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陸湛表態
字數:3657 加入書籤
見梁蕭驚訝,陸湛又補充道:“昭帝甚至叮囑老夫,日後若是忠武侯府想要取而代之,老夫與陸家無論如何不可與之敵對……”
“竟有此事……”梁蕭隻感到心情沉重。
或許,先帝正是受了昭帝的影響。
那些記錄能夠保存下來,本身就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惠帝在記錄中明確了祖訓,嚴禁後世子孫消除這份記錄,且應該予以妥善保管,以免日後被南王、司馬家掣肘。
後來的曆代武帝都在提防忠武侯府,但因為無法鏟除司馬家和南王世家,自然也不敢鏟除忠武侯府。
麵對忠武侯府,曆代武帝顯然也是心虛的,但更不敢鏟除忠武侯府。
忠武侯府的存在,是曆代武帝與另外兩家博弈的關鍵,能讓彼此投鼠忌器。
如今,先帝主動歸還江山,讓他奪回帝位具備了正當性,他也不好把事情做絕。
比起惠帝一脈,司馬家與南王世家才是首惡。
陸湛望著梁蕭,目光深邃,喃喃自語。
“你可有心情聽老夫講講過往之事?”
梁蕭點頭:“我今日已經安排好眾人事務,正需要花時間處理私事。”
陸湛這才娓娓道來。
“當年,老夫之所以急流勇退,也不再為昭帝的後人——即那位先帝效力,並非隻是簡單地如外界所言,對官場失望、明哲保身而已。”
“當年的老夫也是個世家子弟,陸家可是個不小的世家,與其他幾家門閥都算交好,在國內士林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時老夫也與門閥子弟走得很近,與你祖父、秦將軍頗為疏遠,與雲家聯姻乃是因為子苓的父母兩情相悅,不顧陸家子弟反對,堅持在一起……”
“說到底,當年的陸家若是真的發展壯大,多半也會是個門閥。而後來,老夫與昭帝推心置腹,成為生死之交,才逐漸意識到門閥之害,也深知陸家已經在風口浪尖,自己更是有心無力……”
“彼時,皇權衰落,四大門閥如日中天,昭帝也是有心無力,又擔心老夫因為和君王走得太近,而連累陸家,最終才提醒老夫歸隱田園……”
“陸家並不具備和四大門閥爭鬥的實力,一旦失勢,萬劫不複。可陸家本身也是士族一員,最終必然麵臨抉擇,要麽與門閥同流合汙,架空皇權,最終支持其中一家取而代之,要麽早晚家道中落。”
“而陸家子弟也多有門閥思想,此事更是讓老夫日夜難安……最終老夫接受了昭帝的提議,在與四大門閥還算交好的當下,趁著自己是陸家最有實力的長輩,急流勇退,歸隱田園,專心教導陸家子弟。”
“所幸的是,陸家最終得以獨善其身,以天下為己任。而四大門閥裏的歐陽家卻險些自取滅亡,另外三家更是成了你的階下囚。時間證明,老夫的選擇是正確的。”
梁蕭靜靜傾聽,也不禁肅然起敬。
在門閥之風盛行的那個年代,這位陸先生能夠意識到門閥之害,並忍住誘惑,急流勇退,回去教導自家子弟,可謂先見之明。
陸家子弟在陸湛的培養和教導下,得以成為本朝士族裏的一股清流,為他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
當年接受陸湛“求賢令”的號召,從江南奔赴沛郡的讀書人裏,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陸家子弟,包括本家和分支……
陸湛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今天倒下了三大門閥,明天也有可能再出現新的門閥……
“你的出現,以及你提及的‘科舉製’,讓老夫看到了不一樣的未來。憑你的智慧,一定能改變這片土地,讓百姓安居樂業,並有機會通過讀書出人頭地,這是大善!老夫不敢代表蒼生,隻能代表自己和陸家,請你無論如何都要受這一拜。”
陸湛說完,朝著梁蕭緩緩跪下。
“這怎可呢!”梁蕭連忙要去攙扶,卻被他伸手製止。
“理所應當!在這方麵,老夫才是真正的後生晚輩。”陸湛斬釘截鐵,堅持了這一拜。
一旁的雲子苓望著自己的未婚夫,眼波流轉,一臉自豪與崇拜。
隻有他,能讓自己的外公這樣的人物發自內心地崇敬。
這一拜之後,陸湛才緩緩起身,坐回原位,鄭重表態。
“所以,你不必顧忌老夫,若有需要老夫支持的地方,直說無妨……”
這一番表態之後,陸湛的內心五味雜陳。
梁杋與梁栻,這兩任武帝的所作所為,讓他倍感心寒。
昭帝生前的叮囑,竟是一語成讖……
但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是梁蕭當初的言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無論誰在皇帝寶座上,隻要他殘虐本朝臣民,被人推翻便是理所當然!
梁蕭終於不再隱瞞,派人去天策府請來玄奇,一同告知先帝遺詔之事。
陸湛靜靜傾聽,先是震驚,隨後恍然大悟,直到聽完玄奇講述,看完三份遺詔和幾份記錄,唯有歎息。
“事到如今,老夫自當義無反顧,可以為你出麵,指認昭帝的筆跡。”
梁蕭感動不已,鄭重鞠躬致謝。
即使他已經是勝券在握,陸湛這麽做,也是賭上了自己的名譽,隻為能加強自己奪回帝位的合法性。
玄奇與陸湛一樣,內心五味雜陳。
在來這裏的路上,他已經聽梁蕭講解昭帝之事。
不管怎樣,惠帝一脈最終選擇配合忠武侯一脈奪回帝位,雖然這一切來得太晚,但至少梁蕭不會虧待梁清霜。
梁蕭回到天策府之後,群臣簇擁著一名白衣老者,在此等候多時。
這名老者似是有些受寵若驚,一見梁蕭,翻身便拜。
“下官雲庭,豫章雲家軍行軍主簿,代表雲家,接受武王號召,帶領家中子弟來京複命!”
梁蕭扶起雲庭,立即為他接風洗塵。
此人乃是雲家家主雲修的堂弟,雲恪的堂叔公。
這一次,雲家子弟來了不少,作為見證人足矣。
鍾離清風又匯報:“主公,剛才收到消息,益州太守公孫濤之子,公孫無衣,已經率眾抵達彭城,可以作為公孫家的代表!其餘江南士族亦各有代表抵達沛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