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人事大變動(中)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A+A-


    郭先倫竟然不接電話!
    這可不是什麽好征兆。
    萬世銘緊張得滿頭冒汗,盡管酒店房間內開足冷氣。
    他惴惴不安,在地毯上來回走著,卻不能再打第二遍。
    坐下來,從煙盒裏抽出一支香煙叼在嘴邊,沒有點燃。
    一把拿下來,扔在一邊,嚐試著聯係郭先倫秘書王曉。
    好在王曉挺給他麵子,接聽倒是很快,可語氣卻以太忙,不便說話為由,直接掛斷。
    怎麽回事?
    難道……
    混了這麽久,萬世銘在省城自然也有其他關係。
    省委辦公廳雲光正副主任就是其中之一。
    省委副秘書長和省委辦公廳副主任都是辦公廳的領導,二者卻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職責分工不同。
    副秘書長主要協助省領導負責相關工作,如協調主管部門。
    辦公廳副主任則負責省委具體工作,比如會議安排、後勤保障、秘書工作等。
    其次,二者級別有差異。
    省委副秘書長,大多為正廳級,外放地方,多數出任書記。
    辦公廳副主任基本都是副廳,很少高配正廳。
    從辦公廳副主任到省委副秘書長屬於提拔重用。
    從兩者名字上就能區分出來。
    省委副秘書長突出“省委”兩字,是由省委直接領導。
    而省委辦公廳副主任,首先要在辦公廳主任領導之下。
    第三個,秘書長和辦公廳主任分別設立,不是同一人擔任。秘書長領導辦公廳的工作,主任負責日常事務。
    通常情況下,辦公廳主任都由排名第一的副秘書長兼任。
    別看雲光正官不大,但是消息靈通得很。
    最起碼,工作在省領導跟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消息來源真實、可靠。
    眼瞅著快十點,萬世銘顧不得打不打擾,一通電話撥打到雲光正手機上。
    “萬市長,這麽晚了還有興致打電話,不困啊。”話筒裏傳來哈欠聲,彰顯雲光正非常疲倦。
    萬世銘直截了當說:“我哪有你雲大主任這麽幸運,時刻跟隨在省領導身邊,沐浴省領導的甘甜雨露,聆聽省領導教誨。哪像我?茅江這個爛攤子,整天攪得我心煩意亂,頭大如鬥。”
    “嗬嗬。”雲光正樂了一聲,別有意味的說道:“讓你心煩的不止是茅江吧,或許還有剛才的會議。”
    “還是雲主任了解我。”萬世銘索性也不隱瞞,將心事和盤托出。
    “萬市長抬舉我了。”雲光正直言相告,“會議開的熱烈坦誠。在茅江的議題上,康市長去茅江無可爭議,關於動不動你,出現兩種不同意見。”
    “組織部給出的名單裏,準備調你去省住建廳主持工作,但陳茂書記有不同主張。萬市長,關於紀檢方麵是有政治紀律的,恕我不方便向你透露。不過,廖省長和厲副書記都支持陳茂書記的意見。”
    “畢書記態度模棱兩可。畢竟,廖省長和厲副書記都發表看法了,不能不予以重視。”
    萬世銘倒吸一口涼氣。
    五個人當中,畢太彰居首,廖士雍次之。
    厲元朗、陳茂和郭先倫也都有發言權。
    作為全程參與的省委秘書長趙國範,除了做記錄之外,如果省委書記畢太彰點名,他也可以發表意見。
    但隻能作為參考,不可以起決定作用。
    之所以雲光正知道這麽多,想來也是通過他人之口探聽到。
    去住建廳工作,的確是個不錯安排。
    看來,郭先倫先前已經為他做好準備。
    隻是廖士雍和厲元朗,在全省地位舉足輕重。
    二三把手意見一致,畢太彰不好一錘定音。
    雲光正接著說:“萬市長,關於你的去留,畢書記表態暫時擱置,至於結果怎樣,目前尚無結論。”
    細細品味雲光正這番話,萬世銘的心陡然緊張起來。
    他快速調整好情緒,感慨道:“多謝雲主任幫忙,我準備了一些特產,明天送過去。”
    雲光正客氣回應,“萬市長見外了,你我之間不需要這個。你上次送來的土特產我還沒用完,這次就算了,心意我領了,我們來日方長。”
    雙方相互客套幾句,萬世銘神情低落的掛了手機。
    他和雲光正的通話,最起碼傳來兩條重要內容。
    一個是,省紀委可能掌握到某些不利於他的東西。
    要不然陳茂也不會阻撓他的任命討論。
    二來,廖士雍和厲元朗參與反對,這可不妙。
    廖士雍他不了解,厲元朗是什麽樣的人,他是領教過的。
    在清水河大橋事故處理上,厲元朗頂著巨大壓力,態度堅決的收拾了趙昌化,以及之後牽出的盧甘偉,最終將金石瀚等人繩之以法。
    說他是腐敗份子殺手,一點不為過。
    萬世銘走仕途多年,要說他一點問題沒有,那不現實,也是不科學的。
    他的問題是肉眼觀察,還是放在顯微鏡下無限放大,這才是關鍵。
    這會兒,萬世銘總算明白郭先倫為何不接電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事情棘手,郭先倫能說什麽?
