
吳文拿出“鎖山甲”的枝幹,繼續研究起來。
之前,他隻是探明了鎖山甲所擁有的特殊能力。
現在,他要探明它是如何擁有這種特殊能力的。
將枝幹用雙掌抱住,放在胸口位置,閉上眼睛,運用自己的電磁場,開始掃描觀察它的微觀結構。
這是吳文自開創“數衍觀天眼”以來。
為了從推衍的虛擬數形觀察,轉到真實實物觀察,而開發出來的新能力:顯微眼。
直白來說,其功能類似電子顯微鏡。
顯微鏡,是一種用於觀察微觀世界的儀器。
主要分為兩種: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透鏡成像原理放大微小物體的儀器。
而電子顯微鏡,是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其利用電子束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各種信號來成像,能更深入觀察微觀世界的儀器。
普通的光學顯微鏡,是通過可見光照射物體,物體反射或透射的光,經過物鏡和目鏡等光學係統聚焦形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
而電子顯微鏡,則是利用電子束來代替可見光。
電子束,在高壓電磁場下加速並聚焦。
電子在加速後波長極短,隻有納米單位的千分之一左右
其分辨率,比可見光足足提升了十萬倍。
當然。
以吳文如今的能力,自然不能真正做到像電子顯微鏡一樣,直接觀測到物質的納米級別微觀結構。
但他的“顯微眼”。
在他的能力加持下,已經超出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水平。
能夠讓他清楚地觀測到微米單位下植物細胞的結構。
隻見吳文運轉電磁場。
枝幹內部的微觀結構開始以一種與電磁波對應的方式,與他的感知相連。
吳文的意識逐漸沉浸在這微觀世界之中。
他“看”到了枝幹細胞內複雜的纖維結構,這些纖維相互交織、支撐,宛如一張巨大而精密的網。
細胞壁上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繪製的神秘圖案。
因此,吳文直接觀測到了鎖山甲那奇特的生命構造。
同時,他也逐漸知曉了鎖山甲那“光合固碳數據轉化體係”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是光合陣列。
鎖山甲的葉片中的葉綠體,就如同精密的芯片組。
其表層覆蓋著一層類似石墨烯的結構,這種結構具有極高的光子捕獲效率,能夠將光子捕獲效率提升至九成以上。
每一片葉子都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運算單元。
在光線的照耀下,通過光合作用將 CO轉化為 CHO(葡萄糖)。
在這個過程中,會觸發碳原子核外電子的躍遷,從而產生比特脈衝流。
這些比特脈衝流如同靈動的信使,被導入鎖山甲背部展開的光子晶格葉片。
這光子晶格葉片就如同鎖山甲的生物計算機,其內部有著複雜而有序的結構,能夠形成每秒進行十的二十次方,浮點運算的實時算力池。
然後,鎖山甲所有的枝葉通過其特殊的生物連接方式,形成一個分布式算力網絡。
鎖山甲展開枝葉,構建起一片覆蓋範圍。
在這片範圍內,它能夠高效地進行碳捕捉,將周圍的二氧化碳源源不斷地轉化為自身所需的能量和物質。
最終,形成了一個局域的雲計算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