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66章 出謀劃策

字數:4494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青山醇二十年剛剛推出的時候是二十塊錢一瓶,後來漲到四十,再後來漲到八十,然後青山市製酒廠就倒閉了。
    由於認可度高,且不再生產了,市麵上流通的青山醇二十年,價格繼續攀升,最高的時候漲到過三百多一瓶。
    現在,也得二百七八。
    “這的確是青山醇二十年。”
    “不過是剛剛生產出來的青山醇二十年。”
    宋思銘頓了頓,接著說道:“我把當年釀製青山醇二十年的釀酒師,請到了王寨鄉,也從市國資委拿到了青山醇的商標,這個酒貼上標簽,就是貨真價實的青山醇二十年。”
    “原來如此。”
    聽完宋思銘的解釋,王向東,柴子平,甚至是龐清河,都給宋思銘挑起大拇指。
    “青山市製酒廠破產後,青山就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白酒了。”
    “王寨鄉現在把青山醇二十年複活,肯定會賣爆。”
    王向東從市場的角度分析道。
    國內的白酒市場,除了那幾個全國知名的品牌,很多人還是更喜歡喝自己的家鄉酒,這是一種情懷。
    而一款消失了十幾年的家鄉酒,再度上市,就更是情懷了。
    相信很多青山人會為了情懷買單。
    “酒香也怕巷子深。”
    “首先得讓人們知道青山醇二十年複活了。”
    “各位領導如果方便的話,不妨幫著宣傳一下。”
    “過幾天,王寨鄉有一個扶貧助農年貨節,青山醇二十年是這次年貨節的主角。”
    宋思銘順勢說道。
    “年貨節……”
    “宋鄉長,你今天這頓飯,主要還是為了給年貨節打廣告吧?”
    王向東咂摸咂摸滋味,突然反應過來。
    他是青山日報,龐蓓蓓是江北日報,柴子平在市委宣傳部,除了作陪的龐清河,宋思銘請的人都在宣傳口。
    “王寨鄉要是有錢的話,直接江北日報包一個整版,青山日報包一個整版,專門宣傳年貨節。”
    “可王寨鄉不是窮嗎?”
    “所以,也隻能我自掏腰包,用這頓飯,充當廣告費。”
    宋思銘開啟哭窮模式。
    “那你這個廣告費真就有點低了,別說江北日報了,在青山日報,都買不下一個豆腐塊廣告位。”
    王向東說道。
    “這不是還有酒嗎?”
    “再加上這些酒。”
    宋思銘指著那箱白酒說道。
    “這箱酒的價值就有點高了。”
    王向東想了想,說道:“這樣,我明天派記者到王寨鄉,采訪一下相關人員,然後以王寨鄉複活青山人記憶中的品牌為題,寫一篇文章,宣傳青山醇的同時,再把你們的年貨節廣而告之。”
    “這個好。”
    宋思銘連連點頭。
    王向東這篇文章,相當於軟廣告,效果肯定比硬廣告更好。
    “我明天也去王寨鄉,也寫篇文章,但能不能發出來不確定。”
    龐蓓蓓接著說道。
    江北日報畢竟是省直機關報,想登上江北日報,難度還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最近這幾個月,王寨鄉都上了三次江北日報了。
    估計,會有所限製。
    “我這邊能確定,我現在就發到朋友圈和家族群,讓所有人轉發。”
    柴子平搭上話茬。
    他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
    當即就拿手機拍了照,並且附言,“複活的青山醇二十年,還是當年的味道。”
    “對了,在哪能買到?”
    柴子平問宋思銘。
    “王寨鄉政府,我把門衛室隔出一半,專門賣酒。”
    宋思銘回答道。
    “呃……”
    鄉政府門衛室賣酒,估計整個青山市,也就宋思銘幹得出來。
    之後,便是真正的品酒時間了。
    宋思銘陪著龐清河,王向東,柴子平,細細品味複活後的青山醇二十年。
    四個人,還沒一個小時,就喝掉了一瓶。
    那可是兩斤的大瓶子,相當於一人半斤了。
    “各位領導,我去趟衛生間。”
    半斤酒對宋思銘不算什麽,但宋思銘水喝得有點多。
    由於青山飯店的年頭太長了,設計之初,包間內並沒有設計獨立的衛生間,後期也不好改造,去衛生間,隻能是每層走廊盡頭的公共衛生間。
    宋思銘剛一進衛生間,就聽到有人在衛生間的隔間裏打電話。
    “嫂子,我們見到焦院長了。”
    “焦院長說,我哥想全身而退是不太可能了。”
    宋思銘馬上意識到,打電話的是七七七房間的客人。
    隔間的聲音還在繼續。
    “當務之急,還是改變對那些走私物品的認定。”
    “公安部門現在的認定是毒品,最好能改成藥品。”
    “改成藥品的話,最多三年。”
    “然後再辦個保外就醫,最多一年就出來了。”
    “但青山市公安局這邊,焦院長也沒有太熟悉的人,不好操作。”
    “他希望我們從省公安廳想想辦法,讓省公安廳派人下來,指導辦案,這樣主動權就回來了。”
    “如果這個方向行不通的話,就得從傑森蔣那邊想辦法了。”
    “隻要傑森蔣一口咬定,沒有告知我哥走私物品的性質,事情就還有回旋的餘地。”
    宋思銘聽著聽著,就聽到了傑森蔣。
    跟傑森蔣一案有關,還是省城那邊,宋思銘腦海中當即出現了一個名字——張巍然。
    張巍然是國企江北製藥的董事長。
    市局閆勝利,之前跟宋思銘講過案情,傑森蔣在道瑞化工生產的違禁品,都是通過江北製藥的集裝箱,虛假報關,走私出國。
    張巍然每次能獲利上千萬。
    由於張巍然是省人大代表,抓張巍然可是費了一番周折。
    最後,還是宋思銘聯係陳輝的母親,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珊,及時對青山市公安局的申請進行了批複,才阻止了張巍然趁國際醫藥展外逃的計劃,成功在機場,抓獲張巍然。
    宋思銘本以為抓到張巍然,這個案子就結束了。
    但事實好像並非如此。
    仍然有人在幫張巍然奔走,甚至找到了青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焦良策,由焦良策這個最了解審判規則的人,幫著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