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鎖鏈

字數:13722   加入書籤

A+A-


    妖女。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籍天蕊,“妖女”這個詞再合適不過。
    她的臉上永遠掛著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無論是喚醒建文帝時身體被斷成兩截,還是在李淼麵前擋住皇帝催發的劍氣,她都沒有一絲動容。
    在籍天蕊身上,李淼幾乎找不到一絲屬於人的情感。
    她身世詭異,從誕生於世的那一刻起就與父母互為死敵,將自己母親的命送給了李淼來殺;出身明教,卻親手將整個明教推進了深淵。
    她不在乎屬下、不在乎百姓、不在乎天下,更不像是在謀求什麽名利。甚至連自己的命,她看起來都不怎麽在乎。
    算計了兩個皇帝,從齊魯到苗疆再到順天,搭進去了上千條性命,葬送了整個明教,連她自己都是數次險死還生。
    圖什麽?
    總得有個理由吧?
    此時已經是寅時,距離李淼今天的“八小時”結束隻剩下一個半時辰,李淼留下籍天蕊的把握並不大。
    但不弄清楚這個問題,李淼也不可能任由籍天蕊離開。她惹事兒的能力勝過李淼何止十倍,誰知道她下一次會弄出什麽大場麵來。
    籍天蕊笑了笑,卻是沒有回答。
    “還是先將皇帝的手尾處理好吧,李大人。”
    “怎麽,要拖延時間?”
    李淼挑了挑眉毛。
    “不行嗎?”
    籍天蕊笑道。
    “你在乎大朔、在乎百姓,我卻不在乎。現在跟我分生死,要是打著打著波及到幾個宗室重臣甚至皇帝,到時天下動蕩就不好了。”
    “放心吧,李大人,你想知道的一切,我都會一五一十地說給你聽的。”
    她將軟劍送回腰間,背著手,玩味的笑道。
    “你會這麽好心?”
    李淼語氣中帶著質疑。
    籍天蕊卻是輕笑回道。
    “從齊魯到苗疆再到順天,我何曾有欺瞞過你?”
    “我與你之間,其實是你看不慣我的行事、非要殺我。我又何曾做過對你不利之事?”
    “嘖。”
    李淼嘁了一聲,卻是沒有反駁。
    細想一下,籍天蕊說的還真不是謊話。不說籍天蕊對其他人的態度,單論對李淼的話,還真談不上有什麽惡意。
    李淼想殺人,就送給他殺;李淼想探求真相,就把線索擺到李淼麵前;李淼要結盟,她也是一口答應下來;皇帝要阻止李淼破境,她也是不閃不避地擋在李淼前麵。
    但這一切,並不是出於好心。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善意,將李淼拉進來,也隻是籍天蕊謀劃的一部分。李淼不會因此對她生出什麽好感。
    不過,事情還未了結,現在確實不是翻臉的時機。
    於是李淼點了點頭,並掌如刀,切下皇帝傷口處增生的血肉,而後握住他的脈門、重生肢體。
    “也好。”
    “等到塵埃落定,你再說與我聽吧。”
    ————————
    皇陵之外。
    安梓揚的盤算隻成了一半。
    大朔淳樸憨厚的供奉們,被李淼教給安梓揚的一套資本主義鐵拳打的暈頭轉向,而事情也如他所預想的那般發展。
    隻不過,在兩撥供奉被挑撥的打起來之前,有一部分並不怎麽貪心的供奉,已經拿著搜集到的口訣自行離開了。
    李淼一方的積累終究太過淺薄,除了他自己這個超乎常理的玩意兒之外,錦衣衛一方並沒有能限製供奉們的手段,隻能任由他們離開。
    而在李淼帶走朱載之時,少數幾個眼尖的供奉看見了他,也是立刻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其中就有安梓揚的好大哥——王供奉。
    剩下拎不清或殺紅了眼的,都被回返的李淼和跟過來的籍天蕊跟殺豬一般宰掉了。
    餘下的禁軍、宦官,以及少數幾個真心忠於朝廷的供奉,麵對孝陵衛、錦衣衛和李淼、籍天蕊,已經失去了反抗之力。
    事態很快平息。
    被朱載策反的幾個老宗室雖然沒有多少實權,但地位極高,此時也是登高一呼,隨朱載一起控製住了局麵。
    隻說是皇帝祭祖之時受了風寒,忽然病倒、昏迷不醒,所以此次儀式暫停,由錦衣衛和孝陵衛護送皇帝回京。
    挾天子以令諸侯,忠心的見皇帝被朱載捏在手裏,隻得偃旗息鼓;不忠心的見大勢已去,也立刻放棄了抵抗。
    事情就此塵埃落定。
    朱載將昏迷不醒的皇帝放在乘輿之內,留下部分人手將俘虜看管在此處,整了整隊伍,便準備就此回返京城。
    臨行之前,他看了看李淼。
    “你不隨我一起回京麽?”
