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58章 優勢蕩然無存

字數:5456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產權管理科的科長名叫肖光耀,是國資委的老人了,今年已經五十五歲,馬上退二線。
    “老肖,你來得正好,抓緊把青山醇的商標轉讓手續辦了。”
    譚成義對敲門進屋的肖光耀說道。
    “主任,譚副主任,現在有一個突發情況。”
    肖光耀匯報道。
    “什麽突發情況?”
    譚成義問道。
    “寧川縣百祥製酒廠,也想使用青山醇這個商標,他們的負責人已經到咱們國資委了。”
    肖光耀說道。
    “……”
    譚成義瞬間皺起眉頭。
    青山醇的商標,十幾年無人問津,潘建國之前,也沒人說要用這個商標。
    這突然冒出來的競爭者,真的隻是巧合?
    “告訴百祥製酒廠的負責人,青山醇的商標,已經轉讓出去了,他們來晚了一步。”
    這時,鄭元吉對肖光耀說道。
    “這……”
    肖光耀一臉為難,旋即望向譚成義求助。
    譚成義說道:“主任,這怕是不太符合規矩,畢竟,轉讓合同還沒簽,日後百祥製酒廠要是舉報的話,我們沒法解釋。”
    “這確實是個問題。”
    鄭元吉聽完,也皺起眉頭。
    思忖片刻,他轉向宋思銘,“宋鄉長,你也看到了,不是我們市國資委說話不算數,而是有些東西,必須得落到紙麵上才行。”
    “我能理解。”
    宋思銘不動聲色地回應道。
    “現在兩家企業,都想用青山醇這個商標,也隻能是公平競爭。”
    鄭元吉接著對宋思銘說道。
    “沒問題,那就公平競爭。”
    直覺告訴宋思銘,突然冒出來的百祥製酒廠,大概率和鄭元吉有關。
    有些事,鄭元吉不好直接拒絕,所以,找一個百祥製酒廠,當擋箭牌。
    但這並不是問題。
    隻要沒有暗箱操作,就算有十個百祥製酒廠,宋思銘也不懼。
    “主任,我認為公平競爭,不能隻看價格高低。”
    “同樣的轉讓價格,或者是相差不大的轉讓價格,我們還是應該傾向於建國製酒廠。”
    “潘廠長是原青山市製酒廠的技術骨幹,青山醇這個品牌在他手裏,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譚成義說出自己的想法。
    “有道理。”
    “確實應該綜合考慮。”
    鄭元吉不住點頭。
    “那咱們就搞一個小規模的競標?”
    譚成義請示鄭元吉。
    “可以。”
    “既然兩個酒廠的負責人都在,那就今天競標。把班子成員都叫到會議室,建國製酒廠和百祥製酒廠,分別出價,咱們以價格為基礎,綜合考量,最後,由班子成員投票,確定青山醇商標的歸屬。”
    鄭元吉分分鍾給出解決方案。
    潘建國來國資委之前,肯定沒有預料到這個局麵,必然沒有準備,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打潘建國一個措手不及。
    說完解決方案,鄭元吉還問宋思銘,“宋鄉長,你覺得合理嗎?”
    “非常合理。”
    宋思銘微微一笑,回答道。
    “那宋鄉長,你先休息一會兒。”
    “我們準備準備。”
    鄭元吉站起身說道。
    “辛苦鄭主任了。”
    宋思銘也起身相送。
    鄭元吉走後,產權管理科科長肖光耀也退出譚成義的辦公室,去準備競標事宜。
    辦公室裏,就隻剩下譚成義,宋思銘和潘建國。
    “宋鄉長,實在不好意思。”
    譚成義滿臉歉意地說道。
    是他讓宋思銘和潘建國,過來簽商標轉讓協議的,結果,又搞出這麽一出。
    “這有什麽不好意思的。”
    “計劃趕不上變化嘛!”
    宋思銘並沒有顯露出任何不滿。
    半個小時後。
    市國資委的會議室。
    幾個副主任,相繼入場。
    “就一個萬八千塊的商標,值得這麽隆重嗎?”
    對於這次毫無預兆的競標,市國資委這些班子成員,都覺得有些小題大做。
    但隨著宋思銘出現在會場,小題大做的聲音,瞬間消散。
    他們以為就是兩家企業之間的競爭,沒想到,宋思銘也參與其中。
    如此一來,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宋思銘可是不預約,就能見市委書記,市長的人,這也意味著,商標轉讓流程上,不能有任何瑕疵。
    否則,宋思銘一個小報告,打到市委黃書記,市政府梁市長那裏,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宋鄉長!”
    “宋鄉長!”
    所有人站起來,和宋思銘打招呼。
    “李副主任。”
    “陳副主任。”
    “王副主任。”
    宋思銘一一回應。
    在青山,副處級及副處級以上幹部,就沒有宋思銘不認識的。
    而後,他向這些副主任做出說明,“我們王寨鄉本地企業少,每一個都是寶貝疙瘩,建國釀酒廠是我們王寨鄉唯一的釀酒企業,能不能做大做強,就看今天能不能拿下青山醇的商標了。”
    “有宋鄉長督陣,肯定沒問題的!”
    大家恭維地說道。
    一番寒暄之後,宋思銘和潘建國落座。
    過了沒有一分鍾,寧川縣百祥製酒廠的負責人,進入會議室。
    “王培基!”
    潘建國一眼認出來人。
    “王培基是誰?”
    宋思銘問潘建國。
    “原青山市製酒廠技術部部長。”
    潘建國回答道。
    “你之前的領導?”
    宋思銘懷疑地問道。
    “對。”
    潘建國點點頭。
    “他怎麽成百祥製酒廠的廠長了?”
    宋思銘沒有記錯的話,青山市製酒廠倒閉的時候,對廠內的中層幹部做了統一安置,並沒有像普通工人一樣下崗。
    “以外購散酒,代替自釀白酒的事,王培基也有參與,雖然沒有判刑,但也被開除了公職。”
    潘建國介紹道。
    “這樣嗎?”
    宋思銘眉梢一陣挑動。
    潘建國則是猜測道:“肯定是鄭元吉把王培基找來的。”
    “不管是誰找來的,我們今天也要把青山醇這個商標拿回王寨鄉。”
    宋思銘堅定地說道。
    “可是……”
    潘建國卻沒什麽信心。
    原本,他青山市製酒廠技術骨幹的身份,是加分項,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出價的不足。
    可是,麵對王培基,這一優勢蕩然無存。
    王培基根本不會釀酒,可卻有青山市製酒廠技術部部長的身份。
    不知內情的人,肯定認為,王培基釀出的青山醇,比他釀出的青山醇更純。
    這種情況下,就隻能比誰的出價更高了。
    而他口袋裏隻有三千塊,就算宋思銘可以支援,宋思銘一個靠工資生活的清官,又能支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