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張角:“我以我血染蒼天!”【2】(感謝FTJ983送禮最多)

字數:7307   加入書籤

A+A-


    段羽伸手接過了柳白屠遞過來的‘生死簿’然後翻看到了標注著幽州營的那一頁。
    上麵大致記載了剛剛程誌遠和鄧茂兩人的對話。
    黃巾軍的組成極為複雜,且記紀律性還有忠誠度都來的不像是官吏以及世家大族那麽穩固。
    在黃巾軍當中,隻要你有本事,今天可能還是一個流民,明天就能成為渠帥麾下的大將。
    這主要是因為黃巾軍當中缺少人才,以及形成的時間太過於短暫。
    這樣的勢力構成,對於已經形成了一年多的軍機處這樣的職業情報機構來說簡直就是篩子一樣。
    想要滲透這樣的黃巾軍隻需要通過收買,安插,威脅這些手段就可以輕易的達成。
    “君侯,如今黃巾軍當中主力分為數支,雖然名義上都聽從張角調遣,但是暗裏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
    李儒緩緩開口說道:“如果張角若是一死,這些人恐怕是更難加以控製。”
    “以聖女的威望,怕是不足以控製所有黃巾軍。”
    段羽一邊翻看‘生死簿’一邊點頭。
    隨後將‘生死簿’還給了柳白屠。
    李儒所說都是避免不了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
    任何人都一樣。
    段羽一直都相信,能夠青史留名,在浩瀚數千年的曆史當中留下姓名的,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
    這些都是人,是一個個的個體。
    即便這些人臣服,或者效忠於某個勢力,某個個人。
    但是他們也都會為自己考慮。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沒有幾個是完完全全的工具人。
    而背叛這種事情在任何勢力之下,都算不上什麽稀奇的事情。
    三國當中有誰敢說自己沒有遭遇過背叛。
    沒有。
    不說三國,就是曆朝曆代當中,這種事情都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拿程誌遠來作比較。
    麾下十餘萬人。
    雖然絕大多數都是流民,隻有萬把左右能夠作戰的算得上是士卒的士卒,也遠遠要強於黑山營的張牛角。
    這種時候程誌遠心裏不平衡,段羽也可以理解。
    但是......
    可以理解,和放縱不管,那不是一回事兒。
    “現在正處在關鍵時刻,殺人不是首選。”
    身著黑色常服的段羽雙手伏在城垛上,看著遠處祭天台下的黃巾軍眾將。
    雖然豫州還有兗州的黃巾軍到目前為止因為朝廷的封鎖而沒有來。
    但此時的黃巾軍數量已經達到了五六十萬之多。
    各郡有各郡的小渠帥,各州有各州的大勢力。
    還有張寶和張梁以及以前的殘部,還有張角的部眾。
    這些加在一起,十幾股兵馬,牽一發而動全身。
    如果弄不好,恐怕等到張角一死,立馬就會鳥獸作散。
    “文和,仲德此事你們怎麽看。”段羽頭也不回的衝著身後的賈詡還有程昱兩人問道。
    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
    “卑職覺得,應當等到絕大多數的流民都進入涼州,之後,然後在進行分化處理,這樣才能將變故減少到最小的程度。”賈詡說道。
    程昱在一旁點了點頭道:“卑職附議。”
    段羽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雖然流民不足百萬,而且之前我們已經做好了很大程度的應對。”
    “但準備畢竟是準備,還會有很多突發的事件。”
    “以及流民入涼之後的具體安頓方式和地點。”
    “你們協商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如何安置這六十萬流民,在什麽地方,還有土地規劃,越詳細越好。”
    “在流民抵達涼州之前。”
    “雖然現在大體上的問題都解決了,但關於流民遷入涼州一事,朝廷那邊也一定會有阻撓和說法。”
    “我估計......很有可能需要我在前往洛陽一趟。”
    “所以,這次遷流民入涼,從冀州,到並州,再到涼州一共分成三個部分。”
    “而最主要的就是從並州遷往涼州這一路,中途還要經過司隸校尉部,這是重中之重,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白屠。”
    段羽目光轉向柳白屠說道:“嚴密的監視所有黃巾軍當中的將領,他們想什麽我要知道,他們做什麽我要知道。”
    “甚至於他們每天吃了什麽,穿的什麽,見了什麽人,說了什麽話,這些我都要知道。”
    柳白屠認真的點了點頭:“君侯放心。”
    段羽深吸了一口氣。
    經營一方,不光是打打殺殺。
    天下崩亂是遲早的事情,想要靠著一味的殺戮,換不來一個承平的天下。
    他要的是一個長治久安的天下。
