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 楚家竹林

字數:4380   加入書籤

A+A-




    “好一個利己至上,不做他意誌奴隸的人!”張秦禮突然站出,親了楚靈茜一下,然後說:“這女子特立獨行,像你!”
    “秦禮,這麽多人,你,”楚靈茜羞澀地看了馮媽一眼道:“馮媽,這姽畫室的一切交給你了!”
    說罷,她害羞地奪門而出。
    張秦禮轉身跟上她,“靈茜,你去哪裏!”
    楚靈茜嬌羞地看了他一眼,繼續朝著梨花深處的閨房跑去。
    她跑了幾步,然後再次停下腳步,羞怯地衝著張秦禮叮囑:“今夜,你和那個白公子住客房,我們明日再見。”
    “你不陪我嗎?”張秦禮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舍,眼神緊緊追隨著楚靈茜那漸漸遠去的身影。
    楚靈茜聞言,腳步微微一頓,臉上飛起兩朵紅雲,她輕輕莞爾一笑,道:“秦禮哥,明日再見。”
    說完,她再次提起裙擺,輕盈地轉身,幾步並做一步,幾乎是逃也似地奔向了梨花深處的小築,隻留下一串腳步聲和空氣中淡淡的梨花香
    張秦禮站在原地,望著她消失的方向,心中既有不舍也有理解。
    他知道,在這個禮數森嚴的時代,楚靈茜的矜持與羞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他思量片刻,轉身走向身後跟來的白苑,道:“白公子,今夜你我一同宿楚家客房可好?”
    白苑微微一笑,禮貌的回應張秦禮:“張兄提議甚好,小弟正愁無處安頓,能得張胸相伴,實乃幸事。”他的話語溫文爾雅,透著一股書卷氣,與張秦禮的沉穩內斂相得益彰。
    隨後,兩人跟隨著管家,並肩而行,沿著青石小徑,穿過一片被月光輕柔撫摸的梨樹,夜色下的楚府更顯古樸幽靜。
    沿途,偶爾能聽見遠處傳來的更鼓聲,以及微風拂過梨花枝頭,花瓣輕輕飄落的細碎聲響,圍著靜謐的夜晚增添了幾分詩意。
    “張兄,你可曾聽聞楚小姐的才名?”白苑邊走邊問,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與敬佩。
    張秦禮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楚妹妹不僅容貌出眾,更是才情橫溢。她的詩作在白城中流傳甚廣,尤其是那首《梨花兒白》,清新脫俗令人動容。”
    “是嗎?我曾聽聞,白城的小孩子們經常說:大小姐出山,一語安天下,撫眾生之憂!她的名聲已在白城傳為佳話。真是‘才女’二字,也難以全然概括她的風采啊。想來她的智慧與才情,定能為這世間增添不少光彩。”
    張秦禮輕輕點頭,神色中帶著幾分向往:“確實如此,楚妹妹不僅詩文出眾,更難得的是她心懷寬廣,帶有濟世之誌。我曾讀過她的一篇策論,其中對於民生疾苦的洞察與改良之策,見解獨到,令人歎服。若真有機會讓她施展才華,想來定能造福一方,實現那‘一語安天下’的童言寓言。”
    兩人人邊說邊行,不一會兒便跟著管家來到了楚家為賓客準備的客房區域。
    客房布置得簡約而不是雅致,窗外正對著一片精心修剪的竹林,月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為這靜謐的夜晚增添了幾分詩意。
    白苑環顧四周,不禁讚歎道:“楚家果真是文化底蘊深厚,連客房都如此雅致,令人心曠神怡。”
    張秦禮聞言,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神色,他低聲應和道:“楚家曆代涉足商海與仕途,且書香傳家,這客房的布置,既彰顯了主人的高潔誌趣,又巧妙融入了待客的溫情與細致。”
    他邊說邊引領著白苑小窗邊走去,星星推開半掩的窗欞,一陣涼爽的夜風夾雜著竹葉的清香拂麵而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你瞧,這月光下的竹林,是否如同一幅流動的水墨畫?楚家之人,無論是主人還是賓客,能在此尋得一份心靈的寧靜與超脫。”
    白苑聞言,更是細細品味其周圍的景致來,他輕聲道:“是啊,這竹林月色,仿佛能清洗人心中的塵埃,讓人忘卻世俗煩惱。楚家能在繁華塵世中保留這樣一方淨土,實屬難得。秦禮兄,你說楚小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是不是也受到了這份寧靜與淡泊的影響,故而能寫出那般清新脫俗的詩篇?”
