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表明態度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A+A-


    梁蕭立即帶卓子房接見兩地豪傑。
    如今奪回帝位勢在必行,公孫家出身劍族,掌握巴蜀之地,而劍族又曾因為保家衛國而損失慘重。
    先前劍族對徐州的支持主要是出於公義和對劍無鋒的信任,但連劍行風和劍白衣都沒有提及家族對他“取而代之”的表態。
    等梁蕭稱帝之後,劍族的態度就難料了。
    因此必須讓他們歸心。
    至於東野氏,是最重要的記錄者,也必須在場。
    江南這些來京的士族子弟,也需要盡可能爭取——此舉有利於日後迅速平定江南。
    至於燕雲豪傑們,則是隻知有武君,對門閥朝廷毫無歸屬感,倒是無需擔心。
    尤其是墨家師徒,朝雪和慕淩生,二人的關注點在於天下百姓,因此慕淩生、越定國、南長風等人是主動支持梁蕭取而代之。
    天策府,貴客廳內,燕雲豪傑與巴蜀豪傑會合。
    以公孫無衣為首的劍族子弟,見到了劍白衣和劍青衣兩兄妹,簡單了解過近期的天下大勢,但仍是滿心忐忑。
    反觀以朝雪為首的一眾燕雲豪傑,包括北宮弘業、單鷹、宗徹等原先的各郡起義軍首領,人人滿懷期待。
    就連一向平靜的墨家钜子朝雪也難得笑容滿麵。
    他已經得知梁蕭入主京師,並成功遷都,三大門閥也隨之成了梁蕭的階下囚。
    雖說這位武王逼死三公的手段難免會招致非議,但於天下萬民而言,這是雷霆手段,能將百姓的損失降到最低。
    梁杋、梁栻昏庸無道,三大門閥更是禍亂天下,罪有應得。
    梁蕭於燕雲百姓有再造之恩,他們必須全力支持!
    在鍾離清風的主持下,兩方豪傑簡單地認識彼此,氣氛融洽。
    公孫無衣帶來的劍族子弟大多是年輕人,血氣方剛,而燕雲豪傑亦多是俠肝義膽,因此算是誌趣相投。
    但劍族子弟接受的理念不同,他們都明白,大家可能並非一路人……
    現在,所有人都在等候梁蕭。
    “諸位別來無恙。”
    直到門外傳來梁蕭熟悉的呼喚,在場眾人精神一振,紛紛起身行禮。
    “參見武王!”
    “諸位免禮。”
    麵對梁蕭一如既往的謙和,眾人肅然起敬,在他的安排下,各歸其位。
    梁蕭的目光掃過劍族眾人,微微點頭。
    來到現場的人員接近二十位,大多數人都是他在劍族接觸過的核心人員,其中更有十位還是劍族高層的子孫。
    畢竟他的恩師劍無鋒一向德高望重,作為關門弟子的他也因此沾光。
    這些人都是劍族要員,名義上是公孫濤派來的,實際上是接受了整個劍族高層的派遣。
    這已經表明了劍族高層的態度,至少不可能想與他為敵。
    但他還是有必要讓整個劍族心悅誠服,毫無保留地歸心,而不是名義上稱臣納貢,事實上割據自守。
    “諸位遠道而來,共抗強敵,我與徐州子民深表感激。”
    梁蕭率先發表講話,同時表態。
    “此前,江南朝廷倒行逆施,陷害忠良,屠戮百姓,這些事皆有建康的軍民見證,更有東野氏載入史冊,望諸位明鑒。諸位若有疑惑,可以詢問東野氏與隨軍遷都的建康軍民。”
    “此外,還有大量百姓慘遭江南諸侯屠戮,我軍隻來得及救下一半左右,這些百姓已經被帶到彭城一帶安置,也都可以指證,相信大家已經接觸過了。”
    眾人靜靜傾聽,鄭重點頭,也不由心生敬意。
    以梁蕭如今的權勢,完全可以掌握話語權,用成王敗寇的方式,隨意攻擊政敵,包括梁杋。
    但他還是堅持事實勝於雄辯。
    尤其是劍族眾人,更是心情沉重。
    他們在彭城休息的時候,就接受了劍白衣的邀請,去拜訪這些險些慘遭屠戮的建康一帶的百姓,了解了以南王為首的諸侯聯軍的殘暴,簡直難以置信!
    反觀梁蕭,統領天策軍南下,明明是反了朝廷,卻是與民秋毫無犯,拯救無數百姓。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梁蕭居然第一時間宣布天和教大聖賢可以免罪,但今後必須歸順朝廷。
    大聖賢與南宮家,也曾與劍族交好,大聖賢更是迎娶了劍族女子。
    “最近本朝才剛完成遷都,人心未定,希望諸位暫居一段時間,等局勢明朗,我自當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諸位請暢所欲言,我自當盡力答疑解惑。”
    梁蕭語氣誠懇,又不失嚴肅。
    公孫無衣終於起身道:“不知武王打算如何對待當今武帝……”
    劍族眾人忍不住豎起耳朵,等待梁蕭的答複。
    梁蕭道:“我有先帝遺詔在手,請諸位放心。弑君篡位之事,是絕不存在的。”
    在場眾人一愣,就連燕雲豪傑們也倍感疑惑。
    在天下人都堅信他可以取而代之的時候,他卻表示絕不篡位?
    梁蕭道:“此事極其複雜,希望諸位在這段時間裏多多了解江南之事,等候我的通知。”
    眾人心中疑惑,但還是紛紛應允。
    公孫無衣和朝雪被梁蕭留了下來。
    公孫無衣率先表態。
    “武王,實不相瞞,我們這一路走來,見證彭城與京城氣象,深感敬服。如白衣所言,武王深得民心,更何況忠武侯府也是宗室子弟……若是您當真有心取而代之,隻要手段溫和一點,我們巴蜀這邊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旁的劍白衣吃了一驚,不敢相信自己的伯父和堂兄能如此果斷。
    梁蕭麵帶微笑,道:“你們大可放心,這天下,本就該屬於高祖一脈,而非南王一脈。”
    開國忠武侯不是南王的長子麽?
    公孫無衣更摸不著頭腦了,但也不敢多問,鄭重道:“我們相信隻有武王能善待天下萬民!”
    梁蕭又立即冊封公孫無衣為鎮軍將軍,並封列侯,食邑兩千戶。
    至於公孫濤的職位,等他登基之後再定不遲。
    公孫無衣離開後,朝雪也表露了擔憂。
    “武王乃是神州萬民所望,切不可優柔寡斷,梁杋與梁栻二人,昏庸無道,其子嗣又太年幼,這天下不能再落入二人及其子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