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劫掠
字數:3709 加入書籤
A+A-
不久前,楊清在軍中設置了講武堂和識字堂,開啟了對將士們的掃盲講武教育。
治兵講武是諸葛亮自荊州練兵時就一直保持下來的傳統,要想練成精銳大軍,就離不開軍士們對戰陣、戰術甚至戰略的熟悉和理解。
尤其是諸葛丞相編練大軍的陣法,深奧玄妙,隻靠少數上將理解效果是不太好的。隻有讓中下層軍官也能熟知陣法聚攏散開、變化進退之道,才能將戰陣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因此一支精銳之師必是一支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軍隊,楊清以為這離不開軍士們的文化水平。
故而楊清在諸葛亮講武製度的基礎上增加了針對小卒的識字掃盲的教育,這樣既能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也能慢慢發掘和培養優秀的中下層軍官,可謂一舉兩得。
識字堂顧名思義就是教導郡兵識字、寫字的學堂,以軍中文吏和聘請的下層文人為教員,對所有不認字的士卒進行基本的掃盲教育。
這是個長期工程,楊清的要求也不高,每名士卒都能做到認識常用的字就行。
而講武堂則主要是針對屯、曲兩級下層軍官的軍事學堂,主要傳授兵法戰陣,故而這對教員的要求就很高了。
目前,講武堂的教員主要就是張嶷、柳隱、徐恢三人,張柳二人是通韜略、曉兵法的文武全才,徐恢則是軍中經驗豐富的老將,因此講武堂教員以他們三人最為合適。
當然楊清這個半灌水的家夥也算,憑借著後世的軍事智慧結晶以及數月來諸葛亮的耳提麵命,一眾學生倒還挺喜歡聽他講學。
識字堂和講武堂不僅傳授文化軍事知識,還負責在夜晚進行講古宣傳。按楊清的要求,講古主要講述前人忠君愛國、征戰沙場之類的故事。
以高皇帝破秦滅楚、孝武皇帝擊匈奴、通西域、平南越、征朝鮮、光武皇帝率雲台二十八將中興大漢這些事跡為主要藍本,寓教於樂,以增強兵士們忠於大漢的愛國熱情和作為漢軍的自豪感。
別說,由於這個時代小人物夜生活的貧乏,所以講古倒是軍士們最喜愛的節目。每到講古環節,眾軍士都會爭先恐後的到達校場,希望能占一個好位置。
“府君,下午是刀盾兵、長槍兵、弓弩兵各一曲聯合演練軍陣,還請府君中午去帥帳歇息。”
此刻已屆晌午,楊清也覺肚中有些饑餓,正好前去用些飯食,中午休息一會,再去檢閱郡兵演練陣法。
他正欲讓董宣引自己去歇息,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在叫喊著自己。
“府君,有急報,楊主簿請府君速速回府。”還未走幾步,就見楊戲屬下小吏跑著過來稟道。
楊清點了下頭,揮手讓小吏離去,轉頭對張嶷苦笑道:“看來今日是看不成操練陣法了,也罷過幾天就到了大比武的日子,到那時吾再過來看看爾等的本事,希望伯岐不要讓吾失望啊。”
按照約定,大比武定奪環首刀和臂張弩歸屬那天,楊清還要一並檢閱陣法演練,因此他倒也不急於一時。
眾人見楊清如此說,當即齊聲應諾。
“文然,發生了何事?”回到縣寺公房,楊清還未坐下就忍不住對眼前的楊戲問道。
楊戲將頭探出門外向四周看了看,眼見無人,隨即關緊了房門,轉身近前對楊清回道:“府君,吳缺適才收到消息,一批數量不少的夷兵正在向新道縣集結。”
“哦?可知有多少人?”楊清皺了皺眉頭,急忙問道。
“據哨探回報,約有五百夷兵,且全是騎兵。”
穀楊清又問道:“可知他們的意圖?”
“吳缺已親自前往新道縣打探消息,相信我們派往邛都的細作會打探清楚的。”
楊清點了點頭,在房內踱起步來,半晌後說道:“騎兵來無影去無蹤,適合長途奔襲。全是騎兵,會不會是想到安上縣內劫掠一番?”