    “還有事兒。”
    李淼抬手一指在一旁背手看天的籍天蕊。
    “……不會出事兒吧?”
    “不會,今天多半打不起來。”
    “那便好,事情處理好,盡早回京。”
    朱載也不廢話,朝李淼點了點頭,轉身率隊離去。
    謀朝纂位這事兒,雖然李淼說的輕巧,但真正做起來卻困難重重,不能出現任何差錯,他必須立刻趕回京城處理手尾,每晚一刻,風險便隨之暴增。
    見朱載一行人消失在視線之中,李淼這才回身找到了籍天蕊。
    “籍教主,久等了。”
    “無妨無妨,左右無事。”
    籍天蕊轉過身,輕笑著說道。
    “皇陵之內應該有皇帝祭祖之時暫住之處,那裏僻靜些。打了一夜,正好也弄些點心茶水填填肚子。”
    “也方便與李大人促膝長談。”
    “也好。”
    朱守靜作為李淼一方僅剩的高手,已經跟著朱載離去。好在孝陵衛也留下了部分人手看管俘虜,李淼招來一人一說,那兵士便帶著李淼二人朝著皇陵西側走去。
    這兵士平日裏就是負責迎來送往,是個會看眼色、曉得事理的。
    帶著兩人到了一處寬闊的院落,在院子當中鋪了毯子,放上蒲團、靠背、矮桌,又拿了些茶水點心,一應準備妥當,便與李淼告罪一聲,徑自離去。
    李淼還能聽到他在院外喝令旁人離開的聲音。片刻後,周圍便再無人聲,方圓一裏的地界內,隻剩了李淼和籍天蕊二人。
    “請。”
    “請。”
    二人入座,李淼拿起茶緩緩抿著,另一隻手放在膝上,緩緩揉搓著手指。籍天蕊在對麵盤坐,伸手拈了塊點心吃著,姿態文雅。
    卻是一時都沒有開口。
    半晌,籍天蕊忽然笑道。
    “在開始之前,李大人需先回答我一個問題。”
    “哦?”
    李淼挑了挑眉。
    “什麽問題?”
    “你的來曆。”
    “嗬。”
    李淼嗤笑一聲。
    “我能有什麽來曆?”
    “無父無母的孤兒,被錦衣衛挑中,入職二十七年,整日間不過習習武、辦辦差,前些天也才是個五品的千戶,一句話就能說完。”
    “我的生平,籍教主恐怕早就查了個底兒掉。我既無宗族、也無師承,籍教主問的這個問題,我都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籍天蕊為李淼續了杯茶,輕笑道。
    “或許是我說的不夠清楚,也或許是李大人不想回答。”
    “過了今日,再見便是仇敵,恐怕你我二人再不會有這般坐而論道的機會了。此處隻有你我二人,我也願意開誠布公一些。”
    籍天蕊慢條斯理地為自己斟著茶。
    “我可以換個問法,也請李大人細細考量一下,不要草率回答。”
    李淼挑了挑眉。
    “我若不答呢?”