    張秦禮點了點頭,目光深邃,似乎在回憶著與楚靈茜過往的交往:“白兄所言極是,環境對人的熏陶,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楚妹妹的詩詞中透著一股超脫世俗的氣質,我與生長的環境密不可分,而且她不僅有著文學上的天賦,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那顆悲天憫人之心,總想著如何以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看這片竹林,它不僅僅一處風景,更像是一本無字之書,默默講述著歲月的靜好與自然的和諧。楚妹妹生於斯,長於斯,這份超脫世俗的氣質,向來是自然而然的從這片竹林月色中汲取而來。她的詩篇,就如這竹林中的清風,不帶一絲塵埃,直抵人心最柔軟之處。”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你看這竹,四季常青,不畏嚴寒酷暑,始終保持著自己的風骨與姿態。像極了楚妹妹。”
    白苑讚同一笑,眼中閃爍著共鳴的光芒:“楚小姐能有這樣的成長環境,確實是她的福氣。人生若能如竹林月色一般,保持一份內心的純淨與平和,該是多麽難得。而我們,雖身處繁華,卻也偶爾此情此景,洗滌心靈,不失為一種幸運。”
    言罷,兩人相視而笑,隨後輕輕關上窗菲,繼續交談片刻,直至深夜人靜,便各自安然入睡。
    窗外,冷風習習,馮媽處理完兩個丫頭的屍體後,獨自一人去了楚家祠堂。
    在楚家祠堂,昏黃的燭光搖曳,映照著馮媽蒼老而堅毅的臉龐。
    她緩緩跪在冰冷的石階上,閉上眼睛,心中默念著對楚家列祖列宗的禱告與懺悔。
    今夜的風,似乎比往常更加刺骨,穿堂而過,帶著幾份哀愁,幾分不為人知的秘密。
    馮媽心中五味雜陳,她即使是楚家的老仆人,也是看著楚靈茜從小長大的長輩。
    對於今晚所發生的一她切,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紮。
    處理那兩個丫頭的屍體,是她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為了保護楚家,更是為了保護楚靈茜不受牽連。
    她深知,這樣的手段,終究是不是光明正大之道,夜深人靜之時,心的愧疚如同潮水般湧來。
    “老爺、夫人,馮媽對不起你們,但為了了小姐,為了楚家的未來,我不得不這麽做。”
    馮媽低聲呢喃,眼眶泛紅,卻也強忍著不讓淚水落下。
    她知道,楚家近年來風雨飄搖,外有強敵還刺,內有奸細潛伏,每一步都走的如履薄冰。而小姐,作為楚家血脈之一,她的安全與成長,關乎著楚家的興衰存亡。
    正當馮媽沉浸在深深地的自責與憂慮中時,祠堂外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
    她猛地睜開眼,警覺地望向門口,手中的燭火因緊張而不自覺地顫抖。
    隻見一個身影緩緩步入,月光下,那人影顯得格外修長而熟悉——竟是楚靈茜。
    楚靈茜的臉色蒼白,眼中戴著幾分未退的悵惘。
    她似乎感應到了什麽,或是出於某種直覺,鬼使神差的來到了祠堂。
    看到馮媽跪在那裏,她的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既有驚訝,也有心疼。
    “馮媽,你怎麽在這裏?”楚靈茜輕聲問道,聲音裏帶著一絲顫抖。
    馮媽站起身,迎向楚靈茜,眼中滿是此愛與擔憂。“小姐,夜深了,你怎麽不休息,一個人來這裏做甚?”
    楚靈茜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近馮媽,輕輕握住她的手。“馮媽,謝謝你今晚為我做的事,謝謝你為楚家做了這麽多。”
    馮媽聞言,眼眶終於濕潤了,她緊緊回握住楚靈茜的手手。“小姐,為了你,我做什麽都願意,但你要記住,未來的路還很長,你一定要堅強,為了楚家,也為了你自己。”
    夜,依舊深沉;風,似乎也漸漸柔和下來。
    楚家祠堂內,一老一少,兩顆心緊緊相連,共同麵對著未知的挑戰與命運的考驗。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夜晚,她們彼此承諾,無論前路多麽艱難,都要攜手前行,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