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這小子真牛逼!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李億一句互聯網就是要急,算是說道餘滿倉的心坎裏麵去了。
    但凡是做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前期一步都不能落下,否則就是為別人做嫁衣。
    很多互聯網相關的創業,餘滿倉看一眼對方的PPT,沒有寫出每個階段要做什麽,沒有規劃每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費用,他絕對不會投的。
    當然,規劃的過於細致,節奏拖的太長,他也不會投。
    玩互聯網,要麽就一鼓作氣做大,要麽就一鼓作氣做熱鬧,讓人來接盤。
    餘滿倉問道:“你準備用幾個月的時間,把7186頻道做到一萬人氣?我指的是穩定一萬人氣,而不是你抽獎時候的人氣。”
    李億沒有著急說時間,而是從頭分析了一下7186頻道當前的情況。
    “頻道當前的弊端是沒辦法擴大流量池,逐漸在走向小眾圈子,永遠是那麽幾千人在自嗨。”
    “從現在不抽獎的時候,整個頻道人數最多一千,少則兩三百就能看出來,我們還沒有做出真正核心的東西。”
    “真正的核心,是情緒價值,而情緒價值的來源是多樣性的。”
    “比如有高手直播打穿越火線,會有人圍觀。”
    “不過這些依舊小眾,既然有電腦,大家寧願選擇自己去玩,除非玩累了,才會想著去看看直播,或者自己太菜,想要去學習學習技術。”
    “像2080,520這樣的頻道,大都以歌手為主,憑借著每個歌手自己經營的粉絲圈,把整個頻道的人氣抬了上去。”
    “咱們想要正兒八經的人氣破萬,必須要掌握足夠多的資源,掌握足夠多的私域流量,共同作用下,把頻道人氣推高。”
    餘滿倉想了一會,問道:“你的意思是,你可以做私域流量,那麽私域流量屬於誰呢?屬於公司?”
    “當然可以屬於公司。”
    餘滿倉既然問的那麽直白,李億也就直說了。
    又過了一分鍾左右,餘滿倉問道:“說說計劃,我覺得可行的話,就把頻道所有權放在公司。”
    隻要頻道所有權在公司,那麽即便出問題了,李億他們也能把頻道賣了,首先彌補他們的損失。
    每個月五萬塊,李億覺得不算少,畢竟後續又不讓自己出錢,加上他還有別的副業。
    李億:“我準備了PPT,餘總要看看嗎?”
    餘滿倉:“……”
    這小子為什麽非要整這麽專業啊。
    雖然對於別的項目來說,有一個完整的企劃案是最基礎的。
    可這是互聯網,玩流量,玩套路,加上李億隻是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
    莫名有種違和感。
    “走吧,我這邊有一個多媒體房間。”
    餘滿倉帶著李億去了房間後,就開始聽李億畫的大餅。
    李億首先講解了抽獎的意義,抽獎這個東西,既然決定抽了,最好就別設置門檻,或者極低的門檻,這樣大家才願意參與進來。
    這句話對餘滿倉來說,有些醍醐灌頂的效果。
    難怪他在遊戲戰隊裏麵花了不少錢,一直做不起來流量。
    他把獎勵的門檻設置太高了,絕大部分人壓根就沒參與的資格。
    如果雙色球是一百塊錢一注,那麽估計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玩了。
    哪怕總獎金池也翻一百倍。
    在餘滿倉以前地想法中,獎金就應該給強者,這樣就能維護住整個公司的實力。
    玩戰隊也一樣,把高手留下來,戰隊的實力就會一直很強。
    李億接下來又講到了賣貨的環節。
    當前適合賣的產品,確實就這麽一種,別的比如小零食之類的,很難有什麽利潤不說,也不會創造多少訂單。
    可即便隻有一種產品,也能深入優化。
    比如兩個月後,這一批產品的潛在客戶消耗幹淨了,就可以讓廠家推出新的款式,在斐濟杯上麵增加更多的功能。
    比如溫度,比如改裝模塊。
    改裝模塊,可以就是一個內存卡,讓用戶把一些音頻放進去,在使用斐濟杯的時候,能夠觸發裏麵的音頻內容。
    這樣做,用戶的體驗感更強,當然……也可以更貴。
    反正他們自己是不會做音頻的,那屬於傳播淫穢物品,用戶自己開發就完全沒問題了。
    甚至因為這個模塊,可以誕生出一個小眾圈子,形成一種文化。
    這樣一來,品牌力都能提升不少。
    即便再過一段時間新鮮感又沒了,他們依舊可以深度優化。
    比如改變斐濟杯的形狀,誰規定斐濟杯就已經是杯子形狀的?可以是人體下半身倒模,也可以是更適合吸附在牆上,地板上的模樣,擺脫對雙手的束縛。
    即便隻有一款產品能作為利潤點,李億也能把這款產品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哪怕韭菜數量有限,但通過優化產品,可以達到反複收割的地步。
    餘滿倉聽完之後,不說話了。
    最後,李億則是聊到了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就是從一些別的互聯網平台,往自家的頻道引流。
    相較於YY語音這款小眾平台,市麵上的大眾平台很多。
    比如QQ,比如微博。
    今年可是被稱之為微博元年,整個微博數據大爆發,熱度碾壓一眾平台。
    當然,此時的貼吧依舊火熱。
    這些平台的流量是極其恐怖的。
    如何把公共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在李億看來,就兩個字。
    擦邊!
    擦邊是永恒不變的屬性,即便再過十幾年,依舊是市場吸引流量的主要手段。
    如何擦邊,如何讓擦邊被更多人知道,如何建立矩陣賬號等等……
    前前後後,李億足足講了一個半小時。
    餘滿倉聽迷糊了。
    最後就是關於直播……
    從直播間的布局,到主播話術,人設的培養。
    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給主播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簽。
    可以是學霸,可以是受氣包,可以是涉世未深的單純小姑娘,也可以是普遍認為比較厲害的大學老師,醫生。
    每一個標簽,都要嚴格篩選,堅決執行……
    餘滿倉想到了自己女兒,他就是趕上了時代紅利,賺了一些錢,實際上社會名望差的很遠。
    所以他十幾年前就開始培養自己女兒,他沒有培養餘婧走藝術行業,他覺得藝術行業並不能給他帶來實質性的好處。
    遠遠不如體育行業好。
    他花費巨資,把餘婧培養成為了一位體操運動員,並且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
    隻是後麵因為種種原因,餘婧沒辦法繼續從事職業運動員這個行業了。
    李億說的,都是他在做的事情,可他之前從來就沒想過這玩意竟然是一個體係。
    媽的,李億這小子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