    “那我便不會告訴你任何事情。”
    籍天蕊笑道。
    “基於你的回答,我也許會告訴你一切,也許會直接站起身逃竄,也或許會直接拔劍與你分個生死。”
    “一切,都取決你的答案。”
    “嗬。”
    李淼嗤笑一聲。
    “我就知道籍教主會有條件,問吧。不過哪怕你換千萬種問法,我恐怕也難給出別的答案。”
    “倒也不一定。”
    籍天蕊雙手放於膝上,罕見地斂去了笑容,看向了李淼的眼睛,目光中顯露出極為認真的神色。
    她緩緩開口。
    “我可以問的直白一些,請李大人認真回答我。”
    “你,是否記得自己的前世?”
    轟!
    籍天蕊的這個問題,陡然在李淼的腦海中炸開。他想過很多可能,但唯獨沒有想到籍天蕊會這麽問。
    他雖然前些日子已經與朱載坦白,但當時也隻是大略說了幾句,朱載也沒有追根究底的意思。
    李淼剛剛覺得自己終於將這藏在心底的秘密交托了出去,心裏覺得解脫了一些,卻忽然間在最不可能知道這件事的人嘴裏,聽到了這個問題,他又如何能不驚訝呢?
    但李淼已經不是十幾歲的愣頭青了,他控製住自己的表情,麵上不動聲色,眼神緩緩的瞟向籍天蕊。
    “籍教主是什麽意思?”
    “字麵意思。”
    “不記得。”
    “真的?”
    籍天蕊一聲輕笑。
    “好,既然是李大人的回答,我便信了。”
    “我這回答,可符合籍教主的心意?”
    李淼裝作不在意的樣子,餘光注意著籍天蕊的神情。
    “非常符合。”
    籍天蕊嫣然一笑。
    “對你我的對話來說,這是最好的回答。因此,我會把我所想、所知的一切,全都告訴李大人。”
    “好。”
    李淼拿著茶杯對籍天蕊一敬。
    “那我便,洗耳恭聽了。”
    ————————
    “指揮使,我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就能結束。”
    王海掀開簾子,走入乘輿之內。
    皇帝躺在寬闊的座子上,眉頭緊鎖,身上的汗水浸透衣物,在身下的布料上印出一個人形。
    朱守靜和朱載分別坐在兩側,齊齊皺眉。
    “怎麽說?”
    朱載問道。
    “明教。”
    王海回答道。
    “之前在皇陵之外,明教的幾個天人忽然離去,不知去向。他們會不會已經提前返回了京城,意圖作亂?”
    朱載皺了皺眉,搖頭道。
    “應該不會,隻憑他們幾個,在京城內翻不起水花。有朱大人在,他們就算來,也隻會被我們圍住絞殺。”
    “明教已經完了,他們算是籍天蕊僅剩的家底,不應該這般浪費。”
    王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還有一事,卑職沒有想明白。”
    “何事?”
    “在最開始,明教派人在城中散發‘嫁衣神功’的殘本,吸引諸多江湖人士齊聚京城。而在前夜您與鎮撫使入宮赴宴之時,他們又再次散發殘本,似乎是在打消江湖人離開的念頭。”
    王海緩緩說道。
    “卑職一開始覺得,此舉是在攪混水,方便明教弟子藏身。但若真是如此,他們第二次散發殘本的行為,似乎就有些沒有必要了。”
    “明教的普通弟子已經抓的差不多了,前夜籍天蕊和明教天人也已經到了皇陵,他們這麽做的意義是什麽?卑職沒有想通。”
    朱載眉頭緊鎖。
    “如此說來,確實有些蹊蹺。”
    一旁的朱守靜卻是開口說道。
    “朱大人,我覺得倒不必想太多。無論如何,問題終究隻有一個。”
    朱守靜伸出拳頭。
    “人手,武力。”
    “他們聚集江湖人士,卻支使不動他們,那他們的人手就隻剩下那兩三個天人。在錦衣衛和我孝陵衛麵前,他們無論想做什麽,都成不了。”
    “你我隻需多加戒備,不要被他們鑽了空子。隻要將皇帝送入宮內,一切便都塵埃落定,他們無論有什麽謀劃都是徒勞。”
    朱載長歎一聲,點了點頭。
    “也隻好如此了。”
    ————————
    “要將我想告訴李大人的話說清,首先要說明一個前提。”
    籍天蕊伸出一根手指。
    “現今的江湖,是被曆朝曆代打壓過的江湖。天人傳承或是失落,或是藏於宮內,江湖上隻要出現天人,甚至都來不及揚名,立刻便會被皇帝收入囊中。所以此時江湖上才會以絕頂為尊。”
    “至少在前朝之時,天人在江湖上並不罕見。”
    李淼搓著手指,靜靜思索。
    籍天蕊繼續說道。
    “今日的爭鬥,根源在於兩套功法。”
    “其一,是本朝太祖所創,以天人為資材修習性功的法門。我便先從此物說起。”
    “李大人覺得,天人之於天下,是好是壞?”
