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眼花繚亂的變動

字數:5024   加入書籤

A+A-


    “這個詞怎麽說呢?”廉明宇略作斟酌,終定義為“詆毀”二字。
    詆毀可是個貶義詞,表明吳淑雲在與組織部門談話時,占用大篇幅說了很多畢太彰的不是之處。
    這點,和厲元朗態度截然相反。
    果然是一次大考。
    考驗的不僅僅眾人對畢太彰的態度問題,還剖析人性的最深處。
    好在厲元朗如實贅述,沒有針對畢太彰的不當言論。
    正如他之前所說那樣,目前態勢下,寧平省需要畢太彰留下,全省上下也需要有他坐鎮。
    這是厲元朗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上考量,絕沒有摻雜一星半點的個人感情。
    縱使沈放不提醒,厲元朗也會遵循初衷。
    在和廉明宇通話結束不到十天,一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動迅速展開。
    擔任碧之省委書記兩年多的王占宏,北上京城,出任京城市委書記。
    這個位置,還要兼任衛戍區黨委第一書記,足以看出其重要性。
    那可是部隊方麵的決策機關,受於水華直接管理。
    厲元朗知道,李觀華、魏勳乃是嶽父看中的人。
    尤其魏勳,作為南麵軍區司令,寧平省出現的武器埋藏事件,厲元朗還為他捏了一把汗。
    私下裏通話時候,專門做了提醒。
    終究結果不錯,沒受到影響不說,還提了級別身份。
    至於其他崗位,有些難以置信,有些順理成章。
    這一層級調動結束沒多久,各省部正職也開始了密集調整。
    吳淑雲調離寧平省,遠赴京城。
    職位和廉明宇所言相同,提前退居二線。
    而廉明宇也離開泯中,到京城團委擔任第一書記。
    四十三歲的他,出任這一職務正當合適。
    隻要曆練幾年,加之他有主政省府的履曆,下一步外放,肯定會擔任一省書記。
    還有一個令人意外的調整。
    東河省委書記蔣兆俊,此番離開東河,遠赴碧之省,接替王占宏出任碧之省委書記。
    東河省長龔玉尚順勢接替蔣兆俊,成為新任省委書記。
    王銘宏在東河的兩員幹將,全都獲得提升。
    可以這樣說,王家在此次調整中,收獲頗豐。
    然而,廖士雍擔任寧平省委副書記的消息一經發布,還是驚掉很多人的下巴。
    廖士雍何許人也?
    原京城組織部組織局局長,就是那位長了一雙笑眼,負責和厲元朗談話的廖局長。
    寧平省是厲元朗最為關注的地方。
    邢敏飛如願以償,出任寧平省委常委、呂嶽市委書記。
    新任省委秘書長趙國範,是從外地調來。
    查看他的履曆就會發現,趙國範和畢太彰十多年前,曾有過工作交集。
    畢太彰擔任縣長時,趙國範是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別看隻有短短一句話,卻蘊含豐富信息。
    足以猜測出,趙國範極有可能是畢太彰要過來的。
    這樣一看,畢太彰人脈資源並不差,不僅躲過信任危機,還能調來老部下,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這就奇怪了,先前他一副頹廢相都是演的?
    厲元朗仔細分析,覺得半真半假的可能性最大。
    當時情況下,的確對畢太彰十分不利。
    要是他一副不以為然的做派,勢必刺激上麵,不演點苦情戲,實在說不過去。
    估計就是他的苦情戲,加上有人背後說了話,才會讓他保住現有位置,還給自己爭取到一個得力幫手的名額。
    說完寧平省,厲元朗曾經工作過的安江省,也有大變動。
    別的不提,他的老部下、老朋友張全龍,擔任德平市委書記僅一年,這次也出現在名單中。
    即將出任安江省委常委、省會海新市委書記。
    從正廳到副省,張全龍這一步邁得有點大。
    和厲元朗一個級別了。
    消息傳來,張全龍第一時間給厲元朗打去電話。
    說了很多感謝的話。
    沒有厲元朗幫助,張全龍這一步根本難以跨越。
    其實算起來,厲元朗一路走來,誌同道合的朋友不少,可真正到達副省級的,隻有張全龍一個人。
    其他人,要麽資曆不夠,要麽能力不足以勝任。
    有一個人,倒是可以考慮,那就是金勝。
    她人也不錯,各方麵條件都夠。
    厲元朗也想過幫這位老學長一把,可在與金勝打交道時,厲元朗明顯發現,金勝心裏始終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
    最早在甘平縣的時候,無論厲元朗擔任縣政府辦主任,還是水明鄉黨委書記、鄉長,再到後來的副縣長,金勝都高他一頭。
    現如今,厲元朗成為副省級大員,金勝還是市委書記,厲元朗的風頭明顯蓋過他。
    金勝難免心裏不舒服,有時和厲元朗通話中,或多或少讓人感覺得到。
    厲元朗不是不幫,實在是金勝不肯抹下麵子找他。
    不找,厲元朗怎能知道金勝心裏打算?
    這點,張全龍就好很多。
    反正他與厲元朗不存在這種情況,在他心目中,厲元朗就是他的老領導、老上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向厲元朗表示感謝的不止有張全龍一個人。
    邢敏飛也在其中。
    在與厲元朗把酒言歡之時,邢敏飛借著酒勁發起牢騷。
    認為厲元朗沒有得到晉升,不公平。
    “敏飛,不要這樣說,上麵自然有上麵的考慮,不是你我能夠想得到,看得遠的。”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邢敏飛和張全龍在這次人事大調整當中,雙雙得償所願,厲元朗還能要求什麽。
    何況,廉明宇都要退而求其次,厲元朗要是上一個台階,就顯得吃相太難看。
    萬事都講究個平衡。
    這些話,隻有他和妻子通話時才能說。
    白晴問厲元朗:“你身邊的人都提了,你自己卻原地未動,是不是想不通?”
    厲元朗平靜說道:“沒什麽想不通的,我資曆尚淺,才來寧平一年,時機不到,我還需要繼續沉澱。”
    “老公,你果然比以前成熟不少,看問題也有很大提升。這麽說吧,你現在若是提到正省,那麽很有可能止步於此。”
    “反之,繼續在你的省委副書記任上工作,能夠讓人看出你的大度和胸懷,這可比當省長強百倍。”
    “上次組織部去寧平談話,你的表現能達九十分,最大優點在於,你實話實說,沒有對你們畢書記落井下石,博得上麵好感。”
    厲元朗表態道:“的確是這樣,吳淑雲不就是個明顯例子嗎。”
    白晴繼續說:“該給的,人家都給了,我們不能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我們要知足。”
    “老公,你在寧平工作一年,表現不錯,做出重大貢獻,我們知道,別人也知道。好飯不怕晚,好事不怕慢,做你該做的事,總有你出頭之日的這一天。”
    他們又談到嶽父情況,一晃,他去海州療養有些日子。
    吹著海風,享受熱帶氣候,對嶽父身體恢複有明顯幫助。
    隻是停了藥物,嶽父的小腦萎縮症狀又反複出現。
    白晴上一次去看他,嶽父還是不認人。
    嶽父的健康,已經成為夫妻二人的心頭病了。
    喜歡正義的使命請大家收藏:正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