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新的盛世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全新的正統朝廷,首次朝會,進行得異常順利。
與會群臣多數都是出自天策府,經過梁蕭的長期栽培,也熟悉那一套高效的執政方式。
至於梁蕭為了防備不測而暫定的鍾離晚雪、梁謙母子,群臣也沒有異議。
梁謙是皇長子,其母鍾離晚雪也是秦牧的外孫女。
鍾離家更是在梁蕭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為梁蕭運來至關重要的一百多萬石糧食,讓梁蕭得以迅速發展壯大,吸納更多人才和精兵,功不可沒。
論功績,鍾離家僅次於卓子房與秦勳。
當然,若是梁蕭沒有遭逢不測,關於儲君與立後之事他已有定見,隻是需要對兒女們長期的教育。
而“榮譽頭銜”與“義莊”的設立,則可以為他們這些元勳的後人提供保障,就算子孫家道中落,至少不至於流離失所,並且還能接受教育,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作為衛將軍的公孫濤,暫時轉任兵部侍郎,暫領益州太守,其子公孫無衣受封刑部侍郎。
等秦勳受封大將軍之後,車騎將軍雲修可能升任驃騎將軍,屆時公孫濤也會轉任車騎將軍。
對於梁蕭的安排,公孫無衣沒有異議。
朝會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設立“武朝日報”。
武朝日報的前身正是徐州日報,將作為官營報社,成為國家宣傳的核心機構。
除此之外,如劍行風、劍白衣等豪傑也會在戰事結束之後陸續升遷。
議定官位之後,梁蕭望著台下群臣,語重心長道:“新政的推行,尤為關鍵,‘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科舉製’、‘攤丁入畝’,這些政策若能成功推行,卿等亦可流芳百世。”
群臣紛紛表態:“臣等定為陛下分憂,全力以赴支持新政!”
梁蕭欣慰一笑。
攤丁入畝的推行,將嚴重觸動全國地主的利益,難度最大。
相比之下,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科舉製,這些新政的難度要小很多。
畢竟最大的免稅群體是幾家門閥,他們還壟斷知識和官場,如今已被梁蕭一網打盡,反而有利於推行新政。
不過這幾家門閥曾經也是國內最大的地主,如今全部倒台,財產都將充公,其兼並的土地也將回到梁蕭手中,交給百姓耕作。
梁蕭必須借著三家倒台的勢頭,盡快完成土地方麵的改革。
有卓子房等人的輔佐,可以保障這一切有條不紊,水到渠成。
“朕決定禦駕親征,一統山河。待朕離京之後,望諸位與子房同心協力。”
梁蕭說完,台下群臣紛紛表露擔憂。
“陛下,如今國內人才濟濟,不如委任統帥,您坐鎮中央,如何……”聞人子義出列進言。
梁蕭解釋道:“朕亦有此考慮,隻是天下未定,天策軍在朕手中能夠保障最強戰力。等局勢明朗之後,朕自會回歸京城,委任四方統帥。愛卿不必擔心,朕肩負天下臣民,自然不會親身犯險。”
群臣無奈,唯有領命。
天策府的組織形式,是梁蕭結合現代體製所改進,可以在保障高效的前提下避免任何人獨斷專行。
如今,新朝廷也將吸收這一套體製的優點。
梁蕭建立的新朝廷,沒有太頑固的食利階層和曆史遺留問題,並且收繳了三家門閥的至少一千萬畝田地,以充實國庫,更有從匈奴人手裏收繳的大片燕雲官田,同時又控製了鹽鐵的專營,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足以保障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當然,這些新政也並非有益無害,比如科舉製,隻是作為未來新時代的一種過渡,為這個時代空乏的人才選拔提供更好的思路。
一切任重道遠。
朝會結束之後,梁蕭又傳詔四方。
“陛下有旨:即日起,推行新政!”
“從今往後,滋生人丁永不加稅,並永久取消全國百姓人頭稅,改為每年以個人占有田畝數量征稅,以減輕貧苦百姓之負擔!”
“科舉製推行之後,天下臣民,不論出身,隻要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考試,皆有望出仕!”
“犒賞全國將士,具體封賞詳見公文與日報記錄,保證所有登記在籍的將士每人賞銀一兩以上,並在全國推行天策軍之軍製!”
……
梁蕭的詔書在最後一期徐州日報的宣傳幫助下,讓民眾迅速了解了新政的好處。
“陛下真的實現了永久免除人頭稅!而且,並不隻是燕雲之地回歸的百姓能夠享受,而是我們所有的武朝子民!”
“還有科舉製,意味著以後我們的孩子也有機會通過讀書出人頭地,而不再是門閥子弟壟斷官職!”
“吾皇萬歲!”
“吾皇聖明!”
京城大街小巷盡是歌功頌德之聲,無數人感激涕零。
且不論科舉製對未來的改變,僅僅隻是永久免除人頭稅這一條,足夠讓他們感恩戴德了。
沒有了人頭稅的負擔,百姓的生活壓力大大減小,也有利於促進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
這一天,梁蕭帶著妻兒們與文武百官登上皇宮的高樓。
眾人望著遠方歡呼雀躍的人山人海,一時間恍如隔世,備受感動。
“臣等有幸,能追隨陛下,締造太平盛世……”卓子房終於按捺不住,熱淚盈眶。
皇權消亡、人人平等的時代,對他而言太過遙遠。
他必須像梁蕭一樣,腳踏實地。
而他已經預見了新政的順利,與國家的蓬勃發展。
曾經風雨飄搖的武朝,注定迎來中興盛世!
梁蕭的妻子們則是倍感自豪,懷抱兒女,守在他的身側,望著他入神。
“守業更比創業難,朕會與眾愛卿一同守護今日之盛世!”
“明日,朕便會調兵遣將,準備禦駕親征,眾愛卿各司其職。”
群臣聞言,異口同聲道:“悉聽尊命!”
梁蕭登基稱帝的當天,與推行新政的第二天,注定載入史冊,成為武朝曆史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到宮中,梁蕭又和妻子們聚在一起,傾訴衷腸。
“我梁蕭與過往帝王自是有別,未來,咱們的子女都將成為負責國家決策與監督的重要成員,尤其是監督國君,可以避免國君獨斷專行。願娘子們一如既往團結友愛,不可鉤心鬥角。”
“今後,皇位將是最艱巨的責任,而非為所欲為的權勢。就從我們開始,以溫和的方式,過渡到皇權徹底消亡的時代,也可避免我們的子孫後代遭人清算。因此,我們和後人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團結。”
“而我,作為丈夫,作為父親,必須平定天下,保障今天的一切不會成為夢幻泡影!”
“謹記夫君教誨!”妻子們無不感動應允。
他即使已經登極至尊,始終是她們的好夫君,夫妻感情隻增不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