    李淼思索了片刻,說道。
    “不一定。”
    “沒錯,不一定。”
    籍天蕊笑著點了點頭。
    “若皇朝昏亂,那天人便是揭竿而起的利器;若四海升平,那天人便是為禍作亂的根苗。”
    “畢竟,俠以武犯禁。”
    “但從根源上來說,天人這種東西,其實永遠都是對統治者的威脅。所以曆朝曆代的朝廷一直都在全力避免天人的出現。性之三路傳承的失落,根源便在於此。
    “而本朝太祖則覺得,天人根本就不該出現。”
    籍天蕊喝了口茶,繼續說道。
    “陽家的傳承中,記載著他當時說的話。”
    “天人以一己之力,勝過千人之心,此為禍端。若咱的子孫不得民心、坐不穩江山,便該死在萬人之手,卻不該死於天人之手!”
    籍天蕊說的簡短,但李淼卻是瞬間便明白了太祖的意思。
    他覺得,自己的子孫若是明君,那天人便是對盛世的威脅;若是昏君,那百姓便會揭竿而起,大朔就此亡於百姓之手他也認,卻無需天人來對皇帝進行刺殺。
    李淼不置可否,也沒有認可或爭辯的意思,隻是點了點頭。
    “然後呢?”
    “於是他創了這門功法。”
    籍天蕊笑道。
    “在最初,這門功法並不是用於修習性功,而是給供奉們使用的法門。”
    “天人五衰本就是不修習性功的後果,有了這法門,搭配秘法,便可以將供奉們牢牢控製在手中。”
    “陰瑞華能活到現在,且百年都不離開皇陵,除了對成祖的忠心,便是因為沒了天人供養,他很快就會死於天人五衰。”
    “以江湖天人供養朝廷供奉,於是江湖天人便會漸漸絕跡。等到江湖上徹底沒了天人,無法續命的供奉們也會逐漸死於天人五衰。”
    “如此過上百年,兩路以上的天人便會漸漸絕跡。天下便隻剩下一路的天人,已經難以對皇帝構成多大的威脅。”
    李淼卻是聞言皺了皺眉。
    “不對。”
    “他想不到自己的子孫會用這功法為自己延壽嗎?像皇帝那般用天人修習功法,供奉們沒有天人供養隻會越來越少,而朝廷裏自己修成的天人也會被皇帝拿來用。”
    “這樣,反而是朝廷越來越弱。”
    籍天蕊放下茶杯,在矮桌上嗑出輕響。
    “這便是重點。”
    “在大朔開國之時,供奉們是不需要沉眠的。”
    “太祖所創的功法,與現在皇帝手中的功法並不一樣。他所創的功法配合秘法,便能讓供奉們不必陷入沉眠、自由活動,卻不能讓人修成寂照。
    “也就是說,太祖所創的功法,和皇帝手中的功法,雖然是同源,但卻並不相同。”
    李淼揉搓的手指一頓,他抬頭看向籍天蕊,緩緩說道。
    “繼續說。”
    “這便要說起這第二套功法,也就是建文帝手中,以宗室血脈修習性功的法門。”
    籍天蕊豎起一根手指。
    “李大人,建文帝並沒有修成‘介子’。他能四路合一、與皇帝爭鬥,全靠我給他的蠱蟲。”
    “也就是說,他的悟性,並不好。”
    “他不可能創出這門功法。”
    “而當時太祖留下的天人高手們,也不可能會去協助他創出這門以宗室為資材的功法,這是在掘大朔的根基。”
    “今日爭鬥的根源,這兩套天下僅有的性功修習法門——”
    “全都,來路不明。”
    ————————
    “指揮使,已經快到城門了。”
    王海走到乘輿邊上,對裏麵的朱載說道。
    “有沒有發現?”