    而不是一個一旦打天下的那群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就會馬上分崩離析的天下。
    “時辰快到了吧,應該開始了。”段羽扭頭看向下曲陽城內的方向。
    嗚~
    蒼勁且悠長的號角聲音在下曲陽四麵的城頭上響起。
    隨著號角聲音響起,喧鬧的下曲陽城外立馬寂靜下來。
    咚咚!
    咚咚!
    咚咚咚咚!
    緩慢的鼓點整齊的伴隨著悠揚的號角聲響起在下曲陽的城池上空。
    一隊隊頭裹黃巾,身披土黃色短褐,手裏拿著長槍的黃巾力士從張角居住的府邸兩側延伸的主街跑步而出。
    緊隨其後的是一輛軺車。
    一輛由兩匹馬拖行的軺車。
    軺車的車輪要比普通的馬車的大的多。
    車輪的高度幾乎和兩側的車倚相同。
    車倚就是車廂兩側的木板。
    如果把馬車比喻成家用轎車,那軺車就是敞篷跑車。
    沒有馬車的車廂,上方有一頂傘蓋。
    穿著一件黃色帶著黑色紋路長袍的張角坐在軺車當中。
    身旁是一手攙扶著張角的張寧。
    此時的張寧和張角身上所穿的黃色道袍差不多。
    頭頂的發髻上還豎著兩根黃色的絲帶。
    禦車的禦者雙手拉著韁繩,馬匹緩緩的拉著軺車走在從下曲陽通往城北之外祭天台的路上。
    段羽站在城頭上,看著距離他越來越近的馬車。
    在快要出城,抵達城外的時候,張角抬頭看了一眼城頭上方的段羽,然後微微點頭。
    張寧也抬起頭來看向了段羽。
    段羽衝著兩人微微點頭示意。
    緊隨其後,承載著張角的軺車緩緩的駛出了下曲陽的北門。
    當軺車的車輪碾過護城河的吊橋的時候,陣陣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從四麵八方來襲。
    遠處的人雖然看不到張角,甚至於隻能看到軺車的頂蓋,但依舊大聲的呼喊著張角的名字。
    站在通往祭天台兩側的黃巾力士將手中的長槍橫著拉成了一排,生怕這個時候有人衝出來。
    而黃巾軍的眾將已經紛紛來到可以登上祭天台階梯之前。
    程誌遠,鄧茂,張牛角,褚燕,裴元紹,周倉,管亥,管承,於毒,張白騎等等......
    當然也包括了賈東,郝昭,張繡等人。
    當張角還有張寧父女兩人乘坐的軺車來到祭天台之下的階梯前的時候,所有黃巾軍的將領都紛紛單膝下跪,高呼張角的名字。
    “吾等參見大賢良師!”
    “吾等參見大賢良師!”
    “吾等參見大賢良師!”
    數十名黃巾軍將領齊聲高呼。
    而祭天台附近的太平道信眾也都隨著眾將的高呼聲紛紛跪伏在地上,將頭緊緊貼在地麵。
    數十萬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太平道信眾就如同翻湧的黃色浪潮一樣波瀾起伏。
    張寧攙扶著張角緩緩起身,而軺車下的賈東則是馬上來到車旁去攙扶張角走下車。
    軺車上,張角低頭看著賈東,然後緩緩搖頭。
    雖然麵色蒼白,雖然黃袍之下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
    但張角依舊選擇了自己走下馬車。
    賈東瞬間秒懂張角的意思。
    於是退到了軺車一旁躬身說道:“大賢良師,祭祀已經準備好了。”
    深吸了一口氣的張角緩緩點頭,然後衝著兩側單膝下跪的眾多黃巾軍的將領說道:“都起來吧。”
    眾將紛紛起身之後,張角便邁開腳步朝著祭天台的階梯上走上去。
    身旁的張寧立馬跟上。
    三十多米的祭天台,別說對於張角,就是一個普通人,一次性爬這麽高,也是一個挑戰。
    但是今天,張角的腳步卻顯得極為穩健。
    一旁攙扶著張角的張寧似乎意識到了什麽。
    一邊朝著階梯上走,一邊不住的流淚。
    祭天台之上四周插遍了黃色的幡旗,隨著北風咧咧作響。
    兩小一大三隻巨大的銅鼎擺放在祭天台之上。
    銅鼎前的案幾上擺放著三畜的頭顱。
    剛剛走上階梯的張角也不停頓,便直接朝著案幾的方向走去。
    “父親,休息一下吧。”張寧忍痛說道。
    此時張角的長臉已經浮現出了一抹不正常的紅色。
    像是氣血上湧。
    就連眼底都布滿了血絲。
    “來不及了。”
    張角回身衝著張寧搖了搖頭。
    隨後拿起案幾上的香然後點燃之後一一插在了銅鼎當中。
    伴隨著香插入銅鼎,沉悶且急速的鼓點響起。
    張角手持一杆黃色幡旗,然後在空中用力揮舞。
    “蒼天已死!”
    “百姓苦厄!”
    “歲在甲子!”
    “天下大吉!”
    “吾乃太平道大賢良師,今焚香問策黃天,天下饑民何處求生!”
    “如若黃天憐憫,降下恩澤提示,吾張角資源折壽十載,魂歸黃天,侍奉黃天!”
    張角仰天大喊。
    伴隨著張角的喊聲落下,一口殷紅的鮮血從張角口中噴出。
    血霧噴灑,如同一片紅色的薄霧一般,正巧全都落在了揮舞的黃色幡旗上。
    隨著張角口中噴灑出的鮮血沾染在黃色的幡旗之上,一個涼字逐漸浮現出在幡旗上。
    腳步忽然踉蹌的張角將手中的幡旗直接交給了張寧。
    “寧兒,快......將此幡旗送下去,傳與眾人看。”張角說道。