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集結!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燕雲與徐州交界處,大隊人馬渡過黃河,一路南行。
在泰山與中原鐵騎的庇護下,這支部隊迅速進入徐州地界,第一時間趕赴應天郡西南。
領軍者,正是武朝大司馬,秦勳,接受梁蕭的調遣,率眾加入決戰。
燕雲之地的攻防,暫時由燕雲副總督慕淩生負責。
與此同時,梁蕭也收到了北方急報。
“稟報陛下:大司馬、驃騎將軍秦勳,領燕雲援軍十萬,已經進入徐州地界!”
梁蕭接過秦勳的奏折與公文,鄭重點頭。
“此役,我國將以三十萬之眾,擊破敵軍百萬!”
“我軍出征之將士,皆是當世精銳,敵軍雖有百萬,其中多數隻是濫竽充數,不足為懼!”
算上江南,武朝目前的總兵力在七十萬左右,再算上巴蜀,超過八十萬。
但梁蕭不打算動員過半的兵力,因為這些部隊還要負責屯田和保障各地的治安。
以三十萬之精銳,擊破敵軍百萬之眾,他有足夠的信心!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西秦的戰鬥力,即使是拓跋穹也不行!
倘若拓跋穹真有能耐動員百萬正規攻城部隊,首次戰役進犯燕雲和徐州兩地的西秦部隊就不可能隻有三十萬左右。
這所謂的百萬之眾,要麽摻雜了天大的水分,要麽是虛張聲勢。
但他已經不需要虛張聲勢,如今的天策軍有足夠堅定的戰鬥意誌,隻需要一場局部戰爭,即可擊破敵軍所謂的百萬神話——拿下西秦三郡的作用,正在於此!
“稟報陛下:前將軍秦平統領白袍兵,抵達本部!”
當天,秦平、劍行風等人也來到梁蕭的大本營,向梁蕭複命。
“眾愛卿驍勇善戰,功勳卓著,朕心甚慰!”
梁蕭趁著拓跋穹的部隊尚未趕來,親自設宴,為眾將士接風洗塵。
白袍兵完成了護佑荊南二郡的使命,如今回歸梁蕭麾下,隻等決戰時刻,向敵軍發起致命一擊。
翌日中午,常念俠、南長風也從燕雲趕來,抵達大本營,向梁蕭複命。
“諸位愛卿庇護遼東,喋血千裏,斬獲數萬,古之名將,莫過於此!”
麵對梁蕭的盛讚,眾將感動不已,紛紛表示。
“一切仰賴陛下聖威,方有中原鐵騎之勇武!”
他們的讚譽並未有任何誇張成分,中原鐵騎幾乎就是梁蕭一手訓練出來的。
即使是在燕雲之地訓練的中原鐵騎,也需要梁蕭根據每支軍團的人員素質,選定合適的訓練方案,再由秦勳、梁品等人貫徹實施。
天策軍的步軍同樣如此。
而能夠讓天策軍如虎添翼的新式軍備,更是由梁蕭親自組建起來的軍器監趕製。
而今,是所有天策軍將士恢拓中原、忠君報國的時刻!
梁蕭設宴款待眾將之後,就在宴會上,聽常念俠等人講述北方戰事,欣慰一笑。
天策軍的精神之一,便是沉穩。
曾經還依賴他指揮的天策軍一眾文武,經過這些年的鍛煉,已有獨當一麵的能力,其能力和忠義足以讓他放心。
但如今是兩國決戰的時刻,拓跋穹都選擇禦駕親征,作為武朝的帝王,他自然不能退居幕後。
梁拓,慕容氏雙雄,拓跋洪,拓跋評,同樣有獨當一麵的能力,更何況還有拓跋穹居中調度,平衡各方關係。
此役,雙方皆沒有退讓的可能。
武朝的精銳,集結於梁蕭麾下。
徐州本土,大量的糧船、糧車正在運往前線。
徐州本就是交通發達,憑借縱橫交錯的河流,水運能進一步降低運輸的成本。
如今正值農閑,徐州也有足夠的力量在當地征募民夫,協助運輸,保障前線穩定。
燕雲之地經過這一年的整頓與發展,百姓滿懷感激之情,同樣踴躍報名,支持運輸,甚至主動帶上了家裏的牛車和餘糧,隻求此役取勝。
當然,梁蕭沒有允許百姓毀家紓難,而是讓各地官府按照市價,向這些百姓給付銀錢,凡有官吏貪墨克扣者,一經查清,直接處以極刑,禍及親族。
在梁蕭的號召下,燕雲與徐州兩地團結一致,在三郡集結重兵。
隨著拓跋穹與梁拓的撤退,江南也迎來前所未有的安定。
靖雲生奉命率眾鎮守江南,與雲恪同心協力,共同改善江南民生。
而雲修則接受梁蕭的調遣,統領三萬名原本馳援江南的天策軍步騎,渡江北上,前往彭城以南的碼頭。
這一天,老將雲修帶著雲家子弟來到船頭,望著北方,老淚縱橫。
雲家眾人不敢出聲打擾。
他們自然清楚,這是老家主有生以來第一次北渡長江,參與恢複中原。
在此之前,雲家常年守備豫章,也難免有提心吊膽甚至絕望的時候。
此役,雲修堅持請戰,希望能拚了這把老骨頭。
梁蕭也給了他和雲家子弟名垂青史的機會。
對他而言,對所有雲家子弟而言,今生無憾!
武朝動員三十萬部隊的同時,西秦也在舉傾國之力,往東南的三郡調兵。
拓跋穹的部隊一路往東北行進,在經過半個月的行軍之後,暫時駐紮在兗州東境,梁郡以西。
南王拓跋評經曆喪子之痛,率眾集結在此,與拓跋穹會合。
“臣拓跋評願為先鋒,為國破賊!!”
麵對拓跋評的請戰,拓跋穹反複安慰。
“王弟之忠勇,舉國皆知,朕定為你們報仇雪恨……”
當天下午,北方先後有飛馬來報。
“稟報陛下:北王拓跋洪正率十五萬之眾來援!”
“稟報陛下:左將軍慕容雲城、右將軍慕容天城正率十五萬之眾來援!”
“朕何愁武朝不破!”拓跋穹大喜,望向東方,眼神堅定。
但很快,他又想起什麽,急問當地守將:“梁郡是何人駐守?”
“回陛下:根據前線細作回報,鎮守梁郡者,乃是武朝丞相卓子房!”
拓跋穹眼神一變,喟然長歎。
“梁蕭能有今日之強盛,此人當居首功,朕恨不能得之。”
“連武朝丞相都趕赴前線,想必梁蕭已在其人附近。”
“眾將聽令!放棄進攻梁郡,休整三日,往山陽方向進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