    還有就是,事情不明朗之前,郭先倫不便和他接觸,哪怕通話都不可以。
    種種跡象表明,萬世銘都處於極其不利地步。
    該怎麽辦?
    萬世銘頭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許久。
    突然雙眼一睜,叫來秘書馬上備車,連夜回茅江。
    厲元朗去見廖士雍,是在次日臨近傍晚時分。
    自從廖士雍到任以來,厲元朗一直想找個機會,好好會一會這位曾經的廖局長。
    他有個疑問,按說廖士雍是組織部出來的人,組織部考察畢太彰,借此機會淘汰掉吳淑雲,要說他們和畢太彰之間有默契,厲元朗一點也不意外。
    然而事實卻大相徑庭。
    就說全省人事大調整這件事,畢太彰迫切的在廖士雍立足未穩情況下,大動幹戈,使得廖士雍處於被動。
    這種行為,讓人感覺出來,畢太彰咄咄逼人的架勢,大有針對廖士雍,給他一個下馬威。
    從昨天廖士雍的反應看,他沉穩有成,不急不躁,說話慢條斯理。
    那雙笑眼,一眯起來,容易造成和藹可親的錯覺。
    厲元朗有心拜會廖士雍,在辦公室肯定不行。
    他是省委專職副書記,廖士雍是省長,廖士雍工作重心在省政府,厲元朗則在省委,相互間沒有交集點,提不上誰向誰匯報工作。
    另外,二人同時作為省委書記的左膀右臂,由於廖士雍是正省級,又是京城委員,厲元朗隻是候補委員,明顯矮人一截。
    別看級別低,黨內排名也低,可省長一般都不會得罪專職副書記。
    在省委,他們三人是以三角形方式出現,又稱“三巨頭”。
    相互合作又相互製約,才能使得三角形穩固、可靠。
    由此可見,即便厲元朗有相見之意,卻不能主動提出,不符合規矩,也不合時宜。
    昨天會議上,在陳茂列舉省紀委接到不少關於萬世銘的舉報,並列舉幾條問題。
    厲元朗第一個發表看法,認為此時萬世銘去省住建廳,屬於帶病調動,明確表態不予支持。
    廖士雍讚同厲元朗的態度,提出省紀委應該迅速介入調查。
    沒查出問題,可以還萬世銘同誌一個清白。
    郭先倫沒有說話,畢竟調走萬世銘,是他力主推薦。
    這時候,畢太彰的態度,就成為關鍵因素。
    畢太彰雙目低垂,看著名單。
    良久,他才緩緩抬起頭來,環視一圈在座幾人,給出暫時擱置、推後再議的建議。
    書記發話了,別人都不好說什麽。
    不過,畢太彰的舉動,卻隱藏另一方麵含義。
    厲元朗眼角餘光瞄了瞄廖士雍,恰巧和廖士雍四目相對,於是便有了今晚廖士雍主動提出,請厲元朗前來一敘的邀約。
    喜歡正義的使命請大家收藏:正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