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憂慮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襄陽城以南,四十萬西秦部隊已經集結完畢,連營百裏。
西秦皇帝拓跋穹為最無缺舉行國葬之後,便迫不及待地禦駕親征,隻留太子拓跋崢監國。
二皇子拓跋嶸再次隨軍出征,以免影響太子的地位。
襄陽城內,南王拓跋評為皇帝拓跋穹接風洗塵。
但眾人皆是愁容滿麵。
“陛下,日前收到江南急報,梁蕭已經殲滅江南的諸侯聯軍,輕而易舉控製建康……”
聽完拓跋評焦急的匯報之後,拓跋穹的金酒杯從手中滑落,酒水四濺。
“朕才剛剛興兵南下,他、他就拿下建康了?!”
在場眾人麵麵相覷,也無心品嚐美酒佳肴了。
拓跋穹霍然起身,當場向梁拓交付令劍,毅然下令。
“今夜休整,明日出征!”
“務必在天策軍趕到豫章之前,攻克豫章!”
“大將軍拓跋梁領二十萬大軍直取荊南,朕領二十萬大軍直撲豫章,斷絕官道,兩軍再合兵於豫章!”
梁拓起身接過令劍之後,注視著拓跋穹,眼裏盡是擔憂。
這位恩人,這位西秦天子,麵對他的胞弟所帶來的威脅,已經是孤注一擲了。
整個西秦多線動員,光是出征的主戰部隊都超過八十萬,另外四十萬分布在與燕雲、徐州兩地對峙的前線……
此役對拓跋穹而言,隻許勝不許敗!
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翌日清晨。
襄陽城南,大本營內,萬千西秦將士接受拓跋穹的閱兵。
“陛下有令:犒賞三軍,今日所有在場將士,等大軍凱旋之後每人皆可得賞銀三兩,再論功行賞!”
拓跋穹的命令傳開之後,全軍將士為之振奮,山呼:“吾皇萬歲!”
上次攻打徐州和燕雲之地的將士,回來之後也確實都收到了拓跋穹承諾的賞銀。
此事傳開之後,也讓西秦的將士們堅信君無戲言。
但隻有梁拓清楚此役風險之高。
光是動員的糧草和軍器,就需要花掉上千萬兩的銀子。
若是拿不下江南,或者在江南慘勝……
但如今形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梁拓等將帥沒敢說什麽喪氣話,而是抱著必勝的決心,接受調度。
四十萬西秦部隊兵分兩路,梁拓統領西軍,拓跋穹統領東軍,分取荊南和豫章北岸兩地。
豫章以北,軍營內。
隨著梁蕭入主京師,驛站也勉強恢複了四百裏加急。
雲家很快收到了梁蕭的公文和梁杋的聖旨。
整個雲家無不震驚。
渡江之後,半個月之內入主京師?
何等神速!
雲定父子的慘死,讓雲修對朝廷心灰意冷,早已放棄了對武朝皇室的愚忠。
如今雲修再次收到朝廷的公文,確認是出自天策府之後,才終於重拾信心,厲兵秣馬。
“全軍聽令!”
“天策府援軍將至,隨老夫守備豫章,無論如何不能讓西秦深入本朝腹地!”
這一天,雲家緊急動員,在江北和豫章西北一帶布置重兵。
但如今雲家隻有八萬兵力,且真正的精銳不到一半,荊南又在南王勢力的掌控下,形勢不容樂觀……
京城一帶,越來越多的逃兵回歸,到軍營報到,接受天策府的統計和安排。
每個將士的臉上都洋溢著如釋重負笑容,滿心期待。
報到的那一刻,他們已不再是逃兵,而是有望成為天策府一員的“王師”!
望江縣。
遷都的隊伍終於成功抵達望江縣碼頭。
卓子房與釋流雲等人在此等候已久。
眾人如釋重負,難得欣喜。
他們的主公迅速掌控京師,最大化減少了天策軍和江南軍民的損失。
卓子房等人向梁蕭行禮之後,直接無視了梁杋與門閥子弟。
梁蕭也隻安排這些人去軍營休息,並接受監管。
梁杋與門閥子弟們戰戰兢兢,前往軍營,竟不敢有任何異議。
等他們離開後,以卓子房為首的天策府文臣武將們才向梁蕭行禮。
“恭喜主公掌控京師!”
這一刻,群臣也不裝了。
遷都隊伍成功渡江,意味著朝廷徹底落入梁蕭的掌控,梁蕭取而代之隻是時間問題了。
“我有意任命釋先生為江南總督,鎮守江南,靖先生為軍師,抗擊西秦,我再從徐州出兵,視情況攻克西秦城池,如何?”梁蕭詢問群臣。
“主公英明!”群臣紛紛稱讚。
如今秦勳、常念俠等人都在北方,那裏是抗擊西秦和胡虜的主場。
卓子房還需要為梁蕭穩定後方,而梁蕭更擅長陸戰。
最適合鎮守江南的人選,自然非釋流雲莫屬了。
釋流雲當即接受帥印和總督印綬,信誓旦旦。
“臣誓死捍衛江南,不容西秦入寇!”
這些官職和印綬,都是梁蕭提前讓人準備的,等入主京師之後,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當天梁蕭大宴群臣。
夜晚,群臣聚集在院子裏,與梁蕭談論軍國大事。
武朝三傑坐在眾人的最前方,身後則是梁德等人,皆是梁蕭的心腹。
“自主公崛起於沛縣至今,不過三年,天下一統,有望矣!”卓子房含笑稱讚。
群臣也不禁肅然起敬。
未及弱冠之時,便從一個縣城崛起,而今收複失地,執掌武朝,隻用了不到三年,堪稱奇跡!
他們本是寂寂無名或懷才不遇之輩,是這位主公的出現,讓他們有了實現人生價值、名垂青史的機會。
趁著今夜難得休息,他們也希望能聆聽主公的教誨。
院子裏燈火通明。
梁蕭的目光掃過群臣,看到滿懷喜悅和期待的麵龐,也喟然長歎。
“若無諸位相助,也不會今日之梁蕭。”
“主公實在是太謙虛了!”靖雲生由衷稱讚。
眾人激動不已。
“如今本朝軍民無不視主公為救世主,山河一統,千秋偉業,指日可待!”
武朝三傑也紛紛點頭,深表讚同。
這是實話,也是他們的心裏話。
梁蕭卻隻是歎息。
“看似成功就在眼前,實則隻是開始……諸位要戒驕戒躁,我們能有今日之成果,除了政策的正確性,還離不開對比……”
“對比?”群臣一愣。
這是他們第一次感受到梁蕭的憂慮。
“難道主公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