    朱載問道。
    “沒有,卑職撒了些人手出去,除了被嫁衣神功吸引來的江湖人士有點多,並沒有發現其他異常。”
    王海回道。
    “奇怪。”
    朱載皺了皺眉。
    明教若是要動手,最好是在半路上。
    進了城,錦衣衛留在城內的人手也會匯聚過來,加上城內的守軍,明教就更沒有機會了。
    莫非明教的那幾個天人隻是提前離開、保存實力,並沒有動手的意思?那他們散發嫁衣神功殘本、吸引江湖人士來此的目的是什麽?
    “讓家裏的人手過來,從城門到宮內,一路嚴加戒備。”
    朱載說道。
    “是。”
    王海領命而去。
    ————————
    “你知道這兩套功法的來曆?”
    李淼皺眉說道。
    “不知道。”
    籍天蕊笑著搖了搖頭。
    “我年歲小,雖然背靠明教和陽家,比李大人知道的多一些。但這種密辛,我也無從得知。”
    “但,有一點很清楚。”
    籍天蕊看向李淼的眼睛。
    “李大人,你蟄伏錦衣衛二十七年,直到修成三路合一方才出山行走江湖,是你早早就察覺到了不對。若你提前出山,一定會死在皇帝的手裏,成為他修習功法的食糧。”
    “朝廷,是套在所有天人頭上的枷鎖。今日你我聯手,算是將這枷鎖砸碎了。但你我的身上,可能遠遠不止銬著這一條鎖鏈。”
    “將功法交給建文帝之人,可能同樣不希望天人現世。”
    ————————
    朱載走出乘輿,手扶刀柄,視線在左右不住逡巡。
    一行人已經進了城門之內,街道左右多有佩刀帶劍的江湖人士,正好奇地朝著一行人張望,見到朱載腰間的繡春刀,又慌忙移開視線。
    但他沒有察覺到,在一群江湖人之中,有一個相較於常人高大許多的身形,正用餘光瞟向皇帝所在的乘輿。
    他的手臂格外修長,超過膝蓋。
    一人靠到他身側,悄聲說道。
    “陽前輩,教主與您的約定,我們已經完成了。過會兒,我們會最後一次散發嫁衣神功殘本,將附近的江湖人都吸引過來。”
    “之後的事情,便與我們無關了。”
    陽厲章點了點頭,死死地盯住了乘輿,沒有說話。
    那人轉身離去。
    陽厲章藏身在人群之中,緩緩跟著乘輿前行。
    少頃,那隊伍進入了下一條街道。
    忽然間,前方傳來一陣嘈雜之聲。
    “殘本!是嫁衣神功的殘本!”
    “我的!這是我撿到的!”
    “滾!就你還敢與老子爭搶!”
    人聲鼎沸,周邊數條街道之上的江湖人立刻便匯聚了過來,將這條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同時也堵住了朱載一行人前行的路。
    陽厲章看著乘輿。
    他當日與陰瑞華爭鬥,被打成重傷後用籍天蕊的蠱蟲續命,隻有三日可活,今天便是最後一天。
    “夠了。”
    他想道。
    “我陽家人,不求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