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渡河破敵!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梁蕭望著台下的虎狼之師,也罕見地意氣風發,慨然下令。
“明日出兵,朕當禦駕親征,收複神州,恢拓中原!”
“凡有功之士,按照軍製,封賞缺一不可!英烈撫恤,一如既往!”
“此役凱旋之後,任何參戰將士,每人至少賞銀三兩!”
梁蕭話音剛落,台下傳來雷霆般的回應。
“吾皇萬歲!”
“武朝萬歲!”
這一夜,梁蕭與拓跋穹似有所感,隔著五十裏,遙遙相望。
梁拓還在為西秦效力,而梁蕭在奪回帝位之後宣布,等收複中原之後,再為自己的幾位兄長追諡,而沒有選擇在此時給梁拓追封以亂其心。
拓跋穹自然也明白梁蕭的想法,遠方素未謀麵的武帝,是自己畢生最強之敵,無論勝敗,皆值得自己敬重。
雙方的參戰部隊已經超過一百二十萬,若是算上後方的民夫,便是超過三百萬的規模。
中原之地,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決戰,神州赤縣亦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國家的撥亂反正,帝位的正本清源,百姓的安居樂業,天和教眾的歸順,讓梁蕭在武朝的威望空前絕後,即使是開辟新王朝的武朝高祖也已望塵莫及。
就連江南也有大量的青年受到梁蕭的感召,也在踴躍報名參軍,以備不時之需。
與此同時,西方大陸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北方神秘的遊牧民族布局數百年,帶著從武朝開國之初便已學習的軍事技術,終於大舉南下,以“天日國”為名,同時進犯羅馬、波斯等國,竟是摧枯拉朽。
西方的人們麵對這支無懼嚴寒的軍隊,以及被潛伏在國內的天日國商人放高利貸摧毀的經濟,無力抵抗,或投降,或亡國滅種。
由於天日騎兵掠奪的糧食不足以支持補給,無數的無辜者成了天日騎兵的口糧。
幸存的人們翹首期盼上天的救贖,有識之士亦奮起反抗。
乙醜年,正月十六。
西秦,工部與兵部接受拓跋穹安排,臨時組成了軍器監剛滿一年,終於利用僅存的紫杉木仿製出了新式長弓。
太子拓跋崢帶領工部和兵部眾人來到校場視察。
校場上,十名長弓手同時開弓。
“嗖嗖嗖!”
箭矢輕鬆釘進了六十丈之外布滿牛皮的牆麵上。
拓跋崢喜出望外,從座位上跳起來,死死盯著東邊的牆麵。
“恭喜殿下!長弓研發成功了!雖略弱於武朝長弓,但也遠強於本朝現有的步弓!”群臣紛紛賀喜。
拓跋崢毫不猶豫下令:“兌現父皇的承諾,重賞眾人!加快趕製更多長弓,送往前線!”
西秦的軍器監開始趕工,然而西秦的軍界並沒有意識到,武朝已經改進了煉鋼技術和甲胄技術,並且……
此時,武朝與西秦終於在三郡對峙,雙方展開軍陣。
梁蕭統領全軍,雲修、越定國、趙雲、南霽雲、劍行風、曹塵等大將陣前聽令。
秦勳、常念俠、太史子義,三員大將分布在北,卓子房、秦平、南長風,三人在南,分布為兩翼。
拓跋穹坐鎮中軍,梁拓、慕容雪城等人隨行聽令,北方拓跋洪對決秦勳,慕容天城對決常念俠,拓跋英對決太史子義,南方拓跋評對決卓子房,右賢王對決秦平,慕容雲城對決南長風。
中原鐵騎與西秦鐵騎馳騁於兩翼,隨時準備出陣,一戰而定。
“吾皇有令:各部出擊,擊破武朝,一統山河!”
“吾皇有令:各部出擊,擊破西秦,恢複神州!”
雙方軍陣與軍營由北向南排布,隨著震天的角聲響起,兩國的軍隊大舉出動,便在這遼闊的平原展開最終的決戰。
北方常念俠統領一萬中原鐵騎,率先配合秦勳出擊,襲擾拓跋洪的步軍。
慕容天城統領兩萬西秦鐵騎,守在拓跋洪兩翼,嚴陣以待。
但中原鐵騎的機動性不下於西秦鐵騎,又有武君弓和棉甲等新式軍器占盡優勢,即使拓跋洪手握二十萬步騎,直取秦勳和常念俠六萬人,麵對武朝的步騎統帥同心協力,也並不占任何優勢。
天策軍步軍在中原鐵騎的配合下,竟是不退反進,不斷推進軍營。
太史子義和秦平分布在南北兩翼,配合梁蕭的主力進軍,直麵拓跋穹的主力。
南方則是卓子房與南長風的步騎軍團五萬,迎戰拓跋評與右賢王的步騎軍團十五萬。
天策軍的軍製統一,因此即使是徐州的步兵團與燕雲騎兵組合,依然是配合無間。
戰場的中部,拓跋穹親領南北中三路四十六萬大軍,直逼梁蕭南北中三路主力十九萬。
這一日,中原決戰,山河動蕩!
以徐州、燕雲兩地兵源為主力的天策軍,麵對西秦號稱的百萬大軍,相當於每一名將士至少要麵對三名敵軍。
天策軍卻是不退反進!
天子車上,拓跋穹握緊欄杆的手隨著身子劇烈顫抖。
“朕與丞相的宏圖偉業能否實現,盡在此役!”
隨行的慕容雪城麵如傅粉,卻是目光陰鷙。
作為曾經的燕國太子,他已經意識到,慕容氏很可能要被拓跋穹吞並了,但他卻無能為力。
慕容氏軍團裏真正掌握實權的慕容氏雙雄已經明確表態,必須先配合西秦打贏這場戰役!
與此同時,梁蕭騎乘白龍影,坐鎮中軍,指揮若定。
“即刻西進,破敵主力,直取兗州,恢複中原自當勢如破竹!”
兩國的主力不斷逼近的同時,秦勳、常念俠軍團與卓子房、南長風軍團,也成功與敵軍相遇。
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武朝的南北兩路竟然主動推進,驅逐敵軍先鋒,沒有任何據險而守的意思。
西秦南北雙王通過斥候得知武朝軍團正在強勢推進,驚疑不定,反而下令部隊原地休整,以逸待勞。
當天下午,梁蕭與拓跋穹的主力對峙於黃河支流,分別在東西兩地離河十裏的位置簡單紮營,枕戈待旦。
雙方的距離已經不足二十裏,此時河麵才剛剛解凍,水流有限。
進攻方必須渡河。
當夜,拓跋穹正在帳內與眾將討論如何渡河,卻聽外麵急報。
“陛下:武帝遣使來信,明確表示,明日可以渡河擊破我軍!”
外麵話音剛落,帳內西秦君臣更是驚疑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