楊戲想了想,說道:“很有可能,不過府君這五百騎兵也許是夷人的前部,說不定後續還有大批夷兵到來。”
“也對,既如此我等現在還是不要先下結論,等吳缺帶回確切的消息再做計較吧。”
新道縣一處寂靜的山穀中,數百各持環首刀、長槍、長矛等五花八門兵器的夷人騎兵正在整裝待發。
雖然他們中隻有部分人披有皮甲,但至少做到了人手一把鐵質兵器。在南中這個地界,這等配置的五百騎兵算得上是一股精銳力量了。
李求承在馬上回頭向手下兵將看了看,見眾兵皆已準備完成,舉起手中的長刀,向前一指,大聲喊道:“兒郎們,某帶爾等去快活快活,隨某衝啊。”
眾夷兵盡皆揮動手上兵器,嗚嗚地大聲怪叫著,驅馬向前衝去。夷兵們衝出穀口後,就順勢分成三股往安上方向去了。
李求承親自領著百八十名騎兵來到了定鄉地界,定鄉對他來說可謂是熟悉得很,就在約莫兩月前,他就領兵在此對上任越嶲太守龔祿發動了突襲,一舉將龔祿手下三百多郡兵殲滅。
再一次來到自己獲得戰績之地,李求承心中還是有些激動的,這一次他選擇定鄉劫掠,就是希望這個福地能再次降下好運。
他期盼著自己設下的計劃能夠再次成功,心想說不定這一次漢人太守還會折在自己手中,到那時憑借斬殺兩任太守的功績,不僅自家部族將會在大王麾下占據更重要的位置,而且自己的威名也會傳遍整個南中乃是蜀中。
想到這兒,李求承心中更加火熱,當即下令一眾夷兵向漢人村落奔馳而去。
在上次安上一役中,夷兵們的目標主要還是龔祿及其麾下的官吏郡兵,李求承他們沿途劫掠隻是順手為之而已,因此對安上南部各鄉各亭的百姓侵擾並不算大。
隻有定鄉因是戰場故而遭受兵災嚴重些,房屋多有被燒毀,農田多有被踐踏,糧食多有被劫去,各家百姓大大小小皆有損失。
實際上自高定起兵叛亂以來,他就吸收了建安二十三年的教訓,有意地在約束部眾。
因此這次叛亂夷兵大規模的劫掠倒不算多,畢竟他還想在越嶲稱王稱霸,因劫掠屠殺大失民心可不是明智之舉。
而由於近來局勢的惡化,為了應對朝廷不久後的南征大軍,安上城是必定要攻克的。
所以高定也顧不了什麽民心不民心的,依李求承之計,派兵北來大肆劫掠安上,以期引誘楊清出城。
隨著李求承兵分三路,定鄉及其附近鄉亭的百姓就遭了難,夷兵們挨家挨戶地搶劫錢財糧食牲畜等物。
不說升鬥小民,就連本地大姓此次也不曾幸免,一時間留存在安上南邊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受盡了夷兵的欺淩折磨。
就在叛軍大肆在安上南部燒殺掠奪時,吳缺終於探清消息回到了縣寺。
治兵講武是諸葛亮自荊州練兵時就一直保持下來的傳統,要想練成精銳大軍,就離不開軍士們對戰陣、戰術甚至戰略的熟悉和理解。
尤其是諸葛丞相編練大軍的陣法,深奧玄妙,隻靠少數上將理解效果是不太好的。隻有讓中下層軍官也能熟知陣法聚攏散開、變化進退之道,才能將戰陣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因此一支精銳之師必是一支組織嚴密、紀律嚴明的軍隊,楊清以為這離不開軍士們的文化水平。
故而楊清在諸葛亮講武製度的基礎上增加了針對小卒的識字掃盲的教育,這樣既能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也能慢慢發掘和培養優秀的中下層軍官,可謂一舉兩得。
識字堂顧名思義就是教導郡兵識字、寫字的學堂,以軍中文吏和聘請的下層文人為教員,對所有不認字的士卒進行基本的掃盲教育。
這是個長期工程,楊清的要求也不高,每名士卒都能做到認識常用的字就行。
而講武堂則主要是針對屯、曲兩級下層軍官的軍事學堂,主要傳授兵法戰陣,故而這對教員的要求就很高了。
目前,講武堂的教員主要就是張嶷、柳隱、徐恢三人,張柳二人是通韜略、曉兵法的文武全才,徐恢則是軍中經驗豐富的老將,因此講武堂教員以他們三人最為合適。
當然楊清這個半灌水的家夥也算,憑借著後世的軍事智慧結晶以及數月來諸葛亮的耳提麵命,一眾學生倒還挺喜歡聽他講學。
識字堂和講武堂不僅傳授文化軍事知識,還負責在夜晚進行講古宣傳。按楊清的要求,講古主要講述前人忠君愛國、征戰沙場之類的故事。
以高皇帝破秦滅楚、孝武皇帝擊匈奴、通西域、平南越、征朝鮮、光武皇帝率雲台二十八將中興大漢這些事跡為主要藍本,寓教於樂,以增強兵士們忠於大漢的愛國熱情和作為漢軍的自豪感。
別說,由於這個時代小人物夜生活的貧乏,所以講古倒是軍士們最喜愛的節目。每到講古環節,眾軍士都會爭先恐後的到達校場,希望能占一個好位置。
“府君,下午是刀盾兵、長槍兵、弓弩兵各一曲聯合演練軍陣,還請府君中午去帥帳歇息。”
此刻已屆晌午,楊清也覺肚中有些饑餓,正好前去用些飯食,中午休息一會,再去檢閱郡兵演練陣法。
他正欲讓董宣引自己去歇息,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在叫喊著自己。
“府君,有急報,楊主簿請府君速速回府。”還未走幾步,就見楊戲屬下小吏跑著過來稟道。
楊清點了下頭,揮手讓小吏離去,轉頭對張嶷苦笑道:“看來今日是看不成操練陣法了,也罷過幾天就到了大比武的日子,到那時吾再過來看看爾等的本事,希望伯岐不要讓吾失望啊。”
按照約定,大比武定奪環首刀和臂張弩歸屬那天,楊清還要一並檢閱陣法演練,因此他倒也不急於一時。
眾人見楊清如此說,當即齊聲應諾。
“文然,發生了何事?”回到縣寺公房,楊清還未坐下就忍不住對眼前的楊戲問道。
楊戲將頭探出門外向四周看了看,眼見無人,隨即關緊了房門,轉身近前對楊清回道:“府君,吳缺適才收到消息,一批數量不少的夷兵正在向新道縣集結。”
“哦?可知有多少人?”楊清皺了皺眉頭,急忙問道。
“據哨探回報,約有五百夷兵,且全是騎兵。”
穀楊清又問道:“可知他們的意圖?”
