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字數:4853 加入書籤
感謝霜落楓林醉投了2張月票。)
一日後,李十月收到了嚴九娘的回信。
信很長。
嚴九娘首先詳細回複了江南的情況。
【......十月你所慮極是,江南確已顯亂象。
非止糧價,布帛、藥材乃至鐵器,價格皆一路攀升。
京都運河沿線頗不平靜,匪患漸起。
各地豪強似有蓄奴擴護院之舉,官府力有未逮。
天象仍示大旱之兆,明年恐有饑饉之危。
‘永寧’之事......】
接著,嚴九娘在信中爽快的答應了李十月的請求。
【......欲借船剿寇,壯哉!
吾雖商賈,亦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之理。
除必要維持沿岸短途貨運之小船,吾手中大小海船共計一十八艘,皆可租借予你!
船上好手亦可隨船聽用,彼等皆熟稔海況,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望十月善用之,揚我漢家威名於海上,亦保我船隊周全。
租金就依你所言,海鹽......】
信的末尾,嚴九娘再次鄭重提醒——【亂世將至,糧食乃命脈。
十月在建安,當不惜一切代價,多儲糧,練精兵,握緊手中刀,方有立身之本!】
看完信,李十月她心中一定,隨即湧起萬丈豪情。
十八艘海船!
加上鎮軍現有的兩艘,回頭她再找建安城中的那幾個大戶借他個十艘八艘的,短時間內就能組建起一支超過三十艘船的船隊!
雖然核心戰力仍是她從係統中交易得來的三艘“破浪”,但這三十餘艘海船的運載力和威懾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孫小六!陳勇”李十月朗聲下令。
“末將在!”孫小六和陳勇應聲而入。
“嚴家的船隊不日即將抵達建安。
傳令下去:全軍加緊操練!尤其是士兵的水性、弓弩準頭和接舷戰!
對外繼續招募熟悉海況的漁民作為向導和水手,一旦入選,先往下發五兩銀子!”
說到這兒,李十月低頭看著巨大的海圖,就又抬起頭來看向了孫小六:“小六,你負責接收嚴家船隊,妥善安置遂川而來的好手;
並將這些船隻編入我軍序列,進行必要的檢修和戰備改裝!”
“陳勇,你從玄甲軍和鎮軍中再次遴選一些精通水性、膽大心細之輩,優先配備到新到的福船上,組成突擊先鋒!
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戰鬥力!”
“是!”兩人領命,眼中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們知道,李十月這是要有大動作了!
整個建安軍港如同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在李十月的命令之下,開始高速的運轉起來。
李十月派人去給建安城中的那十一家大賈說要借船的事兒,當場沒有一個人說“不”。
畢竟,在蔡華死後,第一個想要跑路的周德庸,那可是連自家後門都沒走得出,就直接被孫小六給按住了。
現在,不是他們這些大賈能說“不”的時候,他們隻能乖乖聽話。
同時,李十月所出的“曬鹽法”,當真是在海邊曬出了一倉房又一倉房的潔白海鹽。
甚至,第一批賣給嚴九娘的海鹽就都已經到賬了。
商賈所圖不過就是銀子罷了。
李十月手裏有兵,膽子大,還能帶著他們掙銀子;
同時,隻要乖乖聽李十月的話,就不會死;
隻要不挑釁李十月,那就能活!
不僅能活,還能好好的活!
所以,眾大賈這船借得就很是利索。
並且,像李瑜那般看好李十月的大賈,“暗地裏”竟是又往刺史府裏頭送了成箱的銀子來!
等坐在家裏頭唉聲歎氣的周德庸得知了這個消息後,他氣得一巴掌就拍在了一旁的高幾上,震得高幾上的茶碗叮當作響。
周德庸他胸口起伏,過了半晌才喘勻了胸中的這口氣。
他咬牙切齒的罵道:“李瑜這個老滑頭!
慣會見風使舵,阿諛奉承!
先前蔡華得勢時便湊得近,如今見那女羅刹勢大,竟是又上趕著去送銀子!
真真是把我建安商賈的臉麵都給丟盡了!”
周德庸他嘴上罵得凶狠,可他臉上卻盡是焦躁與無奈。
在書房裏來回踱步了幾圈,在心裏頭就想了又想,最後,周德庸他停下腳步,長歎一聲出來。
形勢比人強啊!
蔡華的頭顱現在還掛在鎮軍門口示眾呢,黃萬昌更是連一家三十幾口的命都填了進去。
更別說之前那個挑釁李十月的趙良富,當天就沒了命了。
李十月她手握兵權,行事狠辣果決;
偏偏又弄出了那勞什子“曬鹽法”,捏住了所有人的錢袋子;
更有鎮北王的支持......如今這建安,早已不是他們這些地頭蛇能左右的了。
“罷了,罷了!”
周德庸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又頹然的坐回椅中,對垂手侍立一旁的管家無力的揮了揮手,“去,開我的私庫,清點......清點現銀,也裝兩箱去......
不,裝三箱!
要快!趁著天色暗下來,趕緊給我抬到刺史府去!”
管家一愣,遲疑道:“郞主,咱們之前不是已經......”
“你懂什麽!”
周德庸煩躁的打斷管家的話,“李瑜送了,王家、張家那幾家肯定也少不了!
咱們若是不送,或者送得少了,在那女羅刹眼裏成了什麽?
豈不是讓她以為我周家對她不滿?
她如今正缺錢缺得眼紅,怕不是就正好拿我周家立威去了!
我周家偌大的家業,難道要毀在這點子銀錢上?”
周德庸他越說越覺得是這麽回事,語氣也變得急促起來:“快去!
再備一份禮單,言辭上要恭謹,就說......就說我周德庸感念李將軍為建安百姓剿匪禦寇之辛勞,特獻上些許家資,聊助軍資,以表拳拳之心!”
管家見周德庸心意已決,不敢再多言,連忙躬身退下安排去了。
書房內重歸寂靜,周德庸他獨自一人望著窗外漸沉的夕陽,臉上神色複雜。
他固然是怕,他當然不想白白出銀子,他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一切不過就是為了周家罷了。
但周德庸他靜下心來細想,李十月自來到建安之後,雖手段酷烈,掃清了黃萬昌、蔡華這等勾結倭寇、販賣良人的貪官;
但李十月她所做的樁樁件件卻都是為了這建安一地。
如今,港口日漸繁忙,漁民敢放心出海,鹽田白花花的產出,換回數不清的銀錢......
更重要的是,那對馬島上的京觀一立,倭寇確實許久不敢近岸劫掠了。
他周家的商船,這段日子以來跑的也安穩了許多。
“這錢......她若是真能用來養兵,多殺幾個倭寇,讓這海路徹底太平......”
周德庸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竟生出幾分複雜的期待來,“或許......這銀子,也不算白花。”
周德庸他在心裏想著——至少,這銀子比喂給蔡華那個隻知貪墨盤剝的蠢貨要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