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登極至尊!

字數:4293   加入書籤

A+A-


    梁蕭的聲音豪邁而不失威嚴,在場數萬軍民隨之歡呼雀躍。
    “迎奉武王,奪回正統!!”
    此刻,天命所歸,萬民所望!
    台上的各方代表們感受到民眾的熱情,也不再遲疑,紛紛請願。
    “請陛下即刻登基,順應民意,恢複正統,正本清源!”
    梁蕭提前準備好的傳國玉璽和帝王冠冕,由玄奇呈了上來,雙手奉上。
    “請吾皇登基稱帝!”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其上五龍交纏,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示“皇權天授”之意。
    至於梁杋,將被定為“逆賊”,他自然是不會選用對方的冠冕。
    梁蕭取來傳國玉璽在手,一時竟有些恍惚。
    在這裏,秦朝的傳國玉璽仍未丟失,最終由他所得。
    他考慮到故鄉曆史裏的傳國玉璽下落不明,早在入京的當天,便派遣天策軍入宮,第一時間入宮收取傳國玉璽,以“保護玉璽”為名,禁止包括梁杋在內的任何人觸碰。
    就連他讓梁杋擬寫的詔書都是先讓梁杋寫好,他再親自用傳國玉璽蓋章。
    接過傳國玉璽,梁蕭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登上高台。
    這裏早已擺放著先祖們的靈位,從高祖到那位開國忠武侯,再到他的老爹……
    從今天起,他要讓自己的列祖列宗恢複帝位,並為他們設立廟號。
    定廟號與諡號之事,不能在今天全部辦完,需要與群臣討論,再結合列祖列宗的生平去定。
    當然,他的父親、祖父、開國忠武侯,這三位需要他在今天定好廟號和諡號,以示正統。
    台下的梁杋很快便被天策軍解除了冠冕,和梁栻一起換上一身特製的囚服,上了枷鎖。
    三家門閥子弟皆被天策軍牢牢控製。
    台下的天策軍將士滿臉狂熱,望著高台上的身影,良好的軍事素養讓他們保持著理性和鎮定,否則此刻隻怕也忍不住歡呼雀躍。
    那是他們誓死追隨的主君,如今才是天命所歸,而非“國賊”!
    梁蕭的妻子們就在台上,望著最高台的梁蕭,滿目柔情。
    他終於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江山,也將因為今生今世的功績而流芳百世!
    正本清源,本就是他貫徹對列祖列宗的孝道!
    今日,必將成為武朝迄今曆史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之一!
    姐妹幾人並不想為誰當皇後而鉤心鬥角,更希望他能夠向世人證明他才是天命所歸,從此澤被萬民!
    “列祖列宗在上,高祖以武立國,國祚為南王一脈所竊,梁蕭今日昭告天下。為本家恢複正統,繼承帝位,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隨著梁蕭登台祭祖,現場臣民紛紛稱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恩浩蕩!天威浩蕩!”
    陸湛望著高台上的梁蕭,心中五味雜陳。
    今天,他見證了何謂“萬民所望”,隻是自己終究是昭帝時期的重臣,身份多少有些敏感。
    好在梁蕭沒有計較這些細枝末節,早已提前和他提及,後續如何處理惠帝這一脈。
    “惠帝梁擎,本是南王之子,‘狸貓換太子’之事,其人身不由己,幸得迷途知返,留存記錄,尤為可歎。削惠帝一脈所有偽帝之廟號與諡號,改封‘義王’一係。”
    “梁昶有心歸還帝位,奈何時勢不許,亦是身不由己,念其情有可原,又助朕奪回帝位,今日削其廟號與諡號,追封‘勇王’,以彰其勇。”
    “自梁擎一脈至梁昶,眾人雖是偽帝,然多是身不由己,業已功過相抵,由朕蓋棺定論,今後無需再議。”
    隨著梁蕭宣判,梁清霜如釋重負,深深地望著自己丈夫,感激之情無以複加。
    除了必須執行的削除諡號和廟號,他並沒有清算惠帝這一脈。
    至少後人可以明白,惠帝是身不由己,曆代先帝或多或少雖有私心,但終究還是保留了記錄,直到她的父親梁昶決心歸還帝位,也不至於遺臭萬年……
    “為何不肯放過我們……”三家子弟與梁杋、梁栻兄弟倆則是目光呆滯,什麽都聽不進去了。
    惠帝到底為何執意要留存記錄?是因為痛恨南王夫婦的控製?還是……
    不管後人如何腦補當年之事,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高祖的江山終於回到了他的後人梁蕭手中!
    他們幾家常年壟斷官場,又豈能不懂梁蕭處理此事的門道?
    梁蕭登基之後,連惠帝這一脈都能原諒,甚至連梁敬都能免死,這是對外界釋放極其友善的信號,有助於維護朝堂穩定,和今後對各路反賊的招安。
    再處理他們兄弟倆和三家門閥,便是恩威並施。
    若梁蕭再利用報紙的力量,宣傳今日之事……他們已經可以預見自己的下場了。
    “今日登基,兼之公審,諸事繁多,時間有限。明日起,朕當推翻偽帝一朝黨羽,重設百官。”
    “此刻昭告天下,先定卓子房卓愛卿為丞相,明日起,代表天下臣民,與朕議定文武百官。請卓相上台,朕當親賜相印,賜黃金萬兩,將卓愛卿食邑增至兩萬戶,以嘉其功!”
    梁蕭一聲令下,卓子房迅速成為全場焦點。
    人們望著這位“卓大人”,滿懷敬意。
    他們的陛下平時沒少在報紙上宣傳卓子房的功績,這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
    作為武朝三傑之首,卓子房早已名滿天下,受人敬仰!
    卓子房亦步亦趨,登上高台,俯首一拜,莊嚴宣誓。
    “臣,卓子房,願為陛下與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梁蕭將他扶起,交付相印,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刻,他們終於完美地實現了當年的願景。
    梁蕭登極至尊,卓子房也成為眾望所歸的丞相。
    “恭喜卓相!”
    卓子房下台後,台下群臣紛紛行禮祝賀,眼裏滿是羨慕。
    這可是注定載入史冊的一天,也必將流芳百世。
    而在這一天,作為正統新君的梁蕭登台拜相。
    萬眾矚目,卓子房成了無可爭議的第一功臣,眾望所歸的丞相,可謂榮寵之極!
    “驃騎將軍秦勳秦愛卿,加封大司馬,賜黃金萬兩,食邑增至兩萬戶,大司馬官印送往秦愛卿府上!”
    由於梁蕭先前是天策上將,地位等同於大將軍,天策府還未變更,因此暫時擱置升秦勳為大將軍之事。
    畢竟天策上將並非正統帝王所封,需要梁蕭好好改組天策府。
    設立文武兩位臣子代表之後,梁蕭又盯著台下的梁杋和三家門閥。
    “將梁杋、梁栻與司馬家、端木家、公羊氏等逆賊收監,擇日審判。”
    這一刻,以梁杋為首的一眾“逆賊”也成了全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