“吳缺已親自前往新道縣打探消息,相信我們派往邛都的細作會打探清楚的。”
楊清點了點頭,在房內踱起步來,半晌後說道:“騎兵來無影去無蹤,適合長途奔襲。全是騎兵,會不會是想到安上縣內劫掠一番?”
楊戲想了想,說道:“很有可能,不過府君這五百騎兵也許是夷人的前部,說不定後續還有大批夷兵到來。”
“也對,既如此我等現在還是不要先下結論,等吳缺帶回確切的消息再做計較吧。”
新道縣一處寂靜的山穀中,數百各持環首刀、長槍、長矛等五花八門兵器的夷人騎兵正在整裝待發。
雖然他們中隻有部分人披有皮甲,但至少做到了人手一把鐵質兵器。在南中這個地界,這等配置的五百騎兵算得上是一股精銳力量了。
李求承在馬上回頭向手下兵將看了看,見眾兵皆已準備完成,舉起手中的長刀,向前一指,大聲喊道:“兒郎們,某帶爾等去快活快活,隨某衝啊。”
眾夷兵盡皆揮動手上兵器,嗚嗚地大聲怪叫著,驅馬向前衝去。夷兵們衝出穀口後,就順勢分成三股往安上方向去了。
李求承親自領著百八十名騎兵來到了定鄉地界,定鄉對他來說可謂是熟悉得很,就在約莫兩月前,他就領兵在此對上任越嶲太守龔祿發動了突襲,一舉將龔祿手下三百多郡兵殲滅。
再一次來到自己獲得戰績之地,李求承心中還是有些激動的,這一次他選擇定鄉劫掠,就是希望這個福地能再次降下好運。
他期盼著自己設下的計劃能夠再次成功,心想說不定這一次漢人太守還會折在自己手中,到那時憑借斬殺兩任太守的功績,不僅自家部族將會在大王麾下占據更重要的位置,而且自己的威名也會傳遍整個南中乃是蜀中。
想到這兒,李求承心中更加火熱,當即下令一眾夷兵向漢人村落奔馳而去。
在上次安上一役中,夷兵們的目標主要還是龔祿及其麾下的官吏郡兵,李求承他們沿途劫掠隻是順手為之而已,因此對安上南部各鄉各亭的百姓侵擾並不算大。
隻有定鄉因是戰場故而遭受兵災嚴重些,房屋多有被燒毀,農田多有被踐踏,糧食多有被劫去,各家百姓大大小小皆有損失。
實際上自高定起兵叛亂以來,他就吸收了建安二十三年的教訓,有意地在約束部眾。
因此這次叛亂夷兵大規模的劫掠倒不算多,畢竟他還想在越嶲稱王稱霸,因劫掠屠殺大失民心可不是明智之舉。
而由於近來局勢的惡化,為了應對朝廷不久後的南征大軍,安上城是必定要攻克的。
所以高定也顧不了什麽民心不民心的,依李求承之計,派兵北來大肆劫掠安上,以期引誘楊清出城。
隨著李求承兵分三路,定鄉及其附近鄉亭的百姓就遭了難,夷兵們挨家挨戶地搶劫錢財糧食牲畜等物。
不說升鬥小民,就連本地大姓此次也不曾幸免,一時間留存在安上南邊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受盡了夷兵的欺淩折磨。
就在叛軍大肆在安上南部燒殺掠奪時,吳缺終於探清